乐府杂录 编辑

段安节撰古籍

乐府杂录乐府杂录

《乐府杂录》是唐代段安节所著音乐史料论著类图书,有《说郛》本、《续百川学海 》本、《古今说海》本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书名:乐府杂录

别名:琵琶录

作者:段安节

类别:史料论著类图书

创作年代:唐代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类

作者简介

编辑

段安节(生卒年不详),临淄邹平(今属山东)人。唐代宰相段文昌之孙、太常少卿段成式之子,文学家温庭筠之婿。昭宗乾宁中为国子司业,朝议大夫,官至吏部郎中、沂王傅。善音律,能自度曲。书中称僖宗幸 载蜀,自序又说“泊从离乱”云云,可知此书成于唐末。

书籍简介

编辑

《乐府杂录》自序云:“尝见《教坊记》亦未周详,以耳目所接,编成《乐府杂录》—卷。”首列乐部九条,次列歌舞俳优三、乐器十四条、乐曲十三条,最后是《别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但有说无图,可能旧本已佚。此书在音乐史料方面的价有如下几点:

一、关于唐代乐制的记载。唐代乐部叙述颇为具体,如记雅乐部之度云:“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和》、《舒和》三曲。凡奏曲,登歌先引,诸乐逐之,其乐工皆戴平帻,衣绯大袖,每色十二,在乐悬内,已上谓之坐部伎。八佾舞则六十四人,文武各半,皆著画帻,俱在乐悬之北。文舞居东,手执翟状如凤毛;武舞居西,手执戚。文衣长大,武衣短小。其钟师及磬师登歌八佾舞,并诸色舞,通谓之立部伎。”记清乐部云:“乐即有琴、瑟,云和筝其头像云,笙、竽、筝、箫、方响、篪、跋膝、拍板,戏即态弄贾大猎儿也。”其他对俗乐等的记载也颇珍贵,后来《唐书》、《文献通考》、郭茂倩《乐府诗集》多取其说。

二、关于词调起的记载,对探究词体演进不无助益。此书记述了《安公子》、《黄骢叠》、《离别难》、《夜半乐》、《雨霖铃》、《还京乐》、《康老子》、《得宝子》、《文叙子》;《望江南》、《杨柳枝》、《倾杯乐》、《道调子》这十三个曲调的撰曲本始,较崔令钦《教坊记》稍为周详,其中有几个后来演为词调。如载《离别难》云:“天后朝,有士人陷冤狱,籍没家族,其妻配人掖庭,本初善吹蹙篥,乃撰此曲,以寄哀情。始名《大郎神》,盖取良人行第也。既畏人知,遂三易其名,亦名《悲切子》,终号《怨回鹘》。”又载《望江南》云:“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

三、此书兼及歌、舞与俳优,留下了唐代历朝著名歌者和乐器演奏手的事迹,及舞蹈、技、百戏的有关史料。如记载唐时舞蹈有舞、软舞、宇舞、花舞、马舞之别,健舞曲《稜大》、《阿连》、《柘枝》、《剑器》、《胡旋》、《胡腾》,软舞曲有《州》、《绿腰》、《苏香》、《屈柘》、《团圆旋》、《甘州》等。其注云:“字舞以舞人亚身于地,布成字也。舞著绿衣,偃身合成花宇也。马舞者,栊马人著彩衣执鞭于床上舞蹀躞,蹄皆应节奏也。开元中,有孙大娘善舞《剑》,僧怀素见之,草书遂长,盖准其顿挫也。”可见当时各种舞蹈之大略。此于《教坊记》之后,可补其记载之不足。但书中也有芜驳不伦之处。

版本

编辑

《乐府杂录》有《说郛》本、《续百川学海 》本、《古今说海》本等。但旧本讹脱较多,正文与注文互相淆混,有一事分为二事者,他条误入此条者。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钱熙祚广搜《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曾《类说》等书中引文,正误补脱,刊于《守山阁丛》中,为较善之本。

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据此本标点,与南卓《羯鼓录》、王《碧鸡漫志》合刊印行。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新一版重印。又收入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戏曲论著集成》(一)。

下一篇 永乐公主

上一篇 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