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纳 编辑
李纳(1920年5月22日—2019年4月29日),原名李淑源,笔名那里、菽元 ,云南路南(现石林彝族自治县)人 ,彝族,中共党员,中国当代作家,原作家出版社编审 ,其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煤》《明净的水》,中短篇小说集《李纳小说选》,散文集《弱光下的留影》《朱丹传》等 。
李纳于1942年考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943年,从鲁迅艺术学院结业,后任延安中学语文教员、年级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东北,先后在《东北日报》《东北画报》任编辑、记者;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8年春夏之际,以《东北日报》编辑、记者身份来到鸡西恒山、滴道煤矿采访,在《东北日报》上发表《矿工需要文艺》文章 。同年,在《东北日报》副刊发表第一篇小说《煤》 ;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3年,从中央文学研究所毕业,并留所工作;1954年,调至中国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1957年,调人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继续从事专业创作;期间创作完成短篇小说《过客》《新粮仓》《两个社主任》《明净的水》《婚礼》《广阔的蓝天》 ;1963年,短篇集《明净的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1978年10月,在《人民文学》发表小说《涓涓流水》;1979年,与菡子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江南一叶》发表在《钟山》文学季利上;1981年,出版长篇小说《刺绣者的花》 。10月,《李纳小说选》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出版发行 ;1983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任编审;1989年4月,正式离休;2019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
中文名:李纳
国籍:中国
民族:彝族
出生日期:1920年5月22日
逝世日期:2019年4月29日
毕业院校:鲁迅艺术学院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路南城·撒尼人》《刺绣者的花》《煤》
籍贯:云南路南(现石林彝族自治县)
原名:李淑源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笔名:那里、菽元
1920年5月22日,李纳出生云南省路南县(现石林彝族自治县) ,小学毕业时,收到在昆明读书的叔叔的鼓励,立志外出求学,这一想法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并征得祖父同意。20世纪30年代初,考取昆明唯一一所女子中学——“昆明昆华女中”,昆华女中气氛萧条沉闷,于是转考女子师范学校,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课程守旧,教学古板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云南大学附中图书馆任管理员 ,在这里她读了很多进步书籍,接受了先进思想。在阶级斗争不断激化的社会里,这些书给了她光明和希望,延安成了她向往的地方 。
1940年4月,通过中共党组织,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入中国女子大学学习 。
1942年,考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 。
1943年,从鲁迅艺术学院结业,后任延安中学语文教员、年级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东北,先后在《东北日报》《东北画报》任编辑、记者 。
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8年春夏之际,以《东北日报》编辑、记者身份来到鸡西恒山、滴道煤矿采访,了解了工人思想和生活,期间下过矿井,目睹矿工的辛苦,在《东北日报》上发表《矿工需要文艺》文章 。同年,在《东北日报》副刊发表第一篇小说《煤》,《煤》描写一个小偷经过劳动教育成为新人的故事,获得好评 。
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至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1953年,从中央文学研究所毕业,并留所工作 。
1954年,中国作家协会成立作家支部,又调至中国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到纺纱厂深入生活,先后担任青岛国棉六厂细纱车间支部副书记、天津国棉四厂党委委员兼细纱车间党支部副记 。
1957年,调人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继续从事专业创作 。
1958年,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支部解散,后到安徽宣城深入生活,并任宣城县双桥公社双桥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至1962年 ,期间创作完成短篇小说《过客》《新粮仓》《两个社主任》《明净的水》《婚礼》《广阔的蓝天》 。
1963年,短篇集《明净的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1964年、1965年,曾在云南生活,其他时间多在安徽和北京 。
1978年10月,在《人民文学》发表小说《涓涓流水》 。
1979年,与菡子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江南一叶》发表在《钟山》文学季利上。长篇小说《刺绣者的花》连载于文学从刊《明》 。
1981年,出版长篇小说《刺绣者的花》,描写昔日故乡风情,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生活气息浓郁 。10月,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菲律宾,《李纳小说选》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出版发行 。
1983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任编审 。
1989年4月,正式离休 。
2019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
家世背景
李纳出生在一个封建彝族大家庭,她的祖父是当地乡绅,信奉儒学,李纳母亲接二连三地生下女儿对其祖父严重的“男尊女卑”观念造成很大冲击,这给幼年的李纳内心打上沉重烙印。父亲早逝让李纳的童年失去依靠,她的童年温暖来自她身边的几个底层人物,他们身份毫不起眼,但却成为李纳文学道路上的启蒙人。这些启蒙老师,一位是她的远房姑母,一位是卖菜的中年人,另一位爱唱歌的雇农。他们将中国传奇故事、演义小说等讲述给李纳,她从这些故事中了解生活的哀伤与快乐、绝望与希望 。
婚姻生活
李纳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因为治疗眼疾,认识了在“西战团”工作的诗人、画家朱丹,两人相知、相恋、相伴一生。朱丹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中央美院副院长。朱丹去世后,尽管李纳年老体衰,还坚持编辑整理了《朱丹诗文选》 。
出版时间 | 作品名称 | 作品类型 | 出版社 | |
---|---|---|---|---|
2015年 | 《李纳短篇小说选》 | 短篇小说集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李纳短篇小说选 |
2011年 | 《路南城·撒尼人》 | -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路南城·撒尼人 |
2004年 | 《弱光下的留影》 | 散文集 | 作家出版社 | 弱光下的留影 |
1990年 | 《朱丹诗文选》 | - | 作家出版社 | 朱丹诗文选 |
1982年 | 《李纳小说选》 | 中短篇小说集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李纳小说选 |
1981年 | 《刺绣者的花》 | 长篇小说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刺绣者的花 |
1979年 | 《江南一叶》 | 电影文学剧本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江南一叶 |
1963年 | 《明净的水》 | 短篇小说集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
1951年 | 《煤》 | 短篇小说集 | 工人出版社 | 煤 |
创作综述
李纳的小说以女性作者所擅长的精致描绘和委婉笔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普通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平凡生活和美好的心灵。小说在语言的运用和选择上,能够运用活的语言,特别善于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特有的个性 。
短篇小说
李纳把艺术眼光集中到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身上,发掘他们心灵深处的美质。典型或表现为性格塑造,或表现为意境创造。短篇小说中意境创造往往胜于性格塑造。她在追求作品的思想认识内容的同时,更注意追求感觉形式的愉悦因素,强调个人感情和审美理想的表达。她的小说感到像生活本身那样朴实、自然,又像生活本身那样复杂、严峻。没有曲折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只是生活。有些篇章暗合了情节淡化、结构散化、主题多义、追求真实等新的文学观念,但又没有打破时空限制的大的跳跃,只是按照时空娓娓道来,婉约清丽。文字质朴,着色雅淡,婉约细腻,恬静温馨,正是李纳短篇小说的风格 。
家国意识
“人民性”是李纳小说中家国意识的体现,在她的小说序言中不止一次提到“人民”,如“下层劳动人民是我暗淡生活的光亮”“揭示人民心灵的美”“艺术家必须忠于人民”等。李纳的作品,几乎都是在历史变迁的横截面上书写人民的悲欢离合,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
文艺美学
李纳创作态度严谨,基本上每篇作品都体现了美学追求。她曾说:喜欢读描写人们美好感情的作品,它给人力量,使人觉得生活着有意义,使人感情得到净化。一个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应该看到的是主要的东西,那就是美和向上的东西。这段话正体现了其长期以来在创作上所追求美学理想。李纳的作品,大多都写得扎实、细致而亲切。她一般不对生活表象做外观“热闹”的表现,而是把笔触切人到人物的心灵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一些“安静”的角落,表现新生活的甜美与欢畅,揭示人们至真至善的精神美 。
文艺美学追求,更是体现在李纳以女性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中,她在创作中对女性倾注了更多热情,注意发掘她们心灵深处的美质。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多姿多彩,既有饱经风霜的劳动妇女,又有在新社会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有工人、农民,也有干部,她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单纯、温厚、善良,她们的美好心性往往折射着生活之光 。
文学语言
李纳在文学创作中的语体和文体的个性是较鲜明的。在她那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学氛围的构成中,形成自己特殊的语域和语体,并自觉地运用这一特长,显现出个人的风格。她的富于民族特色的语言不但具备一种内在的自身的美,还富于活力,融进艺术创造之中就能发扬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 。
女性写作
女性写作综述
李纳在彝族女性文学接近空白之时,担起开创先河的使命,在其笔下诞生了很多鲜活的、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形象刻画、心灵与情感都不尽相同,甚至随着时代的变化渐趋成熟与完美,表现出从浅到深的发展历程。李纳笔下的女性大都是超越性别的女性,她们吃得苦,受得累,饱经风霜,意气风发。这些人物都或多或少带有少数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特征,生动而又形象 。
初期鲜有女性意识
李纳在她创作道路初期,作品中对女性意识方面鲜有提及,这与她的个人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环境有关。特定的社会背景造就了她关注当时社会生活现实这一特定写作视角。在这一时期作品中,作者利用小的人物道出了大的主题,以敏锐的眼光透视变革时期的社会生活,以真诚来感应由社会的变革所带来的人的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这一时期的写作偏向于关照现实,特点与20世纪初新青年所主张的写实主义文学吻合,对于女性写作还未企及 。
中期女性意识展现
20世纪50年代,李纳开始发表为数不多的具有浓郁女性意识作品。作品简明流畅,直指妇女解放主题,体现新时代女性独立自信的人格与精神,宣扬自己的思想,这在上世纪50年代是有着很强现实意义的。以特定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来书写,通过普通的题材和人物,透射出特定社会历史时期具有社会意义的重大社会主题,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现状。李纳出生和成长于革命年代,目睹了革命年代中社会动荡的现实,体验了底层人民悲惨生活境遇,清晰地看到了革命年代人们所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所以她才创作出这些反映现实社会状况的、具有写实性的作品,其塑造的人物往往也是深受特定社会历史背景所束缚。这一阶段,李纳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女性身上,开始对女性独特的生活及心理经验的描写,作品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描写她们的生活经历以及她们纤细、敏感的情感活动,在这里女性独特的生命意识和心理、生理体验被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一时期李纳笔下的女主人公大都拥有勇敢、坚强、敢于反抗、不畏牺牲的精神,但由于她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背景的牵制和影响,这些人物往往都不同程度地经受着束缚,甚至她们的命运都直接被这种社会和时代所决定。且她们往往被局限于日常生活领域中,生活的重心只能是闲杂繁琐的小事,眼界也被局限在家庭之中,这也是旧时代社会赋予女人的特有的生活方式。女性主义研究者常常提到的“社会性的母职”,一方面可能制约女性自身的发展,使女性与男性发展出不同的性别人格、心理模式和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在实现社会安排的角色的过程中,女性用自我牺牲换取的家庭地位也未必能实现,并不一定能将家庭构建成为自己的主宰地。女性以为自我牺牲会给家庭中其他成员带去福祉也许只是个良好的愿望,从这种愿望出发,到达的也有可能只是彼此伤害、怨恨的彼岸 。
后期女性形象成熟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时期李纳笔下的女性形象已经趋近于成熟,冲破了革命时代与男权时代的压抑和束缚,造就了人物勇敢、独立、担当的高贵品质。不仅能与男性相抗衡,而且还有比男人还“男人”的意味,可以说是超越了性别的女性,一反传统的妇女观,这些都归因于李纳真正觉醒的女性意识 。
个人荣誉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2009年7月 | 从事文学创作60年荣誉证章证书 | 中国作家协会 |
作品获奖
时间 | 作品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86年 | 《刺绣者的花》 | 《人民文学》首届长篇奖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6年12月 | 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
2011年11月 | 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
2006年11月 |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
- | 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
- | 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
- | 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
- |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 |
“李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彝族女作家,也是当代有影响的女作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评)
“作为当代彝族文学的第一个女作家,经历革命战争洗礼的李纳为当代彝族女性文学扛起了首开先河的重任。”(西昌学院讲师阿洛秀英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