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犨 编辑

唐末名将

赵犨(824年-889年),唐天水(今属甘肃天水)人,唐末将领。

世代为忠武军牙将。赵犨幼有奇智,常与邻里小儿以部伍为戏,自为董帅,指挥若定,有如夙习,人颇奇之。弱冠有壮节,好功名,妙于弓剑,常从父征伐,擢马步都虞侯。王仙芝起义,攻掠汝(治今河南临汝)、郑(今河南郑州),他率步骑数千击走之。黄巢入长安,州人举为帅,拜陈州刺史。招募劲勇,积粮缮甲。黄巢将孟楷攻项县(今河南淮阳),为其生擒。以功加检校兵部尚书,转右仆射,加司空。

黄巢亲自率领众兵围攻陈州(今河南淮阳),他屡击败之。被围三百日,大小数百战,坚不可下。除蔡州节度使,屡败秦宗权,以功拜检校司徒。充泰宁军节度使,又改浙西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充忠武军节度使。旋与朱温交厚,倾心事之,结为姻亲。以军州事付其弟赵昶,数日后病卒。

基本信息

编辑

所处时代:唐末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陈州宛丘

出生日期:824年

逝世日期:889年

本名:赵犨

人物生平

编辑

赵犨出身将门,祖辈为忠武军牙将,赵犨自幼有智谋,小时候与邻里小儿在道路上玩耍时,便排兵布阵,自为元帅,指挥有度,小儿们多听其号令,没有敢乱走的。其父见到后,很是高兴,说:“吾家千里驹也,必大吾门矣!”成年后,赵犨博学多识,好功名,精于弓马,性格勇敢果断,郡守闻之,擢升他为牙校。会昌年间,昭义节度使刘稹作乱,赵犨随父出征,参与了收复天井关的战役,不久之后,又跟随征讨蛮族,转战溪洞一个月才攻克,斩获甚众,赵犨因功受封为忠武军马步都虞侯。

乾符年间,王仙芝率领民众在曹、濮二州起义,南攻汝、郑等州,赵犨奉命率步骑兵数千人袭之,王仙芝南奔。黄巢攻陷长安后,唐僖宗逃奔蜀中,中原无主,人心骚动,陈州人数百向许州主帅要求赵犨来当陈州刺史,许州主帅上奏朝廷得到朝廷同意,朝廷于是授赵犨为陈州刺史。赵犨上任后,对将士们说黄巢必然进犯陈州,于是赵犨积极在陈州整修城墙,疏浚沟洫,屯积粮食和柴薪,同时加强军队训练,招募四方劲勇之士,修缮兵甲,任命弟赵昶为防遏都指挥使,以另一个弟弟赵珝为亲从都知兵马使,与两个儿子分领精兵,时刻防备起义军进攻。黄巢退出长安后,果然率军东攻陈州,以骁将孟楷率精兵万人为先锋,直扑项县,赵犨率军突击,贼军大败,全军覆没,孟楷被擒获。

中和三年,朝廷听说了赵犨的功绩,加封其为检校兵部尚书、右仆射。不多久又加司空、颖川县伯。黄巢闻孟楷失败,大怒,率领大军来攻陈州,先据溵水,然后与蔡州秦宗权合兵进攻宛丘,州人都惊惧,赵犨鼓励将士,开门与贼军交战,每战皆捷。黄巢大怒,在陈州北三四里处扎营,开始围攻,赵犨全力抵御,历时三百余天,大小数百战,虽兵食将尽,但人心益固。赵犨遣使求救于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中和四年,朱全忠率大军来到陈州北,赵犨闻讯全力出击,双方合攻黄巢大营,起义军大败,重围遂解。

中和五年八月,赵犨任蔡州节度使。当时黄巢已经败亡,但秦宗权势力还很强盛。赵犨虽兵少力微,但每日迎战,秦宗权没法让他屈服。文德元年,秦宗权之乱平定,赵犨因功加检校司徒,授浙西节度使。龙纪元年三月,又以平黄巢、秦宗权之功,加同平章事,充忠武军节度使,仍在陈州理政。战争结束,皇帝回归长安。中原地区承大乱之后,民不聊生,赵犨招纳陈、许二州的流亡之民,恢复旧业,人皆感之。赵犨三兄弟非常和睦,赵犨知道二弟赵昶也有心匡扶唐室,和自己一起立过军功,于是下令把政事都托付给赵昶,然后上表朝廷请求退休。后数月,赵犨病逝于陈州官舍,时年六十六岁,葬于宛丘县之先域。朝廷追赠他太尉封号。

亲附朱温

编辑

赵犨虽尽忠唐室,保全陈州,但与朱温结识并知道朱温有雄才,每次都把自己倾心寄托于朱温,同时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筹谋,在战争结束后,和朱温结成亲家。赵犨又请为朱温立生祠于陈州,日夜参拜瞻仰。数年之中,尽全力资助朱温,朱温每有征调军需与补给的,赵犨都率先供奉,所以赵犨能保其功名。

史书评价

编辑

赵犨以淮阳咫尺之地,抗黄巢百万之众,功成事立,有足多者。岩、縠非贤,遽泯其嗣,惜哉!

家族成员

编辑

二弟:赵昶,字大东,忠武节度使,进检校司徒,同平章事

三弟:赵珝,字有节,忠武节度使,进检校太保,天水郡公

长子:赵麓,位至列卿

次子:赵霖,改名赵岩,驸马都尉

史书记载

编辑

《旧五代史 卷十四(梁书)列传四》

《新唐书 卷一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一十四》

下一篇 汴渠

上一篇 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