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钺 编辑
节钺,汉语词语,拼音是jié yuè,意思是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与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中文名:节钺
出处:《孔丛子·问军礼》
释义:符节与斧钺
拼音:jié yuè
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1、《孔丛子·问军礼》:“天子当阶南面,命授之节钺,大将受,天子乃东面西向而揖之,示弗御也。”
2、《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
3、《吴志·陆逊传》曰:逊假节钺为大督,逆曹休,斩获万馀。《吴录》曰:假陆逊黄钺,吴主亲执鞭以见之。
4、《封神演义·第二回》:陛下若假以节钺,自不劳矢石,可擒苏护,以正其罪。
5、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旌旗节钺,甚是严整。
6、明·高攀龙《答袁节寰(袁可立)中丞》:“以弟愚见,今天下节钺诸贤,必假以便宜,使得多方生财以自足用。”
授予符节、节钺的过程仪式常被称为“假节”,被授予符节的大臣被称为“持节”。重要的外交使臣大多持节,如汉代的苏武。军事方面,魏晋监军使者多以持节,唐朝时,有符节的各地招讨使、观察使等高阶军官常被统称为节度使。
符节多是帝国权力的象征,如朝廷任命的外交官、或是军官用以调兵遣将,或是官吏以之代天巡狩、行使皇帝诏敕的。《称谓杂记》:“俗说武王钺杀飞廉、恶来,故君以赐钺以事军法,如后之势剑也。”节钺是符节与斧钺的合称,钺是斧类古兵器,曾是帝王斩杀大臣使用的,象征生杀之权,君主多用黄色的钺。
在晋朝之前,假节(持节)、假节钺(假黄钺)是同等的地位,只是礼仪不同。例如,假节的辛毗可以依据皇命而约束假节钺的司马懿。
从晋朝开始,假节钺(假黄钺)成为级别最高的君王授权方式。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