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长庆集 编辑

唐元稹撰写的著作

元氏长庆集元氏长庆集

《元氏长庆集》唐元稹撰写的著作。六十卷、《补遗》·六卷(通行本)。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元氏长庆集

作者:纪昀、元稹

创作年代:唐朝

卷数:六十卷、《补遗》·六卷(通行本)

作品介绍

编辑

《元氏长庆集》为唐元稹撰。稹事迹具《唐书》本传。考稹《叙诗寄乐天书》,称“适值河东李明府景俭在江陵时,僻好仆诗章,谓为能解,欲得尽取观览,仆因撰成卷轴。其中有旨意可观而词近古往者,为‘古讽’;意亦可观而流在乐府者,为‘乐讽’;词虽近古而止於吟写性情者,为‘古体’;词实乐流而止於模象物色者,为‘新题乐府’;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仍以五七言为两体;其中有稍存寄兴、与讽为流者,为‘律讽’”;又称“有悼亡诗数十首,艳诗百馀首。自十六时至元和七年,有诗八百馀首,成二十卷”。又称“昨巴南道中有诗五十首。又书中得七年以后所为向二百篇”。然则稹三十七岁之时已有诗千馀首。《唐书》本传称稹卒时年五十三。其后十六年中,又不知所作凡几矣。白居易作稹墓志,称“著文一百卷,题曰《元氏长庆集》”。

《唐书·艺文志》又载有小集十卷。然原本已阙佚不传。此本为宋宣和甲辰建安刘麟所传,明松江马元调重刊。自一卷至八卷前半为古诗。八卷后半至九卷为伤悼诗。十卷至二十二卷为律诗。二十三卷为古乐府。二十四卷至二十六卷为新乐府。二十七卷为赋。二十八卷为策。二十九卷至三十一卷为书。三十二卷至三十九卷为表状。四十卷至五十卷为制诰。五十一卷为序记。五十二卷至五十八卷为碑志。五十九卷至六十卷为告祭文。其卷帙与旧说不符,即标目亦与自叙迥异,不知为何人所重编。前有麟序,称“稹文虽盛传一时,厥后浸以不显。惟嗜书者时时传录。某先人尝手自钞写,谨募工刻行”云云。则麟及其父均未尝有所增损。盖在北宋即仅有此残本尔。

作者介绍

编辑

中唐著名诗人元稹著。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洛阳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8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出类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他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元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不同一般艳诗的泛描。悼亡诗为纪念其妻韦丛而作,《遣悲怀三首》流传最广,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乐府诗在元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号为“元和体”。和刘猛、李余《古乐府诗》的古题乐府19首,则能借古题而创新词新义,主题深刻,描写集中,表现有力。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在元集中也列为乐府类,旨含讽谕,和《长恨歌》齐名。其铺叙详密,优美自然。作有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由。

元稹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合集多种。其本集有《元氏长庆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至宋代已残缺。现传世较为通行的本子有明嘉靖年间东董氏据宋残本翻刻本,有商务印书馆1919年影印本;共60卷,其中诗赋27卷,文33卷;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的影宋抄本《元氏长庆集》60卷,中华书局1982年据此出版冀勤点校的《元稹集》;三秦出版社2002年出版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研究类有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元稹年谱》。

下一篇 周相录

上一篇 韦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