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 编辑

安徽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醉翁亭醉翁亭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

醉翁亭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让泉”。醉翁亭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中新塑欧阳修立像。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具有江南园林特色。

1956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醉翁亭列为安徽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醉翁亭

外文名:Zuiweng pavilion

地理位置:滁州市南谯区琅琊古道旁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8:00-17:00

景点级别:安徽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免费开放

占地面积:1000 m²

著名景点: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

历史沿革

编辑

醉翁亭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山琅琊寺主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

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醉翁亭记》初刻于宝宋斋石碑。

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因原《醉翁亭记》石刻字小刻浅难以久传,由苏东坡改书大字重刻。

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初建二贤堂。

北宋末年,知州唐俗在醉翁亭旁建同醉亭。

南宋至明代,醉翁亭周围又陆续修建了二贤堂、宝宋斋、意在亭、古梅亭、怡亭、览余台等九个亭台堂阁,形成一组建筑群。

明代,醉翁亭开始兴盛起来。相传当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后来多次遭到破坏。

明代洪熙元年(1425年),南太仆寺卿赵次进建方池,引山泉水入池。侍御邵梅墩为观赏梅景,在池中建亭一座,名“见梅亭”。

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年),南太仆寺少卿毛鹏所建皆春亭。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滁州知州卢洪夏在皆春亭四周凿石引水,建“曲水流觞”作为文人雅集之所。

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建宝宋斋。

清顺治九年(1652年),李嵩阳题梅台壁石碑,题为“花中巢许”。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州王赐魁立“让泉”二字碑刻。

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醉翁亭整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见梅亭更名影香亭。

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醉翁亭及周围的二贤堂、意在亭、古梅亭、怡亭、览余台等亭堂皆毁于太平军兵火。

清光绪七年(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1966年8月下旬,滁城“红卫兵”走上街头横扫“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醉翁亭内的欧(阳修)文苏(轼)字《醉翁亭记》碑刻被凿坏。

1985年,皆春亭仿苏州园林重建,并改名为“意在亭”。

建筑特点

编辑

结构

醉翁亭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 醉翁亭为中国传统的歇山式建筑,吻兽伏脊,亭角夸张地飞起,如鸟展翅。亭内可容十多人,南北框门设有格花和浮雕花卉,亭内有晚清时制作的八幅“八仙过海”浮雕。亭中新塑欧阳修立像。沿亭四周有木栏围护,以供观览山景。亭东的石壁前藤萝低垂,山花掩映,壁上有多处摩崖石刻,皆为记载醉翁亭的兴衰和对该亭的咏歌感叹,其一为南宋人篆书“醉翁亭”三个大字。亭西有一碑,镌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全文,笔势雄放,人称“欧文苏字”,并为二绝。亭后有一高台曰:“玄帝宫”。二贤堂在醉翁亭北侧,上为小瓦结顶,十六根立柱三间通联,格花门窗。堂外山崖上有南宋崖刻“二贤堂”三字隶书。醉翁亭西有二亭,一上一下。上面为古梅亭,有欧阳修手植之古梅,原为四角厅堂,题为“瑞梅堂”,下面为意在亭。

特点

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

醉翁亭的房檐,是经过专人设计改造,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加之房屋各部分曲线优美柔和,直线刚毅伸展,曲直相交。刚柔并蓄。翘檐不仅突出了古代建筑的特色,也反映了中华传统民族奋发向上的活力和动力。

醉翁亭采用红色涂柱,红色给人以喜庆、宏伟的感觉。醉翁亭下木质的阴影部分则采用绿色。红与绿,在色彩中属于对比色,醉翁亭中红绿色彩的运用给人一种和谐的视觉体验。

主要景点

编辑

二贤堂

醉翁亭醉翁亭

二贤堂为醉翁亭北面三间劈山而筑的瓦房,隐在绿树之中。占地约70平方米,上为小瓦结顶,十六柱三间通联,格门格窗。堂内立有王偁、欧阳修两尊塑像,部分欧阳修手记照片和有关历史资料。堂外山崖有南宋崖刻“二贤堂”三个隶字,堂侧有古人题刻“云根”二个篆字。二贤堂对联:驻节淮南关心民癀;留芳江表济世文章。 二贤堂系当地人士为纪念滁州前后两任太守王禹偁和欧阳修所建。原堂已毁,现堂为建国后重建。堂内有二联,一曰:“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岂消遣乎,贬来滁上辟丰山酌酒述文非独乐也”,二曰:“醒来欲少胸无累,醉后心闲梦亦清 ”。

宝宋斋

醉翁亭醉翁亭

出醉翁亭往西有一小室,名曰宝宋斋,是专门收藏宋代珍宝的地方,斋内的石碑上镌刻着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字为苏东坡手书。此斋为明代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宝宋斋是明人为保护苏轼手书《醉翁亭记》而建。斋内有两块石碑,正反两面镌刻着苏东坡所书《醉翁亭记》全文。宝宋斋南面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庭院,院内有意在亭、古梅亭、影香亭、怡亭等亭台建筑。

冯公祠

冯公祠是后人为纪念冯若愚建宝宋斋的善行,在宝宋斋附近建了一座冯公祠。冯公祠的楹联是:泉声如听醉翁操;海日已照琅琊山。

意在亭

宝宋斋再西就是意在亭,亭名是取自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句意而来,意在亭楹联:酒冽泉香招客饮;山光水色入樽来。

影香亭

影香亭位于意在亭向西拾级而上池中的石礅上。影香亭上楹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一副摘句联。联出自宋代林逋(967年—1028年)《梅花》诗中的两句,上句写梅的姿态,下句写梅的清香。

古梅亭

醉翁亭

古梅亭在醉翁亭院的北面,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又称赏梅亭。在影香亭与古梅亭之间是一株据说为欧阳修亲手栽种的古梅。古人为赏梅在古梅北建有一亭,称古梅亭,为明代滁州判官张明道所建。在亭子的不同位置能够看到古梅的各种姿态,古梅亭楹联:寒流疏影;翠积清香。品节追欧苏,千载芳梅撑铁骨;冰姿宜水月,一天香雪荡春风。

相传此梅系欧阳修所手植,世称“欧梅”。亭前欧阳修手植古梅亦在宋末兵火中枯死,今日亭前之梅为明嘉靖年间补植,亭内有碑六块,为清人张鹏翮等所题。 古梅高7米,离地面六七十厘米便开始分成四枝。四枝干粗70多厘米,苍颜多瘢。这株古梅花期不抢腊梅之先,也不与春梅争艳,独伴杏花开放,故名曰“杏梅”。古梅北有古梅亭,南面有影香亭,建于一方池上,原名见梅亭,后来有人在壁上题了“寒流疏影”、“翠积清香”两块碑刻,遂改为今名。

洗心亭

洗心亭屹立在琅琊古道旁。洗心亭见南面的亭壁上嵌有一联:枕流漱石;游目骋寰。洗心,即悔过自新的意思。

让泉

让泉位于醉翁亭前。离醉翁亭不远,有泉水从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山溪。泉水,温度终年变化不大,保持在17℃—18℃,水池三尺见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让泉”二字碑刻。

玄帝宫

醉翁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名曰“玄帝宫“,登台环视,可见醉翁亭及琅琊山景色。

历史文化

编辑

背景渊

醉翁亭位于当时的淮南滁州。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后,欧阳修受牵连。欧阳修被以莫须有的“张甥案”贬知滁州。欧公居滁,是政治上的挫折,但他能坦然面对,怡然乐观,为政之余,陶醉于“环滁皆山”的景色,常偕僚属留连于琅琊山中,与州民同乐而成为历史佳话。山僧智仙敬重仰慕欧公的学术文章和道德人品,特于山中建亭为他的游山助兴。欧公以“醉翁”作为亭名,并由此创作出了《醉翁亭记》。

文学作品

作品

作者

时期

作品名称

作品类型

欧阳修

北宋

《醉翁亭记》、《题滁州醉翁亭》

诗文

沈遵(曲)、苏轼(词)

北宋

《醉翁吟》

琴曲

孙觌

南宋

《滁州重建醉翁亭记》

记体文

王世贞

明代

《游醉翁亭》

诗文

陈第

明代

《游醉翁亭》

诗文

杨士奇

明代

《重建醉翁 亭记》

记体文

周叙

明代

《滁州重修醉翁亭记》

记体文

商辂

明代

《重 修醉翁亭记》

记体文

杨瞻

明代

《重修醉翁亭记》

记体文

赵铽

明代

《重修醉翁亭记》

记体文

秦致恭

明代

《重修醉翁亭记》

记体文

叶向高

明代

《重修醉翁丰乐亭记》

记体文

杨于庭

明代

《重建翁亭记》

记体文

宋旭

明代

《醉翁亭图》

绘画

熊祖诒

清代

《重修丰乐醉翁二亭、立二贤堂、王欧二公祠祭田记》

记体文

薛时雨

清代

《重建醉翁亭记》

记体文

何为

现代

《风雨醉翁亭》

散文

亭联

醉翁亭醉翁亭

并未成翁,到处也须杖履;

不能一醉,此来辜负山林。

人生百年,把几多风光琴尊等闲抛却;

是翁千古,问尔许英雄豪杰那个醒来。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传说典故

传说欧阳修被贬滁州,特别喜爱琅琊山的灵秀。公务之余常到山上玩赏,和黎民百姓同乐同游。孩童喜听他讲的故事,山民爱向他倾诉忧愁。和尚常邀他弹琴下棋,学子常向他请教平仄对偶。一天他同智仙和尚对弈,棋盘是一块巨大的石头。观战的人围了石头一圈,突然间都被大雨淋了个湿透。樵夫老舌快言快语,建议在此建个亭阁。智仙筹资快速建成,可惜一时名称没有。这天欧公在此应酬,自称“醉翁”颤颤悠悠。吩咐随从拿来“四宝”,“醉翁亭”匾一挥而就。尔后写下《醉翁亭记》,抄贴滁城六大门楼。恳请城民帮助修改,在行刻碑立于亭右。樵夫老舌赶来建言:“开头这山那山有点啰嗦”。“虽然写了不少山名,但仍有许多山头被丢”。欧公拿来大笔一划,开头一段全部删掉。添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大字,言简意赅山山都有。苏轼犹恐碑浅难以传世,特书新碑留于滁州。

文化交流

1985年10月在滁州举办“醉翁亭散文节”。

2002年4月28日至30日由滁州市政府和省旅游局联合主办中国滁州·醉翁亭文化旅游节。

2019年3月4日至3月14日,滁州醉翁亭景区开展“品文、观景、赏欧梅”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以提高欧梅文化的传播性和参与性。

2021年为缅怀东坡遗风,寄托滁人哀思,由滁州市地情人文研究会和滁州学院皖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纪念苏东坡逝世 920周年”活动在琅琊山醉翁亭举行。

2022年10月22日上午,滁州举办“永远的醉翁——纪念欧阳修逝世950周年”活动。 近20名专家、学者相会于琅琊山醉翁亭,集体祭拜缅怀欧阳修并开展学术研讨座谈。

研究价值

编辑

醉翁亭是滁州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深厚的人文底蕴、令人忌仰的饮公操守。以《醉翁亭记》和醉翁亭为中心形成的“醉翁文化”,是欧阳修留给滁州人民的精神遗产,已成为滁州文化中具有生命活力的品牌文化和魅力文化。

醉翁亭具有历史价值。从建筑方面看,醉翁亭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醉翁亭运用了中国传统亭子的特点,只用几根柱子支撑整个建筑,方便通风纳,也方便观赏山中景色。不同的是,醉翁亭采用独特的解构部署,柱子和屋顶之间采用反复设计校正的比例,使得它的采光较好。从景观方面看,醉翁亭是琅琊山上的点缀。醉翁亭使得琅琊山上的自然景观不再单调,而琅琊山将醉翁亭映衬,使醉翁不仅仅是一座孤往无言的建筑。从历史方面看,醉翁亭是四大名亭之一,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当中的代表之一,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心中的瑰宝,也是需要保护的遗产。

保护措施

编辑

1956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醉翁亭列为安徽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2013年12月,施工人员按照设计方案开始修缮醉翁亭古梅亭院落围墙。经现场勘验,古梅亭院落围墙为块石墙砌筑,局部青砖砌筑,小瓦大封顶,窗头木过梁板,上部多处块石松动,墙体变形较大,大封顶屋面较为凌乱,窗头木过梁板已腐烂变形,墙面平整度差,但漏窗下口石驳墙尚好,原门洞尺寸较小且已经变形。综合设计方案及现场勘查,施工单位对古梅亭院落围墙实施全面修缮。具体做法为,拆除毛石围墙至漏窗下口,修缮下部局部变形的石驳墙,上部按滁州本地风格砌筑清水青瓦青灰墙,每两堂漏窗间内侧增加一个400毫米的砖跺,花窗按原来花样重新架设,重做大封顶,边框做磨砖门套,上额增加磨砖字堂,原木质门、窗头过梁板改用现浇钢筋硂过梁板,外边用青砖包裹,重做八角门,改原来水泥砂浆粉刷的门套为磨砖门套。2014年5月4日,该项目全部完工。

2014年,琅琊山风景区管委会提交的石刻碑刻抢修性保护方案,于6月被国家文物局立项,2014年底,国家文物局拨付120万元用于保护规划编制。

旅游信息

编辑

布局

醉翁亭景区依山傍水,内有九院七亭,风格各异,称为“醉翁九景”。二贤堂在醉翁亭的北侧,是纪念王宇 (cheng)和欧阳修的祠堂。

位置

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滁州位于安徽省最东部,东距南京48千米,西去安徽省会合肥130千米。

醉翁亭

交通

1、飞机可先到离景区最近的机场—禄口国际机场,然后乘班车前往滁州,约1.5个小时。

2、火车可直接到滁州站,也可以先到南京站,然后转车。

2、汽车可先到南京,然后在南京下关汽车站乘班车前往滁州,约1.5个小时。

4、公交:滁州站乘滁州公交18路至五中转滁州公交11路至琅琊山风景区;滁州北站乘滁州公交11路公交车至琅琊山风景区。

5、自驾:自驾从南京出发,走宁洛高速公路,约1.5个小时。 自驾从G36宁洛高速滁州出口下、G40沪陕高速全椒出口下,约20分钟可直达琅琊山景区。

下一篇 上骑都尉

上一篇 丰乐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