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爱情 编辑
“相信爱情”是多义词,在这里指2014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官微转发了网友特雷维索德一条微博“发生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的爱情故事,我已热泪盈眶。最美好的爱情,就是陪你一起从满头黑发走到白发苍苍,不离不弃。”在网上掀起了转发狂潮。
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里见到了头发花白、精神矍烁的拉琴老人宋光灿。通过交谈记者得知,老人是四川遵义人,出身于军人家庭,一直对革命歌曲情有独钟。“20岁左右我开始学习拉小提琴,。如今50多年过去了,每天拉琴早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和爱好。”
2014年3月17日 前,由于老伴患糖尿病住进了医院,宋关灿经常前来医院探视并照顾老伴,并且每天下午6点都会为住院的老伴演奏音乐。当天下午,宋光灿演奏了一曲《歌唱祖国》,寂静的病房里顿时洋溢着欢快的旋律,老伴的脸上也显露出一丝动容。病房里另一位住院的老人说,每天能听到宋光灿的演奏,心里觉得很愉快也很感动。
然而他的老伴对此则显得哭笑不得:“他平时在家里拉小提琴我嫌吵,但是他喜欢就拉吧。病房里拉,我看大家都还喜欢,也就不反对了。”
宋光灿老人的举动被网友拍下发在朋友圈和微博,网友们纷纷表示“又一次相信爱情了”。(中新)
目录
中文名:相信爱情
外文名:believe in love
指2014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官微转发了网友特雷维索德一条微博“发生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的爱情故事,我已热泪盈眶。最美好的爱情,就是陪你一起从满头黑发走到白发苍苍,不离不弃。”在网上掀起了转发狂潮。
“发生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的爱情故事,我已经热泪盈眶。”2014年3月22日下午,新浪微博网友@特雷维索发布了这条微博并配上照片。照片中一位白发爷爷在病床前拉着小提琴,病床上的白发奶奶认真地聆听。在微博疯转后,不少网友都被这个“爱情故事”感动了。2014年3月22日下午,晚报记者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住院部见到了图片中的男女主角,意外的是,两人并非网友所说的“夫妻”,老人只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与同病房的病友分享音乐,愉悦心情。
照片最早的发布者是该院心血管内科的护士于丹丹。2014年3月17日晚上7点多,于丹丹上夜班时,听见了宋光灿在病房里拉琴的声音。“刚开始,他还用了扩音器,我怕他打扰到其他病人休息,其实是想进去请他别拉了。”进到病房后,眼前的一幕让于丹丹感触颇深。“他拉着琴,同病室的其他病友也很高兴,还会跟着哼。”
于丹丹说明了来意之后,宋光灿取下了扩音器,招呼着于丹丹过来坐下一起听。“气氛特别好,平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医患关系非常紧张,但是在他叫我坐下一起听的时候,会特别感动。”
自学小提琴拉了50年
拉小提琴的老人叫宋光灿,2014年71岁,退休前是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从20岁自学拉小提琴之后,每天不拉上一段,总觉得有些“手痒”。
“二胡每次都要坐下来拉,小提琴是走到哪里就可以拉到哪里。”宋光灿回忆说,对于小提琴的热爱,从20岁就开始了。读小学时喜欢唱歌,后来开始自学拉二胡。再后来发现二胡带着不方便,就开始学拉小提琴。
刚开始拉琴的时候,最难的就是持琴和指法的变化。“拿琴最多拿20分钟,手就麻了,两个小时一点问题都没有。”宋光灿说,练习的时间多了,也就越来越熟练了,他已经能拉200多首曲子了。
妻子永远是第一个听众
在网友发布的照片中,病床上的奶奶并不是宋光灿的妻子唐珍,而是唐珍的病友。2014年3月16日,唐珍因病住院治疗,一直琴不离身的宋光灿自然带着小提琴到医院陪伴。
唐珍和宋光灿结婚已经32年了,刚开始听老宋拉琴时觉得“挺满意”。但是做了32年听众之后,唐珍不免有些“心烦”。“有时候他一边拉一边唱,我该干嘛还是干嘛。”唐珍从来不评价老宋拉得好不好,但是,在老宋学会一首新曲子之后,她总是“被迫”当第一个听众。
由于每天都有拉琴的习惯,宋光灿吃完晚饭后总要拉上几曲,让病友们放松一下。但是因为在医院,每次拉之前,宋光灿都要征得同病房另外两位病友的同意。当他拉到《敖包相会》和《梁祝》这些经典曲目时,只要旁边有人跟着哼唱,他就会拉得更“来劲”,“我给人伴奏是特别高兴的事情。”(来源:云南网-春城晚报 记者 孙琴霞 通讯员 刘明久 马鑫)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