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钦陵 编辑
论钦陵(?—699年),全名噶尔·赤正赞卓,汉文文献载为钦陵 ,吐蕃语称宰相为论,而钦陵实为吐蕃宰相,故史称为论钦陵。藏族,其祖世代为吐蕃贵族,姓薛氏。唐朝时期吐蕃政治家、军事家。
唐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逝世,芒松芒赞继赞普位。因为赞普年幼,由钦陵之父禄东赞摄理政务。钦陵兄弟也由此开始介入吐蕃政务。咸亨元年(670年)四月,钦陵攻占了安西四镇。唐高宗命薛仁贵讨伐。论钦陵于大非川之战中歼灭十万唐军,继而控制青海西部,薛仁贵与之约和而还。仪凤三年(678年),论钦陵在青海之战中,与李敬玄率领的十八万兵将交战,唐军大败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论钦陵在素罗汗山之战中大败武周军,要求割让安西四镇与突厥十姓之地,但被武周拒绝。 武则天采用离间计,激化其与吐蕃赞普的矛盾。
圣历二年(699年),吐蕃赞普捕杀论钦陵党羽2000余人,论钦陵兵溃自杀。
论钦陵担任吐蕃大论时期,是吐蕃版图基本确定,国势蒸蒸日上的时期,论钦陵也是吐蕃史及中国古代史上没有败绩的著名将帅之一。
别名:噶尔·钦陵赞卓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族群:藏族
逝世日期:699年
主要成就:攻占安西四镇在大非川之战中歼灭十万唐军在青海之战中攻灭十八万唐军在素罗汗山之战中大败武周军
本名:论钦陵
攻占安西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逝世,芒松芒赞继赞普位。因为赞普年幼,由钦陵之父禄东赞摄理政务。钦陵兄弟也由此开始介入吐蕃政务。
显庆五年(660年),钦陵率军攻打吐谷浑。
乾封二年(667年),禄东赞去世,钦陵的哥哥赞悉若继任大论。
咸亨元年(670年)四月,钦陵攻占了龟兹(今新疆库车)、焉耆(今新疆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等安西四镇,切断了唐朝到西北一线以至中亚的交通,对唐王朝造成了极大威胁。在此之前,吐蕃早将原居住在今青海西部的吐谷浑击溃,占据其地,进逼河湟。此刻又占据安西四镇,唐王朝深感不安。
击败唐军
主词条:大非川之战
咸亨元年(670年),唐高宗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抗击吐蕃,以援助属国吐谷浑。同年八月,薛仁贵进抵大非川 (今海南州切吉草原),留郭待封领两万兵屯于大非岭上保护军需辎重 ,待命而进。
薛仁贵自率大部倍道去乌海(今海南境之黑海),欲图给吐蕃以一次奇袭。但吐蕃方面早有准备。钦陵亲自从安西移部青海,统所部四十万驻扎于大非川的西南,以逸待劳。当薛仁贵率军进到河口,遇到一支蕃军,大败之。郭待封闻薛军已有捷,遂不听薛仁贵将令,提前率领所有军队辎重向乌海而进,欲图争功。中途,钦陵指挥蕃军二十万截击,俘获全部军粮辎重及许多唐军将士,郭待封大败而走。薛仁贵闻警,率部急退回大非川。钦陵集兵四十万围杀,唐军大败。最后,钦陵答应了薛仁贵的求和,释放所有俘获唐军将士回国。
此一战,钦陵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一举歼灭唐军十万,大败了赫赫有名的薛仁贵,吐谷浑失去了最后一线复国的希望,日月山以西彻底为吐番所控制,钦陵之威名也大大地扩扬开来。
再败唐军
主词条:青海之战
咸亨四年(673年),弓月、疏勒两部归降唐朝。同年,吐蕃在董之虎苑集会议盟,以征调后备军事征集青壮户丁,应对唐朝。
仪凤三年(678年)春,唐朝以李敬玄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检校鄯州(今乐都)都督。李敬玄上任后意欲出伐吐蕃。而此时的钦陵也已作了不少防备工作。同年九月,李敬玄与工部尚书刘审礼统兵十八万抵青海湖,钦陵即率蕃军迎战,一战即将唐前军全歼,俘虏了刘审礼和王孝杰,李敬玄听后狼狈而逃,屯兵于承风岭(今拉脊山一带),靠泥沟而守寨。钦陵指挥蕃兵从高岗往下压,唐寨岌岌可危。后来幸亏左领军员外黑齿常之率五百人乘夜袭击吐蕃营寨,惊退蕃军,李敬玄才得以收拾残军逃还鄯州。
刘审礼在吐番病死,王孝杰因为长得有点象赞普的父亲,遂遭释回国。李敬玄吓得谎报有病,连连请求调回长安。唐朝方面只好又派监察御史娄师德出使吐蕃去讲和,钦陵的弟弟赞婆在赤岭(今日月山)迎接唐使,并相约互不相犯。
拥立赞普
调露元年(679年)二月,芒松芒赞去世,钦陵与芒松芒赞之子器弩悉弄的舅父麴萨若拥立器弩悉弄为赞普。唐高宗闻信后,认为这是彻底打败吐蕃、使吐蕃真正臣服的时机,与大将裴行俭商议,裴行俭说:“钦陵当政,大臣和睦,无法图谋吐蕃。”唐高宗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永淳元年(682年),钦陵进犯唐朝柘、松、翼等州,唐高宗诏令左骁卫郎将李孝逸、右卫郎将卫蒲山发秦、渭等州兵分道抵御钦陵。
继任大论
垂拱元年(685年),赞悉若与其家族另一成员芒辗达乍布相互残杀,最终导致赞悉若遇害。麹·莽布支拉松继任为大论,很快拉松获罪遭谴后,由韦·赤色乡年继任。同年,钦陵继任为吐蕃大论。 吐蕃语称宰相为论,而钦陵实为吐蕃宰相,故史称为论钦陵。
垂拱三年(687年),钦陵率兵攻入西域。
永昌元年(689年),钦陵在西域用兵取胜,从西域返回。
天授元年(690年),钦陵亲自主持了两次集会,整顿内政,在大藏立红册制,制定约如之农田赋税。
天授二年(691年),钦陵清理土地赋税并统计绝户数字,征集兵丁。
武周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命王孝杰与阿史那忠发兵攻打吐蕃。十月,周军大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重置安西都护府,发兵驻守。
延载元年(694年),论钦陵的家族成员勃论赞刃在西域为周将王孝杰所败。
证圣元年(695年),论钦陵领军进攻临洮(今甘肃临潭),武周命王孝杰为肃边道行军大总管,娄师德为副总管讨击之。 同年,器弩悉弄以勃论赞刃在西域的战败,亲自罪谴勃论赞刃的不忠,并下令诛杀了他。
兵败自杀
主词条:素罗汗山之战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三月,论钦陵和弟弟赞婆大破王孝杰于素罗汗山(今甘肃临洮东)。 随后,论钦陵遣使要求谈判。九月,唐朝右武卫胄曹参军郭元振随吐蕃使者到达吐蕃野狐河(今青海察汗乌苏河)与论钦陵会面。钦陵提出讲和条件,即唐朝撤去安西四镇的戍兵,并以突厥十姓之地(今新疆境内)辖属于吐蕃。 郭元振回以事关重大,必须回报武则天取裁。钦陵于是派遣郎宗乞思若为使赴唐。武周方面商议后,采纳郭元振的提议,提出要求吐蕃退出青海故地,以交换武周退出突厥十姓之地。吐蕃得此回复后,只能不了了之。 此事后,郭元振提出用离间计来诛杀论钦陵、瓦解吐蕃,被武则天采用。
圣历二年(699年)二月,赞普器弩悉弄与大臣论岩合谋,托以狩猎之名前往论钦陵的驻地阿秦地区(吐蕃人对吐谷浑故地的称呼),捕杀其党羽两千余人。 并召钦陵兄弟来朝。钦陵自知去必死,便举兵抗命。赞普出兵讨伐,结果钦陵兵败自杀身亡。钦陵一死,其弟赞婆于同年四月率部千余人降周。武则天封赞婆为归德王、右卫大将军,令其率部众守洪源谷(在今甘肃古浪县西,邻近青海海北州)。接着,钦陵的儿子弓仁也率吐谷浑七千余帐归降武周。
钦陵自摄政后,总揽大权,对内将吐蕃王朝的政治组织进一步整顿完善,对外则进行武力扩张,突袭占据了吐谷浑故地,欲图进而直接攻占唐土。而唐朝失去附国吐谷浑等于失去了一个天然的藩篱。唐蕃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就在青海东部农业区以西展开了长期的战争较量。钦陵不仅派弟弟赞婆长期镇守青海,而且自己经常率兵活动于这块地方。他首先一举歼灭薛仁贵十万大军,彻底控制吐谷浑国土,为吐蕃国势的壮大,疆域的扩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之后又接连大败李敬玄、王孝杰数十万大军,对巩固吐蕃东境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唐朝宰相郭元振:吐蕃百姓疲于徭戍,早愿和亲;钦陵利于统兵专制,独不欲归款。
《新唐书》:钦陵专国久,常居中制事,诸弟皆领方面兵,而赞婆专东境几三十年,为边患。兄弟皆才略沈雄,众惮之。
《资治通鉴》卷206:初,吐蕃赞普器弩悉弄尚幼,论钦陵兄弟用事,皆有勇略,诸胡畏之。钦陵居中秉政,诸弟握兵分据方面,赞婆常居东边,为中国患者三十馀年。
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文献研究所副教授扎西当知:①噶尔世家有着沉积多年的政治基础,其领军人物论钦陵足智多谋,英勇无比,导致君疑臣心。②在重大的战役中吐蕃胜出,这主要归功于论钦陵的带兵战略。
《青海历史人物传》: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在青海的军事活动是他一生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钦陵是吐蕃前期经营青海的一个重要人物,地方史研究中不应忽略此人。
《西藏研究》:①论钦陵是唐代吐蕃史上最为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自667年禄东赞去世后,由于唐蕃时局发生较大变化迫使吐蕃赞普不得不仰仗拥兵在外的论钦陵,由此造成了噶尔氏专权的局面。②纵观论钦陵的整个人生轨迹,似乎始终与大唐有着不解之缘。正是唐蕃关系的一度紧张,造就了论钦陵一战成名,助兄长继任吐蕃大论。而后,由于武后的转守为攻策略,使他长期征战在外远离吐蕃权力核心区域,最终给赞普剿灭噶尔氏家族赢得了充分时间。如果说,论钦陵任职之时是噶尔氏权力巅峰时期,那么此后家族势力迅速下滑,不仅打破了原来驾驭吐蕃朝局的局面,而且失去昔日垄断吐蕃盟会的威权。更为严重的是,家族的内讧使得论赞聂顿布惨遭同胞的毒手,而其家族的另一支投唐效忠,更使噶尔氏颜面受损、元气大伤。从他任职吐蕃大论的过程中看,他是先任大论之职,后上赞普尊号,似有越俎代庖之嫌。此情况在吐蕃史上绝无仅有,已然触碰到了悉补野王族的底线,成为吐蕃上层社会的矛盾根源。加之,吐蕃各大贵族们长时期受到噶尔氏的政治压抑,势必恨之入骨,自然与赞普形成强大政治同盟。从外部情况上看,论钦陵常年拥兵在外、东讨西征,给唐朝百姓及周边部族带来沉重的灾难,成为周边兄弟民族的公敌。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在论钦陵任吐蕃大论时期,噶尔氏已是腹背受敌,其最终的命运已然可想而知。
命名道路
据《通典》载,论钦陵曾把他在西域活动的道路称作“五俟斤路”。俟斤是西突厥五弩失毕诸部首领的头衔。五弩失毕部落的牧场分布在西突厥人居地的南部,所以又被称为西突厥十姓部落的右厢。因为突厥人以东方为前面,于是南方便成了右面,由此可见,所谓“五俟斤路”就是翻越于阗南山,穿过昆仑、帕米尔和西部天山的山麓或山间草原,前往北部草原南缘的路线。将这条道路同古代吐蕃人获取食盐的道路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吐蕃人进入西域与西突厥余众连兵的主要路线。
能言善辩
据敦煌藏文文献记载,钦陵不仅善于作战,而且能言善辩,极有远见。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三月,论钦陵兄弟大破王孝杰于素罗汗山之前,王孝杰曾致书钦陵,并赠以粟米、蔓菁籽各一袋,书信声称:“吐蕃之军旅如虎成群,如牦牛列队,所计之数吾亦相当。谚云:量颅缝帽,量足缝靴。……天降霹雳,轰击岩石,岩石再大岂能相比?”钦陵复信答道:“小鸟虽众,只是鹰隼的食物;游鱼虽多,只是水獭的食物。麋鹿角虽多,岂能取胜;牛角虽短,却能取胜。松树生长百年,一斧足以伐倒;江河纵然宽阔,一个皮筏即可渡过。青稞稻米长满大坝之上,却入于一盘水磨之中。星斗布满天空,一轮红日之光,使之黯然失色。一星焰火足以烧光高山深谷之所有果木树林;一股泉水源头爆发山洪,足以冲走所有坝上的果木树林。满地土块之中,若使一石滚动,请观此一石破碎,还是巨大土块破碎?……你们之军旅实如湖上的蝇群,数量虽多,但不便于指挥,与山头云烟相似,对于人无足轻重也。我的军队岂不是犹如一把镰刀割刈草一样?牦牛虽大,以一箭之轻微,射之难道不能致死吗?……”连篇累牍,类譬巧喻,真可以说是妙语叠出。
深谋远略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九月,唐朝右武卫胄曹参军郭元振随吐蕃使者到吐蕃,钦陵提出讲和条件,即唐朝撤去安西四镇的戍兵,并以突厥十姓之地(今新疆境内)辖属于吐蕃。郭元振道:“安西四镇、十姓突厥与吐蕃是不同民族,请撤朝廷守军,难道不是有兼并的打算吗?”论钦陵道:“吐蕃如果贪求土地,想成为中原的边祸,则会东侵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怎会谋利于万里之外呢!”后来虽然唐朝方面考虑到边疆重地,不能轻易送他人,没有答应这一要求,但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钦陵其人的深谋远略以及在保住吐蕃不被兼并时发挥的作用。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父亲 | (?—667年),即禄东赞。吐蕃大论。善用兵,参预吐蕃军政大计。其家族掌握吐蕃军政大权达五十年。 | |
哥哥 | 赞悉若 | 即赞聂,禄东赞去世后,任为大论。早逝。 |
弟弟 | 赞婆 | 即噶尔·政赞藏顿,吐蕃大论。钦陵被赤都松赞普剪除后降唐。卒赠安西大都护。 |
悉多干 | 生平事迹不详。 | |
勃论 | 生平事迹不详。 | |
儿子 | 又名莽布支。钦陵自杀后。他率所统吐谷浑七千帐降唐。官至左骁卫大将军、朔方副大使。 |
(以上参考资料)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薛宗正认为,汉文史料误记钦陵,赞婆为二人,其实,钦陵赞婆之名不可分割,所指本为一人。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