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苑笔耕集 编辑

朝鲜半岛新罗国崔致远撰写的诗文集

桂苑笔耕集桂苑笔耕集

《桂苑笔耕集》(朝鲜语:《계원필경집》),又称《桂苑笔耕》,新罗人崔致远所撰的诗文集,使用汉语文言文写成,共二十卷。崔致远曾在中国唐朝留学及任官,期间写下大量诗文作品,回到新罗后于886年编成本书。书中收录了大量表、状、启、檄、书信等文章,记载唐末多件重大事件及多位人物,对研究唐末历史具有相当的文献参考价值,可补中国史书的不足。此外,就朝鲜半岛而言,本书为最古的汉文典籍之一。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桂苑笔耕集

别名:《桂苑笔耕》

作者:崔致远

类别:诗文集

本书的编撰

编辑

《桂苑笔耕集》的作者崔致远,朝鲜半岛新罗国人,自十二岁(868年)入唐至二十八岁(884年)回新罗,在这十六年中,他曾在唐朝首都长安学习、在洛阳游历、在溧水出任县尉,又在淮南节度使高骈的幕府任职。

在中国生活期间,他便写下大批诗文。据他在《桂苑笔耕序》里说,在长安学习时便开始写作。在洛阳游历时,“笔作饭囊,遂有赋五首,诗一百首,杂诗赋三十首,共成三篇”。在溧水任县尉时生活条件较好,“禄厚官闲,饱食终日,仕优则学,免掷寸阴。公私所为,有集五卷”。其后在淮南任高骈僚属时,军务繁重,而他则负责文职工作,“专委笔砚军书辐至,竭力抵当,四年用心,万有余首”。

884年,崔致远以“国信使”的身份回到新罗,随即将他在唐期间的作品进行整理,汇编成《桂苑笔耕集》二十卷,以及有“私试今体赋五首一卷”、“五言七言今体诗共一百首一卷”、“杂诗赋共三十首一卷”和《中山覆篑集》一部五卷,合共有作品二十八卷(仅有《桂苑笔耕集》二十卷留传下来)。886年崔致远将这批作品呈献给新罗宪康王,务求获得赏识及重用。

本书内容

编辑

在《桂苑笔耕集》中自设体类,分卷立目,目连正文。全书二十卷收录了崔致远所写的表、状、启、檄、书等作品,共有文三百一十篇、诗六十首,其中前十七卷为公文,后三卷多为崔致远本人的书信酬答之作。另在集前有序一篇。其分布情况如下:

桂苑笔耕序。

卷一至卷二:表共二十篇。

卷六:堂状十篇。

卷七至卷十:别纸共八十篇。

卷十一:檄书四篇、书六篇。

卷十二:委曲二十篇。

卷十三至卷十四:举牒共五十篇。

卷十五:斋词十五首。

卷十六:祭文四篇、书二篇、记二篇、疏二篇。

卷十七:启四篇、状六篇、七言纪德诗三十首。

卷十八:状二十二篇、启三篇。

卷十九:状一篇、别纸九篇、杂书十篇。

卷二十:收启一篇、状三篇、别纸五篇、祭文一篇、诗三十首。

评价

编辑

一、为古代朝鲜重要文集

在朝鲜半岛文坛上,《桂苑笔耕集》有着相当崇高的地位,古来的朝鲜学者便是它为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书籍,如朝鲜王朝学者洪奭周称之为“东国文章之本始”,徐有矩称“我东诗文集之只今传者,不得不以是集为开山鼻祖,是亦东方艺苑之本始也”。在现代,本书已成为朝鲜半岛现存最古的汉文典籍之一,也是朝鲜三国时代和统一新罗时代唯一传世的个人着作。

二、具研究晚唐历史的文献价值

《桂苑笔耕集》载录了甚多中国唐朝末年的原始史料,因此对唐末历史研究具相当的文献价值。据学者党银平的分析,本书可有助了解淮南节度使高骈的活动、黄巢本人及其党羽的起事经过、唐末各地小型动乱。唐末的典章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如淮南的贡品、唐代各类诏令、晚唐进士等方面,在本书中的资料亦起到补充作用。

除唐代时期的中国历史外,本书亦涉及其他方面的介绍,如《献生日物状》五首,便是研究人参之作;又如《补安南录异图记》,便对研究越南历史起到史料价值。因此,本书对于研究唐与朝鲜地区、越南地区文化交流,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

流传情况

编辑

崔致远于886年编就《桂苑笔耕集》后,已得到一定的知名度,如五代时编修的《旧唐书·艺文志·丁部集录·别集类》便有提及本书。但其后在一段时期内出版流传甚少。1834年,朝鲜徐有矩据洪奭周先世家藏本校证,以聚珍活字印行,被称为“朝鲜活字本”。

1847年,中国清人潘仕成编《海山仙馆丛书》,据朝鲜活字本刻印收录本书,对原文作了不少改动,称为“海山仙馆丛书本”。1919年,中华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四部丛刊》,据无锡孙氏小绿天所藏高丽旧刻本影印。

在日本,亦早有流传本书,如日本国会图书馆就收藏了一部高丽刻本,属于早期的出版系统。

下一篇 张孝嵩

上一篇 新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