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河 编辑

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

胥河胥河

胥河(古称胥溪、胥溪河、又称淳溧运河 、芜申运河 )出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 ,开凿于公元前506年(春秋时期) ,中国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凿的人工运河, 并且仍在发挥航运作用。

胥溪河全长30.6公里,分为上河、中河、下河三段,上河西连固城湖(古丹阳湖的一部分),下河东连荆溪,唯中河所在为长达5公里的茅山余脉岗地,构成太湖与水阳江两个水系的分水岭。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胥河

别名:胥溪(古称)、胥溪河(古称)、淳溧运河、芜申运河

地理位置:南京市高淳区

流经地区:高淳、溧阳

发源地: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

河长:30.6 km

开凿时间:公元前506年(春秋时期)

特点性质: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

河宽:20-160米

水文

编辑

胥河胥河

胥河,古代又名胥溪、胥溪河,源出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上游连接长江在安徽芜湖的支流水阳江,下游接太湖水系荆溪。

胥河全长约31公里,河宽在20-160米之间 ,河两岸盛产稻米,茶叶,知名品牌有胥河茶舫茶叶连锁。

在常州市胥河是设有落蓬湾水站 。

胥河历史

编辑

胥河开凿于公元前506年(春秋时期) ,开凿历史已经有2500年,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 。胥河是中国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 北欧的瑞典在公元1832年开挖的名叫果达河的人工河,是欧洲最早的运河,它比中国的胥河要晚2300多年。

春秋时期

据清光绪《高淳县志》记载:“胥河,王阖闾伐楚,伍员开之,以通松道。”胥河从苏州通到太湖,经宜兴、溧阳、高淳,穿固城湖,在芜湖注入长江,全长100多公里。

春秋吴王阖闾伐楚时 ,伍子胥建议开挖一条运河运输粮食,东通太湖,西入长江。吴王接受此议,并任命伍子胥 负责筹划、负责此事。这便是胥溪的由来。岁月的流逝,泥沙的淤积,后来胥溪逐渐湮废。

北宋时期

北宋时五堰渐废,改筑东坝、西坝,以防御高淳县境内固城湖、丹阳湖等湖水东侵。

明朝时期

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为避开长江风险,便于吴浙漕运,役夫35.9万余人再次疏浚胥河,建石闸启闭,与新辟的胭脂河连通。使河流经由固城、石臼二湖泊,并通过秦淮河以沟通太湖、南京之间的水道运输。成为江南的漕运河道。

明都北迁后,永乐初年废掉运道,再筑东坝。江浙漕船改由大运河渡江北上,胥溪河在失去交通要道的地位后,渐渐淤塞浅窄。

明正统六年(1441)大水,胥溪河上的东坝决口,水阳江流域的洪水东泻,苏、常二州受淹,“国税无所出”。重筑东坝后,“钦降板榜:如有走泄水利,淹没苏、松田禾者,坝官吏处斩,夫匠充军。”

明正德七年(1512),增高东坝三丈。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在东坝以东加筑下坝。从此胥溪河被两坝截断,水阳江诸水不再经胥溪河流入太湖。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更筑下坝,从 此高淳县境内诸湖水不复东行。

建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 1958年,拆除东坝引水东下,疏浚胥河,建封口坝和茅东闸, 又修建下坝船闸,并先后拆除了胥溪河上的封口坝和下坝。 古老的运河重新恢复生机。

当代胥河

编辑

胥河,经高淳东坝、下坝、定埠,至溧阳朱家桥桠溪河口东接荆溪南河段,连通在宜兴流入太湖的荆溪,是高淳、溧阳间引水灌溉和通航河道,故又称淳溧运河。 连接芜湖长江水运和上海黄浦江水运的芜申运河也在修建之中,可通行1000吨位的船只,2010年建成。

运河动态

编辑

2009年,为推动苏、浙、皖、沪腹地及胥溪河两岸经济的发展,芜申运河改造工程南京段航道项目在高淳开工建设,工程包括航道整治62公里,新建下坝复线船闸,移位重建杨家湾枢纽,新(改)建桥梁11座,修建锚地2个。2015年下坝船闸建成,东坝桥、红卫桥实现合龙,芜申线南京段航道建成具备通航能力。2019 年这条从芜湖入江口至上海,连接长江、水阳江、青弋江和下游太湖的水上“沪宁高速”正式通航。至此,这条延续2000余年的古老运河又恢复了生机,并在灌溉、航运、防洪等方面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一篇 扬之河

上一篇 东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