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麂 编辑

偶蹄目鹿科麂属动物

赤麂赤麂

赤麂(拉丁学名:Muntiacus muntjak)又名红麂、印度麂、角麂、吠鹿,是偶蹄目鹿科麂属的哺乳动物。 赤麂是麂属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外形与黄麂相似。 体长106.1~135厘米;雄赤麂体重为28.1~30千克,雌赤麂体重为22~25.4千克。 其脸部狭长,额部有“V”字形黑纹,四肢细长。 雄赤麂有直而短的单叉型角,角柄特长,明显超过麂属其他麂类的角柄长度;雌赤麂无角,但其额顶的相应部位存在微微突起和束状黑毛。 赤麂的体毛大部分呈赤褐色,下颌和咽部的毛色为白色,胸部毛发为棕色,后腹部由浅黄到白色,四肢为赤褐或棕黄。

赤麂在动物地理区系划分上属于东洋型,分布北限达中亚热带,中国为次要分布区,国外分布于文莱等地区,在新加坡的赤麂已灭绝。 其通常栖息于丘陵、山地的树林、草灌丛中,尤其是多灌丛草莽的地区。 赤麂性格胆小,一般为独栖,常隐藏于树林的灌木丛中,晨昏活动频繁,采食各种植物的枝叶、嫩芽、花,以及玉米等。 赤麂全年能繁殖,孕期7个月,通常每胎产1仔,雌麂8月龄,雄麂12月龄达到性成熟,寿命超过10年。

赤麂在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为无危(LC)。截至2015年11月18日,赤麂在其分布的大部分地区较为常见。 2020年9月30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赤麂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 此外,赤麂可药用的部位有肉、麂茸等。其中麂肉用于治疗久病虚损等;麂茸主治阳痿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赤麂

拉丁学名:Muntiacus muntjak

别名:印度麂、红麂、角麂、吠鹿

外文名:Southern Red Muntjac

国际濒危等级:无危(LC)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偶蹄目

科:鹿科

属:麂属

种:赤麂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亚纲:真兽亚纲

亚科:鹿亚科

亚种:11个亚种

分布区域: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中国等

命名者及年代:Zimmermann,1780

保护级别:中国《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类别一禁食野生动物

栖息环境:丘陵、山地的树林、草灌丛

动物学史

编辑

进化史

赤麂是费氏麂分支中的进步种,其起早于小麂。 赤麂的二倍体染色体数在雄性中为7条,而在雌性中则为6条,这是哺乳动物中的最低数量。 该品种与小麂的核型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赤麂的核型可能是由小麂的祖先核型通过罗伯逊易位和串联易位演化而来的。

1980年,施立明、叶银英、段幸生等学者对赤麂、小麂及其杂交后代的比较细胞遗传学串连易位假说研究,并为动物染色体进化提供了新的模式。 施立明通过G带分析,证明了小麂的46条染色体融合而演化成赤麂。1984年,Brinkley学者通过着丝点的间接免疫荧光法研究也验证并确定了这一观点。

发现与命名

赤麂早在更新世晚期末至全新世早期初就已存在。 该品种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中,《中国药用动物志》:“麂肉,有补气、暖胃、化湿、祛风的功能。主治腰腿酸痛、胃痛等症。”

在《四川资源动物志·兽类》中,赤麂的别名为羌子和羌鹿。而在《中国动物图谱·兽类》中,赤麂的别名是黄猄。

形态特征

编辑

整体特征

赤麂的整体毛发大多数为赤褐色。其中下颌和咽部呈白色;胸部毛发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腋部有白色块斑;后腹部毛色由浅黄色过渡到白色;鼠蹊部、臀内侧均为白色。它们的四肢又细又长,毛色呈赤褐色或棕黄色。 其中后足长度为28.5~27.1厘米。赤麂的尾巴较短,长度为16~20厘米。其尾背部呈暗褐色,尾腹部为白色。

赤麂是一种较大的麂类,其脸部长而窄,额部有明显的“V”字形黑色条纹,四肢又细又长。 赤麂的头骨狭长,鼻骨较短,前部窄,后部宽,中部收缩处与上颌骨相连接。它们的额骨二侧隆突且一直延伸到角基,中央具有凹陷;角基甚长,超过整个角长的1/2,也超过任何一种鹿科动物的角长。赤麂的泪骨为梯形,泪窝较大且深,在泪骨、额骨、鼻骨、上颌骨之间具有一个三角形空位。赤麂的眼眶面不在垂直位置,由上而下微微倾斜。

赤麂的头骨赤麂的头骨

雌雄差异

雌性赤麂没有角,但在额顶有微微突起,并且该部位的黑色被毛为束状,近似茸角。 雌赤麂的上犬齿较细小,呈獠牙状,且向下弯曲从后面伸到唇外。其上前臼齿比臼齿小,内缘无凹陷,还有3对下门齿。它们的头和脸部宽而长,额腺较大。

雄性赤麂有角,角又短又直,为单叉型,自头顶斜向上生长。角基较长,角尖向内弯曲,且具有被毛。它们的角基毛较为浓密,中上段的毛较细。

雄性赤麂雄性赤麂

体长与体重

雌雄赤麂的长度与体重

性别

雄性

雌性

体长

106.1~135厘米

体重

28.1~30千克

22~25.4千克

颅长

20.5~20.8厘米

角长

9~10厘米

耳长

约10.9厘米

参考资料:

栖息环境

编辑

赤麂通常栖息于丘陵、山地的树林、草灌丛中,尤其是多灌丛草莽的地区。 它们主要生活在海拔为26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而在海拔较高的针阔混交林中很少发现它们的身影。

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东部,大多数赤麂栖息于次生林中。在苏门答腊的武吉巴里桑塞拉丹国家公园,它们多分布在保护区边界的1千米范围内。而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和爪哇岛,赤麂常在林地、稀树草原觅食。

分布范围

编辑

赤麂主要分布于北限达中亚热带,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型。 该品种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而在新加坡的赤麂已灭绝。

中国为赤麂的次要分布区域,大部分赤麂分布于中国南方的许多林区内,包括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区。

生活习性

编辑

节律

赤麂是一种以晨昏型为主的昼行性动物,活动范围和觅食区域较为固定。 赤麂每天集中在早上(06:00-10:00)和傍晚(16:00-20:00)活动,而中午会进行较长时间的休息。这种现象可能是为了避开中午的高温,以及能更好地消化在早上采食的纤维质食物。并且对于食草动物来说,它们在早晨采食含有水分的植物,可以降低在寻找水源时被捕猎的危险。此外,中午阳光的直射还会导致其体内水分的散失。

赤麂在不同季节的活动频率有所差异。在雨季,赤麂可食用更多的植物种类,因此它们在该季节的搜寻食物时间也会增加;但是在旱季时,赤麂能选择的食物较少,所以它们会增加休息时间,从而减少用于觅食的时间以节约自身能量。

食性

赤麂一般吃的食物主要包括各种植物的枝叶、嫩芽、花,以及玉米、豆类、荞麦等。 它们通常在晨昏时觅食,在采食时总是在森林不远处或者仅进入林子边缘的农田。

滕丽微、刘振生等对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麂的研究表明,在旱季和雨季,赤麂采食的植物种类和采食频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对于所选择的植物种类存在一定区别。在旱季时,赤麂喜食扁担杆、雁婆麻、火索麻、鹧鸪麻、肖槿、蔓草虫豆、绒毛山绿豆、糙叶丰花草、丰花草、藿香蓟和芦竹等种类;但是在雨季时,它们则选择食用乌墨、岭南山竹子等,反而避开采食在旱季食用的食物。

赤麂在不同季节会采食不一样的植物部位。在雨季时,它们一般只食用营养较丰富的嫩叶、嫩芽、花(如蔓草虫豆、大翼豆、羽叶拟大豆、香花藤等)和果实(如瘤皮酸藤子等);而旱季的食物较匮乏,赤麂会采食许多草本植物的茎(如黄茅、白茅、坚尼草、库克草、臂形草等),有时还食用木本植物的花和果实(例如聚花海桐、刺篱木、瘤皮酸藤子等)。

正在饮水的赤麂 正在饮水的赤麂

防御

赤麂通常情况下为独栖,但是在雌性赤麂的发情期间结成小群体。 白天它们在静僻处隐匿,天黑时才开始活动,直到凌晨归隐。赤麂性格机敏、胆怯,其凭借灵敏的听觉和善于奔跑的特点来逃避敌害,能转动耳朵谛听四周情况。它们一般慢步潜行,在啃食时时断时续以判别危险,稍有可疑,便立马藏匿或者疾速逃走。

奔跑的赤麂奔跑的赤麂

林中的赤麂林中的赤麂

生长繁殖

编辑

生长特性

赤麂幼崽在约6个月时会离开母麂的领地,之后它必须寻找自己的领地。有时,成年赤麂会允许另一个雄性赤麂进入自己的领土,但是这只赤麂必须没有完整的鹿角。这种雄性赤麂没有攻击性,且不准备交配。 雌麂8月龄时达到性成熟,雄麂则是12月龄性成熟。 雄赤麂在每年的初夏时期(约5月)换角,直到8月完全长成新的角。

繁殖方式

赤麂是一种全年繁殖的动物,其妊娠期约7个月,与黄麂一样在产后具有发情现象。雌性赤麂的性周期为14~21天;孕期210天,雌麂在产后3~4天发情;每胎只产一仔。

亚种分化

编辑
赤麂的11个亚种

序号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

年代

1.

赤麂印支亚种

Muntiacus muntjak annamensis

Kloss

1928

2.

赤麂印度亚种

Muntiacus muntjak aureus

C. H. Smith

1826

3.

赤麂泰国亚种

Muntiacus muntjak curvostylis

Gray

1872

4.

赤麂缅甸亚种

Muntiacus muntjak guangdongensis

Li、Xu

1996

5.

赤麂斯里兰卡亚

Muntiacus muntjak malabaricus

Lydekker

1915

6.

赤麂勐腊亚种

Muntiacus muntjak menglalis

Wang、Groves

1988

7.

赤麂苏门答腊亚种

Muntiacus muntjak montanus

Robinson、Kloss

1918

8.

赤麂指名亚种

Muntiacus muntjak muntjak

Zimmermann

1780

9.

赤麂海南亚种

Muntiacus muntjak nigripes

G. M. Allen

1930

10.

赤麂孟加拉亚种

Muntiacus muntjak vaginalis

Boddaert

1785

11.

赤麂云南亚种

Muntiacus muntjak yunnanensis

Ma、Wang

1988

参考资料:

近种区别

编辑
赤麂与小麂的区别

物种

赤麂

小麂

学名

Muntiacus muntjak

Muntiacus reevesi

体长

106.1~135厘米

70~96厘米

体重

雄性:28.1~30千克

雌性:22~25.4千克

10~15千克

形态

较大的麂类,脸部狭长,额部有“V”字形的黑色条纹,四肢细长。其整体毛发多为赤褐色,下颌和咽部呈白色,胸部为棕色,后腹部由浅黄色过渡到白色,四肢则是赤褐色或棕黄色

小型麂类,脸部短而宽,额部两侧各具有一条较宽的黑色条纹。 四肢细长,蹄部狭窄且较尖。其整体毛色呈栗色或棕褐色,有一个深黄色环,为暗棕黄色,且具有许多褐黄色的小斑点;体背侧毛为黄白色,胸部为土黄色,腋窝为白色

图片

赤麂 赤麂

小麂 小麂

保护现状

编辑

保护级别

·赤麂被列入由中国国家林业局于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

·赤麂被列入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

·2020年9月,赤麂被中国《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列为类别一禁食野生动物,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赤麂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

·2023年6月,赤麂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

·2023年12月,赤麂入选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制定的《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赤麂在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均有分布。2007年,在泰国岗卡章国家公园内有超过40%的相机都抓拍到了赤麂,估计其在当地的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2~4.05只。

截至2015年11月18日,赤麂在其分布的大部分地区较为常见。它们甚至在一些几乎完全被转变为作物种植园的森林中也能生存下来。如果森林继续被人类破坏,以及人类的狩猎活动不断增加,赤麂种群减少的速度可能会出现上升的趋势,但是这种下降速度不太可能使其达到近危状态。

主要威胁

赤麂的主要威胁因素为人类对其的肆意猎杀和栖息地被破坏。 20世纪80年代中期,马来西亚沙捞越州拉让江沿岸每年出售250头赤麂。20世纪90年代中期,沙捞越州的城镇、村庄、餐馆和伐木营地均有大量包括赤麂在内的野生肉类被售卖。1996年,该州境内约有250个销售点,年交易额达375万美元。同年,马来西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沙捞越森林局发布了《沙捞越野生动物总体规划》,严格禁止所有野生动物贸易、猎枪所有权和子弹销售,但是沙捞越州依然有大量赤麂被猎杀。

保护措施

1972年,马来西亚发布《野生动物保护法》,赤麂被列为马来西亚保护野生动物物种,该法的颁布意味着该动物只能在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下被猎杀,且只能在保护区外狩猎。 截至2006年,中国设立有多个保护赤麂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四川百草坡自然保护区、贵州黄连自然保护区、云南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弥勒西山自然保护区、西藏墨脱自然保护区等。

主要价值

编辑

赤麂可药用的部位有肉(麂肉Musculus Muntiaci)、未骨化的幼角(麂茸)、骨、髓、胎。其中,麂肉可以补气暖胃、祛风化湿,用于治疗久病虚损、消渴、少乳、口僻等;麂茸可壮阳,主治阳痿等;骨可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等病;髓则用于治疗虚痨羸瘦、面无光泽等,可补虚益精、祛风泽肤;胎能益气补血,行血,治疗产后血虚、血瘀腹痛、经闭。

下一篇 白鹭

上一篇 金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