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栻 编辑

宋代历史人物

赵栻(公元1111年 - 1128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七子。母亲是杨贤妃。其生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六月。九月赐名为赵栻,并授封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广国公。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四月,改封瀛海、安化军节度使,检校太傅,进封为和王。

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时赵栻十七岁。靖康之变后,与父亲宋徽宗、皇兄宋钦宗赵桓等人一起被俘北上,四起北行,押往金国。赵栻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九月,被其异母兄弟沂王赵㮙(宋徽宗第十五子)谋害。时年十八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赵栻

别名:和王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111年6月

逝世日期:1128年9月

主要成就:北宋皇子、进封和王

父亲:赵佶

母亲:杨贤妃

妻子:李舜英、刘氏

女儿:乐平县主、赵氏

同母姐姐:顺淑帝姬

所处时代:北宋末期、金朝

出生地: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人物生平

编辑

进封和王

赵栻记载《皇宋十朝纲要》影印版赵栻记载《皇宋十朝纲要》影印版

赵栻,生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六月。

九月二十七日,父亲宋徽宗给他赐名为赵栻,并授封他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广国公,《宋大诏令集》卷第三十一·亲王六·进拜六中,有授封赵栻为广国公的册文一篇。

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正月,改封检校太保,《宋大诏令集》卷第三十二·亲王七·进拜七中,有授封赵栻为检校太保的册文一篇。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二月,改封定武军节度使,加封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为南康郡王。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四月,皇兄宋钦宗,又改封他为瀛海、安化军节度使,封为检校太傅,又进封他为和王。

靖康之变

北宋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金 天会五年)二月丙寅日(3月20日),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1127年正月十三日,由于宋朝无法在十日内凑齐金朝索要的金银数目,于是金朝要求宋朝拿人来抵债。之后命令宋朝开封府官员,依照皇室谱牒,详细列出所有皇室成员每个人的姓名、年龄、封号以及官职等,全部登记造册,即《开封府状》一书。并且命令他们尽快出城投降。

二月初七日,宋徽宗带领后妃、帝姬、皇子、宫女等皇室成员出城,前往由金朝国相完颜宗翰,与二皇子完颜宗望(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二子)驻扎的青城与刘家寺两大营寨。

之后,赵栻与父亲宋徽宗等五十六人,被安排在青城营寨中的斋宫居住。

北上去世

三月二十七日,金朝撤兵,开始北返。被俘的北宋人员包括宋徽宗、宋钦宗在内的皇室男女等3000余人,宗族男女等4000余人,达官显贵男女等5000余人,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3000余人,还有3000多外国人,以及百姓男女不下十万人,这些人被分为七队,分批押往金朝都城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区)。

赵栻与父亲宋徽宗等一千九百四十余人,跟随由金朝兖国王·完颜宗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六子)押送的第四队人员北上,三月二十九日从完颜宗翰的青城营寨斋宫起程,五月十三日到达燕山(今北京市),居住在延寿寺。《燕人廑》记载,宋徽宗等人都是先被安排在燕山居住,之后再前往上京。

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八月二十一日,赵栻与父亲宋徽宗等人到达上京。

二十四日,金朝第二位皇帝金太宗·完颜乞买命令他们在金朝的祖庙行牵羊礼,以此表示投降归顺。

九月,不知什么原因,赵栻被其异母兄弟沂王·赵㮙(宋徽宗第十五子)谋害。时年十八岁。

《呻吟语》中记载的赵栻去世日期与生女日期,正好与《宋俘记》中所记相反,《宋俘记》一书叙事虽简要,但此书是删繁就简金人的记载,因而史料可靠而准确,其中大多内容可补《宋史·宗室传》中有关传记的缺无,并且有不少地方可以作为考证史实的依据。所以,《宋俘记》中对于赵栻的记载更加可靠。

妻子女儿

《开封府状》记载,赵栻有一位未婚妻,名叫李舜英,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时十七岁,靖康之变后被俘,跟随第五队人员北上,之后被分配给了金朝的宰相完颜希尹。

《宋俘记》记载,赵栻到达金国后,娶了一位刘姓女子为妻,刘氏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十二月,生下一个女儿,女儿于皇统元年(公元1141年)嫁给了王遵道的儿子王安

《宋史》记载,赵栻在靖康之变前还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没有被俘,被宋高宗·赵构封为乐平县主,之后嫁给了杜安石。

家庭成员

编辑

赵栻的母亲是宋徽宗妃嫔:杨贤妃。

同母姐姐是:顺淑帝姬(为宋徽宗第三女)。

母亲与姐姐都在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之前去世。

实际排行

编辑

《宋史》、《宋大诏令集》等书记载,赵栻是宋徽宗的第十七个儿子。

《开封府状》与《宋俘记》中则记载是第十四子。

因为《开封府状》与《宋俘记》不记载已经去世皇子的排行,根据《宋史》的记载,在1127年靖康之变之前,有七位皇子已经去世,其中有五个人的排行在赵栻之前,但是《开封府状》与《宋俘记》又把已经去世的第十子邠王·赵材、和第十三子仪王·赵朴也算在了排行之内,那么加上这两个人,所以记载他是第十四子。

如果再加上之前去世的那三个人,赵栻其实是宋徽宗的第十七个儿子。所以《宋史》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

史料记载

编辑

《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五·宗室三

徽宗三十一子:长钦宗,次兖王柽,次郓王楷,次荆王楫,次肃王枢,次景王杞,次济王栩,次益王棫,次高宗,次邠王材,次祁王模,次莘王植,次仪王朴,次徐王棣,次沂王㮙,次郓王栱,次和王栻,次信王榛,次汉王椿,次安康郡王楃,次广平郡王楗,次陈国公机,次相国公梴,次瀛国公樾,次建安郡王楧,次嘉国公椅,次温国公栋,次英国公橞,次仪国公桐,次昌国公柄,次润国公枞。

和王栻:初授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广国公。三年,授检校太保。寻改定武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南康郡王。靖康元年,授瀛海、安化军节度使、检校太傅,追封和王。后从渊圣出郊。

有遗女一人,高宗朝封乐平县主,出适杜安石,命大宗正司主婚。

《宋大诏令集》卷第三十一·亲王六·进拜六

皇第十七子栻特授检校太尉充静江军节度使上柱国广国公食邑食实封制政和元年九月二十七日

门下。治自内则先恩。盖人伦之大本。礼沿情而异制。亦天下之至公。眷言洪绪之昌。诞受多男之庆。作之藩翰。增固磐维。爰择刚辰。丕扬涣号。皇第十七子栻。银潢疏泒。璇萼分辉。聪智夙成。气禀乾坤之粹。覃訏日就。质凝金玉之纯。属佥论之载扬。协邦彝而茂举。见于外寝。锡以嘉名。肇开成国之封。参建上公之贵。高牙大纛。总桂部之全师。华衮绣裳。彻番禺之奥壤。兼隆勋级。并衍户租。敢私爵秩之崇。盖重朝廷之体。于戏。祈天永命。罔不在厥初生。用我教辞。乃能自介用逸。其显膺于优渥。益惠迪于吉康。可。

《宋大诏令集》卷第三十二·亲王七·进拜七

皇子栻特授检校太保静江军节度使广国公勋食邑食实封如故制

门下。朕图任众材。攸明庶政。务循名而责实。因考古以验今。肇正官称。革百王之流弊。肆更位序。新一代之弥文。盖敷号于朝伦。用隆恩于天属。皇子、静江军节度、桂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保、持节桂州诸军事、桂州刺史、上柱国、广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户栻。绵荣宝系。袭庆璇。美追麟趾之振振。荣继棣华之韡韡。未亲师训。已隆礼义之端。自启邦封。益懋谦恭之美。属颁丕宪。宜异群工。易旧秩于主兵。视峻秩于上保。路车乘马。愈增帅节之雄。衮衣绣裳。仍拟台衡之贵。并推异数。用协新元。以茂本支。以强藩屏。于戏。朝廷既正。申严总核之方。父子主恩。宜厚褒嘉之典。往惟祗服。允迪吉康。可。

《宋会要辑稿》帝系一·皇子·诸王

和王栻:徽宗子。政和元年六月生。九月赐名,授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广国公。三年正月,正官名,改授检校太保。宣和七年二月,改定武军,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南康郡王。靖康元年四月,改瀛海、安化军,检校太傅,进封和王。

《皇宋十朝纲要》卷十五·皇子

和王栻:政和元年六月生。九月赐名,授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广国公。三年正月,正官名,改授检校太保。宣和七年二月,改定武军,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南康郡王。靖康元年四月,改瀛海、安化军,检校太傅,进封和王。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九·靖康二年二月七日引《要盟录》

有上皇出城名单,出降则:和王。

《南征录汇》

二帅仍至青城,遣后妃五人、诸王二十八人、皇孙十六人、驸马七人,赴斋宫。

《开封府状》

和王栻:十七岁。

和府李夫人:十七岁,聘定。

《宋俘记》

十四子赵栻:即和王。自斋宫四起北行。

栻,六年九月为赵㮙谋害。曾娶刘氏,是年十二月生女一,皇统元年嫁王安。

四起:昏德公,燕、越、郓、肃、景、济、益、莘、徐、沂、和、信十一王,安康、广平二郡王,瀛、嘉、温、英、仪、昌、润、韩八国公,诸皇孙,驸马,昏德妻妾、奴婢共一千九百四十余人,万户额鲁观(名宗隽)、左司萧庆、孛堇葛思美押解。

天会五年三月二十七曰夜,自斋宫及青城国相寨移至刘家寺皇子寨。二十九曰起程,五月十三曰抵燕山,居延寿寺。十月,迁中京,居相国院。六年八月,迁上京,居元帅甲第。十二月,迁韩州。八年七月,迁五国城。

自刘家寨五起北行者:李舜英,入兀室寨。

《呻吟语》

建炎二年,即金天会六年,八月二十九日,和王女生,刘氏出。

十二月二十六日,二帝抵韩州,和王薨于途。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九《靖康皇族陷记》

见在诸王男女:故和王,女,嫁王遵道男,安,令已到行在。

亲属成员

编辑

《皇宋十朝纲要》卷十五·嫔妃十四

贤妃杨氏:生,和王栻,顺淑公主。

父亲

赵佶(宋徽宗)

母亲

杨贤妃

妻子

李舜英(聘妻)

刘氏

女儿

乐平县主

赵氏

同母姐姐

顺淑帝姬(宋徽宗第三女)

下一篇 赵谌

上一篇 赵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