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 编辑

北宋官吏

梁鼎(955—1006),字凝正,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历通判歙州、知吉州,以能声闻。代还,上言请定州县长吏考绩之法。累擢度支判官,与陈尧叟建议兴修三白渠及陈、许诸州水利。真宗咸平时,为度支使。因在陕西禁解池盐,实行官卖,又以陈腐官粟摊给民户,被劾罢。景德初,出知凤翔府。好学善书,工篆、籀、八分。有《隐书》、《史论》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梁鼎

别名:凝正

出生地:益州华阳

职业:政治家

代表作品:《隐书》三卷,《史论》二十篇,《学古诗》五十篇。

人物生平

编辑

梁鼎,登太平兴国八年(982)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再迁著作佐郎。不久升任开封府判官,迁太常博士、三司右计判官,又为总计判官,会复三部,为度支判官。建议兴三白渠,及陈、许、邓、颖、蔡、宿、亳数州用水利垦田。迁都官员外郎、江南转运副使,就改起居舍人,徙陕西。端拱初,献《圣德徽号颂》万余言,试文,迁殿中丞、通判歙州,以能声闻,有诏嘉奖。徙知吉州,民有萧甲者,豪猾为民患,鼎暴其凶状,杖脊黥面徙远郡。太宗尤赏其强干,代还,赐绯鱼,旧例当给银宝瓶带,太宗特以犀带赐之,记其名于御屏。淳化二年(991),五将分道击李继迁,李继隆擅出赤柽路无功,还奏军储失期,坐削三任。复为殿中丞,领职如故。以母老求郡,历知徐、密二州。真宗即位,复旧官。咸平四年(1001),迁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赐金紫。时三司督逋负严急,有久被留系者,命鼎与薛映按籍详定,多所蠲免。逾月,拜右谏议大夫、度支使。景德初,知三班院、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出知凤翔府。以居忧哭泣伤目,表求判西京留司御史台。

历知数州,皆有政绩。磊落尚气节,居官峻厉,名称甚茂。好学工篆籀,尝著《隐书》三卷,《史论》二十篇,《学古诗》五十篇。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梁鼎逝世,终年52岁。赐二子出身。

史籍记载

编辑

梁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祖钺,仕蜀为剑门关使。父文献,乘氏令。鼎,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再迁著作佐郎。端拱初,献《圣德徽号颂》万余言,试文,迁殿中丞、通判歙州,以能声闻,有诏嘉奖。徙知吉州,民有萧甲者,豪猾为民患,鼎暴其凶状,杖脊黥面徙远郡。太宗尤赏其强干,代还,赐绯鱼,旧例当给银宝瓶带,太宗特以犀带赐之,记其名于御屏。

淳化中,上言曰:“《书》云:‘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此乃尧、舜氏所以得贤人治天下也。三代而下,典章尚存,两汉以还,沿革可见。至于唐室,此道尤精,有考功之司,明考课之令,下自簿尉,上至宰臣,皆岁计功过,较定优劣,故人思激厉,绩效著闻。五代兵革相继,礼法陵夷,顾惟考课之文,祇拘州县之辈,黜陟既异,名存实亡。且夫今之知州,即古之刺史,治状显著者,朝廷不知;方略蔑闻者,任用如故。大失劝惩之理,浸成苟且之风。是致水旱荐臻,狱讼填溢,欲望天下承平,岂可得也。伏惟陛下继二圣之丕图,为亿兆之司牧,念百官之未乂,思四海之未康,特诏有司,申明考绩之法,庶几官得其人,民受其赐矣。”

俄为开封府判官,迁太常博士、三司右计判官,又为总计判官,会复三部,换度支判官。至道初,鼎洎陈尧叟建议兴三白渠,及陈、许、邓、颖、蔡、宿、亳数州用水利垦田,事具《食货志》。迁都官员外郎、江南转运副使,就改起居舍人,徙陕西。二年,五将分道击李继迁,李继隆擅出赤柽路无功,还奏军储失期,鼎坐削三任。复为殿中丞,领职如故。以母老求郡,历知徐、密二州。真宗践位,复旧官。咸平四年,迁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赐金紫。时三司督逋负严急,有久被留系者,命鼎与薛映按籍详定,多所蠲免。逾月,拜右谏议大夫、度支使。

时西鄙未宁,建议陕西禁解池盐,所在官鬻,诏从之。以鼎为制置使,杨覃为转运使,张贺副之,又以内殿崇班杜承睿同制置盐事。议者多言:“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今若禁解池盐,与内地同价,则民必冒禁复市青盐,乃资盗粮也。”时刘综为陕西转运使,鼎奏罢之。综归朝,亦密陈其非便。鼎既行,即移文禁止盐商,所在约束乖当,延州刘廷伟、庆州郑惟吉皆不从规画。

又鼎奏运咸阳仓粟以实边,粟已陈腐,鼎即与民,俟秋收易新粟,朝廷闻而止之,上封章密陈其烦扰者甚众,鼎始谋多沮,遂令林特乘传与永兴张咏会鼎等同议可否,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景德初,知三班院、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出知凤翔府。以居忧哭泣伤目,表求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三年,卒,年五十二,赐二子出身。

鼎伟姿貌,磊落尚气,有介节,居官峻厉,名称甚茂。好学,工篆、籀、八分。尝著《隐书》三卷,《史论》二十篇,《学古诗》五十篇。子申甫、吉甫。

下一篇 范正辞

上一篇 周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