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綦崇礼 编辑
(1083一1142)字叔厚,山东高密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卒于高宗绍兴十二年,年六十岁。幼颖迈,十岁能为人作墓铭。徽宗幸太学,崇礼出祭酒与同列二表,大称其工。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登上舍第。调淄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主簿,历秘书省正字。高宗时,拜中书舍人;历漳州、明州,除翰林学士。所撰诏命数百篇,文简意明,深得代言之体。立朝端方亮直,不惮强御。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退居台州临海,卒。后除翰林学士,在职5年,撰诏命几百篇,文简意明,不虚美饰恶,代言甚为得体。后因疾退居台州临海市,年60岁卒。赠左朝议大夫。 崇礼独覃心词章,洞晓音律。著有北海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传于世。
《宋史·綦崇礼传》
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人,后徙潍之北海。祖及父皆中明经进士科。崇礼幼颖迈,十岁能作邑人墓铭,父见大惊曰:“吾家积善之报,其在兹乎!”
初入太学,诸生溺于王氏新说,少能词艺者。徽宗幸太学,崇礼出二表,祭酒与同列大称其工。登重和元年上舍第,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改宣教郎、秘书省正字,除工部员外郎,寻为起居郎、摄给事中。召试政事堂,为制诰三篇,不淹晷而就,辞翰奇伟。拜中书舍人,赐三品服,进用之速,近世所未有,高宗犹以为得之晚。
车驾如平江,有旨邹浩追复龙图阁待制,崇礼当行词,推帝所以褒恤遗直之意,有曰:“处心不欺,养气至大。言期寤意,引裾尝犯于雷霆;计不顾身,去国再迁于岭徼。群臣动色,志士倾心。”又曰:“英爽不忘,想生气之犹在;奸谀已死,知朽骨之尚寒。”同列推重,除试尚书吏部侍郎,时从官惟崇礼与汪藻,寻兼直学士院。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其俗悍强,号难治,属有巨寇起建州,声撼邻境,人心动摇,崇礼牧民御众,一如常日,讫盗息,环城内外按堵如故。
徙知明州,召为吏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时有诏侍从官日轮一员,具前代及本朝事关治体者一二事进入,崇礼言:“祖宗以来选用儒臣,以奉讲读。若令从官一例献其所闻,既非旧典,且又越职,望令讲读官三五日一进。”乃命学士与两省官如前诏。又言:“驻跸临安,以浙西为根本,宜固江、淮之守,然后可以图兴复。蜀在万里外,当召用其士夫,慰安远人之心。”时兵革后,省曹簿书残毁几尽,崇礼再执铨法,熟于典故,讨论沿革,援据该审,吏不得容其私。后有诏重刊七司条敕,崇礼所建明,悉著为令。
移兵部侍郎,仍进直学士院。御笔处分召至都堂,令条具进讨固守利害。崇礼奏:“谍传金人并兵趣川、陕,盖以向来江左用兵非敌之便,故二三岁来悉力窥蜀。其意以谓蜀若不守,江、浙自摇,故必图之,非特报前日吴玠一败而已。今日利害,在蜀兵之胜负。”又奏:“君之有臣,所以济治。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忠于国者,不计一己之毁誉,惟天下之治乱是忧;洁其身者,不顾天下之治乱,惟一己之毁誉是恤。然效力于国,其实甚难,世未必贵;窃名于己,其为则易,且以得誉。二者有关于风俗甚大,是不可不察也。”
九月,御笔除翰林学士,自靖康后,从官以御笔除拜自此始。杨惟忠、邢焕以节度使致仕,告由舍人院出,崇礼言:“祖宗时,凡节钺臣僚得谢,不以文武,并纳节别除一官致仕。熙宁间,富弼以元勋始令特带节钺致仕,其后继者曾公亮、文彦博,他人岂可援以为例。”诏自今如祖宗故典。
进兼侍读兼史馆修撰。时有旨重修神宗、哲宗《正史》。兵火之后,典籍散亡,崇礼奏:“《神宗实录》墨本,元祐所修已是成书,朱本出蔡卞手,多所附会,乞将朱墨本参照修定。《哲宗实录》,崇宁间蔡京提举编修,增饰语言,变乱是非,难以便据旧录修定,欲乞访求故臣之家文献事迹参照。”又奏:“知湖州汪藻编类元符庚辰至建炎己酉三十年事迹,乞下藻以已成文字赴本所。”并从之。先是,藻奉诏访求甚备,未及修纂,崇礼取而专之。
尝进唐太宗录刺史姓名于屏风故事,曰:“连千里之封得一良守,则千里之民安;环百里之境得一良令,则百里之民说。牧民之吏咸得其良,则治功成矣。苟能效当时之事,以守令姓名详列于屏,简在帝心,则人知尽心职业。”再入翰林凡五年,所撰诏命数百篇,文简意明,不私美,不寄怨,深得代言之体。
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刘豫导金人入侵,扬、楚震扰,高宗躬御戎衣次吴会。崇礼以近臣承宁方面,谓:“浙东一道为行都肘腋之地,备御不可不谨。”密疏于朝,得便宜从事。于是缮城郭,厉甲兵,输钱帛以犒王师,简舟舰以扼海道,疚心夙夜,殆废食寝。及春,帝还,七州晏然不知羽檄之遽。斯年,上印绶,退居台州。卒年六十,赠左朝议大夫。
崇礼妙龄秀发,聪敏绝人,不为崖岸斩绝之行。廉俭寡欲,独覃心辞章,洞晓音律,酒酣气振,长歌慷慨,议论风生,亦一时之英也。中年顿锉场屋,晚方登第,以县主簿骤升华要,极润色论思之选。端方亮直,不惮强御,秦桧罢政,崇礼草词显著其恶无所隐,桧深憾之。及再相,矫诏下台州就崇礼家索其稿,自于帝前纳之,且将修怨。会崇礼已没,故身后所得恩泽,其家畏惧不敢陈,士大夫亦无敢为其任保。楼钥尝叙其文,以为气格浑然天成,一旦当书命之任,明白洞达,虽武夫远人晓然知上意所在云。
救助李清照
张汝舟当初之所以要迎娶已是年过半百、人老珠黄的李清照为妻,一是贪慕李清照当时天下第一才女的名色,二是图谋她收藏的那些价值连城的书图文物。李清照感到受骗上当后,毅然决然同张汝舟离婚。
宋代有一条恶劣的律条:妻子入官讼告丈夫,即便是事实确凿,罪名成立,在丈夫受到刑罚的同时,妻子也必须坐两年牢。为了尽快结束这段不堪回首的婚姻,与这个无耻小人一刀两断,李清照义无反顾。
就在李清照身陷囹圄之际,綦崇礼向李清照伸出了救助之手。当时,綦崇礼正被宋高宗信任和倚重,綦崇礼将李清照几年来颠沛流离、一直追随皇上銮驾及被张汝舟骗婚的经过如实奏报给宋高宗,请求皇上网开一面。宋高宗答应了綦崇礼的请求,李清照在牢房中只关了九天就被释放回家了。
李清照出狱后,给綦崇礼写了一封书信表示感谢,这就是著名的《投翰林学士崇礼启》,在这封信中,李清照不仅对綦崇礼搭救她出狱表示衷心感谢,还详细阐述了自己被骗婚的经过,表达了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决不忍辱偷生的由衷之情。
与秦桧结怨
1131年2月,宋高宗先是授予秦桧参知政事之职,8月,又拜为宰相。秦桧出任宰相后,提出和推行了一系列投降议和的卖国主张,受到朝野内外特别是力主抗金朝臣们的强烈反对。宋高宗迫于当时朝野内外一致要求抗金的压力,不得不忍痛罢免了秦桧的宰相之职,并要綦崇礼起草诏书通告天下。作为近侍大臣的綦崇礼自然深知皇帝的心思和秦桧的为人,为防后患,他请求皇上先写下罢免秦桧的旨意,自己再据圣意起草诏书,宋高宗取过纸笔写下了几条罢免秦桧的旨意交给綦崇礼,綦崇礼根据皇上的旨意草拟了罢免秦桧相位的诏书,并将皇上的“御笔”收藏起来。秦桧知道这件事后恨透了綦崇礼。
一时失势的秦桧将仇恨埋在心底隐忍不发,但他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变化,伺机东山再起。1138年3月秦桧被再度起用,专权对金议和。綦崇礼知抗金大业无望,国是不可为,为躲避奸佞陷害之灾,于1139年2月向皇上递上辞呈,退居台州。
不出綦崇礼所料,秦桧重登相位后,立即对朝中主张抗金的大臣特别是抗金的军事将领痛下杀手。1141年4月,他密奏高宗,急令在前线指挥抗金的岳飞、张俊、韩世忠等一班军事将领班师回朝,用明升暗降的手法,解除了他们的兵权,紧接着又组织狱词,罗织罪名,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及张宪等抗金将领处死,为推行他的投降和卖国主张扫除了障碍。秦桧在杀害、肃整完朝廷中坚持抗金的军事将领后,随即把矛头转向反对过他或与他不利的朝臣。在除掉他必欲处之的岳飞等一班抗金军事将领后,他把报复的第一个目标就指向了曾替皇帝起草罢免他相位诏书的綦崇礼。
1142年3月,在他刚刚杀害岳飞父子一月后,他就派心腹到台州找綦崇礼索要那份宋高宗交给綦崇礼罢免他相位的“御笔”,恰好綦崇礼病逝,家人居丧,求索不得。綦崇礼家人知秦桧不会放过,小心处世。
秦桧深知,皇帝亲笔所写交给綦崇礼让给他据以起草罢免他相位的那份旨意,是他卖国投降的铁证,这份“罪证”成了他的一大心病,在他专权朝政,权势熏天的十多年里,他挖空心思地想找到并毁灭这份罪证。1155年,在他身染重病、行将就木之际,他终于找到了一些端倪,有人告密这份“御笔”藏在綦崇礼的女婿谢家。得知这一消息,他一面给宋高宗写了奏本,要求宋高宗将綦崇礼所收藏的御笔缴回,奏本还未送出,他又改变了主意,干脆假传圣旨,派人到台州谢家搜查“御笔”;一面选派他的心腹出任台州知府,将谢家人抓捕起来,追查“御笔”的下落。但抓捕关押谢家人的秦桧爪牙还未来得及将谢家人押送官衙,就传来秦桧病死的消息。主子一死,爪牙心慌,不但去谢家搜索“御笔”的爪牙作鸟兽散,就连抓捕谢家人的秦桧心腹之徒也见风使舵,十分恭敬的将谢家人送回家,这样,秦桧卖国投降的罪证才得以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