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衡 编辑

明朝中期大臣

朱衡朱衡

朱衡(1512年2月7日 —1584年8月9日 ),字士南,号镇山,江西吉安府万安县(今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人,祖籍江西南安府南康县(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明朝中期大臣。

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历尤溪、婺知县,有治声。历官刑部主事、郎中,福建提学副使,山东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任南京刑部尚书,改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理河漕。时河决沛县,运河淤塞百余里,旧渠成陆。朱衡坚持重开盛应期所开新河,共一百九十四里,漕艘由境山通行至南阳。又开支河四,泄水入赤山湖。隆庆元年(1567年)加封太子少保,万历二年(1574年)因得罪张居正被弹劾致仕。 万历十二年(1584年)七月,朱衡去世于里第,享年七十三岁,赠太子太保

朱衡掌管工部期间,禁止兴建工程,裁减多余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不畏权势和艰险,致力治水的精神和体恤民众、忧国忧民、艰苦奋斗的作风深受人们赞誉。 著有《道南源委录》《朱镇山先生集》。

(概述图来源: )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朱衡

字:士南

号:镇山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西吉安府万安县(今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

出生日期:1512年2月7日

逝世日期:1584年8月9日

前任:雷礼

继任:郭朝宾

主要成就:治理黄河水患

主要作品:《朱衡集》二十卷、《道南源委集》十二卷

最高官职: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太子少保

追赠:太子太保

祖籍:江西南安府南康县(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

人物生平

编辑

幼而不凡

正德七年正月二十日(1512年2月7日), 朱衡生于庆元里舍,当有群鹤盘空回翔于屋顶,其乡人有善观星者占卜说:“此子必将和刘大夏一样的方式显贵。”朱衡父亲半信将疑。朱衡自孩提时便不同凡响,聪慧异常,日诵数千言。十一岁,补邑弟子员。十四岁,考入学宫,每次考试都占据首位。

嘉靖十年(1531年),朱衡参加江西乡试,考中举人。

屡有治绩

嘉靖十一年(1532年),朱衡考中进士,授福建尤溪知县。朱衡虽年纪尚轻,但法令明肃,处理得神敏,大至官吏、小至平民都对他敬让三分。并且朱衡又遵教化,讲礼法,修先贤祠宇,尤溪士人都对他心悦诚服。

嘉靖十二年(1533年),朝廷推荐朱衡能处理繁重的政务,改任徽州婺源知县。朱衡基本沿袭在尤溪的成法,但才能益展,修举兴除更众,随之朱衡也声名日进。吏部尚书汪鋐家在婺源,并且与朱衡住的很近,汪鋐几次派使者邀请朱衡到他家做客,但朱衡都婉言谢绝,使者无奈,只好如实禀告汪鋐,这令汪鋐极为不满。过了一些日子,恰逢汪鋐的儿子娶亲,他倚仗其父亲的权势,利用闲置的官署办公地置办酒席,宴请宾客。当日朱衡听到鼓声震天,宾客喧闹,极为惊讶。官署衡门本是肃穆庄重之地,岂能允许在此大吹大奏,损害官府威严。在得知是汪鋐的儿子正在办喜事后,朱衡毫不客气地令他立即搬出官署,汪鋐由此对朱衡更加生气。但是朱衡在为政上讲求原则,一丝不苟,汪鋐抓不到任何把柄,所以拿他没有办法。恰逢朝廷征选天下有才望之令、长人补任台谏,本来朱衡在被选之列,汪鋐为了个人恩怨,上疏朝廷称朱衡年少不中,结果朱衡没得到录用。而霍韬从中调护,得以任职刑部主事,迁任刑部员外郎,得到刑部尚书唐龙的器重。朱衡闻父亲小恙,于是上书请求回乡。此后六年时间,朱衡闭门读书。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朱衡回到京城,复任故官,转任刑部郎中。夏言掌权,看重朱衡的才能,欲引入吏部,朱衡避让拒绝。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朱衡奉命到江南讯察囚犯并决定可否原宥,遇上父亲生病,取道归乡谒见父亲。七日后,父亲去世。守丧期满,补礼部主客司郎中。

嘉靖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1550年5月31日),朱衡升任福建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 发掘出后来成为状元的陈谨。吏部尚书李默是福建人,他的子弟在家乡横行,率家奴当众殴打一位秀才,并将其满脸涂墨,地方小吏迫于李默的权势,不敢对其进行处分。朱衡得知此事后,下令马上逮捕李家子弟,绝不容其狡辩。但李家子弟不甘心伏法,便状告当地御史,御史感到为难,朱衡对御史说:“这件事由我做主,不会连累到你。”御史不得已,听从了朱衡的话。李家子弟求助御史不成,于是又派人向李默求救,由于路途遥远,远水还是救不了近火。不过朱衡却得罪了李默。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迁任四川参政,过家探视母亲,两月后,母亲去世。服阕,补河南参政。此时,严嵩掌权,敬重朱衡的名声,以同乡的身份希望结交,被朱衡所拒绝,让严世蕃很不高兴,多年未有升迁。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主持河南省试。 十一月十六日(12月25日),升任山东按察使。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历任山东左、右布政使。

嘉靖三十九年五月二十二日(1560年6月15日),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 他上奏说:“近来辽东饥荒,暂时放松登、莱地区的商禁,转运粟去接济他们。狡猾的商人就偷偷运载其他商品,往来贩卖,并开拓青州以西的道路。逃命至海岛的人,与他们暗中勾结,应当禁止此事。”明世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嘉靖四十年七月五日(1561年8月15日),升任工部右侍郎。 三殿告成,以采石劳,赐一品飞鱼服,荫一子太学生。朱衡管理西内的工程,明世宗从殿帏中望见这位大臣,惊诧不已,忙问身边的太监此人是谁,太监告诉他说,此乃工部侍郎朱衡,明世宗瞪大了眼睛,脸上流露出了赞叹爱悦之情。

嘉靖四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1562年4月28日),三年考绩,赠祖父、父为吏部右侍郎,祖母、母及配偶皆为淑人,荫一子太学生。 五月十六日(6月17日),改任吏部右侍郎。

治理黄河

嘉靖四十四年五月二日(1565年5月30日),升任吏部左侍郎。 六月十三日(7月10日),升任南京刑部尚书。 当年秋天,黄河在沛县飞云桥决堤,向东注入昭阳湖,漕运的河道淤塞了一百多里。 八月十九日(9月13日),朱衡被改任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管治河运漕粮。 朱衡骑快马赶往决口处,旧渠已经成为陆地。但以前的御史盛应期所开凿的新河,从南阳以南向东至夏村,再向东南至留城,旧址尚在。当地地势高,黄河决口泻至昭阳湖,不能再向东流,可以贯通漕运水道,于是决定开挖新河道,在吕孟湖筑堤以防溃决。河道都御史潘季驯认为疏浚旧渠方便些,意见与朱衡不合。朱衡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引导鲇鱼、薛沙等河流的水至新渠,修筑马家桥堤以便遏制飞云桥的决口,亲自监督施工。十一月一日(11月23日),弹劾并罢免了曹濮的副使柴涞,对不出力的官吏、兵卒从重惩治,于是议论纷纷。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给事中郑钦弹劾朱衡为贪功而虐待百姓,诏令给事中何起鸣前往核查,工程临近竣工。等到秋天,黄河在马家桥决堤,议论的人纷纷说不能成功,何起鸣起初赞同朱衡的意见,现在也改变了观点,与给事中王元春、御史黄襄接连上奏请求罢免朱衡。遇上新河修成,议论才平息。新河长一百九十四里。漕运的船只由境山入河,航行至南阳。不久,潘季驯因父母丧事而离去,诏令朱衡兼管他的事务。

隆庆元年六月十三日(1567年7月18日),朱衡被加封为太子少保。 山间的水骤然溢出,使新河决堤,损坏数百艘漕运的船只。给事中时来说:“新河接纳东昌、兖州以南的费、峄、邹、滕等河水。用一道堤防捍卫数条河流,岂能不决堤。应该分流以减小水势。”朱衡就开挖了四条支流,将河水引入赤山湖。

工部主管

隆庆二年九月二十三日(1568年10月13日),朱衡被召回工部管事。

隆庆三年(1569年),朱衡上奏说:“死去的大臣宋礼疏浚整治旧渠测量水平高度,计算出济宁的平地与徐州的境山之巅相持平,北面高南面低,河流落差达二十丈。所以鲁桥闸稍稍开启,其南面就马上干涸,船行驶半个月才能抵达。东昌、兖州的百姓增设闸门以抬高水位,一百六十年都出苦力服差役。近来改凿新渠,远远地避开黄河,舍低就高,地形平坦,各座闸门不必繁琐地开启与关闭,船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民夫、差役基本上无事可做。最近河道都御史翁大立奏请裁减民夫,应该可以听从。”明穆宗因此淘汰了五名闸官,六千多余民夫和差役,用这些雇工的开支作为修渠的经费。

再治黄河

隆庆四年(1570年)秋天,黄河在睢宁决堤,启用潘季驯全权负责。

隆庆五年(1571年)冬天,巡视河道的给事中雒遵弹劾罢免了潘季驯,称可以出使的朝廷大臣,没有超过朱衡的人。

隆庆六年正月十一日(1572年1月25日),明穆宗诏令朱衡兼任左副都御史,负责整治河道。

致仕归乡

隆庆六年六月十四日(1572年7月23日),逢穆宗逝世,大学士高拱以修山陵的工程的名义奏请召回朱衡。遇上邳州的工程也刚好完工,朱衡就返回了朝廷。

朱衡性格刚直,遇事不屈服,不被张居正所喜欢。万历二年(1574年),给事中林景旸弹劾朱衡刚愎自用。朱衡再度上奏请求退休。诏令加封他为太子太保,乘驿车回乡。当年夏天,大雨毁坏了昭陵的绫恩殿,追究督工官的罪,剥夺了他的太子太保头衔。

万历十二年七月四日(1584年8月9日),朱衡去世于里第,享年七十三岁。

身后哀荣

万历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1585年2月24日),明神宗追赠朱衡太子太保。

主要影响

编辑

政治

朱衡掌管工部期间,禁止兴建工程,裁减多余开支,节省的经费很多。

穆宗时期,内府的监局加征工程的材料,滥开支不做估量,朱衡随时提出来奏呈明穆宗。不久,诏令南京的织造太监李佑催办一千八百多匹袍缎,朱衡趁着言官孙枝、姚继可、严用和、骆问礼先后劝谏之机,再度上奏请求,明穆宗依从了他。明穆宗痛斥太监崔敏,传令南京增造十多万匹绸缎,朱衡建议停止新增的纺织额,只责成每年的定额,得以减少了三分之二的新增纺织额。明穆宗命令建造鏊山灯,估计要耗费三万多两白银,又命令在长信门建造光泰殿、瑞祥阁,朱衡都上奏劝阻了。

明神宗即位,首先就命令停止织造,但太监不马上奉行诏令,并且请求增添织染所的颜料。朱衡上奏争辩,都请求成功了。皇太后传谕拨发金币在涿州修造碧霞元君庙。朱衡又争辩,明神宗答复知道了。

水利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秋,黄河洪水泛滥,微山湖水位猛涨,江苏沛县飞云桥河堤决口,滔滔洪水注入昭阳湖。数百里河道淤塞,南北漕运断绝,粮食无法转运,沿途百姓苦不堪言。时任南京刑部尚书的朱衡,遂改任工部尚书兼副都御史,专门负责河漕的治理。朱衡一上任就勘问水情,发现大部分河道淤塞已成陆地,难以疏通。他提出能疏则疏、能改则改、能挖则挖的方案,决定从南阳至境山开辟一条新河道,并限期完工。南阳至境山百余公里,工程浩大,需要大量人力资财,于是便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对声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给事中郑欣上书皇上,弹劾朱衡“好大喜功”“虐民邀功”。朝廷派员前往视察,了解实情后,工程顺利开工。秋天,黄河洪水再次暴涨,马家桥一带再次决口,有些疏通的旧河被淤塞,部分新开的河道被冲坏。朱衡再遭弹劾,要求立即停工,罢免朱衡。但马家桥堤迅速修复,亦未受到处理。

隆庆元年(1567年),山东、江苏等地山洪暴发,新河被凶猛的洪水冲坏,使数百艘漕船受损。朱衡虚心听取意见,找到了新河决口的重要原因在于“以一堤捍群流”,决定再开四条支河分流以减少洪水对新河堤岸的冲击。同时建议在东平、兖州等地改凿新渠,以远避黄河之水,保持渠流平稳。这样,既可以减少劳动力,又可以节约经费开支,还可以使新河畅通无患,因而受到普遍称赞。治水需要大量经费,朱衡不畏强权,大胆为民请命。但在施工过程中,他又精打细算,“裁抑浮费,节省甚众”。朱衡督役很严,但体恤民工,有病的能给予医药。为了观察洪水的流速,掌握第一手水文资料,往往顶着风雨,驾着小舟,穿行在波涛洪峰之间,人们无不感动,在群臣中,有“廷臣可使,无出衡右者”的评价。他修治的渠道,二十年安然如故,收到了“一费百全,暂劳永逸”的效果。

历史评价

编辑

杨博等吏部官员:治河尚书朱衡心计精明,足当大任。 (《明世宗实录》引)

葛昕:才猷卓荦,器识弘深。闽海作人,多士沐菁莪之化;青齐开府,一方贻安戢之庥。治漕而转输永頼,视部则经画尤宏。爱洽羣黎,所至尸祝而肖貌;徳孚舆论,厯官氷蘗以禔身。 (《集玉山房稿》)

于慎行:公藻识精莹,校阅诸生,甄别品第,锱铢不爽。 (《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工部尚书镇山朱公衡状》)

张廷玉等:衡性强直,遇事不挠,不为张居正所喜。 (《明史》)

人际关系

编辑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先辈

始祖

朱孺庭

宋朝时爵至东京郡公,自南康始迁万安。

六世祖

朱如初

——

五世祖

朱与信

朱与言之弟。

高祖父

朱彩

早逝。

曾祖父

朱祖贵

义官,号东一。

祖父

朱宪

官至博士,赠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工部尚书。

父亲

朱鹏

朱宪之子,过继给朱宠为后,冠带舍人,赠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工部尚书。

母亲

陈氏

赠夫人。

平辈

妻子

刘氏

——

子辈

儿子

朱维京

字可大,号讷斋,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

(参考资料: )

主要作品

编辑

朱衡著有《朱衡集》二十卷、《道南源委集》十二卷。

史料索引

编辑

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二十三·列传第一百十一》

于慎行《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工部尚书镇山朱公衡状》 (《国朝献徵录·卷五十》引)

影视形象

编辑

2010年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李甫春饰演朱衡。

下一篇 昆仑行

上一篇 范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