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向奎 编辑
杨向奎(1910~2000),字拱辰,河北丰润人。我国历史学一代宗师,著名史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他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六十余年,先后致力于中国社会史、经济史、思想史、学术史、历史地理的研究,勇于探索,勤奋治学,著述宏富。主要科研成果有:《西汉经学与政治》、《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中国古代史论》、《清儒学案新编》、《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墨经数理研究》、《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绎史斋学术文集》、《绎史斋学术文集》、《繙经室学术文集》等;论文200余篇。
中文名:杨向奎
国籍:中国
籍贯:河北丰润
出生日期:1910年1月10日
逝世日期:2000年7月23日
出生地:河北省丰润县丰登坞镇杨家庄村
杨向奎(1910-2000),1910年1月10日生,河北丰润县人。他对中国古代史和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一代宗师。
杨向奎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留本校文科研究所任助理。1936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做研究生,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回国。后相继执教于甘肃学院、西北大学、东北大学。1946年到山东大学任教,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主任,历史系主任,历史语文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史哲》主编,中国史学会青岛市分会副主任。1957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秦汉史研究室和清史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届评议组成员。
杨向奎从青年时代就喜欢靠读书、靠思维的比较空灵的理论研究,在他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六十余年里,先后致力于中国社会史、经济史、思想史、学术史、历史地理的研究,勇于探索,著述宏富,主要学术专著有:《西汉经学与政治》、《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中国古代史论》、《清儒学案新编》、《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墨经数理研究》、《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哲学与科学——自然哲学续编》、《绎史斋学术文集》、《经室学术文集》和《中国屯垦史》(合著)等。还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1980年曾赴美国密执安大学进行一年的访问研究,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杨向奎在历史学研究方面提倡文献资料、考古发掘和民俗调查相结合。他到中科院历史研究所不久,即与所内同志到四川彝族地区进行为时半年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1986年,为撰写《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赴洛阳、豫西和关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周朝建国初年的地理环境及有关问题。在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方面,杨向奎注意开发明清档案资料,先后率所内同志与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曲阜师范学院历史系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等单位合作,选编和研究孔府档案史料、乾隆朝刑科题本,为后学者充分利用这些档案进行历史研究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杨向奎学识广博,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从事历史研究的同时,他毅然迈进自然哲学和理论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并经过艰苦努力,撰写了《论时间、空间》、《熵与引力》、《未来的理论物理学:量子与熵——二进位的数字表达式》、《关于数理逻辑中的悖论》、《人生境界论——自然空间与理性空间》等论著。他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受到了科学界的重视。
作为老专家,杨先生十分注意培养和造就学有专长的中青年学者,不仅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而且特别重视通过创办刊物来推动学术研究和培育学术新人。早在山东大学任教期间,即与同事经过艰苦奋斗,创办并主编《文史哲》杂志;1979年又倡议创办并主编《清史论丛》。通过这些刊物,培养人才,发现人才。
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历史学一代宗师杨向奎同志因病于2000年7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杨向奎先生为人正直,追求真理,生活俭朴;治学勤奋,务实求新,硕果累累;为国育才,呕心沥血。他在重病期间,仍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工作。他的学术献身精神,堪称学术界的楷模。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
作者名称 杨向奎
作品时间2011-6-1
墨经数理研究
作者名称 杨向奎
作品时间2000-12
清儒学案新编
作者名称 杨向奎
作品时间1985-2-1
西汉经学与政治
作者名称 杨向奎
绎史斋学术文集
作者名称 杨向奎
作品时间1983-5
中国古代史论
作者名称 杨向奎
作品时间1983-7
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
作者名称 杨向奎
作品时间1995-11
查看更多书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