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命旬刊 编辑

期刊

《 国命旬刊 》1937年 10月创刊于江西泰和,1937年11月第4期停刊;复刊于1938年5月第5期,1938年8 月第14期停刊,前后共创办18期。由(国立)浙江大学国命旬刊编辑委员会编辑、发行。旬刊,属于时事刊物。

主要撰稿人有马浮、张其昀、陈训慈、梅光迪、李絜非、柳诒征、郑宗海、钱基博、章用等。此外,竺可桢张荫麟、贺昌群等也文章发表于该刊。主要撰稿人可谓集当时文史大家一时之盛,这在当时的时事刊物里,是并不多见的一个特例。该刊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角度探讨抗战建国,鼓励民族自信心的问题,可谓独具特色,其所载文章也具有相当高的学理水平和史料价值,这对于研究抗战时期国立浙江大学学者教授的抗战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国命旬刊

类别:时事刊物

创刊时间:1937年

出版周期:旬刊

办刊宗旨

编辑

该刊以宣传抗日救国,呼吁民众担负起救亡图存的民族责任,鼓励民族自信心为主旨。

刊登内容

编辑

该刊主要内容有诗词、论述、时评、短论、杂文、笔谈、通讯、观察记等。文章主要探讨历史地理、中华道德精神、战争形势等问题。该刊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决定战争的重要因素,而其中精神要素尤为重要,该刊同人认为当时中国存亡的关键在于提高民族精神,而该刊的撰稿人几乎清一色的是大学里的文史教授,他们自觉担当起建设精神国防线的责任。该刊刊以大量篇幅对中国文化与国民道德等问题作了深入研究,探讨中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与中日战争之间的关系,以鼓舞国人士气。

刊内所载文章有梅光迪的《近代大一统思想之演变》论史文章,张其昀的《抗战之中英国关系》、顾谷宜的《抗战中的国际形势》分析时势的文章,还有志尧的《泰和的保学与江西省的保学问题》、叶良辅的《谈现代地理教育》、梁庆椿的《从泰和乡村小学调查所见吾国乡村教育问题》等关注战时教育问题的文章。

文化传统

编辑

发刊词

(钱基博)迩者东人不道,荡摇我边疆,屠杀我无辜,肆其封豕长蛇以来犯我京畿。凡我邦人掉心蹙额,虽欲勿战,乌可以巳是用鹰扬之师,决命争首。死伤积野,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同人服务教育,各有攸司,□曰同仇匪,遑离局而义惯空发喉舌,厪存是用抒其肝胆播为文字,旬出一纸,署曰国命,将以遵宣民意张皇士气。而发刊有日,属为之辞,基博被服儒者,古训是式,谨铨厥指以昭告于我邦人父老兄弟诸姑姊妹之前曰:

夫文止戈为武,维我先民,禁攻寝兵,亲仁善邻,自古已然。然而战阵无勇比于不孝;四郊多垒则士之辱,著见经记,以为大戒……人不来犯,我亦不犯人,尔无我虞,我毋而侵……

凡我邦人,当知国虞天地,可以抗战而不可以侵略,可以不侵略而不可以不抗战。抗战者,国民自卫之天职,侵略者,武人好大之野心……我中华民国而欲不为偃王之徐,南渡之宋,则惟有出之以抗战而抗战者非执政者之威胁我势临我,而出于我疆我理之情有不容己……

同人发刊之期适当国庆之日,所望背城借一,矢志不贰,国命攸续,同人利赖,年年此日,永得以一纸与邦人父老相见,如不自奋而图苟活,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昔人有言:“虞不腊矣!”存亡之机,决于今日。子犯有言曰:“师直为壮,曲为老。”日则不德而徼怨于我,日曲我直,我志弥厉,推亡固存,义何所让!群贤兢尽其谟,小大咸得肆力,而加之以为固,申之以忠勇,道有穷而必复,人有激而斯奋,困心衡虑,咸有一德。岂上帝临我而贰其心!苟众志不能以成城救国,不由于得民,民不爱国,惟生是偷。然后黔首有瓦解之危,关门无结草之固,疆寇纵兵如驱群羊,而天纲解纽,大命既倾,河山墟矣!虽当国孤愤烈士死绥,将奚救哉!是故当国者,必策民之自知卫其国,而情不己于抗战,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不若动之以诚结之以义,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此物此志也伯尔君子,幸鉴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