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 编辑

元代诗人

陈高陈高

陈高(1315—1367),元代诗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仕至庆元路录事,不足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有文集行世。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陈高

字:子上

号:不系舟渔者

所处时代:元朝

民族族群:元人

出生地:温州平阳

逝世日期:1367年

主要作品:《子上存稿》

人物品性:从小博闻强记

学历:进士

人物生平

编辑

家族迁徙

陈高 ,元延祐二年十一月诞生在平阳州(元代元贞元年平阳县以户逾五万,县升为州,隶温州路,明代洪武初仍改为县)金舟乡咸通里(经考,今为苍南县钱库镇三秀桥附近的小河川底,为今还有陈高故居遗迹、陈高次子慈童坟等)。陈高先世从福建搬来。高在所撰《族谱序》中云:“陈氏自虞帝以来,不知其几百世矣。而吾族则在五季时(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系动荡不安之岁月),自闽之长溪赤岸,避乱己迁居平阳……入宋为乡之望族。”

辞官归里

陈高从小博闻强记。16岁,才名已震动温州路,与同里林齐、何岳合称为“瀛州三杰”(金舟乡俗称“小瀛洲”)。至正午应行省试,对时文极为不满,以为格调卑下,就上书秘书卿台哈布哈,建议清除骈俪浮华习气,以振一代文风。未被采纳。

陈高像 陈高像

元至正十四年(1354),陈高廷试中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座师张翥(任太常礼仪院判)器重他的文行,曾与翰林学士承旨欧阳玄、史部侍郎贡师泰等四人先后上表荐举,以为应留国史馆任职。陈高借口母老拒绝留京,于是授庆元路(在宁波)录事。其时群雄割据,道路不通,打小路跋涉,第二年才到达任所。在任处理公务明察、敏捷、果断,老吏和顽民都奈何不得。然而州郡相继陷落,官吏侥幸图存,陈高叹道:“我何能效此辈狐媚以求活耶?”至正十七年底,写《丁酉岁述怀》,概括了这段宦场生涯:当地斗讼成风,居民半是市侩;僧寺驻满兵卒,农户交不出粮秣就受到鞭打;而那些官绅们却到处眠花宿柳,酒绿灯红。自叹“谋疏多忤俗,性直遂逢殃”,处境有如“鲸困遭蝼蚁,鸱翔逐凤凰”,最后向往于“故土多薇蕨,春江有鲤鲂。归欤理蓑笠,从此钓沧浪”。冬,毅然拂袖回里。

躬耕田园

至正十八年五月,方国珍降元为江浙行省左丞,想罗致陈高为幕僚,陈高隐匿不出;任命为慈溪县尹,不就。其侄方明善占领温州,与平阳知外州周嗣德互斗,为免事态扩大连累百姓,陈高出面平息了争端。在给张翥的信中说:“遭时多故,众醉独醒。弃官归田,今五年矣。或徜徉乎山谷之间,或浮游乎江湖之上,任情自适,无所系留。当道者虽欲牵挽而不能羁縻,因自号为‘不系舟渔者’,初非敢为高也。揣己之无能,处俗之不偶,故以是而托其名焉耳。”陈高在家乡躬耕田园,最早引种幢花(亚洲棉),写有《种植花》诗。家乡的现实仍使他愤懑:“豪家列华第,被金饭珠玉。茅屋耕田人,衣食尚不足。”更痛心的是战乱青比年被送到前线战死,家中妻子还在梦中见他归来;最后连老农也荷戈上阵,田园抛荒,税吏还上门要钱要粮,在《即事漫题五首》的末一首说:“江海波涛日日生,山林豺虎复纵横。老夫僻在深村住,恰似春蚕茧里行。”

至正二十三年冬,周嗣德兵败,平阳州归附朱元璋,陈高不愿再陷入政治旋涡,就把妻孥、祖坟都托付挚友谢泰来照顾,涉海到麦城(今平阳县墨城)。听到吴行省照磨孙安果然在追索他,便乘小艇浮海到瑞安州。次年正月到南塘(温州市郊),二月到玉环。在旅店,遇上家中来寻觅他的僮仆来住(人名),有诗道:“数月思家信,今朝喜汝来。妻儿怜我远,怀抱向谁开?山谷多烽燧,田园半草莱。大军消息近,故里尚徘徊。”不久又闻妻子死耗,再写信托谢泰来营葬,自己逃亡到福建。

至正二十七年(1367)陈高再北上山东,转到怀庆(今河南沁阳),见到河南王扩廓帖木儿,陈述了安危大计。八月十八日,陈高卒于怀庆寓邸,享年五十有三。丞相遣官致祭,赠赙甚厚。高之同年锁铸经纪其丧。四方之士,咸来参加葬礼,凡自南方来者皆会哭,刚正坚毅、爱国爱民、才华出众的陈高走完了极其坎坷惊险的道路。

是月二十日,高葬于怀庆城南,葬礼十分哀荣。时有《祭 陈子上 先生文》。秘书少监揭 为撰《 陈子上 先生墓志铭》。铭曰:“志非不在于用世,才非不足以匡时,是何节之苦而遁之肥。果人之为耶?抑天之为耶?”

陈高传世著作有《陈子上存稿》(后世易名为《不系舟渔集》)《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书作了很高的评价:“文格颇雅洁”,“五言古体,出陶潜,近体律诗,格从杜甫,面目稍别,而神思不远,亦元季之铮铮者矣。”

文学成就

编辑

陈高诗文格调高,尤其是在1363年平阳失守之后,仓皇出走,所作诗,都是在“困厄颠沛之馀,触物兴感”(《子上自识》),与杜甫逢乱之后所作的诗一样,沉郁顿挫。与元末东南粉饰太平、无病呻吟的诗风截然不同。名作《感兴七章》及《霸思》等,皆惩创时事,步武杜甫。他用诗文为乡贤等人“塑像”,如《怀昆山诸乡友六首》,写了陈刚、郑东等流寓在杭嘉湖一带的平阳名人。他与林景熙一样,与众多的方外之士交往,所写诗文,成为不可多得的宗教文献,如《散木轩铭》,就是为无用师所撰,黄公望为无用师画了《富春山居图》。1991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历代小品大观》,选刊了陈高的《栖云巢记》。

人物评价

编辑

陈高著有《子上存稿》12卷,后经八世孙重编为《不系舟渔集》。清代本地诗人华文漪跋其诗云:“读其诗,窃爱其抒写性情,风格遒上。当元季雕缋是尚之时,而独标质干,此尤难得也。”《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文格颇雅洁”,“五言古体,源出陶潜,近体律诗,格从杜甫,面目稍别,而神思不远,亦元季之铮铮者矣。”

刘绍宽在民国《平阳县志·陈高传》后论曰:“吾乡宋元先哲,每称林史(林景熙、史伯璇),史公诚贤矣。然宋元百年间,高节清风,后先辉映,惟霁山(林景熙)、子上(陈高)。陈司训葵评二公:文格不同,而根柢于经史则同;行事不同,而激发于忠义则同。可谓至论。今以子上殿元人物,而凡与子上来往者附焉,亦犹宋人物之殿霁山云。”

人物诗文

编辑

清港渡

清港矶头坐夕阳,萧萧只影寄他乡。

天边不尽青山色,若比羁愁愁更长。

即事漫题

江海波涛日日生,山林豺虎复纵横。

老夫僻在深村住,恰似春蚕茧里行。

入山

入山惊道险,上岭觉天低。

日碍危峰过,云依翠碧栖。

幽花如血染,怪鸟学儿啼。

避世须来此,桃源路已迷。

四月十六寓玉环喜家童来住至

数月思家信,今朝喜汝来。

妻儿怜我远,怀抱向谁开。

山谷多烽燧,田园半草莱。

大军消息近,故里尚堪回。

感兴诗

老翁忆子哭声哀,妇怨征夫去不回。

前日山中新战死,昨宵梦里见归来。

送郑汝玉归莆关

莆关深入海东南,日出先看曙色酣。

李愿归耕盘谷土,杜陵思乐百花潭。

到家三月山矾白,入馔千林竹笋甘。

愧我天涯尚羁旅,乡愁因尔不能堪。

下一篇 不系舟渔集

上一篇 黄氏日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