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政 编辑
韩政(?-1378年),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明朝开国将领。
韩政早年为义兵元帅,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韩政率众归朱元璋,授江淮行省平章政事。时李济为张士诚守濠州(今凤阳),朱元璋命韩政攻打李济,李济投降。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随徐达伐吴。洪武元年(1368年),又随徐达北进中原,降梁城守将芦斌,分兵扼黄河,断山东援军。因攻取益都、济宁、济南诸战役中都有功,改山东行省平章政事。后守东昌。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后,分兵守广平,又守彰德(今安阳)。
洪武二年(1369年),韩政调征陕西,还兵守河北。洪武三年(1370年),封韩政为东平侯,移镇山东。后巡河南、陕西,练兵于临清。洪武十一年(1378年)二月,韩政卒。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睢州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1378年
本名:韩政
爵位:东平侯→郓国公(追封)
率部归朱
韩政早年曾聚兵保乡里,担任元帅,后率部归附朱元璋,数随征伐,屡立战功,被授为江淮行省平章政事。
从征天下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韩政率军征讨李济。当时,李济据守濠州(今安徽凤阳),名义上是张士诚部属,实则采取观望态度。朱元璋曾命李善长写信招降,未得答复,便命韩政率指挥顾时攻打濠州。韩政利用云梯、炮石四面围攻,最终逼降李济,将其送往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后来,韩政又随徐达攻打安丰(今安徽寿县),扼守四门,并利用地道攻入城中,逼得元将忻都、竹贞、左君弼弃城而逃。他率军追击四十余里,生擒忻都而回。不久,竹贞又率军来援,与韩政战于南门外,再次大败而逃。
吴元年(1367年),韩政随徐达平定张士诚。同年末,韩政又随徐达北伐,逼降梁城守将卢斌,并分兵扼守黄河,断绝山东的援军,使得大军顺利攻取益都(今山东青州)、济宁、济南。他又随破东平,战绩突出,被改授为山东行省平章政事。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韩政与徐达会师临清,奉命守卫东昌。 同年八月,徐达攻破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又命韩政分兵守卫广平、顺德(今河北邢台)、滕州等地。韩政讨平赵元吉叛乱,平定武安县天囹寨。
建功封侯
洪武二年(1369年),韩政平定广平诸山寨,招降白土三十六寨,又移镇彰德(今河南安阳),攻破蚁尖寨。 不久,韩政奉调征讨陕西,后回师守御河北。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大封功臣。韩政被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东平侯,食实禄一千五百石,获赐铁券,子孙世袭。 后来,韩政先后镇守山东、河北。他招抚流民,使得百姓恢复旧业。
洪武五年(1372年),韩政随左副将军李文忠征伐北元,直捣应昌,兵至胪朐河。李文忠继续深入,命韩政留守胪朐河保护辎重。大军班师后,明太祖命韩政巡视河南、陕西,后又让他随信国公汤和到临清练兵。
晚年善终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封韩政的儿子韩英为散骑舍人。
洪武十一年(1378年)二月,韩政病逝。明太祖亲临丧礼,追封他为郓国公。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案爆发,韩政之子韩勋受牵连被杀,世袭的东平侯爵位被废除。
韩政投奔朱元璋以来,随军南平张士诚,北伐元朝,其中以攻元之功最多,在攻打安丰一战中,巧挖地道以克安丰,降服梁城守军、白土等三十六寨,扼守黄河,攻拔蚁尖寨,为徐达北伐的成功和明王朝的统一和建立作出了贡献。明朝建国后,又随李文忠北伐大元,镇守河北,安抚流民,为明王朝初期边境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儿子:韩勋,袭封东平侯,后因蓝玉案被杀,除爵。
儿子:韩英,曾授散骑舍人。
《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十七》
《国朝献征录·卷八》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平定东南》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太祖平吴》
《明史纪事本末·卷八·北伐中原》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故元遗兵》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