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南京城 编辑

明朝都城

明南京城明南京城

明南京城,是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府治所在地,亦是明朝前期首都,后期留都,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其规模之大,史上诸城均难望其项背,面积逾230平方千米,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

明南京城始建于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朝洪武廿六年(1393年),历时28年,是遵循礼制、呼应天象、顺应自然的杰作,在“中国即天下,天下即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影响下,依照《周礼》为原则,根据“三垣、二十八宿”的星象,结合南京虎踞龙盘、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而筑,成为中国礼教制度、传统堪舆天象和自然地理相结合的典范,独树一帜。

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终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南方的军事、政治中心。

1956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明故宫遗址、南京明城墙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南京明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明故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者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明南京城

别名:应天府,南都,南京

行政区类别:首都

所属地区:南京市

地理位置:长江下游南岸

面积:230 km²

人口数量:120万(明朝中叶)

著名景点:大报恩寺,鸡鸣寺,明城墙,明故宫

地理区位

编辑

南京地理条件优越,北倚长江,水充沛,运输便利,南有秦淮河绕城而过,是水运集散地。这里自古就有“龙蟠虎踞”的美誉,钟山龙蟠于东,石城虎踞于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

旧城区位于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要冲地带,居民密集,商业繁荣,为朝廷服务的大批手工业作坊也设置在这里。由于地近皇城,大臣们的第宅也都集中在此区,如徐达宅在大功坊、常遇春宅在常府街、郑和宅在马府街等。皇帝命令建造的十六处大酒楼则分布在商市汇集的旧城西南一带。

皇城区设在旧城东侧,北枕钟山支脉富贵山,南临秦淮河。既有水运方便,又和旧城紧密相联,各方面都很理想,也合乎风水术所追求的阳宅“背山、面水、向阳”的模式,缺点是地势低洼,但四面环山,为兵家要冲。

规模布局

编辑

综述

南京明城墙四重城垣平面示意图南京明城墙四重城垣平面示意图

南京明城墙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四重城垣构成,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好、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京城城墙蜿蜒盘桓达35.267千米,比北京明城墙更长,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外郭城周长更是超过60千米,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城”。

其营建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并对对明中都(凤阳)与北京城的营建产生很大影响,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宫城

南京故宫宫城与皇城平面示意图南京故宫宫城与皇城平面示意图

【宫城详细内容参见南京故宫词条】

宫城是皇帝起居、办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见以及皇室成员居住之地,又称大内、内宫,俗称紫禁城、紫垣,是南京四重城垣最里一重,有御河环绕。

宫城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长方形,主体南北长约0.88千米,东西宽约0.85千米,周长3.5千米,围合面积1.16平方千米,城高11米,基宽8米,顶宽7米,垛口2370个,城门4座:正门为午门、西门为西华门、东门为东华门、北门为玄武门。

宫城在形制上依《礼记》“五门三殿”的古制,从外向内、从南向北依次为洪武门、承天门、瑞门、午门、奉天门,五门之后,设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正殿。后廷依《周礼》古制,正殿之后设置乾清宫和坤宁宫,相对两宫正门设有“日精门”和“月华门”,以喻帝、后之居犹如天地日月长存。

皇城

【皇城详细内容参见南京故宫词条】

南京明城墙皇城与京城平面示意图南京明城墙皇城与京城平面示意图

皇城是中央行政机构和国家宗庙、祭坛的所在地,也是中国封建统治中枢的象征。皇城与宫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筑,合称为“皇宫”,是南京四重城垣有里向外的第二道城垣。作为护卫宫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皇城环绕宫城,但并非等距而建。永乐年间拓皇城西垣,致使西华门至西安门的距离,要比东华门至东安门的距离长一倍左右。

皇城坐北朝南,平面呈倒凸字形,主体南北长约2.7至3千米,东西宽约2至2.2千米,周长10.23千米,围合面积约6.53平方千米,城高11米,基宽8米,顶宽7米,城门7座: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

皇城在布局上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古制。正南门是洪武门,位于京城正阳门(今光华门)内北面。进洪武门后,为南北向的千步廊,两边建有连续的廊屋,由南而北,到承天门前的横街分别转向东西而成为曲尺形。千步廊后面两侧为“五部六府”中央官署的所在地。过了外五龙桥即是承天门(相当于北京天安门)。

在宫城南面正中的午门至皇城南面正中的承天门之间,建端门以及端门和承天门楼各五间,端门两旁的御道东西两侧,建有南北向的宫墙,把东面的太庙、西面的社稷坛隔在外头,使得这条御道更加森严,成为通向宫城的惟一道路,因而承天门虽是建在皇城的正南,实际上成为进入宫城的正南第一道门。

承天门前南北走向的皇墙上,建有衔接长安街东、西相向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在皇城主城的东面为东安门,西面为西安门,北面为北安门。在皇城西南角的皇墙下,为宦官诸监所在地。其他各司、局、库、房、厂等为朝廷服务的机构,有的设置在宫城里,有的设在皇城内。

皇宫内外的河道上,除了建有内外五龙桥,还在东长安门外附近建有“青龙桥”,在西长安门外附近建有“白虎桥”,即堪舆术中常用的所谓“左青龙,右白虎”之制。

京城

南京明城墙京城城墙示意图南京明城墙京城城墙示意图

京城,又称内城、城隍,是南京四重城垣有里向外的第三道城垣,如今所说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多指京城城墙。其城垣形制独特,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

京城周长35.267千米,围合面积55平方千米,城高14-26米,城宽7-30米,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城门13座: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清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朝阳门,水关2座:东水关、西水关。

京城城墙一反《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营三门”的传统形制,放弃了中国古代都城自汉唐以来取方形或长方形的旧制,而是按照星象布局,根据山川、湖泊、河流的地理形势, 从防御的需要因形随势而建,成为中国都城建设史上的特例,为后人所乐道。

京城城墙依天上南斗星与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京城的13座城门分别对应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的十三颗星。南斗斗勺内为传统民居区(老城南),北斗斗勺内为新建皇城区,两勺柄之间为军屯区,既符合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民心所向,又保护了南京城最繁华的两大区域,更重要的是道家隐喻在南京城墙建筑语言中的设计思想,秉承帝王皇权“至高无上”、“永为人主”的欲望,体现了设计者“天人合一”与“皇权神受”的思想,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

1960年代前后拆除部分城墙,城墙仍完整存25.091千米,遗址部分10.176千米。

京城城门

明代十三座城门

正阳门(今光华门)

通济门

聚宝门(今中华门)

三山门(水西门)

石城门(汉西门)

清凉门

定淮门

仪凤门(兴中门)

钟阜门(小东门)

金川门

神策门(和平门)

太平门

朝阳门(今中山门)

-

-

-

明代后增辟城门

(后注开辟时间)

草场门(1908年)

玄武门(1908年)

小北门(1908年)

挹江门(1921年)

中央门(1931年)

中华东门(1931年)

中华西门(1931年)

汉中门(1933年)

武定门(1933年)

新民门(1934年)

雨花门(1936年)

解放门(1954年)

集庆门(1991年)

华严岗门(2007年)

长干门(2008年)

标营门(2009年)

【具体内容详见各个独立词条】

外郭

南京明城墙外郭城墙示意图南京明城墙外郭城墙示意图

外郭,即外郭城,又称外城,是南京四重城垣有里向外的第四道城垣,是为加强南京京城的防卫而营建,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下令开始建造。

京城周长超过60千米,围合面积约248平方千米,城高8-10米,城宽6-8米,城门18座:栅栏门、江东门、驯象门、小驯象门、安德门、小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坊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

外郭城墙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在城门等地段加筑城砖。就方位而言,外郭平面形状大致呈菱形。最北的城门为观音门、最东的城门为麒麟门、最南的城门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现今外郭部分城门存有遗址,其中夹岗门至观音门等地还可以看到当年的城垣遗迹。

外郭城门

外金川门

上元门

佛宁门(今佛灵门)

观音门

姚坊门(今尧化门)

仙鹤门

麒麟门

沧波门

高桥门

上方门(今上坊门)

夹冈门(今夹岗门)

凤台门

安德门(大安德门)

小安德门

驯象门(大驯象门)

小驯象门

江东门

栅栏门

双桥门

-

建造特色

编辑

按“三垣”加“南斗北斗”星象设计的三重城墙按“三垣”加“南斗北斗”星象设计的三重城墙

南京城墙看似“不规则”的形状,其实有着非常严密的规则,其根据就是中国古代都城营造传统的“堪舆术”。在“中国即天下,天下即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对天象星座的长期观察,将环绕北极和比较靠近中国周围上空的星象,分为三垣、二十八宿。

所谓“三垣”,是指环绕在北极和比较靠近头顶天空的星象,分紫微、太微和天市三区,由于各区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围绕成城垣的样子,故称“三垣”。

明南京城的宫城,依照“紫微垣”布局。紫微垣“天帝坐也,天子之所居”,故而用紫宫来当宫城的名称,意为“以北极星为中心的紫微垣城”,又因宫廷之内门户有禁,故又被称为“紫禁城”。紫微垣内有华盖,位于北极的北面,南京故宫城内三大殿的中殿取名“华盖殿”。

明南京城的皇城,依照“太微垣”布局。太微即“政府”之意,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南京皇城内与太微垣相对应中央官署的布局是:千步廊东(左)西(右)两侧均为大明帝国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皇城内故亦设端门。

明南京城的京城,依照“南斗星”与“北斗星”星宿聚合加之“天市垣”布局。京城的13座城门分别对应“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的十三颗星。南京城墙东南角的通济门至西北角钟阜门与仪凤门之间作一划分,南为南斗六星,北为北斗七星。南斗星的六颗星对应为聚宝门、三山门、清凉门、石城门、定淮门、仪凤门六座城门,北斗星的七颗星对应为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和钟阜门七座城门。

南京城墙呈“南斗”与“北斗”聚合形布局,与朱元璋陵墓明孝陵呈北斗星布局不是单纯的巧合,而是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建都南京时,受当时社会及思想影响的结果,体现了“天地合一”与“皇权神授”思想。

天市垣,是“天子率诸侯幸都市也”。“天市垣”中的“贯索”星座(即代表刑部天牢),在南京京城的位置及建造的理由。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就太平门外建三法司(即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时称:“太平门在京城之北,以刑主阴肃,故建于此。敕曰:肇建法司于玄武之左,钟山之阴,名其所曰贯城,贯法天之贯索也。

是星七宿如贯珠环而成象,乃天牢也。”因此,朱元璋利用这种布局吓唬三法司的属臣:在“贯索”围成的星环中,如果没有其他星在里边,说明刑法得当,没有营私舞弊的现象;如果有其他星在星环里边,说明刑法失当;如果在星环里边的其他星很亮,说明有重大的冤案、假案。并在通往三法司的“孤凄埂”上,建造了一座牌坊,上面书写了“贯城”两字。显然,这是朱元璋利用天象作为巩固其统治(包括职能和人心)的一种手段,与南京城墙设计思想一脉相承。

下一篇 南京明外郭

上一篇 徐海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