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祭典(新郑黄帝拜祖祭典) 编辑

河南省新郑市的传统民俗

黄帝祭典(新郑黄帝拜祖祭典)黄帝祭典(新郑黄帝拜祖祭典)

黄帝祭典(新郑黄帝拜祖祭典),流行于河南省新郑市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新郑黄帝拜祖祭典自古至今一般在两个固定的活动场所举行,一是新郑市区北关轩辕丘旁的轩辕故里祠,一是新郑市区西南具茨山风后顶之巅的轩辕庙。祭典公拜和民拜两种形式并存,公拜是官方对黄帝的祭拜,由周至清,历代延续不绝。民间则流传“三月三,拜轩辕”的谣谚,据具茨山下长者回忆,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六,山上拜祖先香火极盛,山下同时举行热烈隆重的庙会。

2008年6月7日,河南省新郑市申报的黄帝祭典(新郑黄帝拜祖祭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3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黄帝祭典(新郑黄帝拜祖祭典)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地区:河南省新郑市

遗产编号:Ⅹ-32

历史渊源

编辑

历史

河南省新郑市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诞生、建都之地。五千年前,新郑为有熊国。据文献记载,农历二月初九,黄帝生于轩辕丘(今新郑市区北关)。后来,他于三月初三在有熊国开国立都,肇造中华文明。古代官民为纪念黄帝功业,在轩辕丘旁建轩辕故里祠,又在黄帝建功立业的具茨山(今始祖山)风后顶之巅筑轩辕庙,自春秋时起,每年三月初三,当地仕民都要在轩辕庙、轩辕故里祠隆重举行黄帝开国建都周年拜祖庆典以示纪念,唐代后升格为官方祭典。这种拜祖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1992—1999年,该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由新郑主办炎黄文化旅游节;2000—2005年,拜祖大典作为中国新郑炎黄文化旅游节的重要内容由新郑市政府主办;自2006年(农历丙戌年)开始,新郑黄帝拜祖祭典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河南电视台向全球直播。

主要活动

编辑

祭典公拜和民拜两种形式并存,公拜是官方对黄帝的祭拜,相关记载最早见于《左传》,由周至清,历代延续不绝。民间则流传“三月三,拜轩辕”的谣谚,据具茨山下长者回忆,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六,山上拜祖先香火极盛,山下同时举行热烈的庙会。为保证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和庄严性,现场继续保留大典的九项仪程,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众志成城、祈福中华、天地人和。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1、新郑黄帝拜祖祭典有助于增进华夏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彰显于世,进而推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活动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郑黄帝拜祖祭典的主体是政府,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成为官方组织黄帝拜祖大典的主要目的。但是,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享誉全国的大型文化庆典活动,它所起的作用除了政治作用和经济作用外,其核心作用应该体现在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从长远来看,黄帝祭祀仪式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取决于普通民众尤其是新郑的普通民众对祭拜黄帝民俗的认同上。

3.拜祖大典的弘扬,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它的丰富内涵,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对深层次地研究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的“二黄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4.通过拜祖大典历史的形成、演变,能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人文始祖所承载的人文精神。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新郑市文化馆获得“黄帝祭典(新郑黄帝拜祖祭典)”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新郑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活动

自2006年(农历丙戌年)开始,新郑黄帝拜祖祭典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2012年在“首届全球根亲(客家)文化盛事颁奖大典”上,被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

2014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市黄帝故里举行,7000多名海内外各界人士参加了祭拜活动。

2020年大典全新推出“庚子年黄帝故里网上拜祖祈福平台”(hd.huangdinet.cn),支持海内外中华儿女以“长江黄河共战疫。

下一篇 怀梆

上一篇 少林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