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桐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农学家

陈凤桐陈凤桐

陈凤桐(1897年2月25日—1980年10月4日),生于河南省内乡县,著名农学家,农业科技管理专家。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顾问。

1929~1931年赴日本青山农业大学留学。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陈凤桐毕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陈凤桐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省内乡县

出生日期:1897年2月25日

逝世日期:1980年10月4日

毕业院校:日本青山农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20世纪40年代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组织科学工作者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

主要成就: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创办了《自然科学界》刊物

陈凤桐(1897.2.25-1980.10.4),农学家。生于河南内乡。1921年毕业于河北省保定甲种农校。1929~1931年赴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农业大学专门部研究农业经济。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顾问。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世纪40年代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组织科学工作者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包括小麦、水稻、玉米、小米良种选育和改进、家畜良种繁育、护林和造林等。创立了“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创办了《自然科学界》刊物。组织科研人员去农村调查研究、建立实验基点,采取室内研究与农村生产结合的方针,控制了蝗虫灾害、小麦锈病、猪和牛的一些传染病。提倡研究农业区划,对红壤改良利用、水土保持、三叶橡胶和木薯等亚热带作物在赣南引种栽培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代表作有“全国冬小麦黄锈病的研究急需统一起来”、“论农业专家下乡”和“农业科学工作如何结合实际”等。

人物生平

编辑

陈凤桐陈凤桐

1897年2月25日,陈凤桐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赤眉镇东陈营的一个中农家庭。父亲和大哥都是清末的秀才,具有爱国民主进步思想。父亲极力提倡反毒禁烟,提倡妇女放足、举办新学,对他的思想影响很深。

1919年,考入保定河北省甲种农业学校,在校期间,适逢“五四”运动爆发,他被推举为班代表,积极响应北京学生运动,组织游行、讲演,和军警开展面对面的斗争;积极参加李石曾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名流学者的讲演会。

1921年,在河北省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在河南开封农场、察哈尔农事试验场任技术员和张家口实业学校任教员。

1924年,大革命爆发后,陈凤桐到张励生的国民革命军察热招讨使署当秘书,跟随张励生在晋察绥一带进行反对军阀的革命活动。

1927年,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张部被蒋介石改编为暂编骑兵第二师,陈凤桐以准备去日本留学为由,拒绝就任该师中校副官长的职务。

1929年秋,陈凤桐在友人陈子毅帮助下,考入日本青山农业大学专门部,学习农业经济。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陈凤桐出于反日义愤,同一批爱国留日学生离开日本,回国转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学习,并经阮慕韩介绍认识了中共北方局学运负责人南汉宸和杨秀峰、黄松龄、张友渔等进步教授,从此,投入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抗日救国和民族解放斗争。

1932年12月,陈凤桐被选为农学院三代表之一,带领同学参加“平津学生南下示威团”。在示威团分化出“请愿团”时,他仍和大部分同学坚持“示威团”的旗帜,坚决要求发动抗日战争,被国民党军警武装押送回北平。

1933年5月间,陈凤桐到张家口参加抗日将领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领导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他在同盟军所属张励生的察哈尔人民自卫军政治处工作。同年9月,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在蒋、日内外夹击中惨败,陈凤桐为躲避搜捕到达天津,在共产党员阮慕韩、南汉宸和党组织的帮助下,应原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主任、江西农业院院长董时进邀请,到江西农业院担任农业技师。

1934年,陈凤桐参加了江西农业院组织的“苏区考察团”,写出了《苏区农业考察报告》。

1936年5月,陈凤桐经党组织的长期考察后,由南汉宸、王世英介绍,在北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派往张家口,到察哈尔省政府建设厅以农林科员身份为掩护,进行地下工作。

1937年,陈凤桐转到太原,和阮慕韩任支队政委,在山西左云、右玉、平鲁一带,打击日寇、伪军。

1940年二、三月间,察绥支队与一二O师三五九旅雁北支队合编,由刘苏任司令员,陈凤桐任政委,在晋察冀北部的应县、繁峙、灵邱一带作战,并率部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1941年,陈凤桐由军队转到地方工作,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农林牧殖局局长。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组织科学工作者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总结和推广群众生产经验,组织开展科学实验,包括小麦、水稻、玉米、小米良种选育和改进,家畜良种繁育,造林、护林、兴修水利,创建农场、林场、牧场等。创立了“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创办了《自然科学界》刊物。

1944年春,党组织安排陈凤桐前往延安中央党校二部学习。

1946年,陈凤桐结束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回到晋察冀边区,担任新成立的察哈尔省人民政府农业厅厅长。同年年末,到冀西阜平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农林处技术室主任。

1948年秋,陈凤桐调任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农林水利处处长,组织领导北平农林水利系统的接管工作。

陈凤桐在埋头工作陈凤桐在埋头工作

1949年4月,陈凤桐奉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之命,在原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中央林业实验所华北林业试验场、中央畜牧实验所北平工作站、农林部兽医防治处北平分处以及河北省农业改进所等机构的基础上组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4年,陈凤桐被河南省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陈凤桐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1956年,陈凤桐被河北省选为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7年3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陈凤桐被任命为院分党组书记兼副院长。

1958年,在“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陈凤桐被下放到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1959年夏,陈凤桐到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任副所长。

1959年,陈凤桐被河南省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年冬,陈风桐68岁,退休。由于子女都在北京,他离开江西回到北京。回到北京后,经与北京市委和市政府领导联系,接受北京农业劳动大学顾问名义,积极参加农业教育改革工作。

1970年,北京农业劳动大学撤销,陈凤桐被安排住到海淀区成府街道,成为一名普通居民,积极参加街道的社会活动,慷慨资助居民和公益事业;辅导居民学文化、学政治。

1976年,陈凤桐二十多年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担任顾问,并恢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职务。

1980年10月4日,陈凤桐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毕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20世纪40年代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组织科学工作者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包括小麦、水稻、玉米、小米良种选育和改进、家畜良种繁育、护林和造林等。创立了“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创办了《自然科学界》刊物。组织科研人员去农村调查研究、建立实验基点,采取室内研究与农村生产结合的方针,控制了蝗虫灾害、小麦锈病、猪和牛的一些传染病。提倡研究农业区划,对红壤改良利用、水土保持、三叶橡胶和木薯等亚热带作物在赣南引种栽培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建设新中国农业科技事业

陈凤桐于1949年4月在原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中央林业实验所华北林业试验场、中央畜牧实验所北平工作站、农林部兽医防治处北平分处以及河北省农业改进所等机构的基础上组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前身),并于当年5月1日宣告成立。陈凤桐根据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不仅提议设置农作物系、园艺系、病虫害系(后改为植物保护系)、理化系(包括土壤、肥料、微生物和农药研制等)、畜牧系、家畜防疫系、森林系,还增设了开展遗传、生理、生化等基础研究的应用植物学系(后改为发育生物系)和开展农业小气候、气象灾害和物候学等方面研究的农业气象室。他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情报和普及推广工作,专门设置了“编译委员会”和“农业推广委员会”,前者着重收集翻译国内外农业科技情报资料和编辑出版农业科学专著与学术刊物;后者主要是组织推广本所的科研成果和从事农业科技宣传普及工作。上述机构的增设,是陈凤桐具有战略意义的创举,为中国农业科学有关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陈凤桐提出“全国小麦锈病研究急需统一起来”的建议,并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农业部的主持下,于当年8 月召开了有30 多位小麦锈病专家和育种专家参加的全国小麦锈病会议,成立了全国小麦锈病研究委员会并制定出统一的研究计划,各地相继育成一批抗锈高产品种,从1965 年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控制了小麦条锈病的严重危害。

蝗虫特别是中华飞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害虫,陈凤桐亲自组织科研人员深入蝗区进行调查研究,摸清了蝗虫的种类和发生规律,总结提出查卵、查蛹、查成虫的“三查”测报和六六六粉剂与麦麸毒饵治蝗技术,为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在飞蝗孳生地消灭蝗害作出了贡献。

为新时期农业科学建言献策

陈凤桐作品陈凤桐作品

1962年12月,陈凤桐在江西省农业科学技术会议上提出:“确定江西为华东红壤丘陵研究的中心,从各方面装备它、支持它,使它逐渐形成强有力的红壤丘陵研究基地,把专家、学者稳定在这个基地上,使他们安心地、最有效地进行继承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个建议后来为中央有关领导所重视,196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把“南方红壤山丘利用及水土保持”作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列入全国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1963年正式在江西进贤县设立江西省红壤试验站(后改为研究所)。

1977年7月16日,陈凤桐向党中央提出对我国农业科学工作的十一项具体建议;12月25日,他再次上报《关于中国农林科学院专业研究所体制的建议》。

1978年3月,陈凤桐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书面发言提出《对我国农业科学工作的十项建议》,内容包括:(1)当前农业科学的重大任务——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总结群众经验、引进外国新技术;(2)农业科学应首先为全国重点建设县服务;(3)农艺如何和机械化结合;(4)土壤肥力标准问题;(5)关于农业经济的研究工作;(6)农林牧三结合;(7)农业科学的协作问题;(8)关于培养人才问题;(9)建立农业科学学术报告会;(10)加强农业科技的宣传推广。他还号召:“我们农业科学工作者,必须站到生产第一线上来,有计划,有重点,争时间,通力合作,完成科研任务。”陈凤桐这十项建议,反映了他一贯的科学研究思想,对中国农业科技工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学术论著

序号

名称

发表刊物

发表日期

1

农业推广和普及科学思想

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创刊号

1942年6月12日

2

边区冬季护林工作

解放日报

1944年9月25日

3

北岳的农业推广

解放日报

1944年12月2日

4

造林护林是防止水旱灾害的百年大计

解放日报

1945年8月20日

5

全国小麦锈病会议的成就

光明日报

1950年8月17日

6

向农业科学的新方向努力

农业科学通讯,1951,(1),1.

1951年

7

新中国农业科学工作概况

农业科学通讯,1951,(10),23

1951年

8

农业科学工作在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的时期必须走向新方向

农业科学通讯.1953年,(1),4.

1953年

9

农业科学工作如何结合实际

农业科学通讯,1953,(9),366—367.

1953年

10

深入农村,为生产服务,是农业科学工作的正确道路

农业科学通讯,1954,(1),4—5.

1954年

11

让我们的工作向前跨进一步

农业科学通讯,1954,(9)459—460.

1954年

12

两个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

农业科学通讯,1955,(6),312—313.

1955年

13

巨大的自然资——红壤

江西日报

1961年9月23日

14

大力营造防护林

人民日报

1963年3月14日

成果奖励

《东亚飞蝗生态生理学等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根治蝗害中的意义》,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荣誉表彰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社会任职

编辑

畜牧畜牧

1941年,陈凤桐响应延安自然科学界组织起来的号召,发起成立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被选为理事长。

1949年至1957年,陈凤桐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1957年至1959年,陈凤桐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党组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与地学部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

1965年冬,陈风桐退休回京,经与北京市委和市政府领导联系,接受北京农业劳动大学顾问名义。

1976年,陈凤桐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担任顾问,并恢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职务。

人物评价

编辑

陈凤桐不仅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更为重视科技的推广。他对于提高干部科学素质和发展科技事业之间的关系看得十分透彻。

陈凤桐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情报和普及推广工作,专门设置了“编译委员会”和“农业推广委员会”,是陈凤桐具有战略意义的创举,为我国农业科学有关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陈凤桐,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根据地组织领导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开创和发展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联系实际,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下一篇 朱晓东

上一篇 张炳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