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潼关道 编辑
长安东出,沿渭水、黄河南侧通往黄河下游及江、淮地区的道路,周代称“桃林塞”路,秦、西汉称“函谷路”,东汉以后称“潼关路”。周、秦、西汉、隋、唐等王朝在关中建都时期,它是横穿中国腹地连接长安—洛阳的轴心干道。
长安东大道的走向,受到渭水、秦岭的制约。横穿关中的渭水,至潼关汇入黄河。长安以东,渭水南侧与秦岭之间,为宽阔的阶地平原,古人在这里开辟的道路,能够稳定存在,没有洪水淹毁之虑。潼关北临渭水、黄河,南依秦岭,当河山咽喉,成为关中东部的门户。古代都城的选择,优先考虑的条件是既利于军事防御,又便于贡赋输送,潼关,是理想的“塞”与“通”的统一点。既有水陆交通之利,又能对交通予以阻限,成为关中“四塞”之一。潼关以东,路经黄河之南秦岭余脉间的槽式地带黄卷坂、桃林塞和弘农涧西面路深险狭如函的函谷关,再东,经崤坂,达洛阳。
潼关道早在夏时期即已出现。夏启征伐位于今陕西户县的有扈氏,商与周、崇等方国的联系,皆经行此路。周武王伐纣,往返皆行桃林塞。西周建国后,这条长安东大道成为宗周镐京与成周王城(在今河南洛阳市)间的驿传之路。唐代为上都长安、东都洛阳间的大驿路,交通地位居诸驿路之冠。
宋、元、明、清时期,潼关道为官马大道,是京都联结陕西以及西北、西南地区的纽带。
潼关道行经关中平原东南侧的阶地塬区,线路平直开阔,路基比较稳定,除按规定“雨后除道”,初冬建桥,帝王出巡等定期或不定期的修治养护外,未见大的修治工程。
潼关城在秦、汉、隋时置于塬上,唐武则天时移于塬下,沿黄河边为路。
华阴城侧一段驿路,原位于华岳庙北,唐玄宗时移于庙南,以便于途经华岳驿。唐开元二十八年(740)正月十三日,“令两京道路,并种果树,令殿中侍御史郑审充使”。广德元年(763)八月敕:“如闻诸军及诸府,皆于道路开凿营种,衢道隘窄,行李有妨,荀徇所资,颇乖法理,宜令诸道诸使,及州府长吏,即差官巡检,各依旧路,不得辄有耕种。并所在桥路,亦令随要修葺。”大历八年(773)七月敕:“诸道官路,不得令有耕种及砍伐树木。其有官处,勾当填补。
北宋熙宁五年(1072),“华州少华山阜头崩,沙石阻塞道路,乃改道行少华镇北三里处”。
清代左宗棠向西北进军时,对潼关道进行了大规模修治,路基宽3丈至10丈。路旁植杨柳,绿如帷幄,艳称“左公柳”。华州境内官路雨后没有及时铺垫沙石,道路泥泞,左宗棠严厉斥责华州知州。
长安以东的灞河上,秦汉时就建有桥梁,名为灞桥,是潼关道上一座十分重要的桥梁。自秦汉至明清,历代均有毁修,清道光年间采用柏木梅花桩基础建成石轴柱桥,历百余年未毁。
潼关道为周、秦由京都东去的驿运干道,其驿站设置史籍缺载。
汉长安城宣平门直对东方大道,又称东都门。东都门外设有都亭,又名轵(枳)道亭。再东,灞桥附近有驿馆,王莽时更名为“长存馆”。
霸上有霸陵亭,是函谷道、武关道、蒲津关道三条道路的交会点。由霸陵亭东去,经曲邮亭、霸昌厩、鸿门亭、戏亭至阴盘驿。又东,渡泠水,经郑县、武城、华阴、船司空等城邑,出函谷关,达于洛阳。
唐代由长安都亭驿东去的驿路出通化门(长安城东面北来第一门),15里至长乐驿,又称长乐水馆,为京城东去第一驿,亦为百官迎来送往饮宴之地。白居易《长乐坡》诗云:“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坡前终日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又《长乐亭留别》诗云:“灞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
长乐驿东去15里至灞桥驿,又名滋水驿,隋开皇十三年(593)置。灞桥驿迎送之事亦多,因称灞桥为“销魂桥”。
灞桥东去三十里至会昌县,有会昌驿。天宝七年(748)十二月改称昭应县,驿名昌亭,亦称昭应驿。
昭应县东北14里处有阴盘城,天宝初年置阴盘驿。阴盘城东4里处为隋唐新丰县。新丰以美酒名,开有不少店铺,生意兴隆。
新丰东去12里至戏水店,隋大业六年(610)置戏水驿,在戏水西岸,又名戏口驿、戏源驿。
戏水驿东行10里至零口,武则天当政时,于零口置鸿州。零口又东,经杜化驿、东阳驿(唐末废杜化、东阳两驿,置渭南县驿)、赤水店等地至华州郑县,有州驿,去长安180里。再东,经敷水驿、长城驿至华阴县。复东经永丰仓至潼关,去长安280里。
宋代,京都东迁开封,潼关道驿递减少,大体为每县一驿。
元代改京兆府为奉元路。奉元路与潼关问的驿路为通往大都驿路的一段。元代改驿称站,在奉元路咸宁县设秦川站,东75里至临潼站,又东80里至渭南站,再东50里至华州站,复东70里至华阴站,又70里至潼关,元代潼关未设站。
明代恢复唐宋旧制,改“站”为“驿”。西安府的秦川站改名京兆驿,在西安府治东南。临潼站改名新丰驿,在城内。渭南站改名丰原驿。华州站改名华山驿。华阴站改名潼津驿。潼关设卫,有潼关驿。
明代在潼关、西安府、长武县这条主干驿路上设有递运所,负责输运官物。西安府东路计有西安递运所(西安府治西)、灞桥递运所(西安府城东20里)、新丰递运所(临潼县东北18里)、渭南递运所(渭南县东郭)、罗文桥递运所(华州城东10里)、华阴递运所(华阴城内)、潼关递运所(潼关城西关)。
清代西安府东半部为咸宁县,设京兆驿,为东路起点。由京兆驿东行70里至临潼县新丰驿,又东60里至渭南丰原驿,再东50里至华州华山驿,70里至华阴县潼津驿,又东40里至潼关厅潼关驿。
清代除在官马大道置驿外,各府、州、厅、县间另有铺路。每10里设一递铺,专责传送公文邸报。潼关道沿线州、县、厅共设递铺30处。其中:咸宁县5铺;临潼县5铺;渭南县6铺;华州5铺;华阴县8铺;潼关厅1铺。
周武王利用此路灭商,建立西周。西周立国后,周公东征,利用此路制服东方诸侯。
秦利用函谷路先与晋争霸,后灭魏、韩、赵。秦始皇五次东巡,有三次经函谷路出行。
西汉初年,刘邦与项羽决战于关东,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为“军无见粮”的汉军提供了有力的后勤支援,才得以战胜项羽。
秦汉实行“强干弱枝”政策,不断迁徙关东豪富于咸阳、长安附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三十五年(前212)“徙三万家丽邑(今临潼县东北),五万家云阳(今淳化县北)”。西汉时亦多次向长安附近各陵县徙民。同时,在关中修筑宫观、城池、陵墓,征发各地人丁、“刑徒”来关中服役。秦始皇修陵墓、阿房宫等工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沛人刘邦“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可见长安东大道人员往来之繁忙。
隋、唐建都长安,需输运江淮财赋以供京师,隋文帝、隋炀帝倾其全力开凿漕渠,使之水陆两通,以便转输。唐朝亦兴漕路,岁漕谷米数十万石,曾增至数百万石。潼关道水陆两途是唐王朝的经济生命线。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发动叛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沿长安东大道攻陷长安,玄宗逃往成都。此后,唐朝中央与地方割剧势力长期争斗不息,直至唐亡。
唐僖宗时,暴发了黄巢农民大起义。广明元年(880)十二月五日,起义军由潼关攻入长安,长安东大道“甲骑如流,辎重塞途,千里络绎不绝”。
天复四年(904),宣武节度使朱全忠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八月,杀死昭宗,立昭宗第九子李祝为傀儡皇帝。天佑四年(907),朱全忠废李祝,自立为皇帝,建国号为梁(后梁)。潼关道成为亡唐之路。
北宋与西夏的战争长达百余年,关东的军需物资经潼关道转运至沿边各地。南宋绍兴九年(1139)三月,宋、金议和,初以“河南地与宋”,一年后“复取河南陕西地”。南宋皇帝派签书枢密楼宣谕陕西,秘书少监郑刚中随行,自临安府经潼关、长安至风翔府。郑刚中此行写有《西征道里记》一书。
元代建都大都(在今北京)。由大都通达陕西以及甘肃、四川的驿路,经过潼关、长安(时称奉元路)。
明代与鞑靼军事政权的长期对抗中,陕西居于军事前哨,潼关道成为中原向沿边输送兵员、粮秣之路。成化八年(1472)九月癸丑,陕西巡抚都御史余子俊上疏云:“寇自成化五年以来,相继犯边,累次调兵战守,陕西、山西、河南供馈浩繁。”
清代,西北、西南不断发生变乱,康、雍、乾、嘉各期,不断调兵遣将,经陕西前往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平定。咸丰以后,太平天国起义军几度入陕,清军忙于镇压,潼关道军事行动频繁。为此,沿途各府、厅、州、县,先后成立“帮差局”、“官车局”、“公局”、“官柜”、“兵差义局”等组织,支应兵差,输运官物。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二十日(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于九月四日(10月26日)逃至西安。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二十五日(9月7日),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于八月二十四日(10月6日)“回銮”。行前,筹集白银70多万两,除御车外,另备大车3000辆,装载服装、绸缎、珍宝古玩及文书档案随行。并令陕西巡抚征派民夫修治西安东路道桥。
路面皆用黄沙铺垫,仿照秦汉旧规辟中央3丈6尺为“御道”,专供西太后和光绪皇帝銮驾通过,两旁各宽3丈,供百官、卫队及行李车辆行走。沿途每隔三五十里,设行宫以备驻跸、休息。沿途设香案,摆上糖果,供随从官兵食用,耗费之大,人劳鬼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