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学院 编辑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境内应用型本科高校

太原学院太原学院

太原学院(Taiyuan University),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一所由太原市人民政府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太原市人民政府管理,山西省教育厅进行业务指导。

太原学院前身为2002年12月由原太原大学、太原师范学校、太原市教育学院合并而成的新太原大学。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太原学院。学院于2017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22年成为首批山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

截至2022年8月,学校由汾东校区、滨河校区、府东校区三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1658亩,校舍建筑面积44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64.66万册,电子图书126.27万册;设有15个教学系(院、部),2个教学中心(公共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本科专业37个;有教职工1191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732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5504人。

历史沿革

编辑

前身溯

太原教育学院

新中国成立不久,建立了在职小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在职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和职工文化教师业余进修学校。

1956年3月,为了统一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太原市决定将上述3所业余进修学校合并,建立太原市教师进修学校。

1958年市政府决定将太原市教师进修学校并入太原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师专进修部。

1962年,在中国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太原师专被撤销,原师专的进修部又恢复为太原市教师进修学校。

1963年,太原市教育干部训练班和市教育局教研室划归市教师进修学校。

1966年9月,学校更名为太原市革命教育干部学校。

1978年5月,中共太原市委、市政府决定,并报省备案,在原市教育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太原市教育学院。

1983年7月,经省政府正式批准,太原市教育学院正式成立。

太原师范学校

1905年,山西师范学堂在令德堂旧址创建。

1906年,山西师范学堂更名为山西两级师范学堂。

1912年,学校改称山西省立太原师范学校。

1913年,又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34年,再次改称山西省立太原师范学校。

1937年,学校停办。

1939年,在太原师范原址办起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41年,又改称为太原师范学校。

1953年,又更名为山西省太原第一师范学校。

1958年,太原第一师范学校和太原第二师范学校

截至2022年8月,学院坚持多元结合、产教融合道路,先后与 155 家企业开展合作共建育人基地,大力推进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并注重科研发展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学术科研

编辑

科研平台

根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和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合作成立了太原市三晋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中心。

类别

名称

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山西省健康大数据AI联合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8月,学院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共计申请202项,立项13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20项,省级项目立项47项。

部分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来源

立项时间

清代放肆与八旗说唱文学的传播研究

昝红宇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2012

山西帝尧传说地方叙事谱系研究

张晨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2015

太原市城市生态廊道营建关键技术研究

张先平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

2019

山西省传统村落的数字化保护模式架构研究

姬慧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19

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下的山西传统器乐威风锣鼓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傅晔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19

创新创业导向的山西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模式研究

吴海丽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19

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

名称

类别

时间

惠洪的文学思想

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7年

XBRL格式财务报告对中国股市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7年

多元文化视角下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7年

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与医疗卫生服务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分析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7年

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2000年,是由太原学院主管、主办的社会科学类期刊,双月刊,每双月月末出版,主要收录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高等教育学、传媒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特别关注社会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文学方面,该刊特设“儿童文学研究”“外国新兴作家研究”“古典文学新发现”“文艺理论新动向”等专栏。艺术方面,该刊刊发“电影研究”“当代艺术研究”以及“流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刊还设有“学人治学”“学术札记”“综述”“社科书评”“山西地方研究”等特色栏目,为社会科学类学术季刊。

校园风景

该刊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全文收录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8月,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64.66万册,电子图书126.27万册。过刊7万余册,日文图书2940册。此外,图书馆还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学术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考试系统、北京万方期刊数据库、博看期刊数据库等14个数据库。还提供包括超星期刊、worldlib国外文献整合平台、卓闻数据、Myelibrary外文电子图书、尚唯学位论文文献服务系统等20个试用资源。

图书馆图书馆

文化传统

编辑

精神文化

校训

太原学院校训太原学院校训

校训说明

释义:博学:源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表明太原学院是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具有专业的多样性,倡导师生广泛学习,学识渊博。

弘毅:源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说明学院作为高等院校,担负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科技创新的重大社会责任,倡导较高的价值追求,重视培养学生形成刚毅的性格的责任担当。力行:源自《书·泰誓中》:“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犂老,昵比罪人。”指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强调人才培养中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服务社会成就人生的价值追求。至善:源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倡导学院永争一流的创业精神,在人才培养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激励师生追求卓越的人格。

校歌

《太原学院校歌》 (内容暂缺)

形象标识

校徽

太原学院校徽太原学院校徽

释义:1、校徽图案总体设计为圆形,源自中国印章和地球,具有浓厚传统文化韵味和国际化视野。

2、中间的飞龙图案是主图案,象征龙城,表示学院属太原市人民政府主办,标示院校的地域特性;同时,图案是TU字母的综合变体,是太原学院的英文首字母。

3、中间飞龙图案的龙尾由三部分构成,表示学院由三校整合而成,也象征厚重的三晋文化特色,同时,视觉上看象翻开的书页,突出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浓郁的学习、学术氛围。

4、飞龙图案中间点缀抽象的“眼睛”,喻学院立足太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胸襟和抱负,服务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5、整个设计简洁明快,庄重大气,体现了学院三晋文化特色、厚重的历史传承、办学的地域特色和博学弘毅,力行至善的育人理念。

6、校徽主体颜色为蓝色,但在盛大节日、重要活动及重要材料中可同时使用红色,以达到更佳的艺术效果。

校旗

学院院旗为中央印有学院徽志和“太原学院”字样的长方形旗帜,蓝色旗面白色文字图案,长宽比例为3∶2。

校区情况

编辑

截至2024年5月,太原学院共有汾东校区、滨河校区、府东校区三个校区。

汾东校区

汾东校区位于太原市唐槐产业园区汾东大街7号,分布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智能与自动化系、机电与车辆工程系、材料与化学工程系、建筑与环境工程系、艺术设计系、文化与旅游系、财经系、管理系、数学系、外语系。

汾东校区

滨河校区

滨河校区位于太原市南内环街南二巷6号,分布有教育系、音乐系。

滨河校区滨河校区

府东校区

府东校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街2号,分布有继续教育学院。

府东校区府东校区

现任领导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郝勇东

党委副书记、院长

蔡江辉

党委委员、副书记

康晓红、陈显久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晓

副院长

刘月红

党委委员、副院长

柴达、桂志国

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编辑

太原学院总占地面积110.54万平方米,产权占地面积为109.17万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为4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178766.93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60795.28平方米(含智慧教室面积200.0平方米),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40272.1平方米(建筑面积)。拥有体育馆面积8986.6平方米、运动场面积59091平方米。

太原学院太原学院

校友情况

编辑

姓名

备注

赵梅生

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太原画院名誉院长、太原学院终身教授

所获荣誉

编辑

时间

奖项

2018年

获得2017年度山西省“平安校园”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获批山西省政府“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

山西省工信厅省级平台“山西省健康大数据AI联合实验室”

-

山西省政府“1331工程”“大数据智能诊疗产业学院提质增效计划建设项目”

-

山西省首批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和实训基地试点建设培育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