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县紫皮蒜 编辑
应县紫皮蒜,山西特产,因主产于山西省应县小石口村而得名。其特点是: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包衣紧密,不仅名闻三晋,而且远销日本、东南亚,享有声誉。可调味又可作药,堪称“金不换”。
中文名:应县紫皮蒜
界:植物界
分布区域:山西应县小石口村
应县种蒜历史悠久,明代纂修的县志就有记载,但新中国成立前种植面积很小,也仅限于小石口等几个村庄。据《中国实业志》载,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全县种植面积为110亩,总产大蒜220担。1948年应县解放后,县东南乡一带大面积推广引种,产区发展到大石口、小石村、鲍堡、丁堡、丰寨、北路口、观口前、护驾岗、南上寨等村庄。1978年,全县种植面积700亩,产量20余万斤,出口6、34吨,1979年以后由于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农民有了自主权,紫皮大蒜生产发展迅速,到1982年统计种植面积已达2.35万亩,总产量达2200万斤,年出口92.45吨。21世纪初,有十多个乡(镇)近30多个村庄大面积种植。栽培面积发展到1000余亩,年产大蒜500多万公斤。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产品之一。
图片
2010年,“应县紫皮大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商标专用权期限为2010年2月21日至2020年2月20日,并同时获准“中国地理标志”使用权。
应县紫皮蒜产于应县小石口村一带,当地群众在峪口肥沃的沙土地精心种植,培育出的紫皮大蒜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外皮松而内瓣衣紧,鳞茎皮紫易剥,多数为四六瓣,洁白有光泽,个体肥大肉质紧实,以味辣香美而著称。应县紫皮大蒜更有一个独特之处是,长存不减味,久放不变色,捣成的蒜泥,放置3天以上色味均不变。人们称道:“小石口的紫皮蒜,产在村南峪口湾,每头都是四六瓣,车辗不碎,脚踩不烂,经久色不变,香味四处散,调味又作药,堪称‘金不换’。”
在1993年 “山西省农业博览会” 中获得金奖,1999年获得了“朔州市首届农产品科技博览会”一等奖。
应县紫皮蒜,蒜瓣肥大、味道辛辣、易于保存,是烹饪美食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由于紫皮蒜中大蒜素含量较高,它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治疗各种炎症、预防感冒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
应县人食用紫皮蒜很广泛,烹调鱼肉,加蒜除腥,生拌冷盘,蒜泥调味,酱油米醋,加蒜防腐;把它加工制成甜、酸、咸、香等各种风味的蒜渍,增美味,提食欲。
品种来源:山西省应县小石口村地方品种。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旺盛。叶呈条带披针形,扁平,叶肉厚,叶面着蜡粉,深绿色。假茎粗壮。鳞茎扁圆形,纵茎3.5~4厘米,横径4.5~5厘米,外被紫红膜质鳞衣,内有蒜瓣4~8个,一般5~6个,瓣大,致密脆嫩,极辛辣,味浓郁,如将其捣成蒜泥隔夜不变味,品质上等。早熟,从播种至收获120~150天。前期抗寒,耐旱,耐肥水,生长势旺盛。抽苔率40%~80%,一般为70%。亩产蒜苔吧75公斤。是蒜苔、蒜头兼用品种。
栽培要点:山西应县栽培,于3月中旬土地解冻时,亩施优质圈肥(忌用羊粪)2500~50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再行耕翻,然后顺犁沟施碳铵30~40公斤,耙细整平,作成1~1.5米宽的畦。选无病、烂及冻伤的大、中蒜头。掰瓣分成大、中、小三级,按行距20厘米,开深3~4厘米的沟,顺沟追撒硫酸铵或磷二铵5~7公斤,于春分至清明间播种,株距10厘米,每亩30000多株。播种后最少要浇水4~5次,中耕2次,追肥1次。夏至到小暑时抽蒜薹,20余天后收获蒜头。
适宜范围:适于山西省应县,晋北也有栽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