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渭小曲戏 编辑
通渭小曲戏,甘肃省通渭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通渭小曲戏是流行在甘肃省通渭县境内的一种曲牌体民间戏曲,是在明清时调、南北俗曲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流传过程中,由于“错用乡语”而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通渭小曲戏演唱取用通渭方言,唱词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单,充满乡土气息,在通渭县社会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通渭小曲戏演唱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清曲清唱,无需伴奏,自娱自乐;一种是戏曲表演,依剧本分行当角色,化装表演,说事唱情。所唱曲牌虽同,但前者不代言而后者代言。
2006年9月30日,通渭小曲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通渭小曲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IV-152。
中文名:通渭小曲戏
批准时间:2011年5月23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甘肃省通渭县
遗产编号:IV-152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保护单位:通渭县文化馆
通渭是陇中地方戏曲的故乡和摇篮,通渭小曲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态,它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
甘肃原创通渭小曲等在敦煌市文化馆飞天剧院上演
通渭小曲戏早在明代即盛行,当时陕、陇(即今甘肃青海、宁夏)为一省建置,明代陕西武功进士康海(1475年—1540年)和好友户县进士王九思(1468年—1551年)均善歌弹、工词曲,创制乐曲,自比俳优,编戏自娱,有剧作行世(按:此二进士同为通渭进士、曾任开封知府的王瓒撰书的墓志铭)。康王二人均仕途不得志,志同道合,名重当时,对关院地区的戏曲有重大的贡献,民间还有关于他们二人组织戏班的传说,他们的影响所及,对眉户、小曲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关系。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曾有一首赞颂陇戏曲同行的诗作:“秦中弟子最聪明,何用偏教陇上声。半拍未成声先绝,可怜白头为多情”。这说明当时关陇地区戏曲的盛行与影响。
清代中叶,通渭县当地民间文艺形式较为单一,这是处于秦腔尚未流传到通渭之前和秦腔传入到通渭的中间阶段,然而,已具雏形的小曲音乐就以舞台伴奏的形式经常活动在“庙会”舞台上,开始化妆演出。后来随着秦腔的蓬勃兴起,老艺人在一台戏中往往将秦腔音乐和小曲音乐联缀使用,把秦腔唱腔和小曲唱腔交互运用,并形象地称其为“风搅雪”或“搅馓饭”。
通渭小曲戏班
清代嘉庆年代以后,随着秦腔唱腔及伴奏音乐的日趋丰富和完善,秦腔艺人不再运用两种腔体并用的唱法,而是用秦腔代替了多年来“庙会”上的小曲音乐。小曲也从此回到了它原有的存在形式——清唱或伴奏清唱,活跃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中华民国时期,在通渭县马营镇有了专门演唱小曲的业余班社。小曲作为一种民间曲艺,受众群体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通渭小曲戏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喜庆之余,在广场、庭院、村落里活动的主要文化娱乐内容。
20世纪60年代,通渭县文化馆就组织专业人员开始了对通渭小曲的搜集与整理,已搜集,整理出来的曲调有90个、曲牌音乐有20个、成册的剧本有72本。
文化大革命期间,通渭小曲戏收到严重打击,艺人解散、戏班解体,它在这10年间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改革开放之后,中共中央提出“赶快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等政策,民间小曲才得到抢救和保护,通渭小曲戏也不例外。
21世纪初,通渭小曲戏乘着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东风,它开始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春天。
主要内容
通渭小曲戏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曲调、曲牌、剧本。
(1)曲调
通渭小戏曲表演现场
通渭小曲戏的曲调很丰富,据民间艺人讲大概有一百多个,主要以“背宫”。“五更鸟”“岗调”“紧述”“慢述”“五京子”等曲调为代表。
一个完整的套曲唱本,从“月调”“背宫”入韵,然后以“紧述”“岗调”等曲达到高潮,再以“落背宫"进入尾声,用“月尾”收曲。中间根据情节、唱词,配上与之相适应的曲调,并且用曲牌音乐恰当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套曲”。有时“单曲”和“套曲”可以参用,起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作用,并且用得恰到好处。如《兄妹观灯》(又名《下四川》)“套曲”和“单曲”结合,自始至终哦热情洋溢。脚本故事情节浅显(多表现劳动人民生活)、表演风格缠绵悱恻、百听不厌、百看不烦力很强,使人喜怒哀乐随兴而发。
(2)曲牌
曲牌,是不同曲调变化使得过渡性器乐片段,未唱之前,可作为起板先奏一曲,为演唱者造气氛做准备,掌握音的高低,剧中如有念白,亦可伴奏。已搜集、整理的曲牌音乐有20多个。主要以“柳青”“大红袍”“满天星”“金钱”等曲为代表,它主要是用来连接曲调的过渡性音乐片段。在清唱前也用来作为开场白、引子。
(3)剧本
通渭小曲戏的演唱脚本内容较为丰富,有的是移植过来的其他剧种的唱本,有的是民间艺人根据当地民间故事传说改编而成,突出表现了纯朴忠厚、老实善良的劳动人民本质及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有些也借用神话传说,用浪漫的手法来寄托人们的向往和志向。据不完全考证,有一百多出演唱剧目流传在民间。
伴奏乐器
(1)弦乐器
2017年度通渭小曲戏排练演出照片
通渭小曲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板胡、二胡、笛子、扬琴,这些通称为弦索。其中主乐器为三弦,三弦有“平”“关”“当"“越”四种弹法,平弦(5、1、5),关弦(2、5、1),当弦(2、5、2),越弦(1、5、1)越弦最为常用,其次为关弦,平弦和当弦很少运用。板胡:主要有反调板胡和平调板胡。反调板胡和秦腔板胡相同,发音清亮,是小曲中的领头乐器。定弦(1—5),平调板胡板壳较大、发音低沉,定弦(5—2)。两个板胡同时可进行演奏,效果会更好。
二胡:二胡和低胡是伴奏中的辅助乐器,定弦均为(5—2)。
笛子:笛子简音为5,定调为F调或E调。
(2)打击乐器
小曲常用四片瓦和磬碗两种。
四片瓦:两手分执,一拍二敲和一拍四敲混合使用,右手敲前半拍,左手敲后半拍,有时一手连敲,有如“滚锤”的效果。
磬碗:一拍一敲,起着掌握节奏的作用,当一曲结束时,常常用连敲以示曲终。
通渭小曲戏根据地域、唱腔、演奏等方面的不同,大致形成了四个不同的谱系,以马营镇三元村的张兴贵,陈家坡村的王有德,平襄镇西关村的王岳玺,中林村的邢维荣影响大。不同的谱系形成了小曲不同的风格。
唱腔特色
(1)演唱形式、曲调多样性
通渭小曲演唱形式以“地摊”和“庭院农舍”为主,既可坐唱,又可化妆带“行头”,执“把杖”在台上演唱。五、六人即可,十多人不限,常以自娱自乐为主,用方言演唱。
通渭小曲戏的曲调丰富。根据搜集、整理的情况,已经整理成形的大概有90多个。主要以“背宫”“五更鸟”“岗调”等为代表。
(2)演唱腔体、唱本差异性
由于口传心授,没有版本,在一代接一代的传授中必然形成了腔体和唱本的差异,“十唱九不同”,因此,同是一个腔调、唱者不同、唱法有异;同是一个腔调、唱词不同、唱法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唱腔、同一段唱词、地域不同、唱法也不尽相同,随意性较强。只要“求大同、存小异”是完全行得通的。正是这种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因此方便了百姓学唱,丰富了民间创作,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体系。
(3)具有“帮腔”特征
所谓“帮腔”就是为了营造一种欢乐宏大的氛围,要求伴奏人员和主唱者一起合唱。这一特色在小曲音乐中尤为独特,它有力地烘托了欢快、热烈的演唱氛围。委婉动听,抒情感人。
(4)调式、调性
通渭小曲戏属于中国民族七声微调式。在七声微调式清乐音乐体系中,主音“5”与属音、下属音之间分别构成了纯五,纯四度音程关系,加上“清角4”和“变宫7”的不稳定性,尖锐的倾向性,增强了I、VI、V级音的稳定效果,使曲调表现出明朗、愉快的调式色彩,具有民间特色,调性F。
据不完全考证,有100多出演唱剧目流传在民间,其中整理成册的有72本,其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卖水》《闹书馆》《明月楼》《顶砖》《全家宝贵》《杏元和番》《刺目劝学》《王祥卧冰》《兄妹观灯》《李彦贵卖水》《伯牙抚琴》《缅怀好支书——朱正清同志》等。
传承价值
通渭小曲戏是隋唐燕乐新声散佚于当地民间的一部分,是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代表作,兴盛于清代,它的存世对于研究隋唐燕乐、南北俗曲和明清时调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21世纪的传媒多样化的迅猛冲击、传承人物的缺乏、传承保护经费的短缺等原因,通渭小曲戏已处濒危边缘,急需各级政府支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
通渭小曲戏表演者
1995年,邢正中、许克俭研究通渭小曲戏的资料入编《中国戏曲志·甘肃卷》。1998年,通渭县文化馆组织,许克俭等人采集整理的36首通渭小曲戏,入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十大集成之一《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
2014年,通渭县秦嘉徐淑公园经定西市文广局命名授牌通渭小曲戏等2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确定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2同年年5月,定西市政府根据规定,每年从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给每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1000元的补贴经费。
2015年10月,由通渭县委宣传部等部门编印的宣传精准扶贫政策《通渭县1+17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培训新编小曲集》和由县文化馆组织编写的《通渭小曲戏新编剧目》成为宣传政策推介小曲戏的重要资料。在通渭县巡演中,唱遍了18个乡镇和边远偏僻村社。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通渭县文化馆获得通渭小曲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0年6月,《通渭小曲戏》被制作成【非遗微课堂】的教学视频。此外,还把通渭小曲戏的戏剧《平襄诗魂》《刺目劝学》《十八里相送》《临潼山》《梅绛雪》《十里亭相送》《大保媒》《王大娘箍缸》等制作成视频,便于学习和传播。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通渭小曲戏项目保护单位通渭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重要活动
2015年9月,一部由甘肃通渭县马营镇地道民间艺人创排的小曲戏《平襄诗魂》在兰州金城第一戏楼进行了专场汇报演出。
2016年7月,《普法教育进万家》的“通渭小曲”戏广场观看了一场演出,赢得了群众的掌声。此外,通渭县先后编写了18个‘通渭小曲’等普法节目,在普法期间演出了1280场次。
2017年11月,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小曲戏”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上演,此次演出的剧目包括《大赐福》《李彦贵卖水》和《老娘泪》,旨在旨在宣传和弘扬定西传统文化,同时推进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促进甘肃华夏文明保护传承示范区建设。
荣誉表彰
2009年8月,通渭县马营小曲协会创排的现代小曲戏《抗旱铺膜忙》参加了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农民文艺调演,获表演二等奖,创作三等奖。
2013年9月,通渭县许克俭作曲、张晓宏作词的作品《小曲唱醉了家乡的天》参加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美丽中国·大型音乐展演活动上,获词曲类银奖。
2015年,通渭县小曲戏调演中《喜唱农村新变化》《五唱村村通》《农家乐》《薯香飘陇原》等剧目,获6个节目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