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通渭影子腔) 编辑

甘肃省通渭县传统戏剧

皮影戏(通渭影子腔)皮影戏(通渭影子腔)

皮影戏(通渭影子腔),甘肃省通渭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通渭影子腔是广泛流传于通渭县民间的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人偶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通渭影子腔起于清代,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其曲目内容与民众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素材主要源于通渭当地的民间曲艺。通渭影子腔的唱腔高亢粗犷,悠扬婉转,主要传承方式为家传。

2014年11月11日,皮影戏(通渭影子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91。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皮影戏(通渭影子腔)

非遗级别:国家级

非遗类别:传统戏剧

批准时间:2014年11月11日

申报地区:甘肃省通渭县

非遗编号:Ⅳ-91

历史渊源

编辑

通渭影子腔

据考证,通渭影子腔源于陇南影子腔,兴起于清代康熙年间,通渭《刘氏家谱》中详细记载有清代嘉庆初年刘纯儒所创影子腔戏班事宜。

清代嘉庆年间,民间艺人借鉴姊妹艺术并吸收民歌成分,使影子腔发展较快,图案设计和雕刻艺术明显改进,唱腔也逐渐丰富。

清代末期,影子腔演变为一种独立的地方剧种——通渭影子腔。

民国时期,通渭县全县有皮影班40多个,全属半农半艺,演出范围辐射周边各县。

中国解放以后,通渭影子腔戏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当时通渭县全县的皮影班大约有一百二十个左右(常河朱家坪二百多户人家中大都有皮影戏箱),活动正常的班子每年演出达二百多场次,活动范围以通渭为中心,常扩大到会宁、定西、陇西、渭源、甘谷、式山及临夏、青海的部分地区。

1964年,通渭县文化馆组织专人对通渭影子腔的影人制作、表演技巧、音乐伴奏等方面进行了整理、改革,用通渭影子腔演出了皮影现代戏《买女》《夺印》《决不是小事》等,并在部分表演特技方面作了一些改进与突破,使影人在原来只能活动两手的基础上进步能张咀动眼,抬腿走路。

“文化大革命”时期,通渭影子腔被诬为“四旧”推入“横扫”之列,戏箱被没收烧毁,艺人被批斗游街。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后,通渭影子腔得以恢复和发展,其常活动的戏班有45班,总人数226人,仅1983年一年演出1252场次,观众达37560人次。

文化特征

编辑

唱腔板式

通渭影子腔通渭影子腔

通渭影子腔为板腔体结构,其主要板式的音乐以两句或四句唱词为基本形式(称“两句串”或“四句串”,可根据需要在其后加入音乐伴奏的“过门”),随剧情变化和情绪需要,旋律形态也不断变化,以适应不同情感表达的需求。

通渭影子腔的基本板式有慢板、阴司板(是慢板的一种特殊变体)、流水板、飞板、道情以及散板类型的尖板、滚白,其中,慢板、流水板高昂低回跌宕起伏、变化丰富,对情感的表达有较大的伸缩性;飞板节奏紧凑,速度较快,适于表现较为激烈的情绪;道情长于叙述,后有帮腔衬托气氛;阴司板较为婉转;尖板高亢。具有较强的情感冲击力;滚白悲切哀怨、节奏自由,是接近于诵白的哭诉。此外,通渭影子腔的板式还有用于唱腔结尾或过渡的送板、栏板、留板、簧板、叫板,其中,送板,用于唱腔结尾,表示送人物下场;栏板,用于人物上场;提板,用于各板式唱腔在节拍中结束并不再保留伴奏音乐时;留板,用于唱段末尾以散板形式结束,随后往往还接有其他唱腔并保留伴奏音乐的过渡时;簧板,末尾句有帮腔的散板;叫板用于唱腔之前,其词非唱腔正词,往往是称呼语、感叹语等构成的短小散板。通渭影子腔各种板式经不同的组合、运用不同的变化加上各板式拖腔处富有特点的帮腔,可表现较为丰富的情感内涵。

唱词特点

通渭影子腔的唱词结构与格式,基本同于秦腔,主要有三种格式:第一种为慢板、阴司板,由每句十言组成的上下句唱词;第二种是流水板、飞板,由每句七言组成的上下句唱词;第三种是说唱形式板式“滚白”,无固定字数限制的唱词。无论那一种唱词结构格式,都要依从“唱词人腔、吐字入韵、行当人板、说唱入曲、旋律入味、方言入调、依字托腔”的艺术要领。

乐器乐队

通渭影子腔通渭影子腔

通渭影子腔的领奏乐器为二弦,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为板胡所取代,其他的伴奏乐器则有二胡、三弦、笛子、喷呐等。通渭影子腔的乐队一般只有五六人,所有打击乐均由上述乐器的演泰者兼任,担任演唱的“唱把式”一般也需兼任打击乐器的演奏。在唱腔之外独立运用的打击乐与秦腔等戏曲大同小异,在唱腔中沿用民间较为独特的渔鼓,大、小甩子(两种不同形制的拍板),磬碗等作为击节乐器。通渭影子腔在演出中还常常采用“倒影子”的形式,即在一出戏的前半部演出时用秦腔音乐,后半部用影子腔音乐。

代表剧目

编辑

通渭影子腔的常演剧目既有历史故事剧,如《征西川》《药王孙思邈》《忠孝图》《双驸马还朝》等;也有变换诡异的神话戏,如《西游记》等;还有轻松幽默的小戏,如《王婆骂鸡》《小寡妇上坟》《看灯》《打草鞋》等。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通渭影子腔是通渭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其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内容情节感人,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传承状况

受社会转型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通渭影子腔逐渐散失了观众群,加上其自身缺乏创作,缺少传承人,通渭影子腔的传承面临较大的危机。

传承人物

刘满仓,男,汉族,2018年5月8日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皮影戏(通渭影子腔),甘肃省通渭县申报。

通渭影子腔传承人刘满仓通渭影子腔传承人刘满仓

保护措施

1964年,通渭县文化馆组织专人,对通渭影子腔进行了整理,并于2006年出版了《通渭影子腔》。

1978年,通渭县文化馆组织人员对通渭影子腔进行了录音和搜集整理,并编印了《影子腔音乐》。

通渭县借现代电器化发展的机遇,录制了《通渭影子腔》VCD专辑演唱光盘。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通渭县文化馆获得“皮影戏(通渭影子腔)”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皮影戏(通渭影子腔)项目保护单位通渭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活动

2014年2月,通渭县举行了影子腔调演活动,此次调演活动共召集全县10支队伍参加,每队参演30分钟。

2015年11月21日,通渭影子腔《药王孙思邈》在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报告厅进行了表演。

2018年2月,通渭影子腔在深圳大鹏所城粮仓皮影馆进行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