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昌 编辑

明朝抗倭名将

宋应昌宋应昌

宋应昌(1536~1606),字思文,号桐冈,浙江仁和县(今杭州)人,祖籍浙江会稽(今绍兴),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

宋应昌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考中进士,在万历朝鲜战争中屡立战功,取得平壤大捷,官至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经略朝鲜、蓟辽、保定、山东等处军务。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宋应昌

字:思文

号:桐冈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浙江仁和县(今杭州)

出生日期:1536年

逝世日期:1606年

主要成就:万历朝鲜战争中取得平壤大捷

最高官职: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

人物生平

编辑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考中举人。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考中进士,任绛州知州。历任刑部员外郎、户科给事中。改任刑部、礼部左、右给事中。高拱以互市议边,宋应昌上疏争论俺答不宜归附进贡。京营边报接连而至,张居正以没有敌人对答,宋应昌则根据谍报上报,并上疏防虏七事,得罪张居正,出任济南府知府。历任山西按察副使、河南左参政、山东按察使、江西布政使、福建布政使。升任都察院副都御史、山东巡抚。宋应昌请求重视海防,恢复营卫巡司诸旧制,被人认为不合实际,不久,朝鲜告急,众人叹服宋应昌的神机妙算。历任大理寺卿、工部右侍郎。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侵略朝鲜,朝鲜国王李昖逃至义州(今朝鲜新义州),日军俘虏王子临海君李珒、顺和君李珏,挖开高丽懿祖、朝鲜中宗的坟墓,并声称进攻大明。宋应昌改任兵部右侍郎,经略朝鲜、蓟辽、山东、保定等处防海御倭军务,赐麒麟一品服,假使便宜行事。当时,提督大将军李如松还在宁夏平定哱拜之乱,宋应昌缮甲练兵,储粮制器。由于事出突然,没有做好准备,朝廷又督促出战,宋应昌花费不到两个月,春正月,部署出关。日本将领小西行长因为游击沈惟敬的话,愿意归还侵占的地方,请求封贡,对明军没有防备。宋应昌与李如松趁机偷袭,攻取平壤,斩首一千六百四十七级。明军又收复开城,攻下黄海道、平安道、京畿道、江道。加藤清正也从咸镜道退守王京(今韩国首尔)。

宋应昌夸耀平壤大捷,上疏盛称功劳,绝口不言封贡事。朝鲜命人告诉明军:“倭寇弃王京遁走矣”。李如松听说后,产生轻敌之意,率轻骑直取距离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馆。倭寇伏击,围困明军数重,指挥李有昇战死。最后遇上杨元、张世爵的援军至,于是解围。宋应昌、李如松从此气馁,暗中许诺封贡。而迫于朝议,于是说许封不许贡。当时王京号称有三十万倭军固守。宋应昌遣敢死队夜袭日军粮道,烧毁龙山仓等十三座粮库,倭寇粮饷断绝,放弃王京。宋应昌遣兵追击至南原(今韩国南原市),与加藤清正夜战,又追至晋州(今韩国晋州市),斩获甚众。倭寇返回釜山,退到日本熊川、川西、生浦。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三月,兵部尚书石星主撤兵议和,宋应昌因建议留刘綖率兵一万六千人协守,遂被召还。朝鲜国王和光海君宴请了他,倾城相送,尾至数百里外。给事中文梓请求罢免宋应昌。下诏以顾养谦代替。等到宋应昌还朝,明请封贡,得到允许,益为言官所弹劾,于是免职归乡,隐居西湖。录平壤之功,加右都御史、世袭正千户。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去世。长子宋守一伏阙上书,为父亲喊冤,下诏官复原职。

主要功绩

编辑

宋应昌在万历朝鲜战争中索回王子、陪臣、宫眷百余人,斩倭寇二千零三十级,收复平壤、开城、王京以及二千五百里地。

亲属成员

编辑

曾祖父:宋富

祖父:宋义

父:宋儒

长兄:宋应期

长子:宋守一

次子:宋守敬

下一篇 张思忠

上一篇 张国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