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道情 编辑

浙江省的传统曲艺

金华道情金华道情

金华道情,又称“唱新闻”、“渔鼓”、“说古文”、“劝世文”,是浙江省的传统曲艺之一。金华道情与杭州小锣书、温州鼓词、宁波走书、绍兴莲花落合称为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种。

金华道情表演形式为一人采用当地方音,怀抱渔鼓,手持简板,自行伴奏说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代表曲目有《黄金记》《迎金记》《金瓜记》等。

金华道情发于义乌市,主要流行于浙江省金华市及周边地区。2008年6月7日,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联合申报的“金华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78。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金华道情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流行地区:浙江省金华市及衢州、丽水等市县

经典剧目:《黄金记》《迎金记》《金瓜记》《银台记》《胡牌记》

代表人物:朱顺根、叶英盛

遗产类别:曲艺

遗产编号:Ⅴ-78

始兴年代:清代

历史沿革

编辑

金华道情金华道情

道情源于唐,传于宋,行于元,兴于明、清。早在明代就已经在金华、义乌土地上繁衍,清代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是除了戏曲之外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形式。大约在明代中后期,道情流入金华,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繁荣、兴盛。

到了清代,道情在金华、义乌等地已相当普遍,是城乡除了戏曲以外最主要的娱乐形式。发生在金华城乡的一百多个道情曲目中,绝大多数道情中的故事是发生在清代的,说明当时道情是十分盛行的。

民国期间,道情在金华各地的势头不减,在民间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抗战时期,金华道情艺人以抗日游击队金肖支队八大队的抗日故事为素材编成道情宣传抗日,鼓舞了士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各地道情艺人十分关心,组织学新唱新。1950-1964年,金华道情盲艺人叶英美曾三次进京,唱出了“享毛主席的谷,住毛主席的屋,吃毛主席的福,唱毛主席的曲”的心声,使他在全国范围内的曲艺界享有“北有韩起祥,南有叶英美”的盛誉。到20世纪50-60年代,道情艺人开始积极创编节目,他们用道情这一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创作改编曲目参加各项比赛。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道情艺人逐渐进行地下活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金华城区开始成立“婺春”曲艺演出队,在金华、兰溪等地演出。这一时期,金华城乡电影队采用的宣传方法是放映,利用幻灯片的道情表演形式进行说唱,群众的热情高涨,纷纷开始演唱道情歌曲,金华道情的创作和表演开始走向一个新阶段,金华道情的唱腔也出了改变。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了“新派唱法”,其代表人物是金华县东孝公社电影队放映员邹爱琴。之后的时间里,金华、义乌、东阳等县文化馆先后举办了道情演唱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爱好者,这一时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金华道情的辉煌时期。

艺术特色

编辑

表演形式

金华道情以唱为主,说表为辅。演出中,正面人物一般用金华官话代言,而反面人物则用当地方言。演唱者能同时扮演男女老幼各种不同人物的声腔,学各种动物的叫声,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如身临其境;因金华一带方言复杂,演唱时夹杂许多方言土语,充满乡土气息,引人入胜。

伴奏乐器

渔鼓渔鼓

金华道情演唱时用的道具是渔鼓(又称情筒)和简板。渔鼓是毛竹制成的筒状器物,中间打通,一头绷上猪油皮(膜),套上布环,将猪油皮(膜)绷紧,用手指轻轻弹击于绷紧的猪油皮上,能发出“膨膨”的声音;简板是用剖开的竹子做的,两条毛竹片,每条宽约1.5厘米,长50厘米,上部3厘米处用火熏,使之向外弯出,呈龙须状。用时两条竹片稍长为上,稍短为下。主要配以节奏,使演唱时更具韵味。演唱者左手握两片竹板,臂腋间夹一个渔鼓,右手拍鼓筒,左手打竹板,口中唱白兼用,发音似口技,说唱有板有眼,绘声绘色。

唱腔特点

金华道情演唱时,音调多采用徵调式,结构完整,有头有尾,节奏多样,可紧可慢,也可适中。唱腔分为“平调”、“悲调”、“哭调”等,其中平调音域平缓,节奏稳健,多用于叙述故事情节的大段唱腔;悲调低沉凄,如泣如诉,多用于描述人物痛苦的遭遇;哭调模仿女性哭泣,主要用以强化人物的悲伤心情,渲染悲剧气氛。

曲调特征

金华道情表演金华道情表演

金华道情的曲调旋律,基本属于中速而下行,很少有高亢、昂扬、强烈之音,偏有低沉哀伤之腔。如泣如诉,比较原始,未正式形成各种板式,变化亦不多,煞尾时照例有儿句散板。旧社会盲艺人生活困苦,沿村卖唱,迹近乞讨,是金华道情曲调带有哀怨愁苦之音的原因。

代表曲目

编辑

金华道情传统曲目分摊头和正本(短篇和中长篇)两类。摊头有《十二月花名》《二十四节气》《三十六码头》等。正本有400余部,有《珍珠塔》《孟姜女》《双刀记》《借银记》《双钉记》《双珠花》《三头记》《尼姑记》《银台记》等。

流行地区

编辑

金华道情主要流行于浙江省金华市及周边的衢州、丽水、义乌、浦江、东阳、武义、兰溪等市县。

传承保护

编辑

流传现状

金华道情缺乏专业表演团体和研究机构,民间职业艺人甚少,老艺人相继过世,曲种濒临人亡曲亡状态,传统曲目面临消失。

保护措施

2015年3月,金华市召开金华道情整理保护工作讨论会。会后将继续挖掘金华道情经典传统曲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抢救性保护措施,继续开展视频和音频的录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经典传统曲目的收集和整理,汇编成册。进一步推进传承教学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培养金华道情的后继人才。

2018年10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第二届金华道情保护与传承论坛。本次论坛就如何更好的开展专项金华道情抢救性保护工作、规范带徒授艺强化人才培养、推进道情进校园活动进行积极深入的探讨,让道情艺术更富有生命力、吸引力,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义乌市文化馆(义乌市群众书画院、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金华道情”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9月,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评估建议予以公示,保护单位更名为金华市文旅发展和非遗保护中心。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金华道情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金华市非遗保护和信息中心。

传承人物

叶英盛叶英盛

叶英盛,男,1947年6月生,义乌市佛堂镇下叶村人。叶英盛十一岁学唱金华道情,他记性好、悟性强、嗓音亮,经师傅叶英美的指点,演唱技艺有了很大的进展,在唱法上是师承传统又大胆创新。1985年,他随义乌纪念吴晗剧组赴北京演唱道情《怀念晗》。1997年将金华道情制成碟片出版。2003年出版发行传统长篇曲目《双玉球》《玉连环》碟片。叶英盛开了金华道情录制音像作品的先河,为金华道情传承和扩大影响起了积极作用。2004年12月,叶英盛被授予“全国德艺双馨曲艺家”称号。2009年5月,叶英盛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朱顺根朱顺根

朱顺根,男,1942年12月生,金东区澧浦镇人,一眼残疾。朱顺根十五岁拜师习艺,师从金华道情艺人夏云登。从艺五十余年,足迹遍及金华地区各县(市)乡镇,并经常应邀赴江西、安徽及浙江的丽水、衢州等地演唱。所积累的中、长篇金华道情传统曲目达百余部,其中传统的代表性曲目有《双珠花》、《双玉镯》、《双情义》、《双珠仇》等。曾被授于“金华市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家”称号。2009年5月,朱顺根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08年6月7日,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联合申报的“金华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艺价值

编辑

金华道情是金华民间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功能作用。

重要演出

编辑

叶英盛表演金华道情叶英盛表演金华道情

2015年7月27日,浙江曲艺优秀传统曲目传承展演活动在绍兴莲花书场隆重开演,金华市非遗中心带领金华道情应邀参演,并获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7年8月15日,金华市非遗馆“明月书场”(城隍庙内)举办金华曲艺走进明月楼社区展演活动。

下一篇 平湖钹子书

上一篇 绍兴平湖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