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长兴百叶龙) 编辑

浙江省长兴县传统舞蹈

龙舞(长兴百叶龙)龙舞(长兴百叶龙)

龙舞(长兴百叶龙),浙江省长兴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长兴百叶龙发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在瞬间突变成龙是其特色,由此将中国传统的舞龙转化成龙舞,通过湖水荡漾、荷叶摆动、荷花盛开、彩蝶扑飞、荷花变龙、蛟龙嬉戏、龙变荷花等动作和情节,完成舞蹈过程,展现江南水乡的意境。

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长兴县的龙舞(长兴百叶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编号:Ⅲ-4。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龙舞(长兴百叶龙)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浙江省长兴县

非遗编号:Ⅲ-4

历史渊源

编辑

长兴百叶龙长兴百叶龙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它是由流行于安吉上舍村一带的民间舞蹈“花龙灯”演变而来,后传入长兴县天平村,并一直在这个村传承。

“花龙灯”最初是用一盏盏纸扎的花篮灯、花瓶灯走“四角阵”后,绵延相衔串舞成龙形。至清朝道光年间,安吉上舍村艺人杨九林对该村的“花龙灯”作了突破性的改进,着重在“变”字上下功夫,使每一种花灯都具有两种形象。如聚宝盆翻过来变成龙头;荷花灯相连即变成龙身;蝙蝠灯翻过来变成龙尾;寿桃灯翻过来变成龙珠;十二只花瓶(每只由两半合成)翻开变成云片,使原本一览无余,自然衔接的“花龙灯”变成:进门是花灯,出门是龙灯的形式,并改名为“化龙灯”。经数代艺人的改进,原先的花灯相衔恍若游龙,逐渐演变为由荷花瓣组成的“百叶龙”。

舞蹈特色

编辑

表演形式

长兴百叶龙长兴百叶龙

传统百叶龙多在庙会及节庆时表演,先从“游四门”“圆场”等队形开始,当荷花灯聚成圆圈、相互连接以构成“龙”形时,外圈舞队热烈舞蹈,以遮引观众视线;“龙”一成形,即腾空跃起,众舞队立时散开,突出百叶龙,形成高潮。

百叶龙的表演方式也划分为舞台舞、行街舞、广场舞等不同形式,且日趋复杂,以适应不同的表演场合。其主要队形有长蛇阵、接龙、踩四门、剪刀阵、走四角等,主要动作有游龙、滚龙、龙盘柱、腾龙、卧龙、睡龙、龙出水、龙吐须等。

舞蹈表演开始由17人两手分持特制的荷花灯、荷叶、蝴蝶道具串舞,展现出夏日里一池盛开的荷花随风荡漾。在荷花忽聚忽散中,荷花连接成龙突然腾空而起,荷叶变成祥云。顿时一条鲜艳夺目的彩龙,翻滚在蓝天白云间。与古朴刚劲、粗犷豪放、大气磅礴的中国北方龙舞相比,在江南水乡里诞生的“百叶龙”以造型轻巧精致、外形秀丽见长。它在表演风格上讲究构图维美,动作轻灵典雅,气氛活泼灵巧。

道具

长兴百叶龙长兴百叶龙

“百叶龙”,顾名思义,由“百叶”构成龙头、龙身、龙尾。而此叶却非一般的树叶,乃是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一共有130多道工序,80多种材料,在制作龙头时,先用金属丝或竹片做出龙头骨架,再用桃花纸糊面,纸糊彩绘后,用荷花做出龙颈,接着用线制成龙须。古人云:“画龙点睛”,制作龙的眼睛难度很大,不但要使龙眼有神,且开闭自如,眼珠又要能转动。由于龙眼的“点睛”作用,“百叶龙”静则憨态可掬,动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即使整条龙呼啸而来,也不会有凶猛的感觉,而是让人感受它的活泼可爱。龙身是主体部分,由 81朵荷花分9段连接组成,每段有9朵荷花,每朵由63片布制成的花瓣叠成,荷花花瓣代表龙鳞,龙鳞共900多片,龙身共长16m。制作龙尾的巧妙在于要做出可以张合的蝴蝶状骨架,纸糊彩绘后固定在木杆的一端,双翅张开时为“蝴蝶”,合拢时即为龙尾。“百叶龙”的主要特点就是整条龙各个部位都具双重性质,既是龙躯、龙头又是荷花,别具一格、设计巧妙。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长兴百叶龙长兴百叶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奉的祖先,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常见的娱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长兴百叶龙作为中国汉民族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传承状况

时代的变迁给长兴百叶龙的有序传承带来了影响,使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生存危机。

传承人物

谈小明,男,汉族,1949年生,浙江湖州人,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长兴百叶龙)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长兴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05年8月,长兴百叶龙演出公司所在地长兴大剧院建成并投入使用。长兴百叶龙演出公司是长兴县文广新局的直属文化企业单位,承担了长兴百叶龙的传承、创新、发展和弘扬工作。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长兴县文化馆获得“龙舞(长兴百叶龙)”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龙舞(长兴百叶龙)》项目评估合格,长兴县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活动

长兴百叶龙表演长兴百叶龙表演

2018年2月9日,浙江省文化厅与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承办的2018埃及“欢乐春节大庙会”在埃及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开幕,以长兴百叶龙艺术团为班底、杭州杂技总团参与的浙江艺术团,为埃及观众表演了舞龙(长兴百叶龙)等节目。

2019年6月11日,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19年“根与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澳门市政署大楼正式开幕,首场演出于6月12日晚20:30上演,长兴百叶龙作为压轴节目进行表演。

荣誉表彰

1957年,长兴百叶龙荣获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特等奖。

1957年,由周恩来总理推荐,长兴百叶龙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大学生联欢节”演出,获得金奖。

2000年,长兴百叶龙获“群星奖”舞蹈大赛金奖。

2019年,长兴县选送的民间舞蹈长兴百叶龙获得浙江省薪传奖金奖,成为浙江省湖州市唯一的获奖项目。

文化轶事

编辑

关于百叶龙有一个传说:苕溪边一对农民夫妇生下一个四脚蛇形的怪胎,村民们说是妖怪,将其丢入荷花池。母亲去池里洗菜淘米时,小蛇就会游过来吃奶。一天,族长看见小蛇在吃奶,就用铁锹斩断了蛇尾。这时,天上乌云翻滚,小蛇想上天,因为没有了尾巴飞不上。一只蝴蝶飞来停在它的尾巴上,帮它飞上了天。四脚蛇上天后成了龙,天旱时,它常来为家乡洒甘露。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它,做了一条百叶龙,以舞龙的方式纪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