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南锣 编辑

河北省海兴县土生土长的传统戏曲剧种

海兴南锣海兴南锣

海兴南锣是河北省海兴县土生土长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元明时为时尚小令中的《打枣干》,明清时演变为吹奏乐南锣曲,清康熙年间(1662—1722)发展为南锣秧歌,清光绪三十年(1904)形成南锣秧歌戏,民国三十五年(1946)搬上乡村舞台,南锣剧种正式形成。现在,海兴南锣濒临失传。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海兴南锣

地点:河北省海兴县

年代:元明

对应:《打枣干》

简介

编辑

河北风俗戏

海兴南锣是河北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海兴南锣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14。她的主要艺术特点是融戏曲、舞蹈、杂技于一炉,具有河北吹歌风韵,适于表现生动活泼、诙谐风趣、载歌载舞的喜剧。唱腔音乐主要为《打枣干》中的几支连缀式的曲牌,由五声音乐构成的大调式,围绕主旋律进行发展变化。文场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龙头琴、二管、笙、笛子等;武场的打击乐器主要为小广锣、鼓、钹、镲等。该剧种的另外一大特色是演员均念方言,演唱中的上下滑音、“花舌”音使用较多。

海兴南锣诞生后,活动范围扩大到津南鲁北等地,历史上对南锣剧种的发展影响较大者有吕三元、刘玉田、刘德纯、丁宝江等人。该剧的传统剧目有几十出,最具代表性的有《顶砖》《颠鸾凤》《双拐》《双灯记》《双插花》等。1979年,海兴县民间艺人对南锣戏进行挖掘整理,对该剧的传统代表剧目《顶灯》等进行大胆改编的同时,又创作了现代南锣戏《豆腐王》。

曾有报道说,“沧州狮子震东海,南锣戏曲压太行”。海兴南锣,以其独特的风格跻身于戏剧舞台。

绮丽的戏剧小花

编辑

据了解,海兴南锣由明清北方的俗曲《打枣干》(又名《挂枝儿》)演变而来,是流传于海兴具最广泛的剧种之一。元朝时,有一种流传在北方地区民间的《时令小调》,后又演变成小曲《打枣干》。明末清初,许庄子等村的民间吹歌班曾经演奏《打枣干》等曲牌:清康熙年间,小梨园村随“花会”演出的秧歌小戏,就吸收了《打枣干》等曲牌的曲调,排演了秧歌戏《顶灯》等。当时名气很大的丑角演员吕三元饰剧中的张其三。清光绪三十年,赵毛陶科班出身的河北梆子艺人刘庚到马厂村辅导秧歌戏的艺人们,进一步促进了秧歌戏的发展。民国三十五年马厂等村用《打枣干》曲调演唱的秧歌戏摆脱了随“花会”演出的形式,搬上了乡村的舞台。此时,海兴南锣已经形成。

过去,海兴县的南锣戏十分流行,上演过南锣戏的村庄有120多个。其中马厂、良章、前刁、刘巡庄、东尤、小梨园、西常庄、小山等村都有南锣子弟会。这些“子弟会”除在本地演出外,还到津南鲁北各县演出。1948年,民间艺人倪玉朴、杨洪泰在江苏省扬州一带演出,深受欢迎。

海兴南锣的唱腔主要是《打枣干》几支曲调,打击乐器南锣在剧中占主要地位,文场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二管、龙头琴、笙等,演奏颇具沧州吹歌风韵。海兴南锣戏的传统剧目有《顶灯》《顶砖》《赵连代借闺女》《双拐》《安安送米》《双灯记》等。

1979年至1981年,海兴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对海兴南锣进行了调查和整理。他们改编的传统戏《顶灯》和创作的现代戏《豆腐王》,代表沧州地区参加了河北省戏剧汇演,并代表河北省的独有剧种剧目参加全国观摩,被评为优秀剧目一等奖。海兴南锣,像一支绚丽而独特的戏剧小花,跻身于中国戏剧的舞台上。那诙谐幽默的“趣”,那酣畅淋漓的“欢”,那汩汩流淌的“情”,深深地感染着无数观众……

摘取明珠的艺人

编辑

上世纪80年代,海兴南锣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表演的热潮升腾奔突,创作的激情无穷无尽。台上台下,一唱一和;场内场外,高潮迭起。10多个县市剧团排演和移植了海兴南锣的剧目。有两个剧目由河北、天津等7家电台、电视台进行录音、录像、播放。

在海兴,有这样一群披荆斩棘,勇于攀登,摘取艺术高峰上那颗明珠的艺人——

杨双发,自1974年开始整理海兴南锣剧目,写了20万字的整理笔记。1984年他母亲病重时,他出差于山东。晚上,他正趴在招待所的小方桌上苦攻《顶灯》,忽然长途电话告知他母亲病危,他连夜赶回家中。母亲看了他一眼,就与世长辞了…….

冯世昌,骑着自行车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寻访了10多个村庄的60多名民间艺人,让人哼唱,他现场记谱……丰富了海兴南锣的唱腔。跟记者说着说着,68岁的他哼唱了起来,神采飞扬,宛若一个孩童扑进“南锣母亲”的怀抱。

郭兰芳,海兴县文化馆干部,曾是海兴南锣的主要演员。是她把海兴南锣演上了荧屏。你听,她这样唱:“你不怕出丑俺嫌丢人哪,人要脸来树要皮,树要皮……”歌声优美而深情。

还有孙凤华、杨长峰、高向东……他们守候、发展着海兴南锣。他们为戏剧界洞开了一扇神奇的小窗,歌声在窗内流淌,舞姿随着歌声翩翩。

濒临失传的现实

编辑

海兴南锣濒临失传。

40多岁的郭兰芳曾对记者说,据她所知,时下在民间,只有城关镇马厂村的的两三个人会唱,而且只会表演《顶灯》……

8月初,记者前往海兴县采访的途中,4名30多岁土生土长的海兴小伙子问记者:“海兴南锣,在海兴?” “你没闹错吧?我们怎么不知道!”

据介绍,作为一个剧种,学习海兴南锣,必须得下一番功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今商品经济下,没有相应的待遇,谁肯下这番苦功?逢年过节,民间垂青相对简单的“花会”,而海兴南锣渐渐固守在不可名状的寂寞之中……

“多元文化的冲击、经费太少,也是海兴南锣濒临失传的原因……”采访中,一名南锣民间艺人这样分析。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眼下正抓紧物色演员,排演新剧本,让南锣小戏进一步发扬光大——送海兴南锣下乡,夯实群众基础。”海兴县文教局副局长孟建华这样告诉记者。

海兴南锣,在与失传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