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 编辑

四川省地方传统戏剧

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

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四川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川北大木偶戏为世界稀有的木偶剧种,可以追溯到清初移民时,至21世纪初已有300余年历史,主要流行于川北仪陇县。其偶身高大,长约1.4米,重约5公斤,比京木偶大出三倍以上,酷似真人,五官灵动,四肢灵活,能基本完成人所能完成的一切动作,以及一些人不能完成的其他动作,依剧情要求,可进行穿衣、喝茶、舞刀、点火等表演。川北大木偶戏传承了最古老的木偶艺术,其表演特点及其本身都能管窥出古时木偶艺术的精彩,特别是其唯一性,更使川北大木偶的保护和传承弥足珍贵。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9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非遗编号:Ⅳ-92

申报地区:四川省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历史渊源

编辑

起源说法

关于川北大木偶戏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川北大木偶戏是中华民族远古木偶文化的遗存,但因相关史料不足,所以只能处于主观臆测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考证;另一种说法认为川北大木偶戏是在清朝初年由湖广地区的移民带入四川的,从可见的古木偶身上刻有的“咸丰五年”等字样,第二种观点相对比较可信,川北大木偶戏距21世纪初应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历史背景

据相关资料记载显示川北大木偶戏至21世纪初已有300余年历史。清初,湖广人青发荣、青发旺在“湖广填川”时,将大木偶艺术带到了川北仪陇县。所以,真正的川北大木偶出自于仪陇,是仪陇这方文化土壤产生出的艺术代表。

后来,青氏又将此技艺传给杨三合。民国3年(1914年),仪陇县包包场(今石佛乡)木偶乐器艺人李约之(又名李锦禄),为了躲避朝廷逼兵,决定买来杨三合后代的木偶,自立门户,与其子李章福、李章模、李章庚、李章祥过着浪迹川北的演艺生活,创建了“福祥公社”。李章模(李家同辈排行第八,人称李八娃)任东家,李章庚担任管事,李章福、李章祥同社从业。东家乃一班之主,管家处理班中日常事务。

川北大木偶戏

1918年,“福祥公社”改名为“福祥班”。为了壮大队伍,“福祥班”到处招贤纳士,川北有名的表演艺人张联荣、邓金山、邓义亭等加入“福祥班”。

20世纪40年代初,李章模因体弱多病,李章祥当了“福祥班”的东家兼管事。李章模的长子李德三、次子李泗元均在八岁时进入“福祥班”跟随父辈从艺。

1948—1949年,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川北一派荒,万户萧疏,无数人过着乞讨生活。“福祥班”辗转于青川、平武一带巡演,生意萧条,木偶戏班的艺人们不得不各奔前程、自谋生路。川北一带的木偶戏班除“福祥班”外,纷纷倒闭停演。只有李章福、李章模、李章祥、李泗元等李氏一家费尽心机,吃尽苦头,走乡串户,在街头巷尾、院坝村落表演木偶,耍点小把戏,过着艺乞生活。因“福祥班”从业人员全系仪陇县包包场(今石佛乡)李氏一家,故时人又称“福祥班”为“李家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川北大木偶艺术有了新的发展。“福祥班”长年行走于广元、巴中、广安、南充川北大地上。他们走村串户,在土地会、财神会、王爷会、观音会等诸多庙会或是农民的红白喜事以及春祈秋报上演出助兴,晒场院坝就是简陋的舞台,幕布一扯,锣鼓一响,大木偶便在他们灵巧双手的操纵下开始表演。“福祥班”成了仪陇县木偶宣传组,从此结束了民间艺人们的流浪生涯,后来更名为“仪陇县木偶宣传队”“仪陇县新民木偶剧团”,1956年与其他木偶剧团合并成立仪陇县木偶剧团。

1966年,胡玉林进入仪陇县木偶剧团之后,他对木偶的制作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和创新,使其活动自如接近真人,并为演员设计制作出支撑木偶的“依托架”而解放了演员的双手,为川北大木偶戏走上全中国和世界奠定了基础。

1985年,仪陇县木偶剧团改为南充大木偶剧团;1998年3月,南充大木偶剧团更名为四川省大木偶剧院。该剧团成了川北大木偶戏传承和发展的主要载体。

文化特征

编辑

川北大木偶戏无论在造型艺术上、表演艺术上,还是在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是取各家之长,融各家之巧,形成它独有的艺术特色,被国际和中国国内公认为世界稀有、中国独一无二的木偶艺术。

造型艺术

根据操纵方式不同,木偶可分为提线木偶、药发木偶、布袋木偶、水木偶、肉木偶和杖头木偶。川北大木偶属于杖头木偶。所谓杖头木偶,就是用竹杖或木棒支撑木偶的躯体,表演者一手握住竹杖或木棒,像撑伞一样把木偶举起,另一只手操作木偶上的两根铁签,从而让木偶比划各种动作,而木偶的眼、眉、口、颈的活动则由握竹杖的手指轮动机关或助手去完成,故杖头木偶的表演者又叫作签子手。由于川北大木偶几乎和真人一般大小,属于木偶家族中的“巨人”,因而表演者必须借助腰间系着的布袋子,把一根五尺长的直杖插在布袋中作支撑点,以便腾出双手去操纵术偶完成各种动作。

川北大木偶的造型艺术独特。最初的大木偶是用一种叫水麻柳的树木雕刻而成,水麻柳不仅难找,而且雕出的木偶很沉,演员操纵起来非常吃力。木偶雕塑艺人李发海原先是将水麻柳改为油桐木,后来又将油桐木改为环氧树脂。这种新型材料制成的木偶不仅轻巧灵活,且制作省时省力。观众们看到的木偶,全都用环氧树脂制成。以往的大木偶虽有五官,但均不能动,是真正的泥塑木雕。根据川剧生、旦、净、末、丑的不同角色,李发海反复研发,大木偶的五官第一次动了起来一睛珠流转,嘴巴张闭,鼻子和耳朵也能像真人那样做出相应动作。此外,老木偶的颈部不能转动,而且没有胸背,与人体相去甚远。李发海在木偶颈部装了一个制动机关,木偶的头颈终于能像人一样转动;他给木偶做了一个和真人大小的身体,把它套在一个铁环支架上,穿上衣服后,木偶与真实的人体已经大为近似。以往木偶僵直无腰,即使是好的表演家,也难以把木偶演活。李发海通过杠杆原理,制作了一个能让木偶弯腰的机械,从此木偶的腰活动自如。其木偶形体高大,一般在1.5米左右,大而不笨,高而不呆,面部表情尤为生动,眼、眉、口、头、耳、鼻、手、腰活动自如,动作优美干净,表演时不仅能取物握物、穿衣解带、穿靴戴帽、拂袖掸尘、吹火点蜡、吸烟喝茶,而且能活动五官、下腰叩首、舞刀弄剑、吹拉弹唱、挥毫弄墨,千姿百态,变幻无穷,奇特别致。

表演艺术

川北大木偶戏在表演艺术上更是别具一格。川北大木偶戏的表演技艺来源于传统的戏剧、舞蹈等表演模式,其理论支撑也来源于戏剧和舞蹈等。如果深入幕后便能见到表演者(签子手)随着所扮演的角色轻走台步、翩翩起舞,一招一式如同“人大戏”的演员在台上表演一样。因此,这不仅要求表演者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过硬的木偶操作技巧,才能使诸多复杂而细微的动作准确无误、灵敏自如、干净利索。川北大木偶的“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其中有名的技巧为变脸,它有拭、揉、抹、吹、画、戴、憋、扯这几种方法。一代代艺术家们通过刻苦钻研,还创造了许多表演绝技,如《火烧濮阳》中的要斗签,《情探》中的端桌子、甩椅子、接椅子、耍蜡烛,《跪门吃草》中的要水发等技艺,与真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舞台音乐

川北大木偶戏在音乐上也有独到之处。过去,大木偶无独立音乐,一直以川剧曲调为主,人们往往称川北大木偶戏为木偶川戏。木偶川戏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这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以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木偶川戏音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中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形成为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木偶川戏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较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木偶川戏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1985年以前的木偶演职人员大多是文育,在学戏、学音乐时多为口传心授,所学的曲牌唱腔乃至文字道白都似是而非。1985年,剧团音乐工作者采取横向借鉴纵向更新的创作方式,对大木偶音乐进行改革创新,以川剧音乐为母体,用新歌剧的手法创造神似川剧的独立音乐,有了像《玉莲花》等优美旋律曲谱的问世,欢快时热情奔放,悲戚时惆怅痛楚,使舞台音乐跃入撼人心弦的境地,让人在感受到飘逸神韵之后进入梦的世界、美的意境。

舞台美术

川北大木偶戏的舞台美术神奇独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戏班在演出时要有一张“太师壁”作为底幕,太师壁上必须绣天门地门,两边还要绣上福禄寿喜。其它戏班子供的祖师爷是梨园鼻祖唐玄宗李隆基,而大木偶戏班子与众不同,供的是药王菩萨。川北大木偶戏的舞台是由28根竹竿(俗称28宿)和篷布组成,形如帐篷,演出前按照固定的位置将28根竹竿捆起来,盖上篷布,围上围帐,即成舞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增添了幕布、纱幕,逐渐取消了煤油灯、煤气灯,改换了聚光灯、跑云灯,根据剧情的需要,绘制软硬景片、天幕幻灯景片,演出的场所也从单一的农村转移到了城市。20世纪80年代以后,川北大木偶戏的舞台美术上升到了较高层次,无论是设计制作,还是软硬景片、天幕幻灯景片、灯光布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演出的场所不再是天坝、茶园、酒肆,而是一些新兴剧场,甚至是一些大雅之堂。21世纪初以来,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川北大木偶戏的舞台、声光背景更是绚丽多彩。

民间特色

川北大木偶戏长期生活在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民族民间特色,不同时期的演出习俗不同。在祥福公社和祥福班时期,大木偶主要的演出习俗有:打加官、跳灵官、打亲辞、打财神、挂彩虹、打滚台和供财神,还有秧苗戏、会戏、愿戏、酒戏、雨戏等。秧苗戏起源于精耕细作农业区的四川农民对丰收的渴求和庆贺:农耕时代,四川农村每逢插秧或是打谷之前,有搞春祈和秋报的习俗。有的地方称春祈为开秧门,就是在插秧之前祈祷风调雨顺;秋报则是在打谷之前进行,是为了庆贺一年的丰收已成定局。为此,主人家除了邀请亲朋好友及帮忙插秧打谷的人吃肉喝酒外,大户人家还得请人到家里娱乐助兴一这娱乐,有时是表演川剧折子戏,有时是表演皮影戏或木偶戏。这种不讲究演出场地,大多在主人家院坝里甚至田间地头进行的演出,统称为秧苗戏。在远离城市,经年累月也难得看一回戏的农村,尤其是四川的边远农村,秧苗戏是村民较喜闻乐见的娱乐盛宴。

艺术特色

川北大木偶与其他木偶艺术相比,从大、真、奇、灵五个方面凸显了它的奇特“大”,即偶身高大;“真”,即形象逼真,形神酷似真人而又超脱于真人,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与之媲美的形象;“广”,即戏路广,无论是戏曲、歌舞、话剧、杂技里的男女老幼,还是飞禽走兽、妖魔鬼怪等均能塑造,千姿百态,各呈异彩,又不失它本身的艺术特色;“奇”,即离奇多变,塑造的形象使人耳目一新,变化万千;“灵”,即灵敏度高,操作方便。

代表剧目

编辑

川北大木偶戏的表演剧目十分丰富。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川北大木偶源自民间,服务民间,劳动人民创造发展了它,使它融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为一体。剧目早期以因果报应、才子佳人、升官发财等世俗题材为主,如《平汝南》《三义图》《红书剑》《斗牛官》等。改革开放以前,以演出民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剧目为主,如《白蛇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宝石》《盗仙草》《八仙过海》等。1988年以后,改编了《美人鱼》,创作了《玉莲花》《巫山神女》《小铃铛漫游记》《彩蝶的神话》《龙门传说》等大型剧目。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川北大木偶戏传承了古老的木偶艺术,从其表演的特点及其本身,都能管窥出古时木偶艺术的精彩,特别是其惟一性,更使川北大木偶戏的保护和传承,弥足珍贵,具有较高的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川北大木偶戏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缺乏剧目、人才流失的严重威胁,大木偶戏面临后继乏力和后继无人的困境。当时代已经发生变化,观众的要求越来越高时,木偶戏如何紧跟时代步伐,使得这一古老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是人们必须要谨慎思考的。

传承人物

李泗元,男,汉族,1936年5月25日出生,四川仪陇人,国家二级演员。2008年2月15日,李泗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申报地区:四川省。

保护措施

2015年4月28日,四川大木偶剧院被列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北大木偶戏被列为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项目保护单位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演出

1989年9月,南充木偶剧团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艺术节,在首都舞台上一展风姿。

2013年7月,南充的川北大木偶戏等在山东省东营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木偶戏、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上参加展演。

2013年9月,南充“川北大木偶”演出团队代表中国在法国沙勒维尔-梅济耶尔市参加第14届国际木偶艺术节公演比赛。

2014年6月,川北大木偶戏在南充大剧院由国际木联亚洲太平洋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厅、南充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上演出。

2017年,原创川北大木偶戏剧《丝路驼铃》在南充大剧院进行首场联排,并在第二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上展演。

荣誉表彰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亚洲文化》、香港《大公报》刊登川北大木偶剧照,发表评论文章,高度评价和颂扬川北大木偶艺术为世界稀有。苏联戏剧家、木偶大师奥布拉兹佐夫在20世纪50年代就发表了评论文章,赞川北大木偶艺术是“世界上罕见的木偶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冕”。

2003年,川北大木偶戏参加全国第二届木偶艺术节,演出的《脸谱乐》《卖汤圆》分别获国家文化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金狮奖银奖与铜奖。

2012年6月,大型神话川北大木偶戏《彩蝶的神话》在第21届国际木偶联会暨国际木偶艺术节南充主题会场开幕式首演,并获得最佳剧目奖。

2013年9月,参加法国沙勒维尔市第14届国际术偶艺术节,《绣长绸》《桃花咏》《千里共婵娟》等剧目获得国际术联高度评价。

2014年6月,首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创排的以嘉陵江传说为背景的大型神话川北大木偶戏《龙门传说》获得各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