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福 编辑

亚太材料科学院副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永福孙永福

孙永福,1983年5月生 ,亚太材料科学院副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永福2002年9月—2006年7月就读于安徽大学,毕业后获得化学学士学位;2006年9月—2011年5月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获得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11年5月—2013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7月—2014年12月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14年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2月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2016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9年6月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副院士 ;202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2年入选安徽省“首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孙永福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精细结构解析以及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孙永福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83年5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6月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副院士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教学职称:教授

人物经历

编辑

孙永福参加学术活动孙永福参加学术活动

1983年5月,孙永福出生。

2002年9月—2006年7月,就读于安徽大学,毕业后获得化学学士学位。

2006年9月—2011年5月,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获得无机化学博士学位。

2011年5月—2013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3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3年7月—2014年12月,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2014年,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2月,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

2019年6月,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副院士。

202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2年,入选安徽省“首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永福长期从二维超薄无机材料的精准制备,精细结构解析及其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研究,废塑料高值化利用等。

孙永福聚焦二氧化碳光/电还原制高附加值碳氢燃料或化学品中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开展了功能导向二维无机材料的精准制备、精细结构解析、电子结构调制及光/电催化转化性能的系统研究。发展了原子层数精确可控的二维无机材料的普适性制备新策略,提出了原子尺度上解析其精细结构的表征手段,总结了二维半导体特殊电子态的基本规律及化学功能化诱导的电荷局域化效应,丰富和发展了二维材料化学。以二氧化碳分子的光/电催化还原反应为模型反应,分子层次上阐明了二维无机催化剂电子结构调控对碳基小分子化学键活化机制和产物选择性的调变规律,为相关领域的材料改性和新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学术论著

截至2023年12月,孙永福已在《自然(Nature)》《自然·能(Nature Energy)》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化学学会评论(Chem. Soc. Rev.)》《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 Am. Chem. Soc.)》《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先进材料(Adv. Mater.)》《焦耳(Joule)》《国家科学评论(Natl. Sci. Rev. Sci.)》等中国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他引10000余次。

刊发时间

论文名称

期刊名称

2012年

Fabrication of flexible and freestanding zinc chalcogenide single-layers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

2012年

Atomically Thick Bismuth Selenide Freestanding Single Layers Achieving Enhanced Therm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 Am. Chem. Soc.)》

2012年

Freestanding Tin Disulfide Single-Layers Realizing Efficient Visible-Light Water Splitting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3年

Pits confined in ultrathin cerium(IV) oxide for studying catalytic centers in carbon monoxide oxidation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

2013年

Atomically Thin Tin Dioxide Sheets for Efficient Catalytic Oxid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4年

Oxygen Vacancies Confined in Ultrathin Indium Oxide Porous Sheets for Promoted Visible-Light Water Splitting

《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 Am. Chem. Soc.)》

2014年

Ultrahigh energy density realized by a single-layer β-Co(OH)2 all-solid-state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4年

Atomically-thick two-dimensional crystals: electronic structure regulation and energy device construction

《化学学会评论(Chem. Soc. Rev.)》

2015年

Atomically-thin two-dimensional sheets for understanding active sites in catalysis

《化学学会评论(Chem. Soc. Rev.)》

2015年

Ultrathin Two-Dimensional Inorganic Materials: New Opportunities for Solid State Nanochemistry

《化学研究评述(Acc. Chem. Res.)》

2015年

Single Unit Cell Bismuth Tungstate Layers Realizing Robust Solar CO2 Reduction to Methanol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5年

Metallic Single-Unit-Cell Orthorhombic Cobalt Diselenide Atomic Layers: Robust Water-Electrolysis Catalysts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5年

Atomic-Layer-Confined Doping for Atomic-Level Insights into Visible-Light Water Splitting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6年

Partially oxidized atomic cobalt layers for carbon dioxide electroreduction to liquid fuel

《自然(Nature)》

2016年

Metallic tin quantum sheets confined in graphene toward high-efficiency CO2 electroreduction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

2016年

Ultrathin Co3O4 Layers Realizing Optimized CO2 Electroreduction to Formate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7年

Carbon Dioxide Electroreduction into Syngas Boosted by a Partially Delocalized Charge in Molybdenum Sulfide Selenide Alloy Monolayers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7年

Defect-Mediated Electron-Hole Separation in One-Unit-Cell ZnIn2S4 Layers for Boosted Solar-Driven CO2 Reduction

《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 Am. Chem. Soc.)》

2017年

Atomic layers confined vacancies for atomic-level insights into carbon dioxide electroreduction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

2017年

Highly Efficient and Exceptionally Durable CO2 Photoreduction to Methanol over Freestanding Defective Single-Unit-Cell Bismuth Vanadate Layers

《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 Am. Chem. Soc.)》

2017年

Partially Oxidized SnS2 Atomic Layers Achieving Efficient Visible-Light-Driven CO2 Reduction

《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 Am. Chem. Soc.)》

2018年

Efficient Visible-light-driven CO2 Reduction Mediated by Defect-Mediated BiOBr Atomic Layers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9年

Visible‐Light‐Driven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Boosted by Tetrahedrally Coordinated Blende Cobalt(II) Oxide Atomic Layers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9年

Efficient and Robust Carbon Dioxide Electroredution Enabled by Atomically Dispersed Snδ+ Sites

《先进材料(Adv. Mater.)》

2019年

Ultrathin Conductor Enabling Efficient IR Light CO2 Reduction

《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 Am. Chem. Soc.)》

2019年

Selective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to CH4 mediated by atomically thin CuIn5S8 layers

《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

2020年

Photocatalytic Conversion of Waste Plastics into C2 Fuels under Simulated Natur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20年

Fundamentals and challenges of ultrathin 2D photocatalysts in boosting CO2 photoreduction

《化学学会评论(Chem. Soc. Rev.)》

2020年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 for In Situ Studies of CO2 Reduction

《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 Am. Chem. Soc.)》

2021年

Conversion of Waste Plastics into Value-Added Carbonaceous Fuels under Mild Conditions

《先进材料(Adv. Mater.)》

2021年

Asymmetric Triple-atom-sites Confined in Ternary Oxide Enabling Selective CO2 Photothermal Reduction to Acetate

《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 Am. Chem. Soc.)》

2021年

Ultrastable and Efficient Visible-light-driven CO2 Reduction Triggered by Regenerative Oxygen-Vacancies in Bi2O2CO3 Nanosheets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参考资料

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

发明人

专利号

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其制备方法及在高效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中的应用

孙永福、祖小龙、谢毅

201910695876.5

氧化镓超薄片,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

孙永福、徐嘉麒、谢毅

201910388370.X

制备含氧空位钨酸铋超薄片的方法,含氧空位钨酸铋超薄片及其用途

孙永福、邵威威、谢毅

201910292517.5

一种氧化亚钴薄片、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可见光催化全分解水中的应用

孙永福、徐嘉麒、谢毅

201810338954.1

含硫缺陷的硫化物的制备方法与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方法

孙永福、李小东、谢毅

201810034700.0

参考资料

科研项目

截至2023年12月,孙永福已承担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面上项目、基金委联合基金、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等项目。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2015年—2017年

半导体类石墨烯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光还原二氧化碳研究

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

2017年—2019年

无机超薄二维材料光电还原二氧化碳的同步辐射研究

国家基金委联合基金项目

2019年—2021年

基于缺陷工程的新型纳米材料光电、热电与磁电性能调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

2020年—2023年

非贵金属基面内异质结超薄片的制备及其高效电还原二氧化碳研究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2022年—2026年

功能导向二维无机材料及电还原二氧化碳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2019年

基于原子级厚二维结构的高效光电催化性能

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孙永福指导培养的学生有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校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焦星辰 ,嘉庚创新实验室副研究员祖小龙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副研究员徐嘉麒等。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15年

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中国科学院

2016年

杰出研究校长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年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

2016年

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新锐奖

中国化学会

2019年

优秀会员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2019年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英国皇家化学会

2019年6月

亚太材料科学院副院士

亚太材料科学院

2020年

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化学会

2022年

中国化学会赢创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中国化学会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2023年9月

中国化学会二氧化碳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编辑

“孙永福在二氧化碳光/电还原制碳基燃料领域做出了杰出研究。”(中国化学会评)

“孙永福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评)

下一篇 液体燃料

上一篇 谢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