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戴 编辑

汉代经学家

大小戴大小戴

大小戴,一般指的是西汉时期著名经学家、梁国睢阳人戴德和戴圣叔侄俩人 。

戴德和戴圣叔侄二人开创了影响深远的今文经学学派,同时又对整理先秦儒学典籍,专注六经,推动儒学发展有重大贡献,故后世将叔侄二人合称大小戴。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大小戴

字:延君 次君

所处时代:西汉时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梁国睢阳(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主要成就:整理先秦儒学典籍、开创今文经学

主要作品:《大戴礼记》、《小戴礼记》

本名:戴德、戴圣

人物生平

编辑

《三字经》里“大小戴,注礼记”的戴德、戴圣叔侄就出生在均为成安。 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戴圣成为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后来,三家之学皆立于学官,其学兴盛一时。

戴德,字延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汉代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后来担任信都王刘嚣的太傅,定居于魏郡斥丘(今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北乡义)。 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残。戴德和《小戴礼记》的编纂者戴圣(戴德之侄)都是西汉经学家后苍的弟子。

戴圣,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三人苦心钻研,各有所得,逐步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今文礼学大师。

作品异同

编辑

大、小戴《礼记》作为两部重要礼学经典,其成书有着相同的材料来,两书内容交错但又不尽相同,但在传世过程中却命运迥异。《小戴礼记》注疏繁多,为《十三经》之一,占据礼类经典中的重要一席;《大戴礼记》则不为人重视,亡佚过半,已非完帙。究其原因,一是戴德、戴圣二人政治身份的差异,小戴的政治影响力远大于大戴;二是由于郑玄注《小戴礼记》而不及《大戴礼记》。

人物名言

编辑

1、无征不信。《礼记・中庸》

2、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

3、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4、富润屋,德润身。

5、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知教学。

6、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7、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8、仁者莫大于爱人。

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1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12、国无九年之蓄日“不足”,无六年之蓄日“急”,无三年之蓄日“国非其国”也。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4、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15、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16、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17、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8、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19、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20、临财毋苟得,临建毋苟免。

21、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2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2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

24、仁者义之本也。

25、不食嗟来之食。

26、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27、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28、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29、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

30、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走兽。

3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32、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33、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34、曲礼曰: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礼记・曲礼》

35、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36、口惠而实不至。

37、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38、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39、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40、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41、情欲信,辞欲巧。

4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43、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44、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45、知其心,然后能教其失也。

46、毋剿说,毋雷同。

47、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48、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49、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50、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51、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52、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5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54、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55、倒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

56、医生三世,不服其药。

57、其德薄者其志轻。

5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59、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60、欲政之速行,莫若以身先之。

61、教学相长。《礼记・学记》

62、观其舞,知其德。

6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64、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6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66、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67、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68、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69、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70、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71、莫见乎隐,莫显于微,放君子慎其独也。

7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7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74、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7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76、古者为政,爱人为大。

后世影响

编辑

大小戴生前精心讲授“礼学”,授徒颇多,曾传其学于梁国人桥仁、杨荣等,于是,今文礼学“大小戴学”又有了“桥、杨氏之学”。 大小戴对于传播和发展《礼》学有一定贡献,《小戴礼记》被列为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唐时被称为“大经”,明时已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中的《礼》。该书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下一篇 离坚白

上一篇 八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