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编辑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前四句描写阆中城的美丽景色和锦屏山的地理形势;接着写涉江拜谒少陵祠堂;最后宣泄自己心中有志难伸的苦闷。整首诗元气淋漓,慷慨悲壮,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作品名称: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作者:陆游
创作年代:南宋
作品出处:《全宋诗》
作品体裁:七言古诗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1
城中飞阁连危亭2,处处轩窗临锦屏3。
涉江亲到锦屏上4,却望城郭如丹青5。
虚堂奉祠子杜子6,眉宇高寒照江水7。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8。
山川寂寞客子迷9,草木摇落壮士悲10。
文章垂世自一事11,忠义凛凛令人思12。
夜归沙头雨如注13,北风吹船横半渡。
亦知此老愤未平,万窍争号泄悲怒14。
词语注释
1.锦屏山:在四川省阆中县城外,嘉陵江南岸,上有杜甫祠堂。谒:进见,拜见。少陵:杜甫号“少陵野老”。2.
飞阁:高阁。危亭:高耸之亭。3.
轩窗:廊屋的窗。临锦屏:面对锦屏山。4.
涉江:渡江。5.
丹青:图画。6.
虚堂:空堂。子杜子:尊称杜甫曰“杜子”,再加上“子”字曰“子杜子”,表示特别尊敬。7.
眉宇:指祠中杜甫塑像的容颜、风貌。高寒:高古清峻貌。江水:指嘉陵江水。8.
此老:指杜甫。元:同“原”。9.
客子:指杜甫。10.
摇落:指凋零、草木变衰。壮士:指杜甫。杜甫《恨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11.
垂世:流传人间。12.
凛凛:可敬畏之状。13.
沙头:陆游住宿处。14.
窍:空穴。号:呼号。
白话译文
阆中城里到处是高耸壮观的亭阁楼台,每一扇门窗都面对着锦屏山。
渡过嘉陵江来到锦屏山上,却又望见阆中城内城郭如画。
在杜甫祠堂内被敬奉的杜甫,他的塑像面目高古清峻。
从古到今,多少人都被历史的洪流湮没了。只有杜甫流芳百世,到今天人们还在纪念他。
山川荒凉,人因之迷路,茫然无措。草木凋零,是因知壮士的悲伤。
杜甫声名不朽,其文章流传自是一个原因,而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耿耿忠心更是让人深思向往。
晚上回去的时候天气变化,大雨如注,猛烈的北风,将江中的小船吹得横遮了半个江面。
山川也知道杜甫的悲愤难平,因此风雨大作,山谷齐鸣,奋发呼号,像是在替杜甫发泄心中的悲愤之情。
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在南郑,因公来到阆中,在游山时进谒了杜甫祠堂而赋此诗。
文学赏析
开头四句点题,状城郭之景色优美,有如丹青。“虚堂”四句对应题目中“谒少陵祠堂”。“眉宇高寒照江水”,映衬了杜甫高峻的人格,同时将古今人物磨灭殆尽与杜子的“至今元不死”作对比,感叹杜甫的声名不朽,认为杜甫不仅文章流传千古,而且他的忠义精神让人思念向往,连山川草木都为之感动、悲伤,写出了对杜甫的景仰之情。“山川”四句,陆游情感发生一定的变化。“客子迷”“壮士悲”,写出了杜甫迷惘与悲苦的心理感受,同时这也是陆游自己的感受。杜诗以“诗史”传世,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在陆游看来,杜甫的立言不朽固值得推崇,而其忧国忧民欲“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格理想更应该大书特书。最后四句以北风吹船、万窍争号的巨大声音来表达杜甫死不瞑目的悲愤心情,语意更趋激烈。由前面的“迷”“悲”,到此处则变化为“愤”“怒”。诗的开头四句与最后四句风景迥异,情绪性质也发生巨变,前面更多的是赞赏,到后来通过心灵沟通,几乎是把杜甫与自己化为一体。
全诗既描绘出祠堂里供奉的杜甫“眉宇高寒照江水”“忠义凛凛令人思”的光辉形象,又表彰了这位爱国者“至今元不死”的思想和精神,结构谨严,次序井然,一气贯注,充满悲愤之情。
名家点评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伤今怀古,怀抱略同,忾焉寤叹,如见其人,亦以写其胸臆耳。
清简朝亮《读书草堂明诗》:陆游务观《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怀忠义也。此宋诗人之有感于唐诗人也。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祖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陆游是坚定的抗金派,因而在仕途上不断道受顽固守旧派的污蔑与打击。中年后入蜀,任蜀帅范成大的参议官。虽未实现其破敌复国之心愿,但但中年时期的军旅生活为他的诗词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晚年后,陆游闲居山阴老家,临终之时依然惦念国家的统一。其一生笔耕不辍,今有九千三百余首诗词传世,辑为《剑南诗稿》,有文集(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