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皮 编辑
表皮位于皮肤最外层,为角化复层鳞状上皮,由外胚层分化而来,皮肤附属器借此发生。表皮包括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及梅克尔细胞。表皮最重要的作用是形成机体的外部屏障,同时尚有吸收和免疫功能。 中文名表皮结构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等生理功能屏障功能、吸收功能、免疫功能图集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陈雪丨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审核
目录1结构2生理功能基本信息相关词条
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数量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在分化过程中可产生角蛋白。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及其下层结构之间通过桥粒和半桥粒相连。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可将其分为五层,由内向外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1)基底层:位于表皮最底层,为单层柱状细胞,与皮肤表面垂直,排列成栅栏状。基底细胞为生发层。基底细胞分裂周期约19天,新生的细胞从基底层进入棘层,逐渐上移到颗粒层顶端,此过程约需14天。到达角质层并脱落又需14天。因此,新生细胞由基底层至角质层脱落大约为28天,此即表皮更替时间;从开始形成新的角质形成细胞至角质层脱落约需47天,为表皮更新时间。
(2)棘细胞层:由4~8层多角形细胞组成。在组织切片中,本层细胞之间有许多胞质突起,形如棘状,故名棘细胞。
(3)颗粒层:一般为2~4层扁平状细胞。位于棘层上方,在角质层薄的部位由1~3层梭形或扁平细胞构成;而在角质层厚的部位如掌跖,细胞可厚达10层。
(4)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的表皮中,位于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由数层较扁平的细胞构成。
(5)角质层:位于皮肤最外层,由5~15层扁平无核的细胞组成。角质细胞无生物活性,含水仅约15%,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角质细胞上下重叠排列,紧密结合成板层状结构,非常坚韧,对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等外界刺激具有防护作用,构成人体重要的保护屏障。
2.黑素细胞
是合成与分泌黑素的细胞,占基底细胞的4%~10%。面部、乳晕、腋窝及外生殖器部位数目较多。每个黑素细胞的树枝状胞质突与周围大约36个角质形成细胞相连接,形成表皮黑素单位。黑素细胞通过树枝状突起将黑素颗粒输送到基底细胞与毛基质细胞中。基底细胞中的黑素颗粒呈伞形聚集于胞核上部,对紫外线起到防护作用。
3.朗格汉斯细胞
源于骨髓,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形态呈树枝状,多位于表皮棘层,约占表皮细胞的4%。电镜下见胞核呈分叶状,胞质中有杵状或网球拍状的小体,又称为Birbeck颗粒。朗格汉斯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可识别、处理及呈递抗原,参与免疫反应及同种异体移植的排斥反应,是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免疫细胞。
4.梅克尔细胞
位于基底细胞间,有绒毛状胞质突。电镜下可见胞内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被认为是一种皮肤神经内分泌细胞,与感觉神经纤维构成细胞轴突复合体,可能是一种触觉感受器。
致密的角质层可缓冲外来的机械性损伤;皮肤角质层细胞紧密排列,角质层含水量少,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还能机械性地抵御微生物的侵入;表皮中的非角质细胞——黑素细胞分泌的黑色素能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起到光防护的作用。
2.吸收功能
皮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吸收:①角质层(主要途径);②毛囊、皮脂腺;③汗孔。皮肤具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也是经皮吸收皮肤局部用药治疗的生理基础。
3.免疫功能
皮肤既是免疫反应的效应器官,又具有主动参与启动和调节皮肤相关免疫反应的作用。皮肤中含有多种免疫细胞成分和免疫分子成分,表皮中的朗格汉斯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对侵入的外源性物质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