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昆 编辑
黄昆(1919年9月2日—2005年7月6日),男,汉族,出生于中国北京,祖籍浙江嘉兴,中国共产党党员,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极化激元”概念的最早阐述者,中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名誉所长。
黄昆于1936年从潞河中学毕业,报考清华大学和北洋工学院均未被录取;1937年通过潞河中学向燕京大学的保送考试进入燕京大学学习;1941年从燕京大学毕业,经葛庭燧推荐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任助教;1942年考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1944年获得硕士学位,离校后在昆明天文台任助理研究员,8月被录取为“庚子赔款”公费留英学生;1945年10月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留学;1947年5月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马克斯·玻恩实验室作短期访问;1948年1月获布里斯托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被聘为英国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为期三年的博士后研究员;1951年回到中国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名誉所长;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5年7月6日因肺部感染去世,享年86岁。
黄昆毕生致力于凝聚态物理科学的研究和教育。
中文名:黄昆
外文名:Kun Hua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中国北京
出生日期:1919年9月2日
逝世日期:2005年7月6日
毕业院校:布里斯托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籍贯:浙江嘉兴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青年黄昆
1919年9月2日,黄昆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名字中的“昆”字取自颐和园内的昆明湖。他先后在北京蒙养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上海光华小学上学。在五年级时,随家迁回北京,在燕京大学附属中学就读半年后,转入通县潞河中学初中二年级。高中也在潞河中学就读,三年总成绩始终保持全班第一。1936年,从潞河中学毕业,报考清华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现天津大学),均因语文成绩不理想而未被录取。
1941年,黄昆在北京燕京大学毕业时留影
1937年,通过潞河中学向燕京大学的保送考试进入燕京大学学习。在大学期间,年年获得学校最高奖学金,并通过自学掌握了量子力学,撰写了毕业论文《海森伯和薛定谔量子力学理论的等价性》。
1941年,从燕京大学毕业,经葛庭燧推荐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任助教。与杨振宁、张守廉同住一间宿舍,三人被称为物理系的三剑客。
黄昆,张守廉,杨振宁
1942年,考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师从吴大猷教授。1944年,获得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日冕光谱线的激起》。离校后在昆明天文台任助理研究员。同年8月,与洪朝生同被录取为“庚子赔款”公费留英学生。
黄昆在布里斯托大学实验室,前排右一是他后来的夫人,李爱扶女士
1945年10月,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留学,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攻读固体物理博士学位。青年黄昆
1947年5月,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马克斯·玻恩实验室作短期访问。马克斯·玻恩把自己已写的一部分《晶格动力学理论》专著的手稿给黄昆看,并建议在他的手稿的基础上,由黄昆执笔合作完成这部专著。当时,黄昆已接受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饶毓泰的聘请,将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为此,他写信给饶毓泰征求意见,饶毓泰复信热情支持他与马克斯·玻恩合作写书。
1948年1月,获布里斯托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为了获得撰写《晶格动力学理论》一书所需的经费,随后接受英国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主任赫伯特·弗罗利希(Herbert Fröhlich)的聘请,成为该系为期三年的博士后研究员,同时开始了《晶格动力学理论》一书的撰写。
1951年,收到饶毓泰的来信,邀请他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一职。他抛下英国的一切,暂别了女友,转道香港回中国任教。
1954年—1956年,担任北京大学固体物理教研室主任。
黄昆获1995年度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参与《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的制订,并参与制定有关发展半导体技术的紧急措施,建议举办五校联合半导体物理专门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东北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半导体专业),成为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的开创者之一。
1956年—1958年,担任五校联合半导体物理专门化主任。
1956年—1966年,担任北京大学半导体物理教研室主任。
黄昆
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1966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系主任。
1962年,与谢希德联合提出加强中国固体能谱基础研究的建议。
黄昆系列丛书
1977年,由邓小平同志亲自点名,出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上任后调整半导体科研方向、重新组织科研队伍。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江泽民同志为最高科学奖获得者——王选(右一)、黄昆(左)颁奖
1999年,患上帕金森病,导致脑软化、体质弱,身体一直不太好。2001年,在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的颁奖下,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2年,入选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
黄昆遗像
2005年6月初,因感冒导致肺部感染,7月6日16时18分,因呼吸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科研成就
科研概述
1947年,黄昆系统推导了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尺寸差异引起的X射线衍射效应,包括一级效应(衍射点随成分移动)和二级效应(布拉格衍射强度减弱,邻近衍射斑点漫散射)。这种漫散射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实验证实,被称为“黄漫散射”,可用于测量溶质原子周围位移场分布。
1948年,黄昆从理论分析了同价合金固溶体电子结构问题,阐明电子气屏蔽效应导致电荷再分布,解释了溶质原子散射截面大的原因,对后来合金电子理论发展有启发作用。
黄昆
1949年—1951年,黄昆提出离子性晶体光学振动的唯象模型,引入动力学方程描述光学位移、极化和电场之间的关系。该运动方程被推广应用于各类晶体,被称为称为“黄方程”。他进一步求解方程,得到光波和光学振动的耦合振动模,预言了新的色散规律,后被拉曼散射实验证实,被命名为“极化激元”。黄昆率先提出的耦合模概念在多个物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950年,黄昆与李爱扶合作,在论文《F心的光吸收和无辐射跃迁的理论》中首次提出晶体中电子多声子跃迁的完整理论。他们引入晶格振动的正则坐标展开,得到电子跃迁伴随发射或吸收多个声子的物理图像,从而解释了复杂的光谱和无辐射跃迁现象。与苏联学者佩卡尔的理论并称“黄—佩卡尔理论”或“黄—里斯理论”。
1979年起,黄昆针对国际上多声子无辐射跃迁理论的疑难,重新分析了多声子无辐射跃迁理论。他发现之前理论中存在不自洽问题,通过采用更准确的一级能量本征值修正了绝热近似波函数,提出的“统一理论”统一了“非康登近似”和“静态耦合”两种理论,澄清了长期存在的理论矛盾。在连续三届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上受到关注。
黄昆受访
1980年代以来,黄昆开展了半导体超晶格的研究,他与合作者建立了计算超晶格电子结构的理论方法,研究了量子阱激子态、电磁场下超晶格能带、一维量子结构等问题,阐明了量子阱激子跃迁选择定则。1985年,他与朱邦芬提出超晶格光学振动的微观模型“黄—朱模型”,揭示了界面模与类体模的内在联系,纠正了连续介电模型的错误认识,建立了超晶格光学振动理论,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量子阱和超晶格光学声子拉曼散射微观理论。科研详述
黄散射—杂质或缺陷引起的漫散射
X射线人射到材料,会被周期排列的原子的电子所散射,并在一定的反射角出现非常尖锐的衍射峰。然而,实际材料往往偏离严格的周期排列,可能原因之一是由于材料中存在杂质或缺陷,这种由杂质或缺陷引起的又光漫散射的机制是由黄昆在1947年首先提出来的,现在文献中被称为“黄漫散射”(英文缩写HDS)或简称黄散射。
黄昆估算了不同的杂质原子导致的长程晶格畸变对X射线衍射的影响,推导了这种点缺陷长程弹性位移场在衍射峰附近产生的漫散射强度公式,从而开创了X射线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分支领域。
由于观察黄散射要求很高的实验条件,直到1967年,汉斯·佩斯尔(Hans Peisl)等在研究γ射线辐照氟化锂晶体X射线散射实验时,才观察到了黄漫散射。此后中国之外的科学家在一系列其他材料中也都观察到了黄散射,从而国际学术界确认了黄散射。1972年德国物理学家证明,利用黄散射强度分布,可以倒推出点缺陷的结构(种类、对称性、大小),从而使黄散射发展为一种能直接研究晶体中微观缺陷的强有力手段。
多声子跃迁理论的创始人
黄昆视察工作
1950年,所罗门·佩卡尔(Solomon Pekar,俄文:Соломон Ісакович Пекар)、黄昆和阿弗里尔·里斯(Avril Rhys,中文名:李爱扶)分别独立地提出了多声子跃迁理论,即,由于电子初态与末态对应不同的晶格平衡位置,初态与末态的振动波函数之间不存在严格的正交关系,电子跃迁过程中振动量子数(声子数)可以任意改变而跃迁多声子过程。佩卡尔只涉及光跃迁多声子过程,且文章发表在俄文杂志上。黄昆与里斯在文章“F中心光吸收与无辐射跃迁理论”中同时建立了光跃迁和无辐射跃迁多声子理论,发表后立即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因而人们常称多声子跃迁理论为黄—里斯理论。由于晶格弛豫,原先一条谱线变成一系列的多声子峰。在低温下,多声子谱线强度呈泊松分布。1959年约翰·约瑟夫·霍普菲尔德(John Joseph Hopfield)首先在Cds的带边发射中证实了多声子结构。
1979年,黄昆发现用于无辐射跃迁理论的康登近似实质上是把跃迁计算中的一阶微扰与包含高阶微扰的晶格弛豫混合并用;并且证明,一旦消除了这种不自治性,绝热近似与静态耦合在一级近似下是等价的。这样就得到一个统的理论,从而澄清了30年来围绕无辐射跃迁理论发展而出现的混乱,也给比较简单的静态耦合计算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1980年以来,黄昆与顾宗权合作提出了多声子跃迁理论中的多频声子模型,该模型表明在光跃迁过程与无辐射跃迁过程中所参与的声子可以具有非常不同的频率,从而解决了多声子光谱实验解释的疑难点。作为多声子跃迁理论的开创者,黄昆与里斯合著的文章是人们广泛引用的经典文献。黄昆在1980年建立的统一绝热近似与静态耦合的理论,一发表即引起广泛重视,并被布莱恩·里德利(Brian Ridley)编入教科书。
声子极化激元及黄方程
黄昆和谢希德
1950年,黄昆提出了一对唯象方程,以描述极性晶体的长波光学振动。黄昆把宏观电场作为一个新的变量,用来描述离子光学振动所受库仑作用,而宏观电场与离子光学位移又共同对电极化有贡献。这就是以后被广泛引用的“黄方程”它确立了光学位移w(正比于正负离子位移差),宏观电场E与电极化P三者之间的关系。黄方程的物理意义十分明确,作为宏观关系是严格的,它简洁而有效地解决了极性晶体光学振动的问题。作为应用黄方程的一个尝试,黄昆将其用于研究电磁作用的“推迟效应”(即库仑作用以有限速度传播)对长光学波的影响,黄昆发现电磁模(光子)与横光学声子模互相耦合形成新的模式。
黄昆最先提出的光学声子,电磁波耦合模(声子极化激元),在实验上则由卡尔文·亨利(Calvin Henry)和约翰·约瑟夫·霍普菲尔德(John Joseph Hopfield)于1965年在GaP材料中首次观察到,由此引起人们极大兴趣。
1972年,在第一次关于极化激元的国际学术会议上,黄昆的研究成果得到会议高度评价。会议文集重新刊登黄昆1951年的论文“关于辐射场和离子晶体的相互作用”并誉为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准二维系统光学声子的“黄—朱模型”
1987年初,黄昆设计了一个“偶极子超晶格”模型。据此,黄昆等指出,国际上沿用20余年的slab模是不对的。不但因割裂界面模与类体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导致对称性有误,而且光学声子类体模的光学位移及静电势在界面处均应为节点。在分析错误原因的基础上,利用微观计算的结果,黄昆等给出了准二维系统光学声子的解析表达式。黄昆等提出的“偶极子超晶格”模型及准二维系统光学声子的解析表达式在国际上被称为“黄-朱模型”,引起普遍重视。由此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黄昆等也在此基础上成功地提出国际上第一个超晶格光学声子拉曼散射微观理论,明确回答了为什么在体材料中电偶极跃迁禁戒的Frohlich散射在超晶格中是允许的原因。
黄昆和他的研究组还在超晶格电子态结构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黄昆等创造了一种用有限几个平面波展开计算超晶格空穴子带结构的方法,并将其用于量子阱中激子态,外电磁场下超晶格能带,一维及零维量子结构的研究,使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大体上与中国国外平行。其中,对量子阱中四分量激子旋量态角动量的阐明,首次在国际上给出了正确的量子阱中激子光跃迁选择定则。
学术著作
1947年—1952年,黄昆与马克斯·玻恩合著《晶格动力学理论》(Dynamical Theory of Crystal Lattices),成为该领域的第一部权威专著和标准参考文献。黄昆对马克斯·玻恩的原书稿作了大量增补,以严谨的论述和清晰的物理图像对固体物理学的最基本领域进行了系统阐述,还以一系列创造性工作完善和发展了这门学科的理论。
原书英文版1954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11月5日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再版;中文版于1989年11月1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为葛惟锟、贾惟义,2011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
《晶格动力学理论》
从1975年至2001年3月,《晶格动力学理论》的英文版被引用5254次,俄文版被引用376次,平均每年200多次。
学术论文
发表时间 | 文章作者 | 文章标题 | 刊物名称 |
---|---|---|---|
1947年 | Kun Huang | X-ray Reflexions from Dilute Solid Solutions | 《伦敦皇家学会会刊A辑:数学与物理科学》(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A,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
1948年 | Kun Huang | Quantum Mechanical Calculation of the Heat of Solution and Residual Resistance of Gold in Silver | 《伦敦物理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the Physical Society(London)) |
1950年 | Kun Huang | On the Atomic Theory of Elasticity | 《伦敦皇家学会会刊A辑:数学与物理科学》(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A,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
1950年 | Kun Huang and Avril Rhys | Theory of Light Absorption and Non-radiative Transitions in F-centres | 《伦敦皇家学会会刊A辑:数学与物理科学》(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A,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
1951年 | Kun Huang | Lattice Vibrations and Optical Waves in Ionic Crystals | 《自然》(Nature) |
1951年 | Kun Huang |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adiation Field and Ionic Crystals | 《伦敦皇家学会会刊A辑:数学与物理科学》(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A,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
1951年 | Kun Huang and Avril Rhys | Deviation of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 from Additive Relations | 《中国物理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
1963年 | Kun Huang | The Long Wave Modes of the Cu2O Lattice | 《物理杂志》(Zeitschrift für Physik) |
1981年 | Kun Huang | Adiabatic Approximation Theory and Static Coupling Theory of Nonradiative Transition | 《中国科学》(Scientia Sinica) |
1981年 | 黄昆 | 晶格弛豫和多声子跃迁理论 | 《物理学进展》 |
1982年 | Kun Huang and Bangfen Zhu | Phonon Analysis in Multiphonon Transitions | 《理论物理通讯》(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Beijing)) |
1985年 | 黄昆、刘东源 | 最陡下降法和多声子跃迁的多频模型 | 《物理学报》 |
1985年 | Kun Huang | Contributions to Multiphonon Transition Theory | 《中国科学进展:物理》(Advances in Science of China: Physics) |
1987年 | 汤蕙、黄昆 | 超晶格中空穴子带的理论 | 《半导体学报》 |
1987年 | Bangfen Zhu and Kun Huang | Effect of Valence Band Hybridization on the Exciton Spectra in GaAs-Ga1-xAlxAs Quantum Wells | 《物理评论B辑》(Physical Review B) |
1988年 | Kun Huang and Bangfen Zhu | Dielectric Continuum Model and Frohlich Interaction in Superlattices | 《物理评论B辑》(Physical Review B) |
参考资料: |
平台建设
1963年,黄昆主持建立北京大学物理系固体能谱研究室。
1989年,黄昆领导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成功组建了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研奖项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授予单位 |
---|---|---|
1957年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 中国科学院 |
1984年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 中国科学院 |
1989年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 中国科学院 |
1990年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 中国科学院 |
参考资料: |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1955年,北京大学第一届半导体方向毕业生和黄昆合影
1951年,黄昆回到北京大学任教。他中断了自己已经进行多年,并已取得重要成果的固体理论研究,投身于普通物理课程的教学工作,与虞福春、褚圣麟等一起,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普通物理教学。他还创建半导体物理专门化,开设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课程。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半导体物理专业。还邀请中国国内与苏联的多位物理学家为学生讲授固体电子论、半导体物理等课程。培养成果
黄昆与学生合影
黄昆的学生中,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的有:甘子钊、秦国刚、夏建白、朱邦芬、王阳元。编著教材
黄昆授课
黄昆编著了《固体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与谢希德合著)等教材,其中《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这两个专业的必读著作。对高等学校中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的教学十分有益。发表时间 | 合著作者 | 书籍名称 | 出版机构 |
---|---|---|---|
1958年 | 黄昆、谢希德 | 半导体物理学 | 科学出版社 |
1966年 | 黄昆 | 固体物理学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79年 | 黄昆、韩汝琦 | 半导体物理基础 | 科学出版社 |
参考资料: |
治学品格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黄昆不喜欢翻阅文献资料,喜欢从“第一原理出发”,去探寻物理世界的奥秘。“我文献看得比较少,因为那样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变成书本的奴隶。自己创造的东西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对我来说,后者要困难得多。学别人的东西很难,而自己一旦抓住线索,知道怎么做,工作就会进展很顺利。”
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55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中国科学院 |
1980年 | 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瑞典皇家科学院 |
1984年 | 理论物理弗雷曼奖 | 英国圣母玛利亚大学 |
1984年 | 卓越外国学者 | 中美洲州立大学协会 |
1985年 |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第三世界科学院(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
1986年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1995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 何梁何利基金 |
1996年 | 陈嘉庚奖(数理科学奖) | 中国科学院、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 |
2001年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2002年 | 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 | 中央电视台 |
参考资料: |
任职时间 | 任职单位 | 担任职务 |
---|---|---|
196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代表 |
1978年2月—1983年6月 | 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常务委员 |
1983年6月—1988年3月 | 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常务委员 |
1985年—1988年 |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半导体委员会 | 委员 |
1987年—1991年 | 中国物理学会 | 理事长 |
1988年3月—1993年3月 | 第七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常务委员 |
1993年3月—1998年3月 | 第八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常务委员 |
参考资料: |
家庭背景
黄昆父亲黄徵是中国银行高级职员,母亲贺延祉也是银行职员。母亲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人严肃认真,对黄昆少年时期的成长,有过很大影响。黄昆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哥哥,姐弟四人年龄依次相差一岁,手足情深而又互相影响。
家国情怀
1951年,黄昆受饶毓泰邀请后立即赴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开始了长达26年的教学生涯。黄昆回国更大的因素是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他感到中国要想发展科学,融入世界轨道并走上前沿,必须要有莫特这样“万人敌”式的人物。
身体躬行
虽然是理论物理学家,但黄昆却喜欢自己动手。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一般人都会送到修理部去,他却自己卷起袖子。1956年入校的章蓓说:“黄先生生活上要求很低,也非常简朴。20世纪60年代,我们在昌平有一个校办工厂,研制第一台计算机,试制集成电路,他那时一方面给工农兵学员讲课,一方面到车间或生产线和大家一起做。按说他是搞理论的,而且学术造诣非常高,但是到了车间他总是不耻下问,向工人学习每一个细节和技术,而且要求非常高。当时在工艺流水线上清洗样品非常琐碎,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他抽烟很厉害,平常每天一到两包,但到了工厂,他就忍住。”
教学轶事
黄昆的学生吕斯华回忆:“那是1958年,有一次,可能是由于劳累过度,黄先生出现了‘鬼剃头’,一夜之间掉了一大块头发。第二天上课时,他为了不影响大家听课,一登上讲台就先摘下帽子,给大家看,说‘免得你们笑话,影响教学’。”
严己律人
黄昆的学生赵汝光回忆:“文革时黄昆是二级教授,每个月有285元钱,他把200元交了党费。他在生活上要求很低,在学术上却要求很高。评职称时,他就对某些人相当不客气,有时让人下不来台。一次,一位副教授评教授职称,大多数学术委员同意,他却说,给他个副教授就不寒碜了。这是他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他人的表现。”。
人生伴侣
在利物浦大学期间,黄昆结识了英国女同事Averil Rhys(1926年—2013年2月12日3时)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Averil Rhysl926年出生于威尔士,当黄昆在布里斯托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Averil Rhys是该校物理系的本科生,大学毕业后与黄昆同时来到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担任系主任秘书,并曾协助黄昆进行理论计算。1952年4月她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与先期回国的黄昆结婚,取中文名李爱扶。1956年李爱扶被批准获得中国国籍。自1959年她开始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任电子学工程师,为北京大学物理系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做出了贡献。对小他7岁的夫人,黄昆打出了“90”的高分。“凡是和她接触的人对她的品格都有很高的评价,她不仅是个好人,而且很有能力。”
黄昆和李爱扶
1999年11月17日,黄昆与夫人李爱扶在北京郊区合影
黄昆和李爱扶
兴趣爱好
黄昆喜欢读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这个爱好保留终生。黄昆很早就识字,他说自己小学阶段,除去很早就识字,常读小说和学会加减乘除之外,似乎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但他的英文挺棒,初中阶段便能阅读英文小说。
黄昆在燕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加上课程不重,因此,他有很多时间阅读各种书籍。他印象最深的有两本书:一本叫《数学家》(Men of Mathematics),讲的是牛顿以来数百年间最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生平和贡献;另一本叫《探索微生物的人们》(Microbe Hunters),主要讲发现细菌以后一两百年中,科学家如何一个接一个地找到引发系列重大病症的细菌及其防治办法。书中对医学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描写得非常感人。科学家们对科学事业的追求和献身精神,给青年的黄昆很大震撼,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培养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此外,黄昆还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尤其是英文小说。也许是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生性使然,黄昆特别喜欢侦探小说和惊险小说。他对纪实作品也有所涉猎,正是在燕京大学图书馆的英文书架上,他发现了斯诺的《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通过这本当时的“禁书”,黄昆第一次了解到了中国工农红军和共产主义革命,以致影响一生。
黄昆称,在英国时每周日他和李爱扶都去爬山,后来回到中国,年轻时他们每个星期天都去爬妙峰山,年纪大了改为爬香山,后来走不动了就去颐和园。走路是他最大的爱好。
性格特征
谦谦君子:2001年,国家授予黄昆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中国科学院提名黄昆的时候,他就写信反对。后来经组织上做工作,他采取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态度,甚至连组织材料和答辩都一概不参加。他觉得这个奖励太大了,承受不起。获奖后,他坦言:“这么多学科,这么多研究人员。很难想象我怎么会得了这个奖。”,“我得过一个何梁何利奖,那时还说得过去,但现在这个最高奖,帽子似乎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奖太高了。”
坦诚直率:记者采访提问黄昆,“谁对您的一生影响最大?”,“我自己对自己影响最大。”黄昆异常坦率,“像我这样考虑问题,没有太大的天赋也能做出很好的工作。过去教学时,大家评论我课上得还不错,我也认为是下了功夫的,但就是对一个个学生不太关心。因为我认为上课也是培养人,讲课是我的责任,我尽了我自己很大的努力。”在学术上,黄昆真正钦佩的人并不多,甚至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也觉得不过如此。
人生挚友
黄昆与杨振宁
1941年黄昆毕业后,葛庭燧把他推荐给物理学家吴大猷,到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物理系助教。1942年他又考取吴大猷的研究生。同时,杨振宇考取了王竹溪的研究生。共同的志趣和共同的学习生活使他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廉洁奉献
黄昆与朱邦芬
黄昆特别珍惜国家的科研经费。他坚信基础研究也应算一算投入产出,认为花了钱就应该在科学上作出贡献。黄昆一生只申请过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6年,他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位置退下来后,带领理论组11位研究人员申请了一个为期3年、共2万元的面上项目。黄昆总是千方百计让“好钢用在刀刃上”,每当拿到国家科委下拨的大笔经费时,他都如履薄冰,写下了“睡不踏实”四个字。担任所长期间,他担心经费用得不合适,浪费了人民的血汗钱。黄昆特别欣赏实验人员在独特想法基础上,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搭建实验装置,做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黄昆对自己的钱却不在乎,把补发的两万元工资全都交了党费,从不领取出国的置装费和补助费,大量中国国内外工作信函的邮资全都自己支付。作为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按规定可以定级为“一级教授”,但他主动要求定为“二级教授”,觉得自己与饶毓泰、叶企孙、周培源等老师拿同样的工资,于心不安。1984年,黄昆作为“斯诺教授”访美,他省吃俭用,用外方资助生活费节余的钱购买了一台全自动幻灯机及调压器,用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对外学术交流之用。1986年2月,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协会固体物理研究所邀请他参加庆祝弗洛利希80寿辰学术会议,他把外方提供的生活费近80%节余下来买了一台电子打字机,供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外事同志工作用。
黄方程,黄玻书,引领声子物理;律己严,诲人勤,堪称一代宗师。(黄昆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室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评)
中国的黄昆是最聪明的。(黄昆访问英国爱丁堡大学期间的合作者,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马克斯·玻恩评)
他(黄昆)是我最好的学生。(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教授评)
他好比现代的凤凰涅槃,从灰烬中飞起,又成为世界领头的固体物理学家。(固体物理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物理研究所前所长曼弗雷德·卡多纳(Manuel Cardona)评)
(黄昆)青年时代做出了卓越的科学贡献,中年时期献身于祖国教育事业,晚年仍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为祖国科技发展呕心沥血。(黄昆曾经的工作助理、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评)
黄先生的治学作风和为人风范是一代中国教育和科学工作者的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评)
渡重洋,迎朝晖,心系祖国,傲视功名富贵如草芥;攀高峰,历磨难,志兴华夏,欣闻徒子徒孙尽栋梁。(北京大学物理系师生在其70华诞时赠予的一副对联)
他(黄昆)一生都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一生都在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面对名利的起落,他处之淡然。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的领域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颁奖词)
一生不事张扬,一生默默耕耘,为科技事业鞠躬尽瘁,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黄昆。83年的人生岁月里,黄昆以他的严谨和创新,以他的勤奋和率真,在固体物理学领域竖起了一座座丰碑,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也在人们的心目中铭刻下了四个大字:“真人”黄昆。(新华网2002年评)
作为中国物理学界的泰斗,五十年来,黄昆为中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央视国际2009年评)
黄昆先生正是中国半导体学科的奠基人,是中国半导体学界的一代宗师。(《学习时报》评)
在大半个世纪的人生中,黄昆始终以一种沉默的姿态,背对世事变换,孜孜不倦地追寻科学的真谛,成为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并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
黄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对固体物理学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是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黄昆院士热爱祖国,热爱科技事业,辛勤开拓,奋斗不息,为创建和发展中国半导体科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学习强国》评)
黄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是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评)
黄昆基金/黄昆奖
黄昆和同事向科技部申报建立“黄昆基金”,拿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450万元奖金设立“黄昆奖”(黄昆物理奖),用来奖励中国国内在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领域做得比较好的科学家。于2005年4月21日获批。
黄昆文集
黄昆文集
1999年1月,在黄昆八十岁生日之际,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安排出版了一本根据黄昆本人选择的论文集 。2004年,为庆祝黄昆八十五岁寿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清华大学物理系一起编了一本《黄昆文集》,朱邦芬请杨振宁作序。黄昆班
黄昆班设立院校(部分):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哀悼送别
黄昆去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黄昆先生生前亲朋好友、学界同仁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为黄昆送行。12日上午,温家宝、贺国强、路甬祥、陈至立、罗豪才、王选和朱光亚等同志分别缓步来到黄昆院士遗体前肃立默哀,作最后告别。随后,与家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和哀悼。曾培炎、韩启德以及周光召、钱伟长、宋健也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黄昆星
命名证书
国际小行星中心2010年7月26日发布公报,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第48636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黄昆星”。并于2011年5月初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而获正式命名。半身铜像
闵维方书记与黄昆先生的夫人李爱扶女士等一起为铜像揭幕
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所、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黄昆先生铜像落成仪式于2006年12月15日在北京大学物理大楼举行。
纪念会议
会议现场
2019年9月2日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先驱、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奠基人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黄昆先生对科学与教育事业的贡献、缅怀黄昆先生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学习黄昆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9月2日—3日,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半导体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人员合影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北京大学时任校长郝平,中国科学院时任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厦门大学时任校长张荣,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时任局长李婷,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时任副所长(主持工作)谭平恒,时任党委书记、副所长冯仁国,时任副所长杨富华,时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樊志军等出席大会。王启明院士、甘子钊院士、王阳元院士、王占国院士、郑厚植院士、杨国桢院士、陈良惠院士、于渌院士、夏建白院士、邹广田院士、郭光灿院士、朱邦芬院士、郑有炓院士、周远院士、张裕恒院士、褚君浩院士、薛其坤院士、邢定钰院士、祝世宁院士、范守善院士、龚旗煌院士、沈保根院士、刘云圻院士、刘明院士、龚新高院士、杨德仁院士、段文晖院士、徐红星院士及半导体领域专家与学者等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时任主任王开友主持。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