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 编辑

动物名称

蛤蜊蛤蜊

蛤蜊,是双壳纲帘蛤目蛤蜊科软体动物。又称吹潮、沙蛤、沙蜊等。其贝壳卵圆形、三角形或长椭圆形,两壳相等,壳顶稍向前方凸出;壳面光滑或具有同心环纹,有壳皮;铰合部有两个“八”字形的主齿;前后闭壳肌痕同大,都呈半圆形;外套膜后端形成两个水管;斧足发达,侧扁,无足丝。李时珍曰:“蛤类之利于人者,故名”。蛤蜊分布于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水域,在日本等国也有分布。蛤蜊喜栖息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泥沙滩、河口近海砂质区。蛤蜊为滤食性动物,主要以底栖类硅藻为食,有时也吞食有机碎屑和动物残屑等;冬季时气温较低,蛤蜊多紧闭双壳,极少摄食。蛤蜊生殖季节在4-6月。蛤蜊可入药,性味咸、寒,具有滋阴利水、化痰软坚等功效,适用于糖尿病、哮喘、甲状腺肿大、胃癌、痔疮等患者食用或外用。蛤蜊肉质鲜美,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锌、钙等多种营养成分,是常见的食用贝类。蛤蜊是沿岸常见的养殖贝类之一,但沿海海域多被工厂排放废水所污染,养殖的蛤蜊,常有重金属残留的问题。食用前可将蛤蜊置于盆中,在流动的清水下搓洗,即可去除外壳残留的有害物质。

动物学史

编辑
李时珍曰:“蛤类之利于人者,故名”。

形态特征

编辑

图2蛤蜊科左壳内部模式图图2蛤蜊科左壳内部模式图

蛤蜊,是双壳纲帘蛤目 蛤蜊科软体动物。 又称吹潮、沙蛤、沙蜊等。 其贝壳卵圆形、三角形或长椭圆形,两壳相等,壳顶稍向前方凸出;壳面光滑或具有同心环纹,贝壳通常薄,有的种类两壳闭合,大多数种类一端开口或两端开口,常具壳皮;壳面光滑或有同心生长纹,壳内缘平而尖锐。壳顶大都突出、前倾。小月面和楯面通常有明显的界线。壳顶边缘有一个外韧带,另有一个韧带槽,内韧带居其中。铰合部有两个“八”字形的主齿,顶端通常愈合,主齿的后分支紧挨着1个副片;前后闭壳肌痕同大,都呈半圆形;右壳主齿通常分开。左右壳都有侧齿,左壳单枚,右壳双枚。外套膜后端形成两个水管;斧足发达,侧扁,无足丝。 如图2所示。

栖息环境

编辑

表3中国沿海的蛤蜊科贝类栖息地的海底底质分布表3中国沿海的蛤蜊科贝类栖息地的海底底质分布

蛤蜊喜栖息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泥沙滩、河口近海砂质区。 蛤蜊科贝类大多生活在水质清澈、潮流通、潮间带至水深30m的浅海水域,少数种类的自然分布水深更深些,分布水深依种类而异,在砂、泥、碎贝壳混杂的滩都能生存。将现有蛤蜊科种类的生活环境资料归纳为表3(见右图),从右图表3中可以发现蛤蜊属(Mactra)、獭蛤属(Lutraria)、立蛤属(Meropesta)和脆蛤属(Raeta)的种类大都生活在潮间带至水深30m的浅海水域;而其他3个属大多分布在水深更深的海域;异心蛤属(Heterocaridia)未见报道。蛤蜊科贝类大多数种类栖息地底质以砂质和泥砂质为主,仅有尖蛤蜊属(Oxyperas)中的雀斑马珂蛤(O.lentiginosa)和布氏尖蛤蜊(O.bernardi)这两个种是以碎贝壳和砂质底质为主。

生活习性

编辑
蛤蜊科贝类的摄食方式为滤食性动物,只要颗粒大小适宜便可摄食,主要食物种类有:小球藻、圆筛藻、舟形藻和菱形藻等浮游及底栖单细胞藻类,以及无脊椎动物卵子、双壳类d形幼虫、桡足类、无节幼体和有机碎屑和动物残屑等。因为藻类有较大的季节性变化和地区性差异,因而在不同季节或不同地区,采集分析贝类的食料组成也不同。蛤蜊科贝类摄食时间及饵料的个体大小、浓度等都会影响到摄食率。冬季时气温较低,蛤蜊多紧闭双壳,极少摄食。

有报道指出相对于牟氏角毛藻和海区分离的云霄微型藻,西施舌稚贝对四爿藻有较高的选择性,小球藻无论作为开口饵料还是后续饵料效果都极差。蛤蜊科贝类中对大西洋浪蛤、中国蛤蜊、西施舌和四角蛤蜊的代谢都有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温度、盐度、饥饿、软体部干重和海水盐度对蛤蜊科贝类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的研究。此外,也有研究甲胺磷对中国蛤蜊基础代谢的影响以及分别采用流水法和静水法测定了西施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这些研究为开展蛤蜊科贝类的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布范围

编辑

蛤蜊蛤蜊

蛤蜊科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主要分布于北美西海岸、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朝鲜、菲律宾、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尤以中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分布最多。蛤蜊科贝类北半球分布较南半球多,以东经90°-155°分布最多,在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水域,在日本等国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

编辑

繁殖期

蛤蜊生殖季节在4-6月。繁殖季节因不同种类而异,蛤蜊科贝类有1-2个繁殖季节,如分布在葡萄牙阿尔加维海岸的坚固马珂蛤(Spisulasolida)有2个繁殖季节,分别为7月-8月和10月,辽宁丹东地区的中国蛤蜊繁殖季节只有1个,在7月-8月间。同一种类在不同分布地区繁殖季节也不同,有报道指出大西洋浪蛤在不同地区繁殖季节不同,在美国新泽西、纽约等自然栖息地的大西洋浪蛤一年有春、秋2个繁殖季节,每个繁殖季节可产卵多次,而在美国佐治亚州引种养殖的大西洋浪蛤每年只有春季1个繁殖期。胚胎与幼虫发育蛤蜊科贝类的卵为沉性卵,其怀卵量与个体大小、年龄密切相关。

蛤蜊科贝类一般可以分为幼虫期、稚贝期、幼贝期和成贝期4个生长阶段。幼虫期包括受精卵、担轮幼虫期、d形面盘幼虫期、壳顶幼虫期(分初期、中期、后期)和匍匐幼虫期。蛤蜊科贝类的卵大多呈球形,不同种类卵径和精子全长不同,受精后出现第一极体、第二极体,细胞经6次分裂后进入桑葚期、囊胚期、担轮幼虫,受精后18-24h进入d形幼虫阶段。蛤蜊科贝类胚胎发育的时间与贝类的种类、海水盐度和温度密切相关,蛤蜊科贝类从壳顶幼虫后期出现眼点,稚贝眼点开始退化至消失。西施舌和中国蛤蜊的稚贝双水管一出现,即形成结构完善的三孔型:足孔、出水孔和入水孔。除生殖器官外,幼贝的其它器官与成贝的相似,壳长约5mm以上,内部器官结构完善,生殖系统及生殖腺逐渐形成至成熟,变为成贝。

年龄与生长

蛤蜊科贝类3龄前个体生长速度较快,1-2龄生长最快,3龄后生长缓慢,如1龄西施舌月平均体长增长4.05mm,2龄为2.31mm,3龄为1.83mm。同龄蛤蜊科贝类的大小因种而异,如中国蛤蜊1龄个体壳长在3cm左右;2龄为4-5cm;3龄为5cm以上,6cm以上的个体极少,仅发现7cm为目前已知最大个体,六月初软体部丰满,鲜出肉率为40.32%,而四角蛤蜊较中国蛤蜊较小,1龄个体壳长近2cm;2龄增至3-3.5cm;3龄接近4cm,有的在4cm以上,5cm以上的个体极少,仅发现5.4cm为目前已知最大个体,5月初软体部最丰满,鲜出肉率为41.1%。

国外多数是研究不同地区大西洋浪蛤的生长率和年龄结构,Jones等发现弗吉尼亚州3龄后的大西洋浪蛤距海岸17.5km、水深28m的生长速度比距岸1.8km、水深15m的快。Robert等发现在美国长岛湾、火岛和长滩海岸大西洋浪蛤幼贝生长速度基本一致,而成贝却不同。

性别及性成熟年龄

表 4 表 4

蛤蜊科贝类中多为雌雄异体,少数存在雌雄同体现象,雌雄异体的群体中有时也可发现有雌雄同体现象,基本上无性转变现象,在性成熟季节蛤蜊科贝类雌性和雄性性腺颜色不同(见右图表4)。自然状态下其群体的雌雄个体比例一般接近1∶1,但不同地区的雌雄比例不同。同种不同生长期雌雄比例也不同迄今为止,报道过的蛤蜊科贝类的性成熟年龄基本为1龄,仅春季繁殖的大西洋浪蛤幼贝在当年秋季也能成熟。

生殖周期

依据蛤蜊科贝类生殖腺发育程度基本可分为4-6个时期。已有报道指出,通过组织切片观察鸭绿江口的中国蛤蜊周年生殖腺组织,全年只有1个繁殖周期,其性腺发育可分为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休止期、形成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和耗尽期。配子发育周期分为2个明显的阶段,即11月至翌年2月的休止期和包括配子形成、成熟和排放的性腺发育期,配子的发育时间基本同步,均始于3月,大部分个体在6月至7月成熟,8月雌雄配子大规模排放。这种同一物种不同分期可能是和分布地区不同有关。根据对西施舌和大西洋浪蛤的周年生殖腺组织切片观察等,可将生殖腺发育周期分为5期,即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生殖期和休止期,在山东北部沿海的四角蛤蜊生殖腺发育周期同样也分为5期。

养殖技术

  •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蛤场的选址

    蛤蜊蛤蜊

    养蛤场选址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首先应选择距低潮水位线近,地势平坦,起伏较小的海滩。海滩土质以沙质、半沙半泥质为宜,沙土松软含水量高,以便于蛤类潜伏;蛤场选择近临河口入海处,因海淡水交汇的地方海洋浮游生物丰富,利于蛤类摄食,生长迅速;无化学污染,重化工污水排放达标,生活污水污染轻。

    设置围网

    于养蛤场四周设置围网,围网的高度以1.2m为宜,网眼1cm,围网底20cm埋于沙土下,每隔5m立一根木桩,木桩底部削尖下插30cm,用细尼龙丝绳把围网捆在木桩上。

    清除场内异物

    放苗前应清除场内石块、破鱼网等杂物垃圾,除去场内寄居蟹、海胆、海星等以贝类为食的海生动物。

  • 放苗

    放苗时间

    分两次放苗:第一次于3月至6月中旬放苗;第二次于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放苗,水温5-15℃为宜。超低温情况下放苗,蛤苗潜伏到沙土中的位置过于浅露,易被潮水卷走;高温情况下放苗,经阳光曝晒,苗种易变质死亡。

    苗种的选择

    应谨慎选择外观新鲜,无臭味、异味,两壳紧闭,无破碎的蛤苗作为养殖用,规格应以300-500粒/kg为最好,小苗可达800-1000粒/kg,以产自山东省东营、寿光和江苏省启东等地的蛤苗为主要供应品种。

    运输

    运输蛤苗的距离一般在500km之内,长途运输以汽运为主,单车载20t,每袋装50kg,脱水运输,时间不要超过2h,最好夜间运输。

    蛤苗撒播

    在涨潮之际,把蛤苗均匀撒播,密度保持在200-250粒/m2。蛤苗应在24h之内放养,时间太长容易因脱水而死亡。海面风力高于’级大浪潮的气象条件下不能撒播。

  • 日常管理

    滩涂养蛤要勤于日常看护,在退潮时蛤地干露,应加强巡逻,杜绝闲杂人员进入网内。及时清除遗落网内的异物,修补、填埋被潮流损坏的围网,将干露的蛤及蛤壳清除网外,以防引起活蛤腐臭变质。

  • 收获

    蛤蜊蛤蜊

    白皮蛤养殖8-10个月,达到80-100粒/kg时,即进入收获销售期。根据市场行情分期分批起捕销售,收获的方式分两种:

    少量收获

    用人工耙锄,每人每天可收获0.1t,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但便于零售。

    大批量收获

    如大批量销售,需用专门的木制或铁制撬板,3-5人即可操作,在退潮后的海滩上用撬板撬压。方法简单易行,速度快,不留死角,每天可收获活蛤。

  • 下级分类

    编辑

    表1 蛤蜊科贝类主要种类及分布表1 蛤蜊科贝类主要种类及分布

    迄今为止,据资料记载蛤蜊科贝类在全世界已发现有35属199种。

    中国沿海自然分布的蛤蜊科贝类主要有蛤蜊属(Mactra)、獭蛤属(Lutraria)、立蛤属(Meropesta)、脆蛤属(Raeta)和异心蛤属(Heterocaridia)、尖蛤蜊属(Oxyperas)、波纹蛤属(Raetellops)和光蛤蜊属(Mactrinula)8属30余种(见右图表1),其中最常见的重要经济种类有3种,即西施舌、四角蛤蜊和中国蛤蜊。蛤蜊科贝类盐度适应范围为17-31.4,其中四角蛤蜊适应盐度范围较高,西施舌较低。

    蛤蜊科内不同种类、类群区分主要依据的贝壳特征有:贝壳大小、质地、壳型特点、壳顶是否前倾、小月面和楯面界线是否清晰、壳外表面是否具有同心刻纹、放射刻纹等结构;以及前后闭壳肌痕大小及其形状、外套线和外套窦的特点等。如蛤蜊科贝类中立蛤属(Meropeata)和蛤蜊属(Mactra)可以根据外套窦的深浅进行分类,外套窦深的为立蛤属,外套窦浅的为蛤蜊属。又如同一属内可根据放射刻纹是否明显进行分类,放射刻纹明显的为细纹立蛤(Meropestacapillacea),不明显的为立蛤(Meropestapellucida)。蛤蜊科与其他相似的种类可根据铰合部左壳有无一枚裂开倒“v”形的主齿,有无外套窦,壳顶是否后转等。

    目前国内外对蛤蜊科贝类中大西洋浪蛤(Spisulasolidissima)、西施舌(Mactraantiquata)、四角蛤蜊(Mactraveneriformis)和中国蛤蜊(Mactrachinensis)等经济种类已开展了较多研究。

    主要价值

    编辑

    药用价值

    蛤蜊可入药,性味咸、寒,具有滋阴利水、化痰软坚等功效,适用于糖尿病、哮喘、甲状腺肿大、胃癌、痔疮等患者食用或外用。

    营养价值

    蛤蜊蛤蜊

    现代研究发现,蛤蜊肉质鲜美,蛤蜊含有类胡萝卜素、脂类、多糖、蛋白质、氨基酸、聚醚、无机化合物以及其它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凝血、保护心脑血管、解有机磷中毒、抗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

    蛤蜊的营养特点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蛤蜊中的营养物质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且它的氨基酸种类组成及其配比较为合理,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消化,食用蛤蜊之后,可以为自身提供多种营养物质。

    动物趣闻

    编辑

    食用技巧

    蛤蜊是沿岸常见的养殖贝类之一,但沿海海域多被工厂排放废水所污染,养殖的蛤蜊,常有重金属残留的问题。食用前可将蛤蜊置于盆中,在流动的清水下搓洗,即可去除外壳残留的有害物质。

    挑选技巧

    蛤蜊蛤蜊

    买蛤蜊要选择张嘴换气的,这样的活蛤蜊吃起来更鲜美,而且尽量选择全身舒展的,吐沙比较均匀一些。不要选张开壳的,有些蛤蜊已经张开壳了,说明蛤蜊已经死亡,这样的蛤蜊炒熟后有股腥臭味。因此在挑选时要特别注意。

    清洗方法

    蛤蜊蛤蜊

    将蛤蜊在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泥沙杂物会自动脱离,搓洗至水清。在干净的淡盐水中滴少许香油,用筷子将装蛤蜊的漏筐支在水盆中央,可让蛤蜊吐出大量泥沙,吐出的沙子直接沉底,再吸进去的水便是干净的,等到蛤蜊吐不出泥沙时即可。

    食用方法

    蛤蜊蒸蛋

    蛤蜊蛤蜊

    原料:蛤蜊12个,鸡蛋2个,香葱1根,姜2片,鱼露、生抽、米醋、香油、开水适量。

    做法:

    蛤蜊放入淡盐水中浸泡30分钟,使其将体内的细沙吐干净。用小刷子仔细洗刷蛤蜊的外壳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把清洗干净的蛤蜊放入开水锅中,煮至蛤蜊全部张开壳后捞出。

    鸡蛋打成蛋液,加入凉开水,水量是蛋液量的1.5倍左右,香葱切小碎末备用。

    蛤蜊摆放在略有深度的盘子中,倒入蛋液,盖上保鲜膜。

    蒸锅里的水开后,转成小火,放入盛有蛤蜊蛋液的盘子,盖上盖子蒸15分钟左右。

    蒸好后,倒入鱼露、生抽、米醋、香油,撒上香葱末,拌匀即可。

    提醒:蛤蜊不会同时张开口,如果担心蛤蜊肉变老,可随时捞出开口的蛤蜊。加入蛋液中的水最好是彻底冷却的凉开水,要是没时间的话,直接加纯净水也可以。

    蛤蜊疙瘩汤

    原料:蛤蜊、面粉、鸡蛋、盐、胡椒粉、香菜。

    做法:把新鲜的蛤蜊洗净,在水里煮熟,这时蛤蜊就一个个都开口了,取出蛤肉,放入小碗里。然后葱油爆锅,加入海鲜汤,面疙瘩以及蛤肉,淋鸡蛋液,加入盐、胡椒粉,撒上香菜末、油菜末和白菜末等即成。

    一品芋头汤

    材料:芋头半斤,干贝4粒,蛤蜊4两,蒜头6小粒,鸡胸肉4两,玻璃纸一张,猪蹄半斤,高汤6杯,鱼翅2两,盐2/3茶匙、味素1/4茶匙。

    做法:芋头切粗块入油锅炸至表面略黄。猪蹄、鸡胸肉切寸丁入滚水中川烫备用。干贝蒸熟撒成丝,蒜头去皮备用。将以上所有材料放置坛中加高汤8杯并以盐、味素调味。坛口以玻璃纸封好入蒸锅蒸约2小时即可上桌。

    注意事项

    蛤蜊蛤蜊

    痛风患者应少吃或避免吃。蛤蜊属于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为150~1000毫克/100克)。无论急性期还是缓解期,痛风患者均应少吃或避免吃这类食物。

    烹调蛤蜊不宜放味精。虾、生蚝、蛤蜊等海鲜,本身带有天然食物的鲜味,加了味精会破坏其原有的鲜味,起到相反的效果。

    吃蛤蜊尽量少喝啤酒。蛤蜊最好不要和啤酒等一起吃,以免诱发痛风。蛤蜊最好不要吃过夜的。蛤蜊属于海鲜类的食品,是不提倡过夜的。因为蛤蜊本身就是寒性的,寄生在里面的细菌抗低温的能力很强,即使在冰箱里冷冻也并不能把细菌杀死。

    吃蛤蜊要充分加热。由于蛤蜊性寒,一些脾胃虚寒者吃过之后容易出现拉肚子等症状,加之天热贝类更容易死亡和变质,因而食用就更要特别注意。保险起见,对于黑色的内脏部分尽量不要食用,食用时要加热。

    相关报道

    高龄蛤蜊 2013年11月13日,世界上最老生物的实际年龄比之前测算的还要大100多岁。但可惜的是,这个507岁“高龄”的软体动物已经被科学家不小心弄死了。

    蛤蜊蛤蜊

    这种被叫做“明”的蛤蜊一种深海圆蛤类动物,研究人员2006年从北大西洋的海底将其捕捞出来,然后放置在冷冻柜里以待后续研究。然而,当研究者为了分析它而撬开它的壳时,生命迹象渐渐消失了。

    英国班戈大学海洋科学家保罗·巴特勒说:“第一次我们计算有误,也许那时我们正忙于出版我们的发现结果而有点草率。但我们现在能绝对确认我们得到了正确的数字。”

    通过计算这个软体动物内壳上的生长轮数,研究人员最初估算出惊人的结果,明已经有405岁了!这个结果已经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证。

    食物营养成分

    编辑

    食物名称蛤蜊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62 千卡
    蛋白质10.1 g
    脂肪1.1 g
    胆固醇156 mg
    饱和脂肪酸0.2 g
    多不饱和脂肪酸0.4 g
    单不饱和脂肪酸0.1 g
    碳水化合物2.8 g
    426 mg
    78 mg
    128 mg
    140 mg
    133 mg
    0.44 mg
    10.9 mg
    0.11 mg
    2.38 mg
    54.3 μg
    维生素A21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0.01 mg
    维生素B2(核黄素)0.13 mg
    烟酸(烟酰胺)1.5 mg
    维生素E2.41 mg
    展开

    下一篇

    上一篇 文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