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珦 编辑
安珦(1243年-1306年),初名裕,字士蕴,号晦轩,谥号文成,出生于兴州(现庆尚北道丰基)。高丽中后期儒学领袖,是第一个将朱子学思想引进高丽的人。
安珦从小就喜欢读书写字,研习学问。18岁就考中文科,当上了校书郞,接着调职至直翰林院。当时高丽正是元朝入侵而发生三别抄之乱的时期,为了避开蒙古军的侵略,高丽迁都于江华岛。此时,首都是否要重新迁回开京(现开城)的问题,在朝廷内部发生激烈争论。文臣们赞成迁都回开京,而武臣们则认为这是对蒙古的屈服,进行强烈反对,因此安珦在江华岛生活了一段时间。此后,安珦历任监察侍御史、尚州判官等职,在36岁时,进入国子监(高丽的国立教育机关),为培养人才而努力着。
1289年,跟随世子忠宣王出使元朝首都大都,次年回国时,手中握著一本特别的手抄稿,这正是《朱子全书》,里面收录了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所有文章,安珦将此书手抄一遍带回高丽。理学强调“为子孝,为臣忠,以礼治家,以信待人,修己以敬,以诚为事”,高丽因蒙古的侵略,让百姓痛苦不堪之时,这些思想对安珦而言犹如一道曙光。派国学学正金文鼎到中国描绘孔子及其70名弟子画像,并购买祭器、乐器、六经、诸子、史书…等等,为普及理学费尽心思。
为了这门新学问的兴起,他认为人才的培养很重要,因此把自己的房子贡献出来,建造当时的国立大学“泮宫”。建议六品以上的官员捐献银品,七品以下的官员捐献布匹,建立当时的奖学金机构“赡学钱”。1304年,供奉孔子的大成殿终于建成,隶属于开京的国学机构。为了传播理学,用尽毕生精力,他十分推崇朱熹,晚年,根据朱子的号“晦庵”,自号“晦轩”。
高丽后期,官吏腐败以及掠夺百姓的现象日益严重,为了拯救残败不堪的高丽而兴起的士大夫,在理学中找到了解答,以此作为基础开创以士大夫为根基的理学王国“朝鲜时代”,此后影响朝鲜社会生活各方面广泛且深远。最早将理学传入韩国的安珦自然成为他们推崇的对象。
他的牌位不但在韩国历史最悠久的书院-绍修书院、合湖书院(忠清南道燕岐郡)、道东书院(全罗南道谷城郡)和临江书院(京畿道长湍郡)等处进行供奉,还被安置在成均馆、文庙等,每年春秋进行祭拜。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