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厥 编辑
暴厥,古病名,因气逆于上,而致猝然昏厥,不省人事,脉来洪盛有力或脉来躁急如喘的严重病证。
目录
《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王冰注:“喘,谓卒来盛急,去而变衰,如人之喘状也。所谓暴厥之候如此。”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脉来如喘,喘者气涌而不和,脉体如之,名曰暴厥。暴厥者,猝暴而厥逆,故脉如此也。惟其猝暴厥逆,所以不知与人言。”
吴昆《素问吴注》:“如喘者,如喘人之息,有出无入也,为气逆暴厥。气逆而上,则神明皆为壅蔽,故不知与人言。”
张介宾《类经六卷·脉色类二十四》:“喘者,如气之喘,言急促也。暴厥,谓猝然厥逆而不知人也。”
《景岳全书·厥逆》:“脉至如喘者,谓脉之急促如喘,此血气败乱之候,故致暴厥不言,即今人所谓中风不语之属也。”
张志聪《素问集注》:“如喘者,脉来滑急也。此痰水上壅,故脉来急滑,名曰暴厥。暴厥者,一时昏厥而不能与人言。”
高士宗《素问直解》:“喘,疾促不伦也。脉至如喘,失其常度,故名曰暴厥。申明暴厥者,一时昏愦,不知与人言。”
丹波元坚《素问绍识》:“《脉经》《太素》并作‘气厥’。坚按:气厥似是,盖是许学士所谓气中。与《气厥论》之气厥不同。《证治要诀》曰:‘气厥即气中。’卢氏《丹溪纂要》曰:‘气中即所谓气厥。’是,然惜不引《脉经》文。”
胡天雄《素问补识》:“喘,诸家皆训为喘促之喘,非。喘,湍也,如水之湍,喻洪盛之脉。血气并走于上,气机有升无降,故脉洪盛而人暴厥。”
暴厥,亦名暴蹷。《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积蓄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蹷而死。”
《素问·通评虚实论》:“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迫也。”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人有内气暴时上迫,故凡为暴时而厥、为聋、为前后一偏而塞、为前后俱闭不通等证,由之而生也。”
吴昆《素问吴注》:“暴厥,暴气上逆也。”
张介宾《类经十七卷·疾病类七十八》:“暴厥,气暴逆也。此以内气之逆,暴有所薄而然。薄,侵迫之谓。”
张志聪《素问集注》:“‘暴厥而聋’,厥气上逆,上窍不通也。‘偏塞闭结’,厥气下逆,下窍不通也。此内气暴迫,而为外窍之不通也。”
高士宗《素问直解》:“卒然厥逆,不通于上,则暴厥而聋;不通与下,则二便不调。”
《医宗金鉴·张仲景》“麻黄汤方”方解:“《金匮要略》以此方去桂枝,《千金方》以此方桂枝易桂,皆名还魂汤,用以治邪在太阴,卒中暴厥,口噤气绝,下咽奏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