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鲤科 编辑
鲤科(Cyprinidae),属鲤形目,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鲤科鱼类分布在底栖或水中层,为卵生,杂食、草食或肉食鱼类。鲤科鱼类颌骨无齿,最后一对鳃弧腹面部分特别粗壮,成为下咽骨,上有1~3行咽齿,具角质咽磨、体常被覆瓦状圆鳞,无脂鳍;背鳍只有1 个,前部有2~4根不分支鳍条;腹鳍腹位;尾鳍多呈叉形,绝少平截或微凹。
中文名:鲤科
拉丁学名:Cyprinidae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目:鲤形目 Cypriniformes
科:鲤科 Cyprinidae
属:210属
种:3700多种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亚目:鲤亚目 Cyprinoidei
亚纲:辐鳍亚纲 Actinopterygii
亚科:12亚科
分布区域:在底栖或水中层,卵生,杂食、草食或肉食
鲤科
鲤科鱼的特征是鱼咽喉处有咽喉齿。最后一对鳃弧腹面部分特别粗壮,成为下咽骨。吻部无须或仅有一对吻须,具角质咽磨、体常被覆瓦状圆鳞,无脂鳍;偶鳍前部仅有一根不分支鳍条,下咽齿1~4行,背鳍分支鳍条30以下。多数种类只有一个背鳍,腹鳍在腹位,且和臀鳍明显分开,尾鳍分叉;身体被覆圆鳞。鿕亚科
鿕亚科 Danioninae
中国有13属28种。臀鳍分枝鳍条通常7~14。各鳍无硬刺。第五眶下骨(最后一块)与眶上骨接触。下颌前端具突起,与上颌的凹口相嵌;如无泪骨,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后,且侧线鳞少于40。小型鱼类,生活于山溪或沟渠缓流处,是产区常见鱼类。色彩鲜艳,有较大的观赏价值。分布于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常见如宽鳍鱲Zacco platyp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uncirostris Gunther等,分布于中国东部各江河;中华细鲫Aphyocypris chinensis分布于我国东部各溪流。唐鱼(白云金丝鱼)Tanichthys albonubes仅分布于我国广东白云山,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已人工繁殖,并作为观赏鱼广泛饲养。
宽鳍鱲Zacco platyp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uncirostris Gunther、中华细鲫Aphyocypris chinensis、唐鱼(白云金丝鱼)Tanichthys albonubes
雅罗鱼亚科
雅罗鱼亚科 Leuciscinae
中国有14属24种。与鱼丹亚科相似,但第五眶下骨与眶上骨不相连。下颌前端无突起。背鳍起点一般与腹鳍起点相对;如背鳍较后,则有50以上侧线鳞。喜栖于河口、小河汉及山涧溪流。江河解冻后即成群溯游产卵。常见个体长170毫米,最长可达370 毫米。由于其繁殖力强,资源较丰富,为我国北方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黑龙江、鸭绿江、辽河及黄河等水系。如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体青黑或灰黑,吃螺蚌,主要分布长江以南,可达100斤;鯮(尖头鳡)Luciobrama macrocephalus头细长而扁,似鸭嘴,凶猛,分布于长江以南,可达100斤;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每一鳞片具一黑边缘,网状,可达70斤,我国广泛养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分布于北方;赤眼鳟Squaliobarbus urriculus中层杂食,南方有些地方有养殖;鳡Elopichthys ambusa头尖,口裂大,游泳快,中上层凶猛鱼类,有“水老虎”之称,在许多水库成灾,漂流性卵,可达100斤,肉味鲜美。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鯮(尖头鳡)Luciobrama macrocephal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鳡(读音gǎn)Elopichthys bambusa。
鲌亚科
鲌亚科 Culterinae
中国有16属55种。体侧扁,有腹棱。一般无口须。臀鳍长,分支鳍条9~32,多为15枚以上。鳊Parabramis pekinensis体长为体高的三倍以下,腹棱完全,中下层鱼类,以水生植物为食;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体长小于三倍体高,腹棱不完全,尾柄长小于或等于尾柄高,背鳍硬刺一般小于头长,中下层鱼类,以水生植物为食,卵粘性,分布于长江中游的湖泊中,为重要养殖对象;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尾柄长大于尾柄高,背鳍硬刺一般大于头长,腹膜白色,自然分布广,南北均有;红鳍鲌(短尾鲌)Culter erythropterus体长大于三倍体高,腹棱完全,口上位,尾柄长等于尾柄高,中上层凶猛鱼类,以小鱼为主食;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体长大于三倍体高,腹棱不完全,口上位,口裂几垂直,中上层凶猛鱼类,可达10~15千克;歺又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体长大于三倍体高,腹棱完全,侧线在胸鳍基部上方急剧向下弯折成一明显角度,主食浮游生物。
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红鳍鲌(短尾鲌)Culter erythropterus、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Hemiculter leucisculus
鲴亚科
鲴亚科 Xenocyprinae
我国有3属8种。口多下位,下颌具锐利的角质边缘。背鳍具一粗大而光滑的硬刺。腹鳍至肛门具腹棱或无。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侧线鳞53~64,腹部通常无腹棱,若有也不及肛门至腹鳍的1/5,以藻类、浮游动物和腐屑为食;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 microlepis侧线鳞74~84,腹鳍至肛门间腹棱完全,生长快,一般1千克,大者达3千克,有些地区有水库放养或池塘混养。
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 microlepis
鳑鮍亚科
鳑鮍亚科 Acheilognathinae
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朝鲜及日本。我国有3属21种,除西北地区及许多内陆河湖外,几遍及各江湖。为小型淡水鱼类,最大不过18厘米;体呈卵圆形或菱形;头短,口小;须1对或无;臀鳍始于背鳍基下方,背、臀鳍颇长,有或无硬刺;背鳍分枝鳍条8~18根,臀鳍7~15根;腹鳍腹位;尾鳍叉状;侧线鳞完全或不完全;下咽齿1行;鳔有鳔管,分2室,前短后长,肠管盘绕形状独特,不作回折走向,而是逆时针走向,并盘卷成圆形或椭圆形。繁殖习性特殊,生殖期的雌鱼出现产卵管,卵由产卵管直接产于蚌体内,并在里面受精发育;雄鱼婚饰明显,色彩分外鲜艳,可以养殖供作观赏。
中华鳑鮍Rhodeus sinensis、高体鳑鮍Rhodeus ocellatus、彩石鳑鮍Rhodeus light、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越南鱊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彩副鱊Paracheilognathus imberbis
鲃亚科
鲃亚科 Barbinae
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到东南亚及非洲,外高加索、黄河、海河也有少数种类。我国约有14属70种(亚种),体近纺锤形,腹圆无棱。臀鳍无硬刺,分枝鳍条5;口端位或亚下位;须大多2对,极少1对,甚至缺如;吻皮止于上唇基部,下向腹部扩张。唇后沟中断或连续;下咽齿3行。侧线完全。属于暖水性鱼类,一般栖息于底层多乱石而水流较湍急的江河的中、下层,尤喜在清澈的水域中生活。以水生昆虫和其幼虫为主要食物,也取食小型鱼类、虾、高等植物碎片和少量丝状藻类。多数肉味鲜美,如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等;光唇鱼属Acrossocheilus卵有毒;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分布于云南,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鲃属Puntius多分布于东南亚,为常见热带淡水观赏鱼,我国仅1种,即条纹小鲃(条纹二须鲃)Puntius semifasciolatus。
光唇鱼属Acrossocheilus、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小鲃属Puntius、条纹小鲃(条纹二须鲃)Puntius semifasciolatus
野鲮亚科
野鲮亚科 Labeoninae
广分布于中国秦岭以南各水系,至东南亚、南亚至非洲。我国有17属约40种和亚种。体长,侧扁或前段近圆筒形;吻皮向头腹面的后方扩展,当口关闭时盖在上下颌的外面,多形成外口前室;上唇存在或消失,多数下唇与下颌分离;口下位;须1~2对或缺如;背鳍无硬刺,分枝鳍条多数为8~12根,有达到18根的,甚至27根的;臀鳍分枝鳍条一般为5根;尾鳍叉形;侧线完全;下咽齿3行或2行。华鲮属Sinilabeo是中国特有属,共有11种和亚种,个体较大,生长快,肉味鲜美,成为中国南方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华鲮属Sinilabeo:华鲮Sinilabeo rendahli、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纹唇鱼Osteochilus salsburyi、墨头鱼Garra pingi
鮈亚科
鮈亚科 Gobioninae
约有30属100多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东亚水域最为丰富。我国约有22属80余种,是鮈亚科分布中心。中小型鱼类,以小型为主,多数体长80~200毫米;体侧扁或略呈圆筒形,头中等大,略侧扁或近圆锥形;口下位,弧形或马蹄形;唇简单,无乳突,或发达且具乳突,下唇分叶;一般具须1对,位于口角;眼中等大,侧上位;背鳍大多无硬刺,臀鳍分枝鳍条6根,尾鳍分叉,上下叶几乎等长;下咽齿多为2行或1行。生活于江河平原地区,部分为山区特有种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幼虫、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产卵季节在4~5月,也有延至6月或7月处的。常见属有铜鱼属Coreius、麦穗鱼属Pseudorasbora、棒花鱼属Abbottina、蛇鮈属Saurogobio、银鮈属Squalidus、吻鮈属Rhinogobio和鳈属Sarcocheilichthys等,其中铜鱼属的鱼类个体大,产量较多,为产地的重要经济鱼类。
铜鱼属Coreius、麦穗鱼属Pseudorasbora、棒花鱼属Abbottina、蛇鮈属Saurogobio、银鮈属Squalidus、吻鮈属Rhinogobio、鳈属Sarcocheilichthys
裂腹鱼亚科
裂腹鱼亚科 Schizothoracinae
约11属近100种。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为亚洲高原地区特产鱼类。我国有10属62种。体延长,略侧扁或近似圆筒形;身被细鳞或裸露,但在肛门和臀鳍的两侧各有1列特化的大型臀鳞,在两列臀鳞之间的腹中线上形成1条裂缝,故名。由于高原地区冬季冰冻时间长,即使夏季,水温也很低,因此裂腹鱼类多蛰居杂食,以至体鳞逐步退化,下咽齿行数趋于减少,口须也因丧失作用而消失。一些无须,下咽齿1~2行,身体裸露的种类分布于高原中心的湖泊和江河缓流之中,另一些具须和细鳞、下咽齿3行的种类则生活于高原周围的江河急流中。在这种严峻环境中生活的裂腹鱼生长缓慢,性成熟较迟,繁殖力低。个体较大的种类,需经6~9年体重才能达到0.5千克,一般要3~4龄才能性成熟,而雌鱼怀卵量仅3000粒左右。雌鱼产卵于用尾部在河滩沙砾上掘成的坑中,受精卵沉入坑内孵化。裂腹鱼虽然生长慢,繁殖力低,但由于高原鱼类区系组成简单,敌害少和种间竞争不激烈,所以目前多种群还较繁盛。裂腹鱼类的卵均有毒,必须在100高温5分钟后,毒蛋白质方能破坏。食用时应注意。根据中国西藏北部发现的化石证明,裂腹鱼类可能是在第三纪的晚期起源于原始鲃亚科鱼类。如青海的青海湖裸鲤(湟鱼)Gymnocypris przewalskii、云南的大理裂腹鱼(弓鱼)Schizothorax(Racoma)taliensis和新疆塔里木河的扁吻鱼(新疆大头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等,都是著名的地方特产鱼类,其中扁吻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理裂腹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青海湖裸鲤(湟鱼)Gymnocypris przewalskii、云南的大理裂腹鱼(弓鱼)Schizothorax (Racoma)taliensis、新疆塔里木河的扁吻鱼(新疆大头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
鲤亚科
鲤亚科 Cyprininae
我国有5属28种。背鳍、臀鳍最后一枚不分枝鳍条后缘为锯齿状。背鳍基底长,分枝鳍条通常14枚以上。鲤Cyprinus carpio须两对,底层鱼类,杂食性(偏重动物性),适应性强,广泛饲养,已培育出多个食用品种,如丰鲤、红鲤、荷包鲤、鳞鲤、镜鲤,锦鲤为日本培育的著名观赏品种。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适应性强,0-32℃均可适应,分布广,杂食性,生长较慢,个体小,肉味美,我国自唐朝就开始培育饲养各种金鱼。
鲤Cyprinus carpio、
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鳅鮀亚科
鳅鮀亚科 Gobiobotinae
鳅鮀Gobiobotia pappenheimi
鲢亚科
鲢亚科 Hypophthaemichthyinae
仅2属2种。眼小,位于头尾轴的稍下方,咽齿4/4,铲状,具腹棱,鳃耙细长或呈海绵状,鳃膜不与峡部相连。中上层鱼类,主食浮游动物。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体背面及上侧面暗色,腹棱不完全,鳃耙长,不相连,咽齿面光滑,行动迟缓,易捕捞,4~7月繁殖,生长快,可达45千克,俗称“雄鱼”。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体银白,腹棱完全,鳃耙海绵状,咽齿面具羽状细纹,性活泼,善跳,4~6月繁殖,可达35千克。
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