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禽 编辑

雀形目鸣禽亚目动物

鸣禽鸣禽

鸣禽为雀形目鸟类,种类繁多,包括83科。鸣禽善于鸣叫,由鸣管控制发音。鸣管结构复杂而发达,大多数种类具有复杂的的鸣肌附于鸣管的两侧。鸣禽是鸟类中最进化的类群。分布广,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生态环境,因此外部形态变化复杂,相互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大多数属小型鸟类;嘴小而强;脚较短而强。鸣禽多数种类营树栖生活,少数种类为地栖。

简介

编辑
鸣禽亚目(Oscines)雀形目鸟类(passerinebird),约4000种。发音器官位于气管和支气管的连接处,高度发达。空气的流动引起发音膜振动,肌肉改变紧张程度,因此发出不同的鸣叫声。鸟的鸣叫声传达着识别身份的信息,并把个体的行踪告知其他鸟类,也是发出警告和性欲的信号,对于鸟类的觅食和群体的迁徙非常重要。鸣禽亚目(Oscines)雀形目鸟类(passerinebird),约4000种。发音器官位于气管和支气管的连接处,高度发达。空气的流动引起发音膜振动,肌肉改变紧张程度,因此发出不同的鸣叫声。鸟的鸣叫声传达着识别身份的信息,并把个体的行踪告知其他鸟类,也是发出警告和性欲的信号,对于鸟类的觅食和群体的迁徙非常重要。

善于鸣叫的鸟类。能发出婉转动听的鸣声,故称鸣禽。属于这一类群的鸟,约占世界鸟类的3/5,身体多为小型,体态轻捷,活动灵巧。嘴粗短或细长,脚短而细,3趾向前,另有1趾向后,善于营巢。分布于我国各省市,多为益鸟。如画眉、八哥、百灵、黄鹂、相思鸟、金丝雀、柳莺、大山雀、家燕等。

分类

编辑

鸦小目

琴鸟总科Menuroidea

吸蜜鸟总科Meliphagoidea

鸦总科Corvoidea

雀小目

鹟总科Musicicapoidea

莺总科Sylvioidea

雀总科Passeroidea(旧大陆,燕雀科除外)

雀形目(Passeriformes)燕雀亚目(Passeres,又称鸣禽亚目〔Oscines〕)的鸟类。包括55个科,约4,000种(几占世界鸟类种类的一半)。大多数笼鸟属于本类群。鸣禽的共同特征为发声器官非常发达,但并非所有鸣禽都能用此发出悦耳的鸣声。本亚目的分类争论甚多。百灵科(Alaudidae)和燕科(Hirundinidae)是最独特的科。

词语释义

编辑

鸣禽绘画

鸣禽一词最早在王安石的作品里出现过,指的是叫声好听的鸟类。善于鸣叫的鸟类。能发出婉转动听的鸣声,故称鸣禽。而在权威的词语解释:(1)先天就有或后来学得有鸣歌能力的鸟;(2) 鸟的一类,叫声悦耳,如伯劳、画眉、黄鹂等。属于这一类群的鸟,约占世界鸟类的3/5,身体多为小型,体态轻捷,活动灵巧。嘴粗短或细长,脚短而细,3趾向前,另有1趾向后,善于营巢。分布于我国各省市,多为益鸟。如画眉、八哥、百灵、云雀、黄鹂、相思鸟、金丝雀、柳莺、大山雀、家燕等。

形态特征

编辑
鸣禽约占世界鸟类的五分之三。鸣禽的食性各异。鸣禽的鸣声因性别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繁殖季节的鸣声最为婉转和响亮。如画眉、乌鸦、黄鹂、灰喜鹊、煤山雀、黑卷尾、毛脚燕的鸣声各具特色。鸣禽是天然歌手,是大自然的精英。它那秀美典雅的身姿、绚丽多彩的羽饰和宛转动人的歌喉,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诗情画意。鸣禽的体型大小不等,小的如戴菊和太阳鸟,大者如乌鸦。主要为陆栖鸟类,生活于多种多样的环境中,从开阔的草原至森林。虽然鸣禽包括一些鸣声最悦耳的鸟类,如,但有些种类,如乌鸦的鸣声则刺耳;有些种类很少或从不鸣啭。而雀科中的鸣禽类小鸟分布很广,遍及世界各地。它们毛色华丽,多数以种子为食,其中不乏善鸣的歌手。

发声器官

编辑
鸣禽与其他栖鸟不同之处为具某些解剖特征,尤其是较复杂的发声器官——鸣管。鸣管位于气管分为两侧支气管的地方。此处的内外侧管壁均变薄,称为鸣膜,吸气和呼气时气流均能震动鸣膜而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鸣管外侧生有鸣肌,鸣肌受神经支配,可控制鸣膜的紧张度。真鸣禽的鸣管最为复杂。(但鸣啭能力并非仅由复杂的鸣管所决定,因为有些鸣禽几乎从不鸣啭)。有些鸣禽的气管长且复杂地盘曲。有时延长的部分位于胸骨之内。某些称为辉风鸟的天堂鸟,气管长并盘曲于胸部皮肤与肌肉之间。可能这样的气管用以使声音产生共鸣。

除了鸣啭本身外鸣禽还能发出多种鸣声,可提供社会交往的功能。大都认为鸟类的鸣啭用于求偶及繁育,主要是雄鸟用鸣声通知雌鸟自己已准备好交配,吸引雌鸟,可能也藉鸣声激起雌鸟交配的欲望,或藉以保持配对关系,并通知与之竞争的其他雄鸟,它已建立自己的占区,不许他人侵入。雄鸟的鸣声也是威胁表态的一部分,用以代替驱逐入侵者的真正的争斗。但有时鸟类也会自发地发出上述那样的鸣声,却看不出上述目的的存在。偶然雌鸟也会鸣叫,尤其是热带的种类,配对的雌雄鸟会一同鸣叫,这可能是用作加强配偶间联系的手段。通常鸣啭从一系列鸟类经常停息的栖木上发出。有些鸟类,尤其是生活于草原的种类,在飞行中鸣啭。

鸣啭机理

编辑
鸟类的鸣啭无需迎合人类的喜好。猫头鹰的叫声、北美三声夜鹰的单调反复的鸣叫、马来亚杜鹃的疯狂反复的鸣声(该物种因此得名脑热鸟)、非洲补锅鸟敲击金属似的鸣声(该鸟因此得名),这些都可以称为鸣啭。

什麼鸟的鸣啭最好听,这完全取决于主观的感受。欧洲的夜莺(Luscinia megarhynchos)是一种小型的鸫,可能是欧洲文学中名列前茅的著名鸣禽。欧洲百灵(Alaudia arvensis)也是诗人喜爱的鸣禽。北美洲的小嘲鸫(Minus polyglottos)的鸣声丰富多彩,悦耳,持续时间长。澳大利亚的琴鸟不是真正的鸣禽,但其鸣声变化多端而嘹亮,甚为激动人心。虽然鸣声最悦耳的鸟类可为真正的鸣禽,另一些其他类群的鸟类也可有悦耳的如歌的鸣声,如叫角鴞的发颤的鸣声和山齿鹑轻快的口哨声一般的鸣啭。

鸣禽能够运用高度模式化的、重复的声音信号进行交流和联系,因此其鸣啭类似于人类的语言系统。鸣啭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复杂行为,鸟类个体鸣啭行为的发展特性与人类个体对语言的学习过程很相似。这些特点提示对鸟类鸣啭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人类语言学习的中枢调控机制。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鸣禽已经成为研究脑—行为关系和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理想模型,其相关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理解。

在哺乳动物中,中枢神经系统对行为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大脑皮层的功能区来完成的。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功能区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并且不同的功能区对于同一行为具有复杂的交互式的调控作用,这就给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不便。与之相比,鸣禽的鸣啭行为由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系列位于不同水平的神经核团控制,这些核团界限清晰,彼此之间的联系简单,不存在极其复杂的神经调控网络,这为深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对复杂行为的调控功能提供了便利条件。

鸣禽的鸣啭行为具有明显的性双态性(即性别差异)和季节可塑性(即季节性变化)。鸣啭行为的性双态性主要表现为在成年个体中,雌性很少鸣啭或完全不鸣啭,而鸣啭是雄性个体的标志性行为。雌雄鸣禽脑中调控发声的神经通路结构具有性双态性特征,这是鸣啭行为性双态性的物质基础。鸣禽发声控制通路性双态性的出现是一个逐步发育的过程,发育早期的幼鸟在组织学水平上并不显示出明显的性双态性;随着个体发育的进行,雌雄间神经结构的差异逐步表现出来,与此同时,鸣啭行为产生了相应的分化。鸣啭行为的季节可塑性主要表现为某些发声控制核团体积的季节性变化。这些核团在繁殖季节到来前急剧增大,而在非繁殖季节则明显缩小。与之同步的是鸣禽的鸣唱声谱和学习能力也出现季节性的变化。鸣禽鸣啭行为和相关神经结构的显著性双态性和季节可塑性,已使其成为研究成年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和功能可塑性的代表模型,促进了人们对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了解。

种群分布

编辑
鸣禽约占世界鸟类的五分之三。鸣禽的外型和大小差异较大。小的如柳莺、绣眼鸟、山雀和啄木鸟;大如乌鸦、喜鹊。几乎分布全中国。

生存危机

编辑
国际前驱导报荷兰莱登大学的两位博士汉斯·斯拉贝库姆和玛格丽特·皮特日前在《天然》杂志上报告说,都会中的鸟儿起头提高嗓门,这样才能在都会喧华的配景下让人听到它们的委婉歌声。但是,都会糊口生涯的争吵鼓噪或者起头伤害到苍头燕雀、林岩鹨和其他一些音域无法超过跨过都会喧华配景声音的鸣禽。都会中的百般崎岖噪音声——如汽车、飞机和百般呆板——曾经给野生鸟类变成新 的拣选压力,因为它们依赖声音来吸引异性和判断领地。

科学家们初次在大山雀身上属目到了这种地步。人们发现,在主路和忙碌的路口相近,大山雀鸣叫的调门很高,只有这样,这些糊口生涯在喧华都会中的鸣禽才能让其他的鸟儿听到自己的求偶鸣叫。可是,那些糊口生涯在斗劲和平的居民区内的鸟儿通常都是低吟浅唱。

斯拉贝库姆和皮特说,在都会低频噪声的配景下,糊口生涯在都会中的鸟儿好似正在有针对性地调治自己的声音,确保在吸引异性时博得最大告成。这一展现的根据是他们在莱登及其周围地区对鸟儿所做的灌音,他们还把研究工作扩张到了欧洲其他大都会,包含伦敦。

任何鸣禽,如果它们的音域不克不及赶过都会噪音的频率局限,而且不克不及调治它们的歌喉,以便让其他的鸟儿听到自己的声音,它们就很难在楼宇鳞集的场合繁衍生息。

斯拉贝库姆说:“百灵和黄鹂起头或者曾经从荷兰的一些都会中鸣金收兵,除了其他一些要素——比如栖息地亏损、食品贫乏、没有场合筑巢——都会的噪音掩饰保护了它们求偶的啼声,或者也起了肯定的影响。”

捕虫能手

编辑
鸣禽的食性各异。巢的结构相当精巧。如云雀、百灵等多以细草或动物的毛发编织成皿状巢,巢的边缘与地表平齐,而柳莺、麻雀等常用树叶、草茎、草根、苔藓等编织成球状巢。鸣禽是重要的食虫鸟类,在繁殖季节里它们能捕捉大量危害农业生产的害虫。

神奇声带

编辑

鸣禽鸣禽

根据一份最新的报告,某些鸣禽可以让声带的肌肉高速运动,具体来说——也就是人类眨眼速度的100倍……的样子。

研究发现有两种鸣禽通过高速震动声道肌肉来吟唱它们的小夜曲,与此类似的还有响尾蛇、几种鱼类以及斑鸠(鸽子的一种)。

“我们发现欧洲八哥(遍布欧亚以及北美)和斑胸草雀(产自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也通过高速震动(声带)肌肉发出鸣音”,Coen Elemans解释道,作为博士后他带领在犹他州立大学的生物系的做相关人员从事研究。elemans及Franz Goller是犹他州大学的生物学家。Andrew Mead,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在读博士。Lawrence Rome,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学家。以上诸位,专注于研究声带肌肉的活动,尤其是对鸣禽的鸣叫中起作用的肌肉的测量试验。他们发现,这两种鸟类可以在3-4毫秒内完成压缩和释放肌肉,或者说千分之三到四秒。相较而言,人类眨眼的频率是300-400毫秒(0.3/S-0.4/S)。于是鸟类通过调整声带肌肉的位置和强度以达到控制音量和音频的目的,歌声也由此而来。

“通过这些非凡的肌肉,鸟类能够更精确而迅速的改变鸣音的音量和音频,这远超之前所作的物理推测,”Elemans说。

研究仅涉及两种鸣禽“很可能所有鸣禽的肌肉都是类似的”他认为。关于这一类肌肉的研究还是全新的领域,而这种被认为非常神奇的超级肌肉很可能是某些物种所普遍具有的,他补充道。

相关诗词

编辑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晋朝谢混《游西池》

种类

编辑

金翅

金翅,或称为金莺,在欧洲到处可见。人也把它带到世界其它地方,包括北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它的故乡欧洲,常栖息于农田边空地上的蓟类植物中,或果园和公园边的围篱上,利用小树根和草、叶、藓苔等物筑巢。巢成杯状,内覆以蓟叶、羽毛、羊毛,通常地点极为隐秘。

金翅的幼鸟以昆虫及其幼虫为食,离巢后即改食种子,金莺是益鸟,因为它的食物是为害农作物的蓟子、稗子和其它莠草的种子。晚秋时节,金莺与同类的鸟成群出现,蔚为奇观。

红顶雀

红顶雀在北半球分布极广。它栖息在温带的树林中,而在北方森林里繁殖。住在北极地带的称为北极红顶雀。在松叶林的推广种植地红顶雀的数量大为增加。冬季时,在农田中常可发现它们的踪迹,平时则常混居山雀及金翅雀群中。这些鸟群吱吱喳喳的到处移动,杂着各类鸟的鸣声,非常吵闹。它们喜欢住在有树木的地方,像桦木林、果树园和松柏类植物的幼树林,尤其喜欢长有赤杨的地方。

高达莺

高达莺是根据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兼画家高达而命名的。十九世纪初,英国人发现大洋洲时,他曾著文广为介绍大洋洲的野生动物。这是莺科鸟类中最漂亮的一种,可分为红顶、黑顶、和比较罕见的黄顶三种。这是生活在澳大利亚北方热带干燥地区空旷场所的鸟类。

扇尾雀

扇尾雀约有四十种,分布于东南亚、西南太平洋和澳大利亚部份地区。它们和鹟类同属,从它们喜欢翘尾的习惯很容易加以识别。红棕扇尾雀喜欢在巢中翘起扇状的尾巴。这一种类栖于大洋洲的所罗门、新几内亚和其它若干岛屿上,栖居处包括灌木、丛林和长有红树的浅沼。

苇莺

苇莺的种属甚至连最有经验的赏鸟人也难用肉眼识别。区别不同种属的苇莺及莺科鸟类的最佳方法是它们的鸣声。这或许也是它们彼此识别同族的主要方法。苇莺栖居在欧亚大陆的沼地芦苇中。在中国台湾的淡水河和高雄,也常发现它们的踪迹。

笼养

编辑
鸣禽是天然歌手,是大自然的精英。它那秀美典雅的身姿、绚丽多彩的羽饰和宛转动人的歌喉,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诗情画意。老年人欲求精神有所调剂,寻求一些消遣和乐趣,在家里饲养鸣禽,确是一项很好的活动。

家庭饲养一笼鸣禽,所费有限,既能美化居室,又可增加乐趣,可谓一举两得。“花影不离身左右,鸟语又在耳东西。”清晨,听笼中小鸟高声歌唱;傍晚,若还能闻到巢中宿鸟切切啁啾,虽身居闹市,不出斗室,也可享受到“鸟鸣山更幽”的情趣。

适合笼养的鸣禽很多,其大小、羽色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小巧美丽的芙蓉、蛟凤;鸣声宛转的画眉、绣眼、百灵;声形并茂的相思等,都是笼养的珍品。

画眉

除腹部呈灰白外,周身均为棕黄,背部和前胸都有黑色花纹,眼睛间有一道白毛,看去恰似用白色油彩在棕黄底色上画了一道长眉,“画眉”之名即由此而来。此鸟体型修长,约六七寸光景,属于较大的笼鸟。大叫者声响高亢,开阔而奔放,给人以精神豪爽之感;小叫者多在晨晚之间鸣唱,歌声不绝,且鸣不避人,惟歌声变化不多。

红嘴

也叫相思鸟,有一个红艳如流的喙。眼睛周围为乳白色,头顶及背部呈灰绿色,下颚及颈前方为中黄色,接着是前胸的枣红色,再接着是腹部的灰白色,两翅有红色斑点,尾的中部有白色半月形花纹。小叫如“麻雀算帐”——麻雀的小叫声;大叫则声如铜铃金钟,清脆动听,只是歌声还较为单调。

绣眼

鸣禽鸣禽

头顶及背部呈草绿色,下颚及胸前为中黄色,腹部灰白,象用白色锦丝绣了一个小小的圆圈,将眼睛都围住了。它的体形更小,举止轻巧,形态文雅,大叫声清晰悠扬,赋人以心旷神怡之愉;小叫时吐音轻柔宛转,又给人以细语缠绵之感。

上述三种鸣禽,都应单只笼养,只养雄不养雌。一般来说,画眉背部及前胸的黑色花纹,清晰者为雄,模糊者为雌;红嘴、绣眼的头顶至背部的颜色,偏黄色为雄,偏灰绿者为雌;红嘴的尾底部横黑线,粗宽清晰者为雄,细狭模糊者为雌。不过,这三种鸣禽由于雄雌的鸣声明显有别,所以最好以叫声来辨别。

画眉的饲料以生米(大米、小米)为主,红嘴、绣眼以生玉米粉为主,但都须在米或粉中拌熟蛋黄和新鲜生板油,经手指捏搓,使能均匀地附在米或粉上。其搭配量,以画眉7天,红嘴、绣眼10天的食量,加熟蛋黄1只及与蛋黄等量的生板油。笼中鸟儿活动量较小,米和粉如能炒过,就更易消化。新鸟人笼,须置3个小食罐,分别盛水、盛食,盛砂(鸟无牙齿,砂人胃磨擦能助消化)。食罐中要多放些活虫鲜肉,使它慢慢由原先的食活物而改为食谷物。如见粪便中有粘液,是腹泻的表现,可用土霉素研粉拌于食中喂之,其用量为画眉每日1片,红嘴、绣眼按个体比例减少。如再见行动不振、羽毛松弛、两翅下垂等状,可即以3份冷水1份葡萄糖配成溶液急救。

3种都是爱洁之鸟,应每天或隔数天让它洗澡1次。只要在白天时将鸟笼置于浅水中,或另盛水盆,它即会自去洗浴。若见它跳动不浴时,便是它沐浴已毕。不过,天寒时一定要置于阳光下进行,以免冻死。

百灵

背部羽毛大都呈土棕色,两翼和尾部呈黑褐色,腹部呈沙白色,两翼外侧的羽毛往往呈白色。百灵鸟的鸣声嘹亮宽广,音韵宛转多变。它能模仿十几种鸟的鸣声,甚至模仿猫狗叫。它脚趾后爪特长,但不善握枝,喜居沙地,故在饲养时需在鸟笼里铺以细砂,以适应它的习惯。鸟笼大小要适当,小鸟用小笼,长大后改用稍大的笼。其饲料以豌豆粉搓拌熟鸡蛋黄略加水搅和,如能掺人一些绿豆粉就更好;也可用玉米粉搓拌熟鸡蛋黄替代,还可喂些虫类等。

芙蓉

我国的主要繁殖地在山东省和江苏省,它的羽毛呈鲜明的黄色或呈白色,间有黑色、或黄白色相间。头顶有一撮毛的叫蓬头芙蓉;两翅黑色、尾羽两边镶有一根黑毛的叫做对花镶边芙蓉。呜叫时不张嘴,声在喉中鼓动,由微声转为高扬,高扬转为悠扬,如此连续三四次或四五次不等,连续的次数越多越好。饲养芙蓉鸟的食料,一般为粟子、菜子、白苏子、黄豆粉或标准面粉以及菜叶等。但在每年春、秋季换毛时,应让它吃得好些。对于幼鸟,则需要用煮熟的鸡蛋黄喂之。

飞行速度

编辑
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为鸟类安装微型的背负式全球定位仪,以对它们的迁徙行程进行追踪,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家们低估了鸟类卓越的飞行能力。

此项研究的作者,美国纽约大学(York University)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学教授Bridget Stutchbury表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能够跟踪鸟类迁徙的整个行程,我们很高兴能实现这个第一次。”鸣禽是空中最常见的飞行鸟类,但由于体型太小,常规的人造卫星无法跟踪。

2007年,Stutchbury和她的团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鸣禽繁殖地为14只画眉鸟和20只美洲紫燕安装了这种微型定位仪,追踪秋季鸟儿向南美迁徙以及来年回到北美的整个行程。在2008年夏天,他们从5只画眉鸟和2只美洲紫燕身上取回定位仪,获得了鸟儿迁徙路线和越冬地点的相关信息。

定位仪的数据表明,这些鸣禽每天最多可以飞行超过500公里(311英里)。而以往的研究估计其每天大约只能飞行150公里(93英里)。

该研究发现,鸣禽在春季的总体迁移速度比秋季快2到6倍。例如,一只美洲紫燕在秋季用了43天才飞达巴西,但在春天返回繁殖地时只用了13天。Stutchbury表示,上述两种鸣禽都出现了这种现象。

她说:“我们都被鸟类如此短的春季返回时间惊呆了。它们在4月12日从巴西动身,而在月底就能回到宾夕凡尼亚洲实在是令人惊叹。之前我们总以为它们在3月份就开始动身了。”

研究人员还发现,鸣禽在秋季向南的迁徙行程中,中途都会作长期的停留。例如,属于燕子家族成员的美洲紫燕会在尤卡坦半岛待上3到4周稍事休息,然后才继续飞往巴西。在10月下旬飞越墨西哥湾之前,有4只画眉鸟在美国东南部停留了1到2周,另外有2只则在尤卡坦半岛停留了2到4周才继续它们的行程。

全球定位仪能够探测光线,因此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记录日出与日落的时间来估计鸣禽所处的纬度和经度位置。这种比一角硬币还小的设备通过缠绕在鸟腿上的细线固定在鸟背上,定位仪的重量压在鸟的脊柱末端,以免干扰其飞行平衡。

Stutchbury对英国南极考察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小型全球定位仪给了高度评价。她说:“当然他们没有考虑过将定位仪装在鸣禽身上,但是当我看到这项技术,我就知道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项研究还发现,来自单个繁殖种群的画眉鸟在热带越冬区中不会分散栖息。所有的5只画眉鸟都待在洪都拉斯东部或尼加拉瓜国的一条狭窄地带越冬。

Stutchbury指出:“自1966年以来,画眉鸟的数量已经下降了百分之三十,显然该地区对于画眉鸟保护来说是相当重要。过去三四十年中,世界各地的鸣禽数量持续减少,所以现在对于它们也有较多关注。”

她进一步强调说,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不仅是保护濒危鸟类,而且还要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Stutchbury表示:“对候鸟向越冬地的迁徙进行追踪,对于预测热带栖息地的减少以及气候变化对它们的影响也是十分必要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许多方面都束手束脚,因为我们不知道鸟类飞去哪里了。它们只是在秋天消失,然后在春天回来。能有一个窗口去了解它们的旅程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下一篇 百灵

上一篇 白颈长尾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