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艾蒿 编辑
野艾蒿(学名:Artemisia lavandulifolia DC.)是菊科蒿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具纵棱,分枝多,斜向上伸展,被灰白色蛛丝状短柔毛;叶纸质,上面绿色,具密集白色腺点及小凹点,背面除中脉外密被灰白色密绵毛;二回羽状全裂或第一回全裂,第二回深裂,具长柄;头状花序极多数,瘦果; 花果期8-10月。
野艾蒿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及内蒙古大兴安岭等地区均有分布;多生于路旁、林缘、山坡、草地、山谷、灌丛及河湖滨草地; 适应性强,有较强的耐阴性;种子繁殖。
野艾蒿具有散寒、祛湿、温经、止血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偏头痛、月经不调、崩漏下血、风湿痹痛、疮疾痛肿、挤癣、皮肤瘙痒的症状。 野艾蒿的嫩苗经过烹煮后,可食用,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除此之外,野艾蒿的草叶还可作为饲料,供牛羊等食用。
中文名:野艾蒿
拉丁学名:Artemisia lavandulifolia DC.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蒿属
种:野艾蒿
命名者及年代:DC.,1840
野艾蒿
多年生草本,有时为半灌木状,植株有香气。主根稍明显,侧根多;根状茎稍粗,直径4-6毫米,常匍地,有细而短的营养枝。茎少数,成小丛,稀少单生,高50-120厘米,具纵棱,分枝多,长5-10厘米,斜向上伸展;茎、枝被灰白色蛛丝状短柔毛。叶纸质,上面绿色,具密集白色腺点及小凹点,初时疏被灰白色蛛丝状柔毛,后毛稀疏或近无毛,背面除中脉外密被灰白色密绵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长8-13厘米,宽7-8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或第一回全裂,第二回深裂,具长柄,花期叶萎谢;中部叶卵形、长圆形或近圆形,长6-8厘米,宽5-7厘米,(一至)二回羽状全裂或第二回为深裂,每侧有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长卵形,长3-5(-7)厘米,宽5-7(-9)毫米,每裂片具2-3枚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的小裂片或深裂齿,长3-7毫米,宽2-3(-5)毫米,先端尖,边缘反卷,叶柄长1-2(-3)厘米,基部有小型羽状分裂的假托叶;上部叶羽状全裂,具短柄或近无柄;苞片叶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叶为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尖,边反卷。
头状花序极多数,椭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2.5毫米,有短梗或近无梗,具小苞叶,在分枝的上半部排成密穗状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长或中等开展,稀为开展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多下倾;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略小,卵形或狭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黄色蛛丝状柔毛,边缘狭膜质,中层总苞片长卵形,背面疏被蛛丝状柔毛,边缘宽膜质,内层总苞片长圆形或椭圆形,半膜质,背面近无毛,花序托小,凸起;雌花4-9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紫红色,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两性花10-20朵,花冠管状,檐部紫红色;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具短尖头,花柱与花冠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先端2又,叉端扁,扇形。瘦果长卵形或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多生于低或中海拔地区的路旁、林缘、山坡、草地、山谷、灌丛及河湖滨草地等。 适应性强,有较强的耐阴性。
野艾蒿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日本、朝鲜、蒙古及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野艾蒿根茎离表土层越近出苗越早,5-10厘米土层是野艾蒿根茎的最适生长环境,该土层中野艾蒿的根茎数量多且生物量大。主根发育的野艾蒿植株在株高、根茎长度、生物量方面明显大于侧根所发育的野艾蒿植株。野艾蒿根茎着入土壤即可出苗,证明了其“入土必活”的特性。野艾蒿在出苗30天左右时其株高和叶片数迅速增加,在出苗120天左右时其株高和叶片数增速则迅速回落。在横走侧根比例大的土层(0-20厘米)中,野艾蒿根茎量在春夏季节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夏秋季节。
种子繁殖。
药用
野艾蒿入药,作“艾”(家艾)的代用品,有散寒、祛湿、温经、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偏头痛、月经不调、崩漏下血、风湿痹痛、疮疾痛肿、挤癣、皮肤瘙痒的症状。
食用
野艾蒿的嫩苗经过烹煮后,可食用,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除此之外,野艾蒿的草叶还可作为饲料,供牛羊等食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