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 编辑

哺乳纲鳞甲目穿山甲科下的一属

穿山甲穿山甲

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 穿山甲属地栖性哺乳动物的统称,共8个物种。 穿山甲头圆锥状,头骨光如卵石,吻细长,眶小,鼻骨后端较宽,后端中点向两侧倾斜;没有牙齿;四肢粗壮,前、后肢上各具五趾,趾端上的爪子粗大而锐利;尾巴呈扁平状。穿山甲因其体表覆瓦状排列的硬角质厚甲片,很像古代士兵的铠甲,故名。

穿山甲分布于中国南部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缅甸、尼泊尔等国亦有分布。穿山甲生活于山区森林、灌丛或林灌的各种环境,各种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树竹丛和草灌丛等都是穿山甲喜好的活动地。穿山甲栖息洞多在大幅山体的一面,居住地随季节变化; 夜行性动物,白天蜷缩于地洞里,夜晚出外觅食,走路的姿态很独特,长长的舌头柔软而能灵活地伸缩;喜食蚂蚁。 穿山甲发情交配时间是4-5月,妊娠期5-6个月,每年1-2胎,人工饲养下2年可产3胎,平均寿命为12年,人工饲养下最长达14年。

滥肆捕杀作食用和药用,使穿山甲资急剧减少,种群数量不详。 穿山甲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极危(CR)。 穿山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物种,在中国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保护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Ⅱ级保护物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穿山甲

拉丁学名:Manis

别名:鲮鲤,陵鲤,龙鲤,石鲮鱼

外文名:Pangolin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鳞甲目

科:穿山甲科

属:穿山甲属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亚纲:真兽亚纲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动物学史

编辑

穿山甲因其体表覆瓦状排列的硬角质厚甲片,很像古代士兵的铠甲,故名。

形态特征

编辑

穿山甲形态

穿山甲头圆锥状,头骨光如卵石,吻细长,眶小,鼻骨后端较宽,后端中点向两侧倾斜;没有牙齿;四肢粗壮,前、后肢上各具五趾,趾端上的爪子粗大而锐利;尾巴呈扁平状。全身鳞甲如瓦状。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鳞甲从背脊中央向两侧排列,呈纵列状。鳞片呈黑褐色。鳞有三种形状:背鳞成阔的菱形,鳞基有纵纹,边缘光滑。纵纹条数不一,随鳞片大小而定。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肢鳞片成盾状,中央有龙骨状突起,鳞基也有纵纹。尾侧鳞成折合状。鳞片之间杂有硬毛。两颊、眼、耳以及颈腹部、四肢外侧、尾基都生有长的白色和棕黄色稀疏的硬毛。绒毛极少。成体两相邻鳞片基部毛相合,似成束状;雌体有乳头1对。

穿山甲是特化物种、视觉基本退化、尤以嗅觉灵敏。 穿山甲的肝脏不大,肝解毒功能弱,免疫系统弱,属于单室胃,胃中披着角质膜,胃腺部的黏膜处密布许多呈"S"型的皱襞,借吞食时吞进胃中的小砂石将食物磨碎。穿山甲肠管表面平滑,小肠长。

幼崽

近种区别

编辑

拉丁学名

中文名

分布情况

Manis gigantea

大穿山甲

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

区域性灭绝:卢旺达

Manis temmincki

南非穿山甲

博茨瓦纳、中非共和国、乍得、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南非、南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可能灭绝:斯威士兰

Manis tricuspis

树穿山甲

安哥拉、贝宁、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卢旺达、塞拉利昂、南苏丹、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乌干达、赞比亚

Manis tetradactyla

长尾穿山甲

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

Manis crassicaudata

印度穿山甲

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

可能灭绝:孟加拉国

Manis pentadactyla

中华穿山甲

不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Manis javanica

马来穿山甲

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

Manis culionensis

菲律宾穿山甲

菲律宾

栖息环境

编辑

穿山甲生活于山区森林、灌丛或林灌的各种环境,各种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树竹丛和草灌丛等。

生活习性

编辑

筑穴

穿山甲栖息

穿山甲栖息洞多在大幅山体的一面,居住地随季节变化, 穿山甲平时独居于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对生活。与洞穴生活相适应,穿山甲有爱清洁的习性,每次大便前,先在洞口的外边1-2米的地方用前爪挖一个5-10厘米深的坑,将粪便排入坑中以后,再用松土覆盖。洞穴的结构也很有讲究,常常随着季节和食物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进雨水,洞内隧道较短,大约为30厘米左右,里面结构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筑于背风向阳,地势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洞内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弯弯曲曲,形似葫芦,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墙,长度可达10余米,还经过二、三个白蚁的巢,成为其冬季的“粮仓”,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垫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

活动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穿山甲的外壳是由被称作角蛋白的有机骨骼结构组成,它大约占穿山甲总体重的20%。当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也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割破敌人的嘴巴,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 穿山甲夜行性动物,白天蜷缩于地洞里,夜晚出外觅食,走路的姿态很独特,长长的舌头柔软而能灵活地伸缩。

食性

进食 进食

穿山甲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据科学家观察,在250亩林地中,只要有一只成年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可见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分布范围

编辑

穿山甲分布于中国南部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缅甸、尼泊尔等国亦有分布。 不同的穿山甲种类分布国家不同。

繁殖方式

编辑

穿山甲是胎生动物,其发情交配时间以4-5月为主,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便分开,分娩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妊娠期5-6个月左右,雄性穿山甲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雄性发情期一直发情,不呈现周期性;雌性发情期有2-5个发情周期,发情周期12-25天。雌性受孕后不再发情。雄性发情期到处寻找雌性,发情交配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分开。穿山甲每年1-2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2年时间可产3胎。平均寿命为12年,人工饲养下最长达14年。

初生仔穿山甲体重为90-130克,闭眼,无鳞,色浅白色,半月龄开眼;1个月以后增重200-500克,鳞片渐次角化,多为黑褐色;2个月后可随母穿山甲外出觅食;外出时,幼兽伏于母兽背尾部。以蚂蚁和白蚁为食,也食昆虫的幼虫等。6个月仔兽体重可达1500-2000克,可离开母兽独立生活。

幼崽

下级分类

编辑

穿山甲,是穿山甲穿山甲科 穿山甲属地栖性哺乳动物的统称,共8个物种。

保护现状

编辑

滥肆捕杀作食用和药用,使穿山甲资源急剧减少,种群数量不详。 再加上栖息地被破坏,使得它们的数量在上个世纪中期至末期急速锐减。

保护现状目录

名称

级别

列入CITES(《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8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极危(CR)——2种濒危 (EN)——2种

易危(VU)——4种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被列入Ⅱ级保护物种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列入Ⅱ级保护动物

下一篇 食蚁兽

上一篇 猞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