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阳民歌 编辑
紫阳民歌,陕西省紫阳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紫阳县境内传统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传统民歌中具有代表的曲种。它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紫阳民歌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生活习俗的发展而逐渐成熟,于明清达到鼎盛。
2006年5月20日,紫阳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8。
中文名:紫阳民歌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陕西省紫阳县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Ⅱ-18
紫阳位于陕南中部,因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谣的流传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阳在内的汉水上游,紫阳民歌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种种生活习俗的形成发展而逐渐成熟,于明清达到鼎盛。
紫阳民歌
明清两代,由于战乱和灾荒,造成陕南(包括今汉中、安康、商州三市)人口大量死亡和迁徙,以至大批田地荒芜,经济衰落。大批外地流民或因受灾逃生;或因躲避过重的赋税;或因人多地窄,无地可种;或因被朝廷夺去土地;自发流入拥有大量无主荒地的陕南山区。此外,也有一些外地人因经商先客居后入籍,或为官任满定居,或从军退伍落户,而移民陕南。同时,朝廷采取有组织的移民垦荒屯田的政策,强制人稠地窄地区和南方富庶地区的大批农民迁入陕南垦荒,即历史上的“湖广填陕西”事件。人口的大迁徙不仅促进了陕南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使陕南的民俗风情、民间文艺、方言土语等方面都打上了客民原籍地方的浓重印记。
陕南各县客民源流不尽相同,因之所受文化影响也不尽相同。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倡导对民间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工作中,紫阳民歌就以其在陕南的广泛影响和鲜明的风格特色,已经被纳入到音乐学者的视野中。
20世纪50年代,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音乐家协会艺术家,沿汉江一线采风到紫阳,发现了紫阳民歌这一民歌宝藏。自此以后,当地政府开始重视紫阳民歌的挖掘、搜集与整理工作,并且先后于1973年、1979年、1981年三次对紫阳民歌进行普查,整理了民歌3000多首。
20世纪60年代初,紫阳县汉剧团、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运用紫阳民歌素材,创作编排了民歌剧《王二嫁嫂》;基层文化工作者编创了《木匠迎亲》《春到茶山》《盘河激战》等多部紫阳民歌剧。这可看作是紫阳民歌的新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受“文革”影响,虽然紫阳县文化馆也搞各种各样的民歌活动,但都是为了贯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虽然创作出一大批颇具时代性的新民歌,但由于政治概念明显、艺术性差,流传下来的很少,但此举却推动了紫阳民歌创作的繁荣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思想观念的开放与转变,学术研究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时期,紫阳的文艺工作者调整了对民歌的认识思路,再一次开始大规模搜集整理、采录紫阳民歌及其相关民间故事和传说,经整理后编印出民歌集10册,故事传说5册,作为资料长期留存下来。
进入21世纪后,紫阳先后被陕西省文化厅和国家文化部授予“陕西民歌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1983年紫阳民歌剧也被列入《中国戏曲剧种表》。
类别
紫阳民歌分为“山歌”、“小调”、“风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等和“新民歌”十几个曲种。其音乐风格大多有着较强的抒情性、叙事性和舞蹈性,适于表演动作、表达情节和反映人物复杂感情。
劳动号子是紫阳民歌的基础,而船江号子是劳动号子的内核,在紫阳民歌中占有重要位置,风格粗犷豪迈,音调、节奏复杂多变,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山歌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是最能代表山区特点的民歌,山歌歌词有很多是在劳动中即兴创作的,见景生情,随编随唱,大多是表现爱情的。
小调和山歌一样量大面广,歌词较为固定,其风格特点是曲调细腻流畅,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平稳细碎,音域较窄,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个人感情色彩。
风俗歌曲是流传较广的民间口头文艺形式,是一种即兴创作歌曲,见啥唱啥,想啥唱啥,是反映紫阳人民生活习俗的歌曲,是紫阳民间举行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时所唱的歌曲;新民歌是新时代和新生活的产物,是解放后编创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较浓政治气息的新创紫阳民歌。
唱腔
音乐唱腔设计时采用的方法有:一是首先使用原曲;二是原曲不足的加以变化发展;三是利用民歌素材创作新腔,加上前奏、间奏、尾声,增强民歌新的表现力又不失民歌本色;四是借鉴川剧高腔及道情戏的“喊黄,运用山歌、子坛歌、曲子中的一些曲调作后台伴唱,烘托气氛,细致地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
音乐
紫阳民歌剧的音乐伴秦、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主要为演唱伴奏,并演奏为配合表演而设计的场景音乐。主奏乐器以当地观众最熟悉的笛子、二胡、秦胡、三弦为主,辅以大、小提琴、扬琴等,虽和戏曲的伴奏乐器编制相似,但在伴奏手法上明显倾向于民歌的风格。伴奏常把“托”“裹”“衬”“垫”的手法融为一体。除演奏骨干音外还必须贯穿一些非骨干音,在唱腔曲调中起到补充作用,使唱腔曲调更为丰富连贯。武场的主要作用是节制表演的节奏,衔接唱念做打,渲染舞台气氛,转换场景等,领奏乐器,鼓板。伴奏中以不同类型的鼓、板、大锣、小锣做主奏并辅以盘、杯铃、木渔等小打击乐器在演奏中根据戏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来贯穿全剧。与文场音乐密切配合,使伴奏与演出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紫阳民歌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年年有个三月三》《郎在对门唱山歌》《送饭调》《汉江打渔人》《王二嫁嫂》《茶山情》《巴山汉水情》《紫阳茶歌》等。
传承价值
紫阳民歌流传久远,其歌词借喻巧妙,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韵味独具;其旋律优美婉转,高腔唱法中游移于调式音级间的色彩性颤音唱法具有独特的价值。紫阳民歌的传承直接依托于各种民俗活动,反映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紫阳民歌对于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传承人物
何耀信,男,1947年出生,陕西省紫阳县人,记忆了数千余首原生态民歌,能口头即兴编创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应时歌曲;还建立了紫阳民歌乐鼓班,并从1996年一直很好的坚持到现在。他还收藏有手抄原生态民歌100余首,新编民歌词50余首。2010年正式被列为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
夏清华,男,1952年出生于紫阳县,2003年自己被借调到县文化馆专门从事民歌的搜集整理﹑教唱辅导工作,经常下乡采风,和农民歌手交流学唱,参与编写民歌进教堂教材,录制教学光碟,每年要办两﹑三次民歌培训班,到各机关单位﹑学校教唱辅导,为“俏姑子”﹑“老来俏”﹑“老干局合唱团”等社会文艺团体教唱紫阳民歌,2012年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
保护措施
紫阳民歌安银传承基地前身是2008年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命名的洄水镇安银民歌大院。2014年7月注册为紫阳县安银民俗文化传播公司后,将公司驻地落户在向阳镇社区。
2016年4月12日,”夏清华民歌传习所“由紫阳县政协主席王春丽,紫阳县宣传部长周富林揭牌并宣布正式成立。
2019年3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下发《关于命名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通知》,安康市紫阳县凭借紫阳民歌名列其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紫阳县文化馆获得紫阳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紫阳民歌项目评估合格,紫阳县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重要演出
2018年5月17日,由安康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农业厅主办,中共紫阳县委、紫阳县人民政府、安康市旅发委等单位承办的“山之茶”─2018西安·紫阳民歌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厅举行,紫阳民歌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8年5月19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2018茶乡旅游发展大会上,紫阳民歌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8年12月1日,由安康市演艺影视公司(安康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历时三年倾力创编打造的紫阳民歌剧《闹热村的热闹事》,作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展演陕西片区开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