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北薅草锣鼓 编辑
川北薅草锣鼓,是主要分布在广元市四县三区境内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川北薅草锣鼓源于秦代,兴于元末明初。川北薅草锣鼓一般在二道苞谷草或锄黄豆草时进行,一人击鼓,一人敲锣,敲锣者为歌郎,在数十人的薅草队伍中起指挥作用。薅草锣鼓一天的表演过程大致分为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或排歌头)、安五方(或拜五方)、说正文、耍歌子、办交接等步骤。在田间作业中发挥了指挥劳动、活跃现场气氛、调节劳作者情绪的作用。
2006年5月20日,川北薅草锣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27。
中文名:川北薅草锣鼓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四川省青川县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川北薅草锣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川北薅草锣鼓起源何时,何人开创,从已知的文献查阅、田野调查、传承人走访均未得出明确的答案。与之相关的信息,是根据川北薅草锣鼓国家级传承人王绍兴从清末和民国时期保存下来的民间手抄本和老艺人口授心传唱本中的叙述:“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之乾坤,神农五帝尝百草,轩辕黄帝制衣襟,治公和尚植五谷,植下五谷养凡民,养下凡民他懒惰,种上庄稼不寻草,牛魔王一见生了怒,随带草籽下天庭,南天门上撒一把,普天之下草纷纷,那时才兴锣鼓会,秦朝起始到而今。”从此唱本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川北薅草锣鼓似乎源于秦代;又根据包谷(川北薅草锣鼓是在薅包谷二道草与黄豆草时演唱)从原产地古巴传入中国,约在1511年前后,即明朝后期,据这些信息推论:“川北薅草锣鼓源于秦代,兴于元末明初”。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中国实行农村合作化,农业大集体劳动,使这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复兴和发展。千百年来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沿至今,故有人将其比作民间音乐文化的“七里香”。演唱程序
川北薅草锣鼓
川北薅草锣鼓演唱程序按照一天劳动的过程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牵线子、扎盖子、安五方、说正文、耍歌、尾歌、办交接。牵线子
清早出工时,歌手敲响锣,众人闻声集合,紧随其后,在山间小道形成线,所以称为牵线子。此过程中种无唱词与说白,最多加几声“出工了呦一”的吆喝声。
扎盖子
扎盖子又称“起歌头"或“排歌头”,相当于“引子”或“开场白”,无固定曲调,一般使用诵唱,歌词五字句和七字句居多,也使用其他字数的唱词,但是必须押韵。
安五方
安五方又称“拜五方”或“请神歌”,祈求神灵保佑,劳动顺利,庄稼丰收,所请的主神为太阳神,核心神是土地神,必请的是五方神(即东、西、南、北、中五方,取所有神灵之意)。将五方、五神、五行、五色、五味、十天综合在一起编成唱本,拜敬祈福,有时直接拜天、地、人,祈求天时、地利、人和。
说正文
说正文又叫“唱正文”,指“唱书"或“唱本”是川北薅草锣鼓的主体部分,占用大部分时间,可以拿着唱本边看边唱,不识字这就只能靠背唱。正文内容极其复杂有:①叙述薅草锣鼓相关物件(如唱本、锣鼓、出锄头等)来历的内容;②知识性(天文、地理、历史、起居等)、故.事性的唱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劝世警言、劝人向善、孝敬父母、劝人莫赌、树立榜样等),完全成书的唱本;③民间口头流传的固定格式的七字或十字文,大都是山歌,爱情为主要题材,也有毛泽东的七律七绝,郭沫若的七言诗等为内容的。
耍歌
川北薅草锣鼓
耍歌又称“取笑堂歌”“耍歌子”,一般在下午演唱,演唱内容部分是世代口传心授下来的,大多则是即兴演唱的,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有山歌子、拆字歌、情歌、劝孝歌、怀胎歌训字歌、盘歌、扯白等,其目的是搞笑逗乐以分散注意力,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歌声笑声中得以继续进行。在“歇二道气”之后,耍歌子进入了高潮部分,“客们”参与其中。演唱形式主要有“盘歌"(歌郎潮部分,“客们”参与其中),演唱形式主要有“盘歌"(歌郎与联手一问一答,高潮时一领众合)搭飞火(接唱或是对唱)、猜梦影儿(猜谜语)、展言子(歇后语或是顺口溜)、说四言八句等。有的“要歌子”内容是漫无目的的调侃乱扯,又被称之为“扯白”。尾歌
尾歌又称“收工歌”,主要内容是“送神"(早上请来的诸神一一恭送回去,留下山神土地守护庄稼)、收工号子、安排明天的工作。
办交接
办交接贯穿在整个薅草锣鼓演唱与劳动过程之中,起提醒、警示、鼓励、安排作用,“歌郎"用风趣幽默、和谐自然的唱词穿插在各个需要的位置,“办交接”能够真正体现出“歌郎"的水平与演唱功夫。
曲调唱词
川北薅草锣鼓演唱曲调有“回声号子”、“穿声号子”、“杂号子”、“扬歌号子”、“鼓里藏声号子”等。曲调和唱词按字数分为七字谱、十字谱,此外还有五字谱等多种曲调及口授心传的传统唱词和即兴唱词等。
锣鼓节拍
川北薅草锣鼓的锣鼓节拍主要有七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花拍子几种。
表现形式
川北薅草锣鼓表现形式有两种:一人击鼓,一人敲锣,称为单锣鼓;单锣鼓中加人一人敲马锣叫做夹锣鼓。敲锣者被称为“歌手”“唱歌郎”“歌郎”,演唱中自称为“学生”“笨嘴”,多为本地方有知识、有威望的老者。“歌郎"在数十人的薅草队伍中起指挥作用;鼓者多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被称为“联手”“同路”或“老师”,锣手和鼓手角色可以互换,但是其他人甚至连鼓和锣都不能摸一下。参加薅草的人被唱作“客们”,锣手和鼓手头戴草帽、肩搭汗巾,组织、指挥、检查.督促整个一天的劳动,唱歌与锣鼓交替进行,有固定的调式打法和唱法,从早到晚不唱重歌。
曲式结构
川北薅草锣鼓的曲式结构整体由歌头、正歌、耍歌、尾歌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是由上下句组成的单曲体分节歌结构,上句羽调式为主,下句微调式居多,每唱完一个上下句就用一排方正锣鼓点子连接,起到伴奏与烘托气氛的作用,多个独立的单曲体构成联套体结构。歌头包括扎盖子和安五方两个部分,特点是旋律优美舒畅,唱腔委婉动听;正歌(唱正文),篇幅虽长,但仍是上下句结构,节奏近似劳动律动,旋律舒展平稳,唱腔古朴悠远;耍歌以说白和山歌为主,节奏自由,诙谐幽默;尾歌,包括送神歌和尾声,节奏自由舒展,绵绵悠长。
川北薅草锣鼓代表作品主要有《僻韩湘传》《八仙图》《鹦哥记》《清官图》等,以及一些山歌如《仁面麻柳叶》《三月百草青》等。
传承价值
川北薅草锣鼓在田间作业中发挥了指挥劳动、活跃现场气氛、调节劳作者情绪的作用。它具有率真质朴的音乐个性,拥有数千首曲目的丰富蕴藏量,明快简洁的音乐语汇中保留了大量古代体力劳动中的音乐文化信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传承现状
川北薅草锣鼓由于受现代生产方式的影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川北薅草锣鼓的生存空间正在日益缩小,有濒临失传的危险——老年歌手相继过世,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劳动力大量外迁,歌手队伍青黄不接。
传承人物
王绍兴,男,汉族,1942年生,四川青川人。2008年1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北薅草锣鼓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青川县申报。
保护措施
川北薅草锣鼓
2000-2005年,青川县委、县政府共拨专款30余万元,用于普查、挖掘、整理、保护川北薅草锣鼓基础性工作。2002年,青川县对“川北薅草锣鼓”进行了基础性普查、收集、整理、建档工作。
2003年,青川县委、县政府就全县民间文艺的挖掘、保护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县政府与全县各乡镇签订了“青川县民间文艺保护工程目标责任书”,将“川北薅草锣鼓”的保护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2004年,组织了薅草锣鼓培训班,请民间老艺人授课,受训人员60余人次。
2005年成立了“川北薅草锣鼓”协会和6个川北薅草锣鼓队,以协会和锣鼓队的形式,带动川北薅草锣鼓的不断传承和发展。
2007年6月,成立了青川县薅草锣鼓艺术团。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青川县文化馆获得“川北薅草锣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青川县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重要演出
川北薅草锣鼓田间表演
2012年11月6日,青川县委政府、青川县川北薅草锣鼓艺术团到马鹿乡进行文艺演出。2017年8月15日,由川北薅草锣鼓艺术团承办的“法治宣传暨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在蒿溪回族乡光辉村广场开演。
2013年11月29日,青川县川北薅草锣鼓艺术团举办“赞老兵风采·向老兵致敬”文艺活动。
社会活动
每年的农历七八月份除玉米草、黄豆草时,几户或几十户劳动力集结在一起,一字型沿山坡地排开,一人敲着锣,一人击着鼓,有节奏地边敲边打边歌唱,为劳动者鼓舞士气,统一步调,消除疲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