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普宁英歌) 编辑

广东省揭阳市传统舞蹈

英歌(普宁英歌)英歌(普宁英歌)

英歌(普宁英歌),广东省揭阳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普宁英歌是普宁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样式,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普宁英歌是一种壮美阳刚的汉族男性群体舞蹈,主要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表演队伍人数少则24人、36人,多则72人,最多可达108人。表演者勾画风格独特的脸谱,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着武士服,紧身短打,手执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节奏。

2006年5月20日,广东省揭阳市申报的英歌(普宁英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编号:Ⅲ-8。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英歌(普宁英歌)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遗产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广东省揭阳市

遗产编号:Ⅲ-8

历史渊源

编辑

普宁英歌普宁英歌

普宁英歌的来源有多种传说,主要的有二种。其一是:300多年前,外江戏(汉剧)曾来普宁演出宋朝梁山泊好汉下山攻打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故事。其中有唱有舞,当时称为唱英歌。后逐渐将“唱”的部分册去而保留其棒舞部分。其二是:明末清初,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地主、官僚豪绅残酷欺压农民,为反抗压迫,群众借唱英歌为名练习武艺。相传最早的是旱塘乡的一位农民,为反抗本乡的封建地主压迫,在其父亲的安排下,徒步到少林寺学习武艺。回来后,因慑于封建势力,不敢设馆传武,便把学到的武艺改编成英歌舞,传教于东、西南、北、中五个门头。久之,遂发展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英歌舞。

舞蹈特色

编辑

表演程序

普宁英歌完整的表演程序一般分为前、中、后棚,也有中后棚连在一起,只称前、后棚的。

普宁英歌普宁英歌

前棚为男子群体舞蹈(现代也有女子、少年英歌),即英歌舞。其舞主要表现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战斗豪情和英勇气概。舞者均作古代武士装扮,戴头盔,紧身短打、披坎肩、扎腰带、紧袖口、缚绑腿、着布草鞋,设想为梁山英雄,画脸谱,模拟造型。两路领队者称头槌、二槌。头槌者画红脸,挂红须扮作“秦明”或“关胜”;二槌者画黑脸,挂黑须扮作“李逵”;三槌者和尚服,挂念珠,画黑白花脸,扮作“鲁智深”;四槌者武士帽、丹红脸、倒竖眉,扮作“武松”…还有男角扮女装的“孙二娘”“扈三娘”,均为古代女将妆饰。扮作“时迁”者,画黑白相间蛇花脸,戴尖顶帽,手执“布蛇”道具,司中鼓者扮作宋江”,戴帅冠,画丹红脸等。

中棚俗称涂戏。为地方传统小戏锦出表演,有《佛公佛母》《双摇橹》《桃花过渡》等10多个节目,内容俱多为民间生活、生产、趣闻逸事,诙谐风趣。如《桃花过渡》为一扮渡伯,一扮丫鬟,搭船对歌,从正月潮汕风光民俗直唱到十二月,十分逗趣。

后棚为武术表演。有拳术,刀枪棍棒的单打、对打、混合打,最后以“打布马”作为英歌后棚压轴节目收场。现代大多数英歌队把中后棚表演缩简或放弃,只集中精力表演前棚英歌舞部分。

表演人数

普宁英歌普宁英歌

普宁英歌舞表演人数可视场地大小灵活变化,可为8、16、24、36、42、56依偶数递增,最多可至108人。英歌舞有快中慢板三种不同风格特色的舞法,以锣鼓队(有的配吹螺号)音乐节奏调节舞步的快慢。表演时,队伍一半人双手执短槌,另一半人双手分提小鼓、小鼓槌,舞“蛇”者引路,头槌、二槌各率一纵队,槌鼓敲击起舞,呼啸腾跃而,谓之“双龙出海”或“猛虎下山”。随着头槌甩须、吆喝、击槌提示,众舞者按锣鼓节奏整齐划一地变换着各种动作套式,如槌花、布田、洗街、背槌、勾脚、杀四门、雄鹰展翅等,同时变换着各种整齐律动。

表演场图

普宁英歌表演时队列图形变化丰富,有双龙出海、猛虎下山、麦穗花、田螺圈等样式;动作套式亦五花八门,有布田、洗街、旋槌、槌花等形态各异的舞姿动态,形成特有的动律,场面恢宏,气势磅礴。动作和图形都是由练兵和攻城阵法演变而成的,变化多端。

表演风格

普宁英歌舞风格独特,大体表现为三个类型:一是持棒与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马步,前进多用侧踏步。此类以流沙周围的南山、新坛村为代表;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单跳步,丁字马,声势浩大,运棒灵活。此类以下架山的涂坑与咸寮及占陇的下村等为代表;三是扣棒在下,从下而上,右提臂,单踢腿,动作矫健、轻灵且富有舞蹈感。这类以燎原的泥沟、大坝的白坑村为代表。此外,还有独树一格的旱塘英歌,这个队的基本动作分为“舞”和“打”两大类,它的特点是“打四门”,属“打”的动作,其动作缓慢,每个舞步一定要按照拳术的步法来做,一定要有马步势。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普宁英歌普宁英歌

普宁英歌是普宁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英歌以武术与舞蹈为载体形式,渲染和歌颂一往无前、斗志昂扬、团结战斗的英雄气概和精神风貌。普宁英歌以其群众性、自娱性、广泛性及其独特鲜明的美学特征,在潮汕大地拥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一是英歌舞在潮汕地区已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逢年过节、活动庆典必不可少的节日元素。二是英歌融合了武术步法,古时可以防身,当今现代则具备强身健体的实际价值。三是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其历史渊源、脸谱文化、音乐武术等方面涉及如舞蹈史、戏曲史、方言学、图腾文化等众多学问,值得研究。

传承状况

口传身授是普宁英歌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中传承人对精神文化的延续和传递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传承人多数是年轻人,他们不愿意学习家乡流传下来的“不挣钱”的技艺,普宁的多支英歌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传承人老化等原因,普宁英歌队伍青黄不接,逐渐萎缩,出现濒危状况,亟待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陈来发,男,汉族,1957年生,广东普宁人,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歌(普宁英歌)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揭阳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普宁市文化馆获得“英歌(普宁英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英歌(普宁英歌)”项目保护单位普宁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活动

2014年,广东普宁市英歌队与元朗英歌队举办舞蹈交流活动。

普宁英歌普宁英歌

2019年 2月6日,第二届普宁英歌(民俗)文化节在普宁市开幕,开幕式上,有 8 支英歌队伍和 1 支大锣鼓队登台表演,并在康美中药城与普宁市区进行巡游表演。

2019年7月,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下称“北京世园会”)“广东日”活动举行,普宁英歌参加开幕式表演及特色文化专场演出、南粤园活动等。

荣誉表彰

2017年3月9日上午,由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和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首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邀请赛”在广州市黄埔区南海神庙广场举行,普宁南山英歌队受邀参加本次比赛,表演斩获大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