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杭滚灯 编辑
余杭滚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区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余杭滚灯是一种融竞技、武术、舞蹈于一身的汉族民间舞蹈。它以竹片编成的大型圆球体为主要道具,在这竹编的圆球体的中心悬挂有一个竹编小球,小球中安放有灯烛,舞动起来,滚滚向前,灯光闪烁,形成一只滚动的灯,故人称“滚灯”。由于它最早起源于钱塘江北岸的余杭一带,故又名“余杭滚灯”。余杭滚灯历史极为悠久,相传它起源于南宋时期。
2006年5月20日,余杭滚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16。
中文名:余杭滚灯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遗产编号:Ⅲ-16
申报地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余杭滚灯
余杭滚灯是浙江具有艺术魅力的民间舞蹈文化,它起源于杭州近郊一带,已有800年的历史。每逢元宵佳节或庙会,余杭滚灯必会作为迎会仪式队伍中必出的特色节目。关于它的起源,在余杭民间有着多种说法,相传较为广泛的便是“水患求神说”和“恫吓海盗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无神论的传播,以及传统庙会的纷纷停办,滚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时也就销声匿迹了。
1963年春节前,原临平区文化站干部张长工对余杭滚灯等民间艺术进行了挖掘和整理,使得余杭滚灯再一次走入了人民的视野。
随着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刚刚挖掘出来的余杭滚灯艺术又偃旗息鼓了。
改革开放后,翁梅乡文化站站长王宝林对余杭滚灯进行了又一次的挖掘与整理。
表演形式
余杭滚灯
余杭滚灯的表演特色有着它自己严谨的规定,在传统的套路中,相传有九套二十七个动作,其动作都是由男 子来表演。对于“余杭滚灯”的表演者来说,表演时要遵守表演的次序,并且在每次表演开始的时候先由两人进行 “抱灯”,从舞台的左右两个方向以“猛虎跳涧”出场,而后又由一人单独表演一套动作后迅速下场,之后人换灯不换的进行转场,由下一位出场的舞蹈者表演第二套动作“蜘蛛吐丝”,并以此类推,之后的7个人完成21个动作。而在舞蹈的“开荷花”的同时,扛灯的三个人依照相同的节奏感依照逆时针的方向在原地进行移动,而主圈的外圈则由30至40人左右的队伍形成叠罗汉型的圆圈,并且顺时针方向的进行行进。结尾的动作为“荷花争放”。每套动作的难度又互不相同,力度技巧等元素都有不同的侧重,表演时可因人而异的进行调整,而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除去需要不同的上下左右的进行灯的舞动旋转之外,还要进行“虎跳”“旋子”等围着灯打转的翻滚表演,并且又以“晃手”“涮腰”以及“踏步翻身”等古典舞蹈的动作加以辅助表演,并在其音乐的运用上用“急急风”等锣鼓的打击器乐为主,而且还用比较具有即兴效果的“走马锣”或是“七字锣”,进行气氛上的烘托效果。表演特征
余杭滚灯
在早先的“余杭滚灯”的表演中,要求是一定要由男性担任表演者的。可能是对于表演滚灯需要体现力量美与气势上的感官体验,又或者是由于滚灯的重量以及表演难度,非男性不可担当。比如表演者会用身体担当中心轴,将重达数十斤重的竹球像皮球一样的在自身的周围上下翻飞,好似滚灯自己长了脚一样围绕着表演者进行运动,美观又富有气势。 “余杭滚灯”其表演的主题已经由单一的男性表演者推广到了女性、少年,以及武术学员的范围。由于对滚灯的设计有效的降低了难度,使得女性在舞滚灯的同时还体现出了滚灯艺术的柔美、灵性的特点,女性的纤柔之美也很好地弥补了滚灯过重的刚性。少年在舞动滚灯的同时则具有活泼阳光的表演特色,将表演中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而武术学员对于滚灯的表演则使表演更加具有难度,结合武术的动态美,使舞蹈的技巧性以及观赏性又有极大的提升。丰富了 “余杭滚灯”的艺术创新的舞蹈艺术形式,使这种艺术形式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服装特征
余杭滚灯
旧时滚灯表演时,表演者头扎白毛巾,身穿黄色或蓝色镶绿色或白色的边窄袖对襟上衣,腰围红色或蓝色的腰带,下身穿黑色或蓝色灯笼裤、白色黑布条草鞋或黑布鞋,模样装扮得像古代武士一样。当代,余杭滚灯逐步由乡间走向舞台,共服饰要求也就越来越讲究。女子版的服饰讲究江南特色,武术版的服饰讲究民族风格,学生版的服饰则展现了地方特色。
综观各种版本的服饰,似乎都能找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余杭滚灯的服饰大多采用红、黄两色为基本色,以与滚灯本色及“文灯”(红心滚灯)相呼应。为了美观,在服饰上还做有一些饰物,比如女子版的服饰中有一顶红色的帽子,制作者匠心独运,在帽子上设计了一只红色小球及两个风车,表演时,帽子上的风车一有风就会呼呼呼地转个不停,非常吸引人。余杭滚灯去法国尼斯狂欢时艺人们就是穿的这套服饰,那帽上迎风翻滚的小风车与舞动的滚灯交相辉映,十分吸引观众的眼球,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奥运版的服饰,在以前服饰的基础融入了良渚文化的因素和江南的特色,在设计上使用传统纽扣和刺绣图案,添加进良渚玉鸟图案和良渚文化时期的图腾,凸显出传统文化的韵味。色块以红、黄为主,与表演时强调的“圆圆满满,滚滚向前”的寓意较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音乐特点
余杭滚灯
余杭滚灯现有多种版本,每种版本都有着各自的音乐,其中精品版也就是奥运版的滚灯音乐,与其他版本的音乐又有了很大的不同和突破。首先,这段音乐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它却是第一个专门为余杭滚灯量身定做的音乐;其次,这段音乐是请北京交响乐团专门为余杭滚灯量身定做的,经过专家几经修改才完成;再则,这段音乐无论是民族特色,还是地方特色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听起来很振奋,很激昂。
民族特色
激昂、欢快、振奋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主要特点。奥运版的滚灯音乐利用乐器种类、规格的不同,强化了激昂、欢快、振奋的民族特色。在演奏的乐器上,每种乐器都有各种大小、不同规格的乐器同时演奏。比如说鼓,就采用了排鼓,有大、中、小不同的品种,各种鼓点发出的声音不尽相同,从而达到了一种良好的音乐效果,强化了民族特色。
地方特色
余杭地处江南水乡,余杭的民间艺术必然带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和江南水乡的灵气。新创编的奥运版滚灯音乐,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江南的地方特色。演奏的乐器中加入了江南丝竹,旋律很抒情,很迷人,江南的风味特浓。即使是在反映男子汉阳刚大气的那段音乐中,也还是带有一定的江南风情。
层次特色
奥运版的滚灯音乐原先编排了三个层次,分别按性别、年龄的不同而编排。奥运版余杭滚灯原有三拨滚灯表演队伍,分别是男子、女子和少年。这三拨滚灯队的表演,在音乐上也得以区分。编导充分考虑了三拨队伍的特色,在音乐的编排上启用了三个层次,其层次特色十分明显。如男子表演时其音乐高昂振奋,让人听了很兴奋,很激动;少年表演时其相配的音乐又很俏皮,光听声音不看表演就能听出儿童的特点;女子表演时音乐很婉转,很抒情,充分体现了江南女子的灵性。后来,由于表演时间的限制,只有三分钟,女子滚灯队伍只好忍痛割爱,仅保留了男子和少年两拨。
传承价值
余杭滚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形式,在民间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逢年过节及庙会的必备娱乐方式。经几代民间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加工提高,余杭滚灯逐渐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时代的色彩,既有江南舞蹈的隽丽秀美,又有民间艺术的遒劲有力。“余杭滚灯”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典型的地方特色,展示了中华民间舞蹈杰出的创造力,对探索古、现代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价值。
传承人物
汪妙林,男,汉族,1945年9月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序号:04-1563。
保护措施
1998年,为了在全区范围内普及推广余杭滚灯,余杭区文化局委托余杭区文化馆举办余杭滚灯培训班。
2006年7月7日,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了余杭滚灯保护和利用专题研讨会。
2007年11月,杭州市政府部署全市非遗普查工作, 13个区、县(市)及西湖景区、下沙开发区近16000名普查员,按照“四不漏”(不漏线索、不漏种类、不漏村镇、不漏艺人)的要求,依靠“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工匠、老艺人、老土地),经过近一年努力,共摸排非遗线索428966条,调查登记项目30168项。
2015年,为了更好地宣传余杭滚灯,传承滚灯文化,西安社区专门开辟了余杭滚灯文化西安社区展示馆,全方位展示余杭滚灯的魅力。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杭州市余杭区文化馆获得余杭滚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9月,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评估建议予以公示,因2021年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余杭滚灯的保护单位变更为杭州市临平区文化馆。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余杭滚灯》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杭州市临平区文化馆。
重要活动
1999年,余杭滚灯代表浙江省赴北京参加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
2000年,余杭滚灯赴北京电视台参加北京市春节文艺晚会演出。
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节中,余杭滚灯作为压轴节目演出。
2004年2月,余杭滚灯“滚”出国门,去法国尼斯参加尼斯狂欢节。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余杭滚灯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的暖场表演。
2015年6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杭州市文广新局承办的“中国梦·非遗梦”第十届浙江省非遗节暨2015“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杭州展演活动在杭州市余杭区体育馆举行,经过创编普及的由10支余杭滚灯操队伍、共160人参与的《余杭滚灯》表演拉开了晚会帷幕。 12月10日,以“特色小镇·非遗之光”为主题的2016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春节晚会在安吉县龙山体育馆录制,由余杭区木兰拳协会表演的“余杭滚灯”在开场舞《张灯结彩喜庆猴年》节目中上演。
水患求神说
早先有这么一种说法,滚灯起源于傩舞。旧时,受杭州湾大潮的影响,每逢台风或暴雨时节,总是发生溃堤事件。于是,余杭的百姓们就决定跳传统的傩舞来祭祀求神祈福,以此来减少水灾的发生。中国民间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旧时每种事物都有不同的神灵在管辖。而司管水利的神灵,民间认为是二郎神。这二郎神实为秦时蜀郡太守治水名将李次的次子,因协助治水有功,事后封神,其手中拥有避水神珠掌管水利,便是其治水的象征。于是,在民间的画像中就出现了二郎神手执神珠的场景。百姓在跳傩舞时,会扮成二郎神的模样,并戴上三目面具。可面具好办,神珠难寻,最后,他们决定用竹编的圆球代替神珠。久而久之,“二郎神舞滚灯”成了百姓求神时的主要节目。这种舞蹈也同时被认为是“余杭滚灯”的雏形 。
恫吓海盗说
有关滚灯的起源,还有另一种说法,滚灯的产生是为了恫吓海盗。余杭地区在中国古代,大都是盐碱之地,所以 也很快成了繁荣之地。不过,经济的繁荣也为这一带埋下了危机。当时,沿海一带海盗出现频繁,他们将这繁荣之地视为一块肥肉。由于海盗频频光顾此地,当地遭受了灭顶之灾。换地方又不舍得离开这片土地,百姓们就决定强身健体来与海盗抗争到底。当时有个篾匠萌生了一个想法,准备搞个竞技性的项目。他用竹编成竹笼灯,里面点上蜡烛,并取名叫“滚灯”,离远了看就像武林高手用内力在操作。这不仅恫吓了海盗,而且也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后期,海盗不敢来了,舞滚灯的习俗也在当地流行开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