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川蹩鼓 编辑
洛川蹩鼓,是陕西省洛川县传统舞蹈,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洛川蹩鼓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洛川县黄章、永乡、旧县等乡村,为延安的三鼓(胸鼓、腰鼓、蹩鼓)之一,陕西方言称蹦跳为蹩,此舞以蹦跳为特征,故称蹩鼓。洛川蹩鼓最大的特点是在蹦跳中完成各种舞蹈动作,表演时,鼓手腹前挎个直径约50厘米的扁圆鼓,边击鼓、边蹦跳。
2006年5月20日,洛川蹩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14。
中文名:洛川蹩鼓
申报地区:陕西省洛川县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遗产编号:Ⅲ-14
非遗级别:国家级
洛川蹩鼓
陕西洛川蹩鼓,是中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扎根于陕北黄土高原。洛川县与黄陵接壤,同属中华民族先祖轩辕黄帝故地,洛川县志记载,洛川在禹贡时属雍之城,商时期属西河国地盘。公元前一千多年属周人活动地区。先民在开发自然,防御猛兽,抗击异族犯扰的斗争中,在新石器时就发明了鼓(土鼓)。
洛川蹩鼓
春秋时,鼓已发展为二十余种,如建鼓、高鼓、雷鼓、灵鼓、路鼓、神鼓、土鼓等,鼓以其特殊发音功能及音响效果在社会各方面得应用,除用于王公贵族礼仪,祭祀、娱乐、报时外,还被广泛用于军中鼓舞士气。传说在古代的魏长城烽火台都置有鼓和柴火、遇到敌人袭击或紧急军情则点火击鼓报警,用以调兵遣将。军队出征要击鼓助战,得胜回营要鼓乐相迎,鼓是古代军队中必不可少的器具,而历经千年岁月。在洛川蹩鼓之乡如黄章、旧县镇一代,都有魏长城、及烽火台的遗墟,由此看来蹩鼓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在军中萌生。(由当代蹩鼓的鼓形建制,极似于秦俑坑发现的鼓的遗骸,俑坑鼓为偏园形体,腔径68风米约二尺,面径高均和当代洛川蹩鼓所用之鼓相似)。西汉时,“鼓吹”乐兴起,为皇帝所用,称为“皇门鼓吹”,后发展到马上演奏,称为“骑吹”正式作为军乐仪仗。那么蹩鼓起源于军事也受到“骑吹”的影响,传统蹩鼓表演时有如万马奔腾之状,及其跨步表演有如骑马姿势。而洛川地处中国北方,可能是“骑吹”较早产生的地方,有人认为东汉公元(189年)年匈奴人南下洛川一代,传来“茄”“角”“髀鼓” 等乐器,(转鼓扁而小的一种鼓)并据《说文》解释为“骑鼓”。推论:洛川蹩鼓受“牌鼓”的影响形成。但这时比西汉时鼓吹兴起的时间晚数百年,当然这一推论不可排除,有待进一步考证。
洛川蹩鼓
从乐器发展史来看当代蹩鼓所用的三种打击器必然是逐渐完善的。春秋战国前就有“群音之长”的“鼓”,在西汉时“鼓吹”兴起,并有“短筲跷歌”(据载:汉时钹由天竺传入)蹩鼓在铙传入后才能加入。魏时才产生了锣。那么现蹩鼓中的鼓、锣钹,这三种乐器的完善也须经数百年才能达到今天的样子。唐时“倡优杂技不息于前,鼓吹繁声亟闻于外”。 “鼓乐鼓舞”在民间已相当普及。
宋代鼓舞更为发展,比较有名的“讶鼓舞”“长鼓舞”等。宋代的“讶鼓”在形制,系法和表演颇似“蹩鼓”:大小相近,均为胸前腰系,以表现军民生活为主。蹩鼓也与民间社火各种形式结合成为综合性广场艺术。并借助民间节令、庆典、社祀礼仪等民俗活动历经明、清一直承传至当代。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陕西卷》的深入普查,《洛川蹩鼓》首次在延安民间艺术调演时展演,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并称为“延安三鼓”之一,多次在全国和省、市文艺大赛中获奖。还成为编创《延安武鼓》、《黄土雄风》等舞蹈作品的主体。并成为陕西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节目。每逢春节,洛川县的许多村镇,皆以击鼓欢跳《整鼓》,以庆贺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成就和变化。
基本动作
洛川蹩鼓
击鼓、锣、钹起舞时,其基本动作有单跳、双跳、蹉步、拧摆等,“双跳”双脚同时起跳下落,上身后仰,动作粗犷有力;“单跳”稳健潇洒大起大落,身姿灵活自如;“搓步”刚建,“拧摆”柔美。场图主要有“白马分鬃”、“蝎子拧尾”、“单骑扑阵”、“四壁合围”、“品字组合”等。表演者在舞、蹦、跳中做出各种造型,在锣鼓齐鸣中左冲右扑,拼杀搏斗,如临战阵,动作粗犷,剽悍豪放,富于力感。服装道具
蹩鼓表演时,在两个头戴瓜皮帽、身穿蓝布长袍,左手执蓝布伞,右手持一蝇甩的伞头率领下,八名鼓手、六名镲手、四名锣手组成蹁鼓队,也有的按四鼓、四镲、四锣人数组成。锣手一般由十四五岁少年担任,均跟在在队尾表演。舞者头扎英雄巾,身穿对襟彩服,腰系战裙,扎裹腿,背扎靠旗,均按传统戏曲中的武将打扮。也有的在蹩鼓队后跟随着由男、女青年组成的秧歌队,俗称“装身子”,以烘托蹩鼓表演的情绪与气氛。
表演形式
洛川蹩鼓
蹩鼓表演分为场地鼓和过街鼓两种。场地鼓又称“小场鼓”,是在综合性民间舞队中与秧歌、狮子、旱船等各种社火同场表演的形式。每到一处,先进行场地表演(类似陕北秧歌的“踩大场”),结束后,伞头在场中轮流唱拜年秧歌,唱词多为即兴编创的拜年问好、祝愿、贺喜等吉利话,曲调多为当地流传的《四六曲》。也有的在唱完拜年秧歌后,由伞头演唱长曲子如《十二英雄》、《十绣》等传统民间曲调,俗称“唱秧歌”。唱至高潮时,往往伞头一人领,群众放声和,气氛更为活跃。长曲子唱完后,各种小节目依次表演,最后由蹩鼓队进场表演,直至高潮结束。然后再由蹦鼓单独表演,当地又称“蹩鼓秧歌”。表演时,两个伞头率鼓队进场绕场一周后便站在场边,由两个镲手率众表演。舞蹈的套路有鼓对鼓、镲对镲、锣对锣,常用的队形有“蝎子拧尾”、“白马分鬃”、“十字对打”、“四进四出”等。舞至高潮,伞头伺机进入场中,将舞队引出场外,小场鼓表演即结束。
过街鼓即行进表演,舞队组成两行,由两个伞头率队前行,舞者均跳"十字行进步",并连续的左右转身扭腰,边击鼓边前进。基本队形以秧歌的“单过街”和“双过街”主。
传承价值
蹩鼓是洛川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广场艺术。它形成在当地群众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有很大的文化娱乐价值,还是重要的礼仪工具;此外,还有一定的军事作用和较大的健身功能及鼓舞生产的作用。
蹩鼓是陕西省鼓舞中最具特色形成较早的舞蹈形式之一,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化的反映,同时又寄托着人们的思想信仰、伦理道德、风格情趣,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国其他鼓舞中实属罕见,同时它对研究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发扬、抢救、保护洛川蹩鼓对延安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传承人物
张万玖,男,汉族,1951年生,陕西延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洛川蹩鼓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洛川县申报。
保护措施
从1982年起,洛川县政府责成文化部门采取了重点行政村保护措施,利用普查、培训,进行整理和提高。
1988年,黄章乡政府率先成立蹩鼓艺术协会,会员600多人。
1996年,洛川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蹩鼓)。
2004 年,洛川县政府召开会议,就民间文化(洛川蹩鼓)保护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2014年12月16日,洛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启动仪式暨《洛川蹩鼓教程》首发式在凤栖中学举行。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洛川县文化馆获得“洛川蹩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洛川蹩鼓”项目保护单位洛川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现头派
以黄章乡现头村为代表的“现头派”,强调舞者双脚同时起跳,在双起双落的过程中上身略后仰,突出弹跳性和舞者的狂劲,动作粗犷有力。
洛生派
以旧县镇洛生村为代表的“洛生派”,表演突出单跳,强调表演的整体性和统一性,鼓点较缓。
阿寺派
以永乡乡阿寺村为代表的“阿寺派”,表演时突出拧脚扭腰,突出“拧摆”动作潇洒、稳健,被称为“文鼓”,也叫“拧鼓子”。
重要演出
1994年,在国庆四十五周年庆典中,洛川蹩鼓在其中得到展示。
1999 年,在陕西省“千面锣鼓迎千年”活动及中央电视台《声震大地》文艺晚会的演出活动中,洛川蹩鼓在其中得到展示。
荣誉表彰
1985 年,洛川蹩鼓在云南昆明参加了全国民间广场舞蹈调演,获金奖。
1991年,洛川蹩鼓参加沈阳全国优秀秧歌大赛,获一等奖。
1992 年,洛川蹩鼓参加了兰州首届丝绸之路艺术节鼓舞大赛,获一等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