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鼓舞 编辑

少数民族舞蹈

湘西苗族鼓舞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独特的舞蹈艺术,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据历史文献记载该舞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祀活动中。 鼓舞是湘西苗族运用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以鼓乐传播民族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鼓舞已成为苗族人民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之一。

2006年5月20日,湘西苗族鼓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30。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湘西苗族鼓舞

申报地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遗产编号:Ⅲ-30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非遗级别:国家级

历史渊源

编辑

湘西苗族鼓舞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与当地苗族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从先秦时代起,苗族曾经历过七次大的迁徙。在迁徙过程中,鼓作为联系的重要工具进入了苗族的社会生活。《祭鼓词》中“敲石传不远,击木响嘭嘭”、“你敲木喊话,我击木应声”以及《苗族儿歌》“先击石,后击鼓”的唱词,都反映出迁徙中的苗族曾通过击打响器和铜鼓来相互联系的事实。

湘西苗族鼓舞湘西苗族鼓舞

唐宋时期,当苗族迁入武陵五溪地区定居后,苗民可用于开展鼓舞活动的时间增多了,鼓的体积因不再迁徙而有所增大,铜鼓文化进人了鼎盛期,铜鼓也越来越常见于古代典籍。唐刘恂《岭表录异》写道:“蛮夷之乐,有铜鼓焉。”《新唐书·南蛮传》载:“有东谢蛮……赏有功者以牛马、铜鼓。”宋代朱辅的《溪蛮丛笑》中的一条资料更展示了宋时湘西苗族鼓舞项目的丰富多彩:“鼓之节不一,有暗箭鼓、集人鼓、犒设鼓。飨客亦以此,远远听以为准。酒憩,少有参商,则声随变,终席无他者,名客鼓。”在湘西苗族的坐堂鼓、邀请鼓、欢迎鼓、拜访鼓中还可见到其遥远的印记。

明清时期,铜鼓依然在云贵高原腹心地区流行,但湘西地区在汉文化影响下,已经盛行外观简朴、造价低廉的木皮鼓了。清人严如煜《苗防备览·风俗考》中就有“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的记载。木鼓的出现大大促进了鼓舞的发展和普及。明清时期,椎牛祭鬼活动兴盛,鼓舞成为这一活动的重要内容。《古丈坪厅志》卷十载有“倘家门不顺,则椎牛祭鬼”的风俗。清人严如煜对湘西苗族的椎牛祭鬼情景作了详细记述:“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皆衣优伶五彩衣,或披红毡,戴折角巾,剪五色纸两条垂于背,男左女右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举手顿足,疾徐应节,名曰‘跳鼓藏’。”

20世纪30年代,民族学学者凌纯声等对湘西苗族鼓舞有了较为详细的纪录。据《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所记,鼓舞分捶舞和拳舞两种。前者包括梳头舞、插花舞、背剑舞、猴子舞等22种,后者包括花朝天开舞、爆竹舞等8种。该书对每种舞蹈的跳法也做了详细记录。

1940年,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将苗族鼓舞分作庆年、庆神两类,强调了它们的不同功用:“庆年俗谓年鼓,于夏历正月初四起至月半止,每晚餐后相约无事,拾鼓于宽坪中行之,娱乐以热闹新年;庆神俗谓之神鼓,于秋冬时,椎牛椎猪隆重举行祭典,宾客毕至,演乐行法时行之。但年鼓是出于公众游戏,神鼓是用于典祭庆祝。”两书所记为我们展示了湘西苗族鼓舞的近代形态。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鼓舞开始进入各地歌舞团和大专院校(如北京歌舞团、广州歌舞团、广州军区部队文工团、沈阳舞蹈学院、吉首大学音乐系等)。

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过去为祭祀而进行的鼓舞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商业活动中。鼓舞逐渐与祭祀脱离,走上大众舞台,成为娱人的项目。鼓舞还与旅游业挂钩,在景区、节假日以及各种重大活动中都有其身影。

舞蹈特色

编辑

舞蹈类型

苗族鼓舞根据功能与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湘西苗族鼓舞湘西苗族鼓舞

按性别分,苗族鼓舞可分为男子鼓舞、女子鼓舞以及男女合鼓的形式。其中,男子鼓舞舞姿矫健,粗犷豪放;女子鼓舞舞步轻盈,动作妩媚;男女合鼓场面宏大,激荡活泼。

按人数分,又可分为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四人鼓舞以及团圆鼓舞等形式。双人鼓舞和四人鼓舞的表演风格粗犷有力,妩媚柔美;团圆鼓舞的表演风格则是边歌边舞,柔慢抒情等。

按功能分,苗族鼓舞可分为庆年、庆神两种。随着苗族人民审美情趣和鼓舞艺术传承的变化。苗族鼓舞的表达方式发生相应变化,鼓舞不仅仅用作祭祀,而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一般在农历四月八、每年春节前后、赶秋、椎牛、丰收喜庆、婚嫁、迎送宾客等重大活动里,他们都以鼓舞敬神娱人,以鼓舞作为抒发自己情感的特殊方式。

按制作材料与表演方式分,可分为木鼓舞、铜鼓舞、踩鼓舞等。一是木鼓舞,木鼓是由框、皮、槌等部件组成,两头蒙牛皮,击鼓时或击边或击鼓面。木鼓舞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为打鼓面和打边,这也是苗族鼓舞所特有的表演方式,在其他民族中都无法找到。二是铜鼓舞,铜鼓是用青铜制作的乐器,初始是用于苗族的祭祀活动,到了明清时期,才逐渐演变成一种娱乐性的乐器。铜鼓的形状大小不一,背后空心,击鼓时用木棒前后敲动。三是踩鼓舞,踩鼓舞主要流行于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地区,属于一种娱乐性的鼓舞。踩鼓是一种皮鼓,鼓身不大,只能由一到两人击打,其余的人围绕着踩鼓跳跃,根据鼓点来进行舞蹈。

按形态分,苗族鼓舞的种类多达数十种,常见的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团圆鼓舞等。这些舞蹈的特点十分鲜明,表演者打鼓起舞,节奏明快,双手交替击鼓,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扭摆,动作舒展大方。

舞蹈步伐

鼓舞的基本步伐有四种:

湘西苗族鼓舞湘西苗族鼓舞

三步:即左右脚在前面交叉替换,用表演生产劳动动作,如插秧、挑谷、等动作;

前面小踢腿步和两边跳小踢腿步:此步伐为女子鼓舞动作,其动作幅度不大,柔软优美。此步伐源于古时女子因无镜照面,借水显影,故而形成小踢腿动作;

滚翻身法:即打鼓时身体滚翻,方向不一,旋转打鼓,灵活轻快,变化多端,用于表演上山、下山、过坳等动作;

踩三角走三步:此类步伐主要用于表演武术动作;表演时眼扫两边,挡住刀枪,防卸袭击,动作干净,出手有力,变幻无常,最高境界打出3/8节奏,这种打法现今仍然用于锻炼身体。

舞蹈服装

表演鼓舞的男女穿节日盛装,男子上穿合身满襟衣短衣,无领,胸部及下边滚花边,下着长花裙(巴裙)或大口花裤,脚穿男式船头花鞋,夏天多穿麻草鞋,头戴丝绒大黑头帕或花帕,耳挂碗口大小银耳环,颈部配一至三根银项圈,手戴银手镯。女子更为隆重,头戴银帽或重叠大黑头帕或花帕,耳饰龙头耳环、瓜子耳环,颈部配三至八根银花项圈,手戴二至四幅银手镯。胸挂银链、银花、银牙签、银铃、银蝴蝶、银牌、银披肩等装饰品,身穿镶花大肩衣,下穿百褶裙或镶花大花裤,腰系绣花围腰,脚穿女式绣花鞋。男女服装色彩艳丽,耀眼夺目。一场鼓舞表演,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苗族服饰展演会,更是一道精美的苗族文化大餐。

传承现状

编辑

传承价值

苗族人民的民族信仰和生存环境的交替变更,使苗族鼓舞在民族劳动、发展中的社会地位较高。

苗族鼓舞融入了一些抵抗侵略、民族起义、英勇抗战的民族英雄传记性内容,因此使苗族鼓舞在民众中起到了传播民族历史,承递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传承人物

石顺民,女,苗族,1949年生,湖南湘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苗族鼓舞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

洪富强,男,苗族,1936年生,湖南湘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苗族鼓舞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

保护措施

湘西苗族鼓舞湘西苗族鼓舞

原中南民族学院聘请苗族第一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女鼓王龙英棠为客座教授,专门传授苗族鼓舞。

1994年,凤凰县山江乡、古丈县龙鼻嘴乡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苗族花鼓之乡”称号。

2003 年,默戎镇文体站站长王焕驰组建了一支鼓舞队。

2015年5月2日,在湖南省吉首市寨阳乡坪朗村成立湘西苗族鼓舞传习所。

吉首大学体育学院,将苗族鼓舞列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中。吉首市民族中学与矮寨中学,都将苗族鼓舞列入音乐舞蹈课程与体育课程之中。另外,苗族鼓王或鼓舞传人在吉首市也开办了一些苗鼓培训机构,专门教练苗族鼓舞。吉首市峒河公园有个“心连心”苗族鼓舞艺术团,天天在公园义务教鼓舞。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湘西苗族鼓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湘西苗族鼓舞”项目保护单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演出

1955年,在波兰华沙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苗族鼓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1991年,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中,苗族鼓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2007 年,在湘西州50年州庆的文艺会演中,苗族鼓舞“撼山鼓”在其中得到展示。

荣誉表彰

1956年7月,古丈县《花鼓舞》参加省民族民间文艺会演,获一等奖。

1986年7月,古丈县默戎镇龙自莲,参加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苗族跳鼓舞获优秀节目奖和个人表演奖。

2005年,龙启忠老师的苗族龙鼓队表演的苗族鼓舞在中国鼓文化鼓舞大赛中获二等奖。